太平公主找到李旦,向李旦傳少帝李重茂詔旨說:


    “朕不知國政,願讓位於叔父相王。”


    相王李旦說:


    “不行,我不能接替皇位。”


    劉幽求進宮對李旦的兩個兒子宋王李成器、平王李隆基說:


    “從前相王已經當過皇帝,眾望所歸。


    今人心沒有平複,國家災難剛剛緩解,相王豈能固守相讓不爭的小義小節?請早即帝位以鎮撫天下。”


    李隆基說:


    “我父王性情恬淡,輕視名利,壓根沒有當皇帝的心思,即使擁有主宰天下的機會,他也讓給別人。


    況且少帝李重茂是我父王親哥的兒子,他怎麽忍心讓他失去帝位?”


    劉幽求說:


    “眾心不可違,相王雖然想居高而獨善其身,恐怕沒法做到。


    況且國家命運為重,禮讓帝位這樣名節為輕,二位王爺應該多勸他才是。”


    李成器、李隆基於是入見相王,反複地說:


    “人心歸向為重,國運興衰生死攸關,不如父王早登帝位,以安天下。”


    相王李旦還是不同意,又經兩人力勸,方才允許。


    這天下午,少帝李重茂有詔令頒出:


    任命:


    李成器為左衛大將軍,


    李成義為右衛大將軍,


    李隆範為左羽林將軍,


    李隆業為右羽林將軍,


    晉升:


    李隆基為殿中監,同中書門下省三品(宰相)。


    鍾紹京為中書侍郎。


    李日知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省三品。


    太平公主二兒子薛崇訓為右千牛衛。


    貶任:


    竇從一為濠州司馬。


    王邕為沁州刺史。


    楊慎交為巴州刺史。


    蕭至忠為許州刺史。


    韋嗣立為宋州刺史。


    趙彥昭為絳州刺史。


    崔湜為華州刺史。


    鄭愔為汴州刺史。


    布置即定,即於第二天進太極殿,處置易位事宜。


    少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挾持,進入太極殿。


    因為還在國喪期間,皇帝的座位就在宮殿東邊,李重茂直接走到最東邊,朝西而坐。


    西邊是中宗李顯的棺梓宮,相王李旦進入太極殿,就站在梓宮的邊上。


    太平公主早早在殿中,她看見文武群臣一齊進殿,已經各就各位。


    公平就高聲對大家說:


    “國家不安,少皇帝為了穩定國家,讓位給他的叔叔相王,各位覺得可以麽?”


    劉幽求跪地迴答:


    “國家多危難、應立年長的國君,少皇帝仁德孝順,效仿堯舜,以天下為重。


    相王代少帝承擔重任,彰顯對晚輩慈愛,此事正應該從速實行。”


    說到這裏,大家齊聲讚同。


    劉幽求拿出事先代替李重茂寫好的讓位詔書宣讀起來。


    讓位詔書宣讀完畢,該讓位了,出現了尷尬場麵。


    李重茂知道皇位難保,但沒有想到來得這麽快,當時他就傻坐在那裏發愣,不知道趕快站起來讓位。


    太平公主快步走到皇帝座位前,高聲對少帝李重茂說:


    “人心都歸服相王,孩子,這兒不是你坐的地方,趕緊走下來吧。”


    李重茂還呆坐在座位上不動,太平公主上前一把扯住他的衣服,把他硬拖了下來。


    李重茂被拖離座位,隻好含著眼淚走到下首的旁邊站立著。


    太平公主快步走到李顯的棺材旁邊,拉起還站在那裏的相王李旦的手,拉著他朝皇帝座位走去。


    李旦走到皇帝座位前,神情昂然地坐下。


    太平公主急步走迴群臣隊列中,示意大家一起跪下,朝著端坐在皇位上的李旦,齊聲喊到:


    “皇帝萬歲!萬萬歲!”


