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火炮研製成功
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期的滑膛槍和滑膛炮都是身管武器,其工作原理是把發射藥的化學能轉換為實心彈丸的動能,再通過管壁把彈丸給發射出去。
如果非要找出槍、炮之間明顯的區別的話,那應該就是口徑大小,以及子彈和炮彈之間的區別了。
從口徑上看的話,現在有種說法就是:槍炮在口徑上的界限是20毫米,大於20毫米的是炮,小於20毫米的則是槍。
當然,在實際中也並不會完全死板的根據20毫米來劃分槍炮的,有些口徑達到了25毫米的重型反坦克狙擊武器也同樣被稱為槍。
簡而言之,槍就是mini版的炮。可以說,火炮的製造工藝包含了造槍的大部分前端技術。
原理很簡單,但對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炮管在發射炮彈時,火藥會在內部產生高溫高壓氣體,炮彈在炮管短暫停留,瞬間產生500度以上的高溫,同時還伴隨著很大的煙霧,這些氣體當中的化學物質會對炮管內壁造成腐蝕;炮彈與炮管的內壁發生摩擦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
隨著發射炮彈發射次數的增加,炮管原有的性能將會大打折扣,使用壽命到達極限就必須更換炮管。
炮管的製造工藝,直接關係到使用壽命,若是製造環節或者材料強度達不到要求,威力和精度都會大打折扣,可發射炮彈的數量也會降低。
抗壓能力過低,管壁難以承受火藥產生的高強度壓力,管身會產生裂紋和變形;耐熱性能太差,炮彈發射產生的高溫會讓炮管熔化而報廢。
大宋用煤炭和硫鐵礦來煉鐵,鐵中含硫量過高,導致延展性和韌性低,且高溫下容易變脆而碎裂,無法用來製造炮管。
趙構給出了降低含硫量的方案:通過鼓風提高煉爐內的溫度,同時加入石灰,並重複迴爐重熔多次。
脫硫是吸熱反應,溫度越高反應越充分;石灰呈堿性,又可以在高溫下與硫的氧化物反應生成硫酸鈣。
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
傳統的鑄模工藝使用泥模,即用水和泥混合製成模具。澆築泥模前必須確保幹透,如果外幹內濕,一遇金屬熔液,水氣蒸發出來形成氣孔,鑄成的炮筒就有蜂窩。
這樣的炮筒氣密性差,施放時炮筒還會炸裂傷人。
烘幹泥模往往要一個月以上,如果碰上雨雪天氣,空氣陰冷潮濕,則須兩三個月。並且一具泥模隻能鑄造一尊火炮,用完就報廢不可二次使用。
鑒於泥模的局限性,趙構改良了傳統鑄模工藝,經過幾次試驗,用鐵模代替了泥。
澆築之前,先將鐵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製成,第二層漿液是用細膩的窯煤調水製成的。
然後,兩瓣相合,用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最後澆鑄金屬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以後,即刻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內的泥胚胎,膛內自然光滑。
同傳統泥模鑄炮相比,鐵模鑄炮的優越性在於:工藝簡便易行,節省模具原料,不受氣候條件限製,縮短製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炮管鑄造質量。
應該說,炮管的科技含量並不高,質量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冶金與鑄模水平。製造出炮管以後,火炮也就初具雛形了。
為了方便運輸,又製造了四輪炮車架。橡膠樹還沒長大,輪子隻能暫時用結實的木料製作。
將炮管放置在車架上,可以後推前推拉;另外在炮車上設磨盤,炮在車上就能四麵旋轉,向所需的方向發射;還安裝了齒輪組調節傾斜角度;讓大炮的使用變得極為方便。
接下來就是解決發射藥的裝填問題了。
顆粒化火藥基本能夠滿足發射需求,那麽又需要用什麽材料包裹火藥呢?
