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製造糧食危機
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國把大宋皇室送迴後,雙方按照協定恢複了和平共處關係,正式進入了短暫“蜜月期”。
然而事實上,靖康恥沒有一刻不鞭撻著趙構,他從未放棄過滅亡金國的既定方案。
滅金,既是家仇也是國恨,這種深仇大恨永遠不可能被時間衝淡。
可金國地處偏遠,長途行軍十分困難。廣袤的東北平原一馬平川,軍隊後勤補給隨時都會被金國騎兵切斷,而大宋騎兵數量少、戰鬥力低,很難正麵剛
若是派大量步兵長途跋涉遠征,隻能成為金國鐵浮屠的待宰羔羊。
在平原地形上,沒有馬克沁的年代,騎兵就是吃草的坦克,根本不能用步兵來硬碰硬。
被後世吹上天的羅馬長槍陣也隻適用於人數較少的小打小鬧,在大規模戰爭麵前卻顯得很雞肋。
萬人以上的方陣兵如何集結是個大問題,即使能夠勉強排列完畢也要花費大量時間,沒等你集結好騎兵就衝殺過來了。
此外,長槍方陣十分笨拙,靈活性、機動性極差,戰場應變能力很弱。一旦前方的士兵沒頂住,後方士兵又不敢上前,整個方陣就泄氣了,陣型頃刻間就會被衝散,士兵四散而逃。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前排的騎兵,別說是前方烏壓壓的具裝鐵騎朝你衝過來時候,一人一車重達一千多斤,相當於一輛時速六十公裏的小汽車朝你撞過來,就問你怕不怕?
即使是朝你丟個大點的石頭心裏也是慌得一批想逃的,更別說是這種黑雲壓城的重騎兵團了,這種恐懼無關乎勇敢和怯懦,隻是人類作為哺乳動物天生的應激性。
退一步講,就算對方是一支講武德的騎兵,等你列好陣型再公平決鬥。
那騎兵三五排一輪朝四麵八方衝鋒到陣前,一輪齊射就掉頭,不斷消耗方陣內的有生力量,又當如何應對呢?
丟長槍能丟十米算牛x了,根本碰不到。
腦補一下畫麵,在一款叫農的遊戲裏,馬可波羅放劉禪的風箏,劉禪追馬可怎麽追得上?才沒靠近兩個身位就吃了一梭子子彈,這時殘血想撤也跑不掉了,兩下平a帶走……這就是機動性的優勢。
因此,趙構能做的隻能是大量購買戰馬,加緊操練騎兵,北伐的時候才不至於陷入被動局麵。
比起武力征服,趙構更喜歡的方式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先用非戰爭手段控製金國的命脈——糧食。
糧食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國家糧食安全”這些標語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首先,是對國防的重要性。一旦發生戰爭,國外切斷糧食進口來源,就隻能靠本國自給自足。
其次,對國家穩定的影響。糧食是人生存的必需品,一定的糧食儲備對穩定人民心理具有重要作用,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都是因為沒飯吃活不下去了。
還有,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糧食是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充足的糧食供應,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沒有糧食,有再多錢再多工業產品也是虛的,分分鍾被別國卡脖子。
女真族是漁獵文明,以家庭和部落為單位通過捕魚和狩獵來獲取食物。女真族崛起後建立了金國,才開始逐漸模仿中原的農耕文化。
但金國的糧食自給率很低,一方麵是那時的東北還沒開發出來,遍布沼澤和森林,可耕種的土地並不多;另一方麵金國對耕地並不重視,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到中原要糧搶糧的幸福生活,根本就不想自己種地。
並且,女真族世世代代以漁獵為生,他們以勇士自詡,對種地這件事非常排斥,也不擅長種地。而會種地的漢人很多都跑到大宋去了,原本就不多的田地也被大量荒廢。
金國迫切地要跟大宋緩和關係,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需要中原的糧食、棉布、絲綢、藥材等必需品。
金國的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棒打麅子瓢舀魚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也從側麵反應了未被開發前東北的富饒。
貿易的本質是互通有無,那金國有什麽呢?
