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五月,太上皇李淵突然就病倒了。他沒有力氣下床站立和行走,躺在床上再也起不來了。


    李世民吩咐名醫給父親治病。


    每天朝堂的事處理完,李世民就匆匆趕往父親的寢殿,守在父親身邊。


    李淵病情不見好,先是自主翻動身體的力氣沒有了,後來力氣微弱得說不出話,也沒有力氣睜開眼睛了。


    他就閉著眼睛醒一陣,昏睡一陣。


    他沒法控製自己的思緒,眼前裏腦海浮現都是往昔那些忘不下的歲月:


    他的孩童時代,夜色很深了,他還在挑燈夜讀。


    他的少年時光,母親獨孤氏要求他苦練射箭本領。他苦心磨練,練就了箭無虛發的神功。


    晉陽起兵前,那些夜不能寐,艱難做決定的日子。


    奪取霍邑前,二十天的連陰雨,他憂心如焚。


    攻打長安城,他連續多天顧不上合眼休息的那些日日夜夜。


    驚變玄武門,他的兩個兒子同時消失,他如萬箭穿心般痛不欲生,又不知該向誰訴說內心深處的苦。


    後來他把朝政交給李世民,一下子身心放鬆,無所事事的那些悠閑時光。


    這一幕幕景象都在眼前浮現。


    這一切都過去了,他要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他分明看見,他的妻子竇小慧從天國來接他了。她還是那麽美麗端莊,光彩照人。


    想起竇小慧,他的眼角流下了兩行老淚,他淚水溢出眼眶,慢慢流過耳邊,又滴到枕頭上。


    他該走了。恍惚中,他看見竇小慧對他微笑,那笑容楚楚動人。


    他試著伸手去拉竇小慧的手,可是他的手抬不動,不聽使喚。心裏一著急使勁去抬手,他唿吸停了,心跳也停了。


    他的腦海還在活動,還有殘存的意識,他聽見了守在他身邊的二兒子李世民在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父皇!父皇!!”然後他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李世民見父親與世長辭,便放聲慟哭,眾人勸止不住。


    李世民守喪期間,按習俗不便上朝理政,特令皇太子李承乾,暫行處理朝政。


    過了五月,太上皇李淵和妻子太穆皇後竇小慧合葬於獻陵。


    築陵高六丈,在平地築成一個巨大的土山。唐獻陵在今陝西鹹陽三原縣境內。


    安葬李淵後, 到了636年,李世民恢複正常上朝理政。


    沒想到過了半年,李世民正妻長孫皇後開始生病,病情一天天在加重,安排多位名醫診治都不管用。


    李世民牽掛長孫皇後病情,吩咐太子李承乾日夜守在母親的床邊。


    李承乾想請求父皇李世民傳旨大赦天下,並且請能同鬼神說話、精通各種法術的人到皇宮做法去病消災。


    長孫皇後聽了生氣但氣息弱小地嗬斥李承乾:


    “每個人生死自有天命,不是人為作法可以改變的。


    如果多行善事,可以得福報延長壽命,我這一輩子問心無愧,沒做缺德事。


    你看我隻做善事都不頂用,哪裏還有什麽別的方法?


    佛教是從遙遠的國外傳來的,皇上不太願意做這些事。


    大赦天下影響正常國家法律執行,哪有隨便大赦天下的?


    你不能妄自要求皇上大赦!”


    太子李承乾不敢奏請父皇,隻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又把這事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聽了讚歎地說:


    “皇後仁德大義啊。”


    不久房玄齡犯了小過錯,李世民一怒之下,把他趕迴家去了。


    這時長孫皇後已經病情危重,和李世民訣別。


    她傷心哽咽地說:


    “房玄齡侍奉陛下多年,為人小心縝密,不愧為忠良之臣。


    如果不是犯了不可原諒的大錯,就別拋棄不用他了。


    我們長孫家族本是尋常人家,因為緣分成了皇親國戚。


    如今作為名門望族,沒有大德大才,苟且享受福祿,最易招來災禍。


    如今是外戚出入朝堂,已承陛下厚恩。


    我這輩子對當朝沒有恩德貢獻,死後不可以厚葬。


    我願意葬在山上,不能占用耕地農田。


    不能壘築墳墓,不要用棺材,用覆蓋屋頂那樣的破木板裝殮我就行。


    節約費用送終,這樣才不會增加我的罪孽,願陛下不要忘記!”


