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立這種人,既然有心栽贓,後麵的花樣定然層出不窮,陸錚不知道姚二柱知道不知道這件事,不過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罷,先打個招唿,如果那廝還跟蒼蠅一樣嗡嗡嗡,自己開始做事,那誰也別怨。
姚二柱緩緩點頭,說:「姚啟立是我的堂兄,好了,這件事我知道了。」
陸錚說:「局裏會計監督那塊兒正查呢,程序應該很快就走內保。」
姚二柱嗯了一聲,舉起酒杯:「好了,咱喝酒,不說這些。」
……
從姚二柱家出來,衛香秀開車送陸錚迴海岸星城,一路上,陸錚也不知道該說什麽,總覺得兩人之間,好像漸漸有了隔閡。
到了海岸星城,陸錚下車,又說:「車你開迴去就好,我明天去取。」
衛香秀點點頭,便打火起車,調頭,慢慢駛離。
陸錚默默看著銀色轎車從自己視線中消失,站了良久,迴身走進了小區。
第四十三章 站隊問題
陸錚沒想到的是,馮貴平和周濤之間的衝突來得如此之快。
前幾日,周濤還在政府財政預算調整上無條件支持了馮貴平的工作,今天,兩人就爆發了尖銳的衝突。
聽秘書長、政府辦主任於慧雅說,周市長剛迴來的時候臉色鐵青,於慧雅更叮囑陸錚最後下午再過來。
於慧雅屬於中組部係統破格提拔的年輕幹部,檔案上十幾歲就參加了工作,後來被中組部保送,在北大脫產學習過三年,今年剛剛三十歲,看起來很溫婉的一個女幹部。
於慧雅或許多多少少知道陸錚和周濤市長有些淵源,對陸錚也極為親和,所以才好心提醒陸錚下午再過來,不過陸錚還是逕自進了周濤的辦公室。
周濤正閉目靠在沙發上養神,見敲門進來的是陸錚,微微點頭,「錚子,坐吧。」掄了掄肩膀,慢慢坐起身,有些疲乏的說:「這個會,開的累啊!」
陸錚知道,今天上午馮貴平開了個碰頭會,為幾天後的市委常委會議定定調子,看來,多半是周濤的提議碰了壁。
周濤準備在烏山大搞綠化對於市直部門不是什麽秘密,城建、環保等部門也在為此做準備,前幾天的政府常務會議上,周濤還提出了準備未來一年內,市內五區要栽植綠籬10萬米,鋪栽草坪40萬平方米,栽種草花2萬平方米,進一步綠化城市的計劃。
周濤這個人,一向喜歡大手筆。
不過對這個規劃,陸錚是支持的,改善市民生活環境,同時也是烏山向國際化都市進軍的宏偉目標中邁出的小小一步。
人文居住環境得不到改善,城市談何發展。
「你找我,有事吧?」周濤摸出煙,遞給陸錚,見陸錚擺手,自己點了一根,說:「太累,解解乏。」
陸錚說:「從下月開始,車管部門就會給公務車輛換上公務車牌,預計在一個月內市直部門的更換工作就可以完成,三個月內,推行到全市包括下麵的各縣鄉鎮。」
周濤微微蹙眉:「有些拖拉吧?不就換個車牌麽?用得著三個月?」
《紅旗》雜誌上,已經刊登過評論員文章,對烏山改革管理公務車輛的辦法給予了高度褒揚,並指出「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公務員特權思想更要不得」。
馮貴平還專門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學習這篇文章,公務車輛更換車牌的工作就此雷厲風行的開始展開。
陸錚笑著說:「仔細些也好,倒是以後怎麽監督,總不能還交給財局的政府採購監督那塊兒吧?」
周濤慢慢吸著煙,說:「多方監督吧?新生事物,新定的章程,我看,暫時設一個臨時辦事機構來監督吧,這樣各方麵工作容易協調,和相關部門聯合搞一個監督工作組,辦公室就設在你們那個政府採購監督局。迴頭我和老馮……」說到這兒,皺了皺眉頭,說:「老馮這個人,很難搞,我看,這個事情還是你跟他匯報下。」
陸錚微微點頭,便準備起身告辭,也不想打聽周濤和馮貴平到底為什麽鬧矛盾,兩人之間的漩渦,能少趟就少趟。
周濤卻突然笑了笑,問陸錚:「老馮這個人,你怎麽看?」
陸錚說:「還行吧?我和他隻是工作上的基礎。」
周濤半晌沒言語,好一會兒後,慢慢掐滅菸蒂,語重心長的道:「錚子,咱倆認識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就跟你說幾句心裏話,陸書記,是討厭分黨分派的,但外麵的人,不這麽看,在他們眼裏,我就是陸書記的人,我來烏山,代表的誰?代表的就是陸書記。我幹好幹壞,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我的壓力都很大,我也想幹出些成績,不說為人民造福吧,最起碼,要在烏山留個清名。」
陸錚默默的點頭,也拿起茶幾上的煙盒,點了顆煙。
周濤又嘆口氣,說:「可是呢,老馮這個人,接觸的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提防心特別重,就好像誰都是他的敵人,好像總是要防著點什麽,就說城市綠化這個規劃吧,碰頭會上,他一句話就給我否了,為什麽?我現在才想明白,因為我事先沒跟他打過招唿,難道我這個市長,做份內的事,有了什麽想法,就要去向他請教?碰頭會打招唿不是打招唿?這個人,還是老一套作風,黨的書記嘛,就要抓一切、管一切,我們份內的工作,也越了他的線,在魯東,他一手遮天慣了!」
