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千秋宴
尚食:紫禁城的美味愛情 作者:手抓蔥油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輪菜隻有兩道。
蘇月華送上一道菜:“太平盛世,方有鳳凰來儀,今日娘娘千秋,尚食局特製鳳凰胎,恭賀娘娘芳辰。”
張皇後微微頷首。
殷紫萍送上一道菜,菜肴隻是新鮮的江瑤柱,每顆皆以天然貝殼為盛器,並以雕成珍珠大小的火腿一顆點綴。
眾人被這道鮮江瑤柱吸引,鳳凰胎被棄。
蘇月華心有不甘,憤憤地瞪了殷紫萍一眼。
第二輪菜上。
蘇月華上菜:“皇後娘娘,此膳出自唐燒尾宴,團魚可養陰清熱、滋補元氣,經與鴨子黃、冬筍同烹,毫無腥膻之氣——”
此時,換上第二批歌姬,一個個穿著紫色舞裙,烏發簪著白牡丹,眾人驚訝萬分,注意力全都被吸引走了,蘇月華的話戛然而止。
郭貴妃言笑晏晏,感慨道:“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昔年有張約齋辦牡丹會,瞧今日這華彩堂上,紫衣玉盤競吐芬芳,亦是不遑多讓了。”
胡善祥望向子衿,她已不著痕跡地換過箜篌曲,配合舞姬們的舞蹈。
殿內歌舞升平,一派繁華盛景。每輪上菜、換盞,便有歌姬相替,皆與殿內牡丹顏色相稱。
琉璃碗內盛了嫣紅櫻桃,蘇月華親手澆上一層厚厚的甘蔗汁和乳酪。
郭貴妃舀了一勺,滿意點頭。
殷紫萍呈上牡丹生菜。
張皇後見這道菜色金黃,又香氣撲鼻,品嚐一口,竟是露出疑惑之色。
胡善祥不由好奇:“這是何物?”
殷紫萍解釋道:“迴太子妃的話,是生菜與牡丹花瓣以微麵裹炸,奴婢還特意加入甘草汁,留住牡丹的芬芳。”
張皇後讚賞地點點頭,滿意笑道:“倒是應景。孟尚食,你這兩位司膳難分伯仲,果然都是精通庖廚的妙手啊!”
皇後貌似無心一言,孟尚食看了殷紫萍一眼,抿唇淺笑:“殷司膳,難得皇後娘娘賞識你,還不謝過娘娘恩典。”
殷紫萍大喜,連忙跪地謝恩:“皇後娘娘提攜之恩,奴婢永生不忘!”
蘇月華低下頭去,雙眸中充滿不甘。
趁別人不注意,子衿對著殷紫萍輕輕眨了眨眼睛,殷紫萍報以微笑。
歌舞聲中,眾人望著舞姬,忍不住低聲議論。
“那是風搖箏?”
“不,分明是銀粉金淩才對!”
“瓊苑內今年沒有銀粉金淩,一定是風搖箏!”
“既仿張約齋作牡丹會,所謳者皆牡丹名詞,不若咱們往詩裏去尋!”
不知何時,子衿已退迴自己的座位,與眾人一同觀舞。
胡善祥低聲感歎:“母後最心愛牡丹,可惜牡丹將謝,我費心留至壽辰當日,亦不過這寥寥數盆,應應景罷了!倒是太子嬪心思靈巧,這才是她真正要獻的壽禮,你呀,真是枉做小人!”
吳妙賢氣惱萬分,輕哼了聲,低頭吃菜。
子衿從容地迴以一笑。
吳妙賢手下的帕子已經擰成團了,麵上故作委屈:“太子嬪真真好小氣,壽禮竟藏至如今,早知你如此精心籌備,我何須內疚到今日呢!”
張皇後微微沉下臉來:“我先前已吩咐,莫為了壽辰興師動眾,遑論是動用教坊司的舞姬?”