金國最拿得出手的是皮毛和鐵礦石。
皮毛在古代和現代都是稀缺品,以能禦寒、保暖性強、不沾水等特點而成為一大奇貨。金國的貂皮、虎皮、鹿皮、熊皮等名貴皮毛都是大宋沒有的,深受宋人的喜愛。在宋金交惡期間,趙構對金國實行禁運和封鎖等製裁手段,導致皮毛供應大量減少,供不應求的皮毛在大宋被炒出了天價。
再說鐵礦石,古代的鐵不僅關乎著國家財政收稅,也直接影響軍事實力。
金國冶鐵水平高、鐵礦儲備豐富,所以鐵甲跟不要錢似的,隨便一個大頭兵都能用厚重的鐵甲武裝起來,帶甲率接近90%,就連戰馬也有鐵甲保護。因而,金國大軍短時間內就滅了遼和北宋。
可以說,金國光是靠皮毛和鐵兩大商品就可以吃喝不愁,富得流油了。
而趙構的策略就在於先把金國變成資源型國家,再逐步控製金國的糧食,然後找個合適的時機北伐,就可以用最小的損失滅亡金國。
大宋如今的航運已經相當發達,跟金國的貿易也采用航運的方式,運載量大、成本低大大縮短了成本。
宋金恢複正常關係後,金國開放了廣寧府和金州兩個港口作為貿易地點,原本荒無人煙的小漁村迅速騰飛,吸納了大量的人前來定居。
渤海近岸的船隻絡繹不絕,在海麵上連成一片看不到盡頭,旗幟和船帆隨風飄揚,其盛況遠超同時代的西方海貿。
金國的皮毛和生鐵源源不斷地運送到登州,大宋的糧食、絲綢、玻璃製品、鏡子等貨物也晝夜不停地抵達廣寧府和金州。
為了讓金國人徹底放下鋤頭,投身到捕獵和冶鐵行業中去,趙構動用朝廷資本把皮毛和生鐵的價格提高到了1.5倍。
一種商業活動隻要有適當的利潤,就有會去做;如果有10%的利潤,更多人會參與其中,有20%的利潤,所有人都會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就有人敢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就有人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誅九族的風險。
一斤糧食才五文錢,一斤鐵五十文,而一張貂皮五百文;隻需要煉一斤鐵就能換十斤糧食,捕一隻貂就能換一百斤糧食。不用麵朝黃土那麽辛苦,每天都要守著那塊破地,收成還得看老天爺臉色。
金國百姓徹底瘋狂,越來越多的人丟掉農具拿起弓箭湧入山林中捕獵,拉不動弓箭的孩童也用自製的彈弓作為武器。
遼陽的鐵礦儲備量極大(今天的本溪鞍鋼),很多人舉家遷到遼陽開設煉鐵作坊,賺得盆滿缽滿。
對此,金國的有識之士也表示擔憂,金國統治者完顏家族同樣深知其中利害,出台一係列措施扼製,但收效甚微。在引發了大規模反抗後,也就不再敢幹涉捕獵和冶鐵。阻止別人掙錢,跟刨人家祖墳有啥區別?那肯定得反你丫的。
在播種的季節過後,大宋以糧食供應不足為由不再向金國出售糧食。
不久,金國糧價大漲,一斤糧食的均價提高到五十文一斤,人們掙到的錢很快又失去了。他們當然不懂得背後的原因,隻能歸罪於金國官府提高糧價收割自己的財富。
又過了一段時間,五百文也買不到一斤糧食了,完顏家族終於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再對普通人出售糧食,把糧食囤積起來作為軍糧應對可能會出現的戰爭。
越來越多的人被餓死,民間出現了易子而食,餓死的人也沒有被埋葬而是被分食……
然而事實上,靖康恥沒有一刻不鞭撻著趙構,他從未放棄過滅亡金國的既定方案。
滅金,既是家仇也是國恨,這種深仇大恨永遠不可能被時間衝淡。
可金國地處偏遠,長途行軍十分困難。廣袤的東北平原一馬平川,軍隊後勤補給隨時都會被金國騎兵切斷,而大宋騎兵數量少、戰鬥力低,很難正麵剛
若是派大量步兵長途跋涉遠征,隻能成為金國鐵浮屠的待宰羔羊。
在平原地形上,沒有馬克沁的年代,騎兵就是吃草的坦克,根本不能用步兵來硬碰硬。