    拜賀儀式完成,群臣簇擁著皇帝李旦出殿,到達承天門。


    李旦在承天門樓上宣布大赦天下。曆史上稱李旦為睿宗皇帝。


    第二天,李旦發布詔旨:


    封李重茂為溫王。


    升任鍾紹京為中書令。


    實封太平公主萬戶食邑。


    隻是冊立太子的事,睿宗李旦反複思量,沒法倉促決定。


    立長子宋王李成器為太子,還是立鏟除韋氏、武氏奸黨立下大功的三兒子李隆基為太子?這事壓在心上,一時定不下來。


    宋王李成器猜出了父親李旦的心思,對他說:


    “國家安定無事時,立太子應當先立長子。


    國家危難時,應該先立救國有功的人。


    如果違背這個原則,必讓天下人失望。


    我弟弟平王李隆基救國有功,兒臣不敢同他爭搶太子位,我寧願死也絕不當太子。”


    睿宗李旦還在猶豫,召問群臣。


    劉幽求對李旦說:


    “能消除天下大禍的人,應該享有天下富貴。


    平王安定社稷,挽救了朝廷,功勞最大,品德也最賢良。


    況且宋王已經作了辭讓,當然應該立平王為太子,請陛下別再猶豫了!”


    群臣也支持劉幽求主張,立太子儲君的事確定下來。


    過了幾天,李旦頒詔:立平王李隆基為太子。


    李隆基寫了奏章,請求把太子位讓你李成器。


    睿宗李旦不準許。


    李隆基推辭無效,接受太子冊立,搬家入住東宮太子府。


    李旦頒詔令:


    李成器為雍州牧,兼太子太師。


    又詔令:


    削去武三思封號。吩咐兵士用斧子劈爛武三思、武崇訓的棺材,徹底刨平他倆的墳墓。


    判罪流放越州長史宋之問,流放饒州長史冉祖雍到嶺南。


    去除則天大聖皇後名號,隻稱“天後”。


    追還李賢、李重俊太子名號。


    追還張柬之五人王爵封號,恢複五人國家忠臣名譽。


    所有被韋氏、武氏誅殺、流放、迫害的官員恢複名譽。


    召還許州刺史姚元之迴朝廷擔任兵部尚書。


    召還洛州長史宋璟迴京擔任吏部尚書、同中節門下省三品。


    加封:


    李成義為申王、


    李隆範為岐王、


    李隆業為薛王。


    改形號“景雲”、再行大赦。


    所有韋氏餘黨未查出罪行的,一概不再追究。


    派宣慰使撫慰譙王李重福。李旦怕他在均州時間久了,營結私黨,形成個人勢力範圍,生事作亂,就決定調動一下。


    李旦頒詔令調任李重福為集州刺史。李重福整理行裝準備趕往集州赴任。


    洛陽人張靈均給李重福寫信說:


    “大王您是先帝(指李顯)長子,最應該繼位當皇帝。相王雖然鏟除韋氏有功,不應繼承皇位。


    東都洛陽這邊的將士和百姓,都翹著起腳後跟,昂著頭盼望大王到來。


    大王如果秘密迴到洛陽,帶領左右屯衛營將士,襲擊殺死留守洛陽的官吏,拿下東都洛陽易如反掌。


    大王再向西經略陝州,向東開拓黃河南北,天下可定。”


    李重福讚賞張靈的奇謀遠略,迴複說可以約定起事。


    鄭愔這時已被貶汴州,從洛陽路過。張靈均守在必經之路上攔住他,說:


    “鄭大人,我有一個計劃,咱們可以和皇子李重福一起,推翻的現在這個不合法的李旦皇帝。”


    鄭愔是武三思餘黨,這次沒被斬首,不知感恩,反而為被貶官心懷怨恨。


    為了發泄憤恨,也覺得這是個重得富貴的翻身機會,當下決定留在洛陽。


    鄭愔和張靈均一起,很快聯絡願意推翻李旦的人有幾十人。


    他倆替李重福預先謀劃,商量決定:


    立李重福為皇帝。


    改年號為“中元克複”。


    尊稱李旦為皇季叔。


    封李重茂為皇太弟。


    鄭愔為左丞相,負責文事。


    張靈均為右丞相,負責軍事。


    封左散騎常侍嚴善思為禮部尚書。


    兩人商議停當,由張靈均前往迎接皇子李重福。


    鄭愔留在洛陽,借用付駙馬都尉裴巽老宅府,秘密準備起兵物質,專等李重福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