郭貴妃要替子衿解圍,子衿先聲迴道:“皇後娘娘,我哪兒敢自作主張,是太子殿下遠赴南京,無法當麵賀壽,才命我等恭進壽禮。”
為首舞姬連忙叩拜:“皇後娘娘,確是太子吩咐教坊司籌備牡丹會,恭祝皇後娘娘鳳體康泰,福澤綿長。”
敬妃張氏瞧見這幅場麵,笑著感慨道:“太子惦記著皇後娘娘的壽辰,不遠千裏也要盡孝。這一片赤誠之心,著實難得,娘娘可千萬莫錯怪了他們。”
張皇後凝目望向子衿,目光頗有深意:“賞。”
舞姬謝恩退出的那一瞬,張皇後注意到,其中幾個舞姬麵帶悲戚,身形瘦弱,更有人頻頻迴頭,欲言又止。
她看了梅清一眼,梅清會意。
望著太監捧來的賞賜,子衿輕聲開口:“皇後娘娘,得知太子要備牡丹會,東宮眾人皆主動去瓊苑擇花本、繪底稿,本意在牡丹會上獻牡丹圖,恭祝娘娘千秋之喜。雖牡丹圖瞧不見了,但剛才舞姬所簪牡丹絹花,便依大家所繪的牡丹圖而作!”
郭貴妃輕聲笑道:“太子嬪才是真正的實誠人,竟是半點都不居功啊!”
張皇後意外地看著何氏、趙氏等人:“怎麽,牡丹圖是大家的心血麽?”
眾人連忙起身:“恭祝皇後娘娘千秋。”
張皇後別有深意地看了子衿一眼,終於滿意地笑了。
胡善祥看向子衿,子衿迴以微笑。
見狀,胡善祥亦平和地笑了笑,向她遙遙舉杯。
很快,梅清迴來,低聲稟報:“皇後娘娘,那幾人也是罪臣女眷,因資質出眾,至今未被放歸……”
張皇後冷聲斥責:“陛下已赦了他們,禮部竟如此敷衍,你親自帶人核實,再敢陽奉陰違,定要從重懲治。”
這時,她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子衿,對方卻低頭飲酒,一派雲淡風清的模樣。
日光西斜時,宴會畢,眾人散去。
胡善祥與吳妙賢正要離去,子衿突然喚聲:“吳才人,請留步。”
吳妙賢停步,強壓著怒意:“太子嬪,方才我已再三致歉,何故不依不饒——”
子衿笑容滿麵:“些許小事,我怎會放在心上。倒是昨日你幫我製的柑橘香,已遣人送去你的住處了。”
吳妙賢一愣:“柑橘香?”
她突然想起自己昨日劈香片的場景,頓時恍然大悟。
子衿掀眸輕瞥了胡善祥一眼,麵上帶著淺笑,聲音卻是冷冷淡淡:“太子妃,我先告辭了。”
待子衿離開,胡善祥深深望向吳妙賢。
吳妙賢百口莫辯:“太子妃,莫要聽她挑撥離間,我先前真不知她早有防備,更不知什麽牡丹會啊!”
胡善祥笑了笑,拍拍她的手:“我們相處多年,我自是信你的。”
隨後便不再搭理吳妙賢,轉而扶著畫屏的手登上鳳轎離去。
吳妙賢氣地跺腳:“你瞧,她這是信我的模樣麽,好一個太子嬪,竟奸滑至此,真、真氣得我——哎呀!”
芳佩附和道:“主子,迴去就將柑橘香還她!”
吳妙賢大怒:“我辛苦製的,憑什麽還她,不還!”
--
永寧宮。
郭貴妃看了玉京一眼。
玉京示意眾人退出。
郭貴妃轉過身來,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張皇後麵前。
“請皇後娘娘恕罪!”
張皇後訝然:“郭貴妃,這是何意?”
郭貴妃膝行上前,用力攥住張皇後的裙擺,淚如雨下。
“婢妾年輕無知,莽不知禮,多次冒犯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寬恕。”
張皇後看了梅清一眼,梅清連忙去攙扶郭貴妃。
“貴妃娘娘,您快些起身!”
郭貴妃推開她的手,苦苦哀求:“皇後娘娘,婢妾日夜愧思,悔恨不已,若娘娘能夠寬恕,妾願從此緊閉宮門,終身為娘娘您祈福!”