被後世吹上天的羅馬長槍陣也隻適用於人數較少的小打小鬧,在大規模戰爭麵前卻顯得很雞肋。
萬人以上的方陣兵如何集結是個大問題,即使能夠勉強排列完畢也要花費大量時間,沒等你集結好騎兵就衝殺過來了。
此外,長槍方陣十分笨拙,靈活性、機動性極差,戰場應變能力很弱。一旦前方的士兵沒頂住,後方士兵又不敢上前,整個方陣就泄氣了,陣型頃刻間就會被衝散,士兵四散而逃。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前排的騎兵,別說是前方烏壓壓的具裝鐵騎朝你衝過來時候,一人一車重達一千多斤,相當於一輛時速六十公裏的小汽車朝你撞過來,就問你怕不怕?
即使是朝你丟個大點的石頭心裏也是慌得一批想逃的,更別說是這種黑雲壓城的重騎兵團了,這種恐懼無關乎勇敢和怯懦,隻是人類作為哺乳動物天生的應激性。
退一步講,就算對方是一支講武德的騎兵,等你列好陣型再公平決鬥。
那騎兵三五排一輪朝四麵八方衝鋒到陣前,一輪齊射就掉頭,不斷消耗方陣內的有生力量,又當如何應對呢?
丟長槍能丟十米算牛x了,根本碰不到。
腦補一下畫麵,在一款叫農的遊戲裏,馬可波羅放劉禪的風箏,劉禪追馬可怎麽追得上?才沒靠近兩個身位就吃了一梭子子彈,這時殘血想撤也跑不掉了,兩下平a帶走……這就是機動性的優勢。
因此,趙構能做的隻能是大量購買戰馬,加緊操練騎兵,北伐的時候才不至於陷入被動局麵。
比起武力征服,趙構更喜歡的方式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先用非戰爭手段控製金國的命脈——糧食。
糧食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國家糧食安全”這些標語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
首先,是對國防的重要性。一旦發生戰爭,國外切斷糧食進口來源,就隻能靠本國自給自足。
其次,對國家穩定的影響。糧食是人生存的必需品,一定的糧食儲備對穩定人民心理具有重要作用,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都是因為沒飯吃活不下去了。
還有,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糧食是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充足的糧食供應,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沒有糧食,有再多錢再多工業產品也是虛的,分分鍾被別國卡脖子。
女真族是漁獵文明,以家庭和部落為單位通過捕魚和狩獵來獲取食物。女真族崛起後建立了金國,才開始逐漸模仿中原的農耕文化。
但金國的糧食自給率很低,一方麵是那時的東北還沒開發出來,遍布沼澤和森林,可耕種的土地並不多;另一方麵金國對耕地並不重視,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到中原要糧搶糧的幸福生活,根本就不想自己種地。
並且,女真族世世代代以漁獵為生,他們以勇士自詡,對種地這件事非常排斥,也不擅長種地。而會種地的漢人很多都跑到大宋去了,原本就不多的田地也被大量荒廢。
金國迫切地要跟大宋緩和關係,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需要中原的糧食、棉布、絲綢、藥材等必需品。
金國的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棒打麅子瓢舀魚雖然有誇張的成分,但也從側麵反應了未被開發前東北的富饒。
貿易的本質是互通有無,那金國有什麽呢?