答案是絲綢。
後世的火炮曾使用紙、布袋來裝發射火藥,射擊完成後,炮膛內會殘留仍在燃燒的殘渣,會在裝填時引爆發射藥,導致炮兵陣地集體升天,需要用沾水濕布清理炮膛。
絲綢是天然的蛋白質材料,燃燒充分而又迅速,幾乎沒有剩餘物殘留,引燃的可能性很低。絲綢燃燒後即使是剩餘少數固體殘留,顆粒也像灰一樣很細碎,便於清理,不會產生堵塞,對炮管的磨損傷害也更小。
細膩光滑的生絲經多層纏繞和編製後又薄又輕,韌性高抗撕扯,不吸水不透水,即使在雨天也不影響火炮的使用。簡直是最完美的發射藥包裹物。
至於炮彈,遠距離可以發射實心鐵彈打亂敵人陣型,近距離可以發射霰彈對橫排敵人造成覆蓋性殺傷。
開花彈雖然也能製造,但黑火藥爆炸威力有限,引線技術也不夠成熟容易引發事故,實在有點雞肋。實心鐵彈和霰彈已經能夠在目前的冷兵器時代遊刃有餘,大殺四方,主導戰場主動權,暫時還不需要開花彈。
第一次試射開始,炮手從炮口依次裝入發射藥包、實心鐵彈,隨後點燃引線。
恐怖而沉重的轟鳴聲令人震耳欲聾,刺眼的火光噴射而出,濃煙也從炮口彌漫開,彈丸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隨之飛遠,龐大的氣流瞬間在周圍的空氣中產生一陣衝擊波,掀起一股熱浪。
即便站在安全距離之外,人們也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衝力,腳底發軟,不由自主地搖動起來。
一息後,八百米處的一棵大樹被彈丸擊穿,留下了一個被撕裂的傷口,狂風吹過,大樹從中折斷,轟然倒塌。
趙構示意發射繼續,短短一刻鍾就打出了五枚鐵彈,平均三分鍾一發。
火炮發射的整個過程直白地向現場觀眾詮釋了熱武器的暴力與強大,所有人先是感到恐懼,隨即而來的是震撼和欣喜若狂。
這種最原始的前裝滑膛炮設計的缺陷一堆:裝填時間長,射擊精度差,炮體壽命短等等。
雖然趙構也有更高水平的設計思路,比如增加後置炮閂,實現彈藥一體,加工膛線……乃至炮體小型化變成滑膛槍。
火藥加壓和炮彈殺傷始終是不變的核心,變化的隻是材料和上的突破。
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製造出這種初步熱武器,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戰爭需求了。
有了這等武器,四方蠻夷誰敢作祟?
趙構命令軍工廠拉滿產能,生產兩種規格的火炮各500門,可應用於攻城和野戰兩種不同戰況。
第一種規格:炮身重量1.8噸,炮管長度1.93米,205毫米口徑,發射藥重量2.26公斤,可發射31公斤的實心鐵彈。
第二種規格:炮身重量1.1噸,炮管長度1.37米,174毫米口徑,發射藥重量1.59公斤,可發射19公斤的實心鐵彈。
等到千門大炮製造完畢,炮彈數量足夠,便是收複幽雲十六州之時。
如果非要找出槍、炮之間明顯的區別的話,那應該就是口徑大小,以及子彈和炮彈之間的區別了。
從口徑上看的話,現在有種說法就是:槍炮在口徑上的界限是20毫米,大於20毫米的是炮,小於20毫米的則是槍。
當然,在實際中也並不會完全死板的根據20毫米來劃分槍炮的,有些口徑達到了25毫米的重型反坦克狙擊武器也同樣被稱為槍。
簡而言之,槍就是mini版的炮。可以說,火炮的製造工藝包含了造槍的大部分前端技術。
原理很簡單,但對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炮管在發射炮彈時,火藥會在內部產生高溫高壓氣體,炮彈在炮管短暫停留,瞬間產生500度以上的高溫,同時還伴隨著很大的煙霧,這些氣體當中的化學物質會對炮管內壁造成腐蝕;炮彈與炮管的內壁發生摩擦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
隨著發射炮彈發射次數的增加,炮管原有的性能將會大打折扣,使用壽命到達極限就必須更換炮管。
炮管的製造工藝,直接關係到使用壽命,若是製造環節或者材料強度達不到要求,威力和精度都會大打折扣,可發射炮彈的數量也會降低。
抗壓能力過低,管壁難以承受火藥產生的高強度壓力,管身會產生裂紋和變形;耐熱性能太差,炮彈發射產生的高溫會讓炮管熔化而報廢。
大宋用煤炭和硫鐵礦來煉鐵,鐵中含硫量過高,導致延展性和韌性低,且高溫下容易變脆而碎裂,無法用來製造炮管。
趙構給出了降低含硫量的方案:通過鼓風提高煉爐內的溫度,同時加入石灰,並重複迴爐重熔多次。
脫硫是吸熱反應,溫度越高反應越充分;石灰呈堿性,又可以在高溫下與硫的氧化物反應生成硫酸鈣。