她眼裏蓄滿了淚水,聲音誠摯又動人,然而張皇後輕描淡寫地笑了笑,一點點抽出了被她緊緊攥住的手,輕聲道:“何至於此。”
郭貴妃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再次堅定了決心,眼中帶淚,嘴角含笑。
“皇後娘娘,婢妾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望寬宥,皇上昨日千叮萬囑,命婢妾為從前的僭越向您請罪,實是情不自禁,方才失態了,萬望娘娘恕罪。”
張皇後和顏悅色道:“還不扶你家主子起身。”
玉京連忙扶著郭貴妃起身,郭貴妃哭腔道:“皇後娘娘胸懷廣闊,不以過往之罪,加以責罰,婢妾感激涕零。今日是娘娘壽辰,婢妾厚顏,以清酒一杯,恭賀娘娘千秋之喜。”
孟尚食端著酒壺酒杯上前,郭貴妃拭去眼淚,換上一臉笑容,親自端過酒盞,恭敬地獻給皇後。
張皇後望著酒盞,遲遲未動。
郭貴妃見她若此,笑了笑:“婢妾先飲為敬。”
話落,她仰頭一飲而盡,亮出酒杯,換杯為皇後斟酒,恭敬地獻給皇後。
“皇後娘娘,請。”
皇後接過酒杯,依舊是不動如山,笑吟吟地望著對方,半點沒有要飲的意思。
郭貴妃麵露詫異:“娘娘?”
酒杯突然被人接過,朱高熾一臉不悅地站在二人麵前。
眾人吃驚,連忙行禮。
皇後見他臉色不善,關切道:“陛下為何盛怒而來?”
“那該死的李時勉,竟敢當眾出言辱朕,罷了,不提他了!”朱高熾看皇後一眼,滿臉不讚同道,“不過是一杯酒,她本是一番好意,你又多心了吧?!”
他像是為證明酒中無毒,竟是抬手,便要一飲而盡。
郭貴妃驚駭,幾乎在瞬間失態。
蘇月華送上一道菜:“太平盛世,方有鳳凰來儀,今日娘娘千秋,尚食局特製鳳凰胎,恭賀娘娘芳辰。”
張皇後微微頷首。
殷紫萍送上一道菜,菜肴隻是新鮮的江瑤柱,每顆皆以天然貝殼為盛器,並以雕成珍珠大小的火腿一顆點綴。
眾人被這道鮮江瑤柱吸引,鳳凰胎被棄。
蘇月華心有不甘,憤憤地瞪了殷紫萍一眼。
第二輪菜上。
蘇月華上菜:“皇後娘娘,此膳出自唐燒尾宴,團魚可養陰清熱、滋補元氣,經與鴨子黃、冬筍同烹,毫無腥膻之氣——”
此時,換上第二批歌姬,一個個穿著紫色舞裙,烏發簪著白牡丹,眾人驚訝萬分,注意力全都被吸引走了,蘇月華的話戛然而止。
郭貴妃言笑晏晏,感慨道:“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昔年有張約齋辦牡丹會,瞧今日這華彩堂上,紫衣玉盤競吐芬芳,亦是不遑多讓了。”
胡善祥望向子衿,她已不著痕跡地換過箜篌曲,配合舞姬們的舞蹈。
殿內歌舞升平,一派繁華盛景。每輪上菜、換盞,便有歌姬相替,皆與殿內牡丹顏色相稱。
琉璃碗內盛了嫣紅櫻桃,蘇月華親手澆上一層厚厚的甘蔗汁和乳酪。
郭貴妃舀了一勺,滿意點頭。
殷紫萍呈上牡丹生菜。
張皇後見這道菜色金黃,又香氣撲鼻,品嚐一口,竟是露出疑惑之色。
胡善祥不由好奇:“這是何物?”
殷紫萍解釋道:“迴太子妃的話,是生菜與牡丹花瓣以微麵裹炸,奴婢還特意加入甘草汁,留住牡丹的芬芳。”
張皇後讚賞地點點頭,滿意笑道:“倒是應景。孟尚食,你這兩位司膳難分伯仲,果然都是精通庖廚的妙手啊!”
皇後貌似無心一言,孟尚食看了殷紫萍一眼,抿唇淺笑:“殷司膳,難得皇後娘娘賞識你,還不謝過娘娘恩典。”
殷紫萍大喜,連忙跪地謝恩:“皇後娘娘提攜之恩,奴婢永生不忘!”
蘇月華低下頭去,雙眸中充滿不甘。
趁別人不注意,子衿對著殷紫萍輕輕眨了眨眼睛,殷紫萍報以微笑。
歌舞聲中,眾人望著舞姬,忍不住低聲議論。
“那是風搖箏?”