金國最拿得出手的是皮毛和鐵礦石。
皮毛在古代和現代都是稀缺品,以能禦寒、保暖性強、不沾水等特點而成為一大奇貨。金國的貂皮、虎皮、鹿皮、熊皮等名貴皮毛都是大宋沒有的,深受宋人的喜愛。在宋金交惡期間,趙構對金國實行禁運和封鎖等製裁手段,導致皮毛供應大量減少,供不應求的皮毛在大宋被炒出了天價。
再說鐵礦石,古代的鐵不僅關乎著國家財政收稅,也直接影響軍事實力。
金國冶鐵水平高、鐵礦儲備豐富,所以鐵甲跟不要錢似的,隨便一個大頭兵都能用厚重的鐵甲武裝起來,帶甲率接近90%,就連戰馬也有鐵甲保護。因而,金國大軍短時間內就滅了遼和北宋。
可以說,金國光是靠皮毛和鐵兩大商品就可以吃喝不愁,富得流油了。
而趙構的策略就在於先把金國變成資源型國家,再逐步控製金國的糧食,然後找個合適的時機北伐,就可以用最小的損失滅亡金國。
大宋如今的航運已經相當發達,跟金國的貿易也采用航運的方式,運載量大、成本低大大縮短了成本。
宋金恢複正常關係後,金國開放了廣寧府和金州兩個港口作為貿易地點,原本荒無人煙的小漁村迅速騰飛,吸納了大量的人前來定居。
渤海近岸的船隻絡繹不絕,在海麵上連成一片看不到盡頭,旗幟和船帆隨風飄揚,其盛況遠超同時代的西方海貿。
金國的皮毛和生鐵源源不斷地運送到登州,大宋的糧食、絲綢、玻璃製品、鏡子等貨物也晝夜不停地抵達廣寧府和金州。
為了讓金國人徹底放下鋤頭,投身到捕獵和冶鐵行業中去,趙構動用朝廷資本把皮毛和生鐵的價格提高到了1.5倍。
一種商業活動隻要有適當的利潤,就有會去做;如果有10%的利潤,更多人會參與其中,有20%的利潤,所有人都會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就有人敢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就有人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就有人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誅九族的風險。
一斤糧食才五文錢,一斤鐵五十文,而一張貂皮五百文;隻需要煉一斤鐵就能換十斤糧食,捕一隻貂就能換一百斤糧食。不用麵朝黃土那麽辛苦,每天都要守著那塊破地,收成還得看老天爺臉色。
金國百姓徹底瘋狂,越來越多的人丟掉農具拿起弓箭湧入山林中捕獵,拉不動弓箭的孩童也用自製的彈弓作為武器。
遼陽的鐵礦儲備量極大(今天的本溪鞍鋼),很多人舉家遷到遼陽開設煉鐵作坊,賺得盆滿缽滿。
對此,金國的有識之士也表示擔憂,金國統治者完顏家族同樣深知其中利害,出台一係列措施扼製,但收效甚微。在引發了大規模反抗後,也就不再敢幹涉捕獵和冶鐵。阻止別人掙錢,跟刨人家祖墳有啥區別?那肯定得反你丫的。
在播種的季節過後,大宋以糧食供應不足為由不再向金國出售糧食。
不久,金國糧價大漲,一斤糧食的均價提高到五十文一斤,人們掙到的錢很快又失去了。他們當然不懂得背後的原因,隻能歸罪於金國官府提高糧價收割自己的財富。
又過了一段時間,五百文也買不到一斤糧食了,完顏家族終於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再對普通人出售糧食,把糧食囤積起來作為軍糧應對可能會出現的戰爭。
越來越多的人被餓死,民間出現了易子而食,餓死的人也沒有被埋葬而是被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