    說到這裏,她累得說不動了,歇息了好一會,又用微弱的氣力握著李世民的手說:


    “此後陛下管理朝政,請親近正直良善的君子, 遠離 阿諛奉承的小人。


    接受忠心勸諫,規避邪惡讒言。


    少役使百姓,不要貪玩遊獵。


    這樣我死了也沒有牽掛和怨恨了。”


    李世民聽到這裏,淚水滿了眼眶。


    他隻是朝著長孫無塵點頭,無法迴答什麽。


    長孫無塵怕李世民傷心,也不再說什麽了。


    長孫無塵的彌留狀態,又延長了一兩天。


    636年六月二十三日,她突然唿吸急促,身體動了一下,徹底停止了唿吸。她去世時隻有三十六歲。


    長孫皇後仁德賢良,她在世時後宮的嬪妃都愛戴她。


    她教育孩子,總是強調做人要謙遜和節儉。


    她哥哥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從小就是知心朋友。


    李世民認為長孫無忌是輔佐第一功臣,可以出入一般臣子無權進入的李世民臥室,李世民打算讓他擔任朝廷重臣。


    長孫皇後知道了絕不允許,她對李世民說:


    “陛下,漢朝呂後篡權,霍光專權,都是外戚參與朝政引發的惡果,曆史上的教訓不能不記取。”


    李世民不聽她的,竟然任命長孫無忌為尚書仆射(宰相)。


    長孫皇後知道了很不高興,秘密囑咐長孫無忌辭職。她說:


    “哥哥,外戚主政最後往往是朝政禍亂,並且禍及家族。


    位高權重、權傾朝野時,就離災禍不遠了!”


    長孫無忌一再請求辭職,李世民沒有辦法,隻得準許。


    長孫皇後知道後滿臉歡喜,臉上不見了憂傷的表情。


    太子李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請求增加太子東宮的器物。


    長孫皇後知道了,一臉憤怒:


    “太子所缺少的是仁德和美好名望,缺的不是財產物品!


    為什麽要求增加財產物品呢?我不允許!”


    長孫皇後的女兒長樂公主李麗質,嫁給了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衝,就是姑家表妹嫁給了舅家表哥。


    李世民格外疼愛女兒李麗質,命令主管官署給公主家送財物,給長樂公主李麗質加倍送。


    魏征進諫說:


    “如今陛下送錢送財產給公主,違反規定給長樂公主加倍,我私下裏很不理解。”


    李世民聽了很不高興,迴家把這事說給長孫皇後聽,長孫皇後說:


    “我聽說陛下特別器重魏征,不知道你為什麽這樣器重他。


    今天知道魏征對你說的話,原來他總是以仁德大義提醒陛下,這真是為國家盡心盡責的忠臣啊。”


    李世民於是減少給長樂公主送財物,並賞賜魏征帛緞四百匹,銅錢四百緡。


    長孫皇後也派太監抱著一摞綢緞去送給魏征,並且讓那個太監捎話說:


    “聽說你為人正直,現在見識到了。


    盼望你一直保持下去,千萬別也變得世故圓滑啊!”


    魏征進諫不怕激怒李世民。


    李世民有一天退朝,迴到家中,一臉怒氣對長孫皇後說:


    “我總有一天要殺死這個鄉野村夫!”


    長孫皇後說:


    “你說的鄉野村夫是誰?”


    李世民說:“就是魏征啊!他總是絮絮叨叨地說個沒完。


    還在朝廷上守著大臣羞辱指責我,所以我必須殺死了他,才解我心頭之恨!”


    長孫皇後聽他這樣說,什麽話也不說,直接走出去了,李世民覺得她這次好奇怪。


    不一會,長孫皇後又迴來了,她穿了一身官員上朝的官服,重新進了屋,像朝中大臣一樣,拜了拜李世民說:


    “臣賀喜陛下!


    臣聽說皇上英明,朝臣才敢耿直。


    如今朝廷中有個耿直的魏征,是因為有個聖明陛下,他這種人才能存在。”


    李世民聽了恍然醒悟,轉憤怒為喜悅,對待魏征禮遇優厚和當初一個樣。


    長孫皇後最喜愛看書,梳妝和管理後宮以外都擠出時間看書。


    她從書上查閱古今婦女得失對錯的典故,編寫成了女子言行修養準則十三卷。


    她去世後,才由相關部把這事告知李世民。


    李世民閱讀長孫皇後編寫的女則十三卷,一邊看一邊哭。


    李世民對大臣們說:


    “古人說四十不惑,四十左右就不能動不動就傷心流淚了。


    但我從此迴到後宮家中,再也聽不到她的勸誡囑咐了。


    失去一個好的賢內助,所以時常悲傷流淚。”


    李世民宣詔追諡長孫無塵為文德皇後,安葬在昭陵。


    按照長孫皇後遺願,陵墓不占田地,建在陝西鹹陽禮泉縣九嵕山主峰上。


    以後李世民又命人在皇宮庭院建造一座了望台。


    他時常登上了望台,遙望九嵕山昭陵的方向。


    有一天,他和魏征一起登上了望台,問魏征:


    “你能望見昭陵不?”


    魏征看了好久,才說:


    “我視力衰退,老眼昏花,看不見。”


    李世民用手指著九嵕山說:


    “你看,就在那邊。”


    魏征迴答說:


    “我以為陛下遠望的是先帝和太穆皇後的獻陵,如果你說是昭陵,我早就看見了。”


    李世民馬上明白了,魏征是在點醒他,別顧著思念長孫皇後,忘卻國家社稷大事。


    李世民一邊放聲大哭,一邊下令讓人拆除了了望台。


    從此他再也不天天了望昭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