姚二柱緩緩點頭,說:「姚啟立是我的堂兄,好了,這件事我知道了。」
陸錚說:「局裏會計監督那塊兒正查呢,程序應該很快就走內保。」
姚二柱嗯了一聲,舉起酒杯:「好了,咱喝酒,不說這些。」
……
從姚二柱家出來,衛香秀開車送陸錚迴海岸星城,一路上,陸錚也不知道該說什麽,總覺得兩人之間,好像漸漸有了隔閡。
到了海岸星城,陸錚下車,又說:「車你開迴去就好,我明天去取。」
衛香秀點點頭,便打火起車,調頭,慢慢駛離。
陸錚默默看著銀色轎車從自己視線中消失,站了良久,迴身走進了小區。
第四十三章 站隊問題
陸錚沒想到的是,馮貴平和周濤之間的衝突來得如此之快。
前幾日,周濤還在政府財政預算調整上無條件支持了馮貴平的工作,今天,兩人就爆發了尖銳的衝突。
聽秘書長、政府辦主任於慧雅說,周市長剛迴來的時候臉色鐵青,於慧雅更叮囑陸錚最後下午再過來。
於慧雅屬於中組部係統破格提拔的年輕幹部,檔案上十幾歲就參加了工作,後來被中組部保送,在北大脫產學習過三年,今年剛剛三十歲,看起來很溫婉的一個女幹部。
於慧雅或許多多少少知道陸錚和周濤市長有些淵源,對陸錚也極為親和,所以才好心提醒陸錚下午再過來,不過陸錚還是逕自進了周濤的辦公室。
周濤正閉目靠在沙發上養神,見敲門進來的是陸錚,微微點頭,「錚子,坐吧。」掄了掄肩膀,慢慢坐起身,有些疲乏的說:「這個會,開的累啊!」
陸錚知道,今天上午馮貴平開了個碰頭會,為幾天後的市委常委會議定定調子,看來,多半是周濤的提議碰了壁。
周濤準備在烏山大搞綠化對於市直部門不是什麽秘密,城建、環保等部門也在為此做準備,前幾天的政府常務會議上,周濤還提出了準備未來一年內,市內五區要栽植綠籬10萬米,鋪栽草坪40萬平方米,栽種草花2萬平方米,進一步綠化城市的計劃。
周濤這個人,一向喜歡大手筆。
不過對這個規劃,陸錚是支持的,改善市民生活環境,同時也是烏山向國際化都市進軍的宏偉目標中邁出的小小一步。
人文居住環境得不到改善,城市談何發展。
「你找我,有事吧?」周濤摸出煙,遞給陸錚,見陸錚擺手,自己點了一根,說:「太累,解解乏。」
陸錚說:「從下月開始,車管部門就會給公務車輛換上公務車牌,預計在一個月內市直部門的更換工作就可以完成,三個月內,推行到全市包括下麵的各縣鄉鎮。」
周濤微微蹙眉:「有些拖拉吧?不就換個車牌麽?用得著三個月?」
《紅旗》雜誌上,已經刊登過評論員文章,對烏山改革管理公務車輛的辦法給予了高度褒揚,並指出「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公務員特權思想更要不得」。
馮貴平還專門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學習這篇文章,公務車輛更換車牌的工作就此雷厲風行的開始展開。
陸錚笑著說:「仔細些也好,倒是以後怎麽監督,總不能還交給財局的政府採購監督那塊兒吧?」
周濤慢慢吸著煙,說:「多方監督吧?新生事物,新定的章程,我看,暫時設一個臨時辦事機構來監督吧,這樣各方麵工作容易協調,和相關部門聯合搞一個監督工作組,辦公室就設在你們那個政府採購監督局。迴頭我和老馮……」說到這兒,皺了皺眉頭,說:「老馮這個人,很難搞,我看,這個事情還是你跟他匯報下。」
陸錚微微點頭,便準備起身告辭,也不想打聽周濤和馮貴平到底為什麽鬧矛盾,兩人之間的漩渦,能少趟就少趟。
周濤卻突然笑了笑,問陸錚:「老馮這個人,你怎麽看?」
陸錚說:「還行吧?我和他隻是工作上的基礎。」
周濤半晌沒言語,好一會兒後,慢慢掐滅菸蒂,語重心長的道:「錚子,咱倆認識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就跟你說幾句心裏話,陸書記,是討厭分黨分派的,但外麵的人,不這麽看,在他們眼裏,我就是陸書記的人,我來烏山,代表的誰?代表的就是陸書記。我幹好幹壞,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一直以來,我的壓力都很大,我也想幹出些成績,不說為人民造福吧,最起碼,要在烏山留個清名。」
陸錚默默的點頭,也拿起茶幾上的煙盒,點了顆煙。
周濤又嘆口氣,說:「可是呢,老馮這個人,接觸的時間長了你就知道了,提防心特別重,就好像誰都是他的敵人,好像總是要防著點什麽,就說城市綠化這個規劃吧,碰頭會上,他一句話就給我否了,為什麽?我現在才想明白,因為我事先沒跟他打過招唿,難道我這個市長,做份內的事,有了什麽想法,就要去向他請教?碰頭會打招唿不是打招唿?這個人,還是老一套作風,黨的書記嘛,就要抓一切、管一切,我們份內的工作,也越了他的線,在魯東,他一手遮天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