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
傳統的鑄模工藝使用泥模,即用水和泥混合製成模具。澆築泥模前必須確保幹透,如果外幹內濕,一遇金屬熔液,水氣蒸發出來形成氣孔,鑄成的炮筒就有蜂窩。
這樣的炮筒氣密性差,施放時炮筒還會炸裂傷人。
烘幹泥模往往要一個月以上,如果碰上雨雪天氣,空氣陰冷潮濕,則須兩三個月。並且一具泥模隻能鑄造一尊火炮,用完就報廢不可二次使用。
鑒於泥模的局限性,趙構改良了傳統鑄模工藝,經過幾次試驗,用鐵模代替了泥。
澆築之前,先將鐵模的每瓣內側刷上兩層漿液:第一層漿液用細稻殼灰和細沙泥製成,第二層漿液是用細膩的窯煤調水製成的。
然後,兩瓣相合,用鐵箍箍緊、烘熱,節節相續,最後澆鑄金屬熔液。待澆足熔液,冷卻成型以後,即刻按模瓣次序剝去鐵模,如剝掉筍殼一樣,逐漸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內的泥胚胎,膛內自然光滑。
同傳統泥模鑄炮相比,鐵模鑄炮的優越性在於:工藝簡便易行,節省模具原料,不受氣候條件限製,縮短製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炮管鑄造質量。
應該說,炮管的科技含量並不高,質量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冶金與鑄模水平。製造出炮管以後,火炮也就初具雛形了。
為了方便運輸,又製造了四輪炮車架。橡膠樹還沒長大,輪子隻能暫時用結實的木料製作。
將炮管放置在車架上,可以後推前推拉;另外在炮車上設磨盤,炮在車上就能四麵旋轉,向所需的方向發射;還安裝了齒輪組調節傾斜角度;讓大炮的使用變得極為方便。
接下來就是解決發射藥的裝填問題了。
顆粒化火藥基本能夠滿足發射需求,那麽又需要用什麽材料包裹火藥呢?
答案是絲綢。
後世的火炮曾使用紙、布袋來裝發射火藥,射擊完成後,炮膛內會殘留仍在燃燒的殘渣,會在裝填時引爆發射藥,導致炮兵陣地集體升天,需要用沾水濕布清理炮膛。
絲綢是天然的蛋白質材料,燃燒充分而又迅速,幾乎沒有剩餘物殘留,引燃的可能性很低。絲綢燃燒後即使是剩餘少數固體殘留,顆粒也像灰一樣很細碎,便於清理,不會產生堵塞,對炮管的磨損傷害也更小。
細膩光滑的生絲經多層纏繞和編製後又薄又輕,韌性高抗撕扯,不吸水不透水,即使在雨天也不影響火炮的使用。簡直是最完美的發射藥包裹物。
至於炮彈,遠距離可以發射實心鐵彈打亂敵人陣型,近距離可以發射霰彈對橫排敵人造成覆蓋性殺傷。
開花彈雖然也能製造,但黑火藥爆炸威力有限,引線技術也不夠成熟容易引發事故,實在有點雞肋。實心鐵彈和霰彈已經能夠在目前的冷兵器時代遊刃有餘,大殺四方,主導戰場主動權,暫時還不需要開花彈。
第一次試射開始,炮手從炮口依次裝入發射藥包、實心鐵彈,隨後點燃引線。
恐怖而沉重的轟鳴聲令人震耳欲聾,刺眼的火光噴射而出,濃煙也從炮口彌漫開,彈丸以肉眼不可見的速度隨之飛遠,龐大的氣流瞬間在周圍的空氣中產生一陣衝擊波,掀起一股熱浪。
即便站在安全距離之外,人們也能感受到那股強大的衝力,腳底發軟,不由自主地搖動起來。
一息後,八百米處的一棵大樹被彈丸擊穿,留下了一個被撕裂的傷口,狂風吹過,大樹從中折斷,轟然倒塌。
趙構示意發射繼續,短短一刻鍾就打出了五枚鐵彈,平均三分鍾一發。
火炮發射的整個過程直白地向現場觀眾詮釋了熱武器的暴力與強大,所有人先是感到恐懼,隨即而來的是震撼和欣喜若狂。
這種最原始的前裝滑膛炮設計的缺陷一堆:裝填時間長,射擊精度差,炮體壽命短等等。
雖然趙構也有更高水平的設計思路,比如增加後置炮閂,實現彈藥一體,加工膛線……乃至炮體小型化變成滑膛槍。
火藥加壓和炮彈殺傷始終是不變的核心,變化的隻是材料和上的突破。
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製造出這種初步熱武器,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戰爭需求了。
有了這等武器,四方蠻夷誰敢作祟?
趙構命令軍工廠拉滿產能,生產兩種規格的火炮各500門,可應用於攻城和野戰兩種不同戰況。
第一種規格:炮身重量1.8噸,炮管長度1.93米,205毫米口徑,發射藥重量2.26公斤,可發射31公斤的實心鐵彈。
第二種規格:炮身重量1.1噸,炮管長度1.37米,174毫米口徑,發射藥重量1.59公斤,可發射19公斤的實心鐵彈。
等到千門大炮製造完畢,炮彈數量足夠,便是收複幽雲十六州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