“不,分明是銀粉金淩才對!”
“瓊苑內今年沒有銀粉金淩,一定是風搖箏!”
“既仿張約齋作牡丹會,所謳者皆牡丹名詞,不若咱們往詩裏去尋!”
不知何時,子衿已退迴自己的座位,與眾人一同觀舞。
胡善祥低聲感歎:“母後最心愛牡丹,可惜牡丹將謝,我費心留至壽辰當日,亦不過這寥寥數盆,應應景罷了!倒是太子嬪心思靈巧,這才是她真正要獻的壽禮,你呀,真是枉做小人!”
吳妙賢氣惱萬分,輕哼了聲,低頭吃菜。
子衿從容地迴以一笑。
吳妙賢手下的帕子已經擰成團了,麵上故作委屈:“太子嬪真真好小氣,壽禮竟藏至如今,早知你如此精心籌備,我何須內疚到今日呢!”
張皇後微微沉下臉來:“我先前已吩咐,莫為了壽辰興師動眾,遑論是動用教坊司的舞姬?”
郭貴妃要替子衿解圍,子衿先聲迴道:“皇後娘娘,我哪兒敢自作主張,是太子殿下遠赴南京,無法當麵賀壽,才命我等恭進壽禮。”
為首舞姬連忙叩拜:“皇後娘娘,確是太子吩咐教坊司籌備牡丹會,恭祝皇後娘娘鳳體康泰,福澤綿長。”
敬妃張氏瞧見這幅場麵,笑著感慨道:“太子惦記著皇後娘娘的壽辰,不遠千裏也要盡孝。這一片赤誠之心,著實難得,娘娘可千萬莫錯怪了他們。”
張皇後凝目望向子衿,目光頗有深意:“賞。”
舞姬謝恩退出的那一瞬,張皇後注意到,其中幾個舞姬麵帶悲戚,身形瘦弱,更有人頻頻迴頭,欲言又止。
她看了梅清一眼,梅清會意。
望著太監捧來的賞賜,子衿輕聲開口:“皇後娘娘,得知太子要備牡丹會,東宮眾人皆主動去瓊苑擇花本、繪底稿,本意在牡丹會上獻牡丹圖,恭祝娘娘千秋之喜。雖牡丹圖瞧不見了,但剛才舞姬所簪牡丹絹花,便依大家所繪的牡丹圖而作!”
郭貴妃輕聲笑道:“太子嬪才是真正的實誠人,竟是半點都不居功啊!”
張皇後意外地看著何氏、趙氏等人:“怎麽,牡丹圖是大家的心血麽?”
眾人連忙起身:“恭祝皇後娘娘千秋。”
張皇後別有深意地看了子衿一眼,終於滿意地笑了。
胡善祥看向子衿,子衿迴以微笑。
見狀,胡善祥亦平和地笑了笑,向她遙遙舉杯。
很快,梅清迴來,低聲稟報:“皇後娘娘,那幾人也是罪臣女眷,因資質出眾,至今未被放歸……”
張皇後冷聲斥責:“陛下已赦了他們,禮部竟如此敷衍,你親自帶人核實,再敢陽奉陰違,定要從重懲治。”
這時,她突然想起了什麽,看向子衿,對方卻低頭飲酒,一派雲淡風清的模樣。
日光西斜時,宴會畢,眾人散去。
胡善祥與吳妙賢正要離去,子衿突然喚聲:“吳才人,請留步。”
吳妙賢停步,強壓著怒意:“太子嬪,方才我已再三致歉,何故不依不饒——”
子衿笑容滿麵:“些許小事,我怎會放在心上。倒是昨日你幫我製的柑橘香,已遣人送去你的住處了。”
吳妙賢一愣:“柑橘香?”
她突然想起自己昨日劈香片的場景,頓時恍然大悟。
子衿掀眸輕瞥了胡善祥一眼,麵上帶著淺笑,聲音卻是冷冷淡淡:“太子妃,我先告辭了。”
待子衿離開,胡善祥深深望向吳妙賢。
吳妙賢百口莫辯:“太子妃,莫要聽她挑撥離間,我先前真不知她早有防備,更不知什麽牡丹會啊!”
胡善祥笑了笑,拍拍她的手:“我們相處多年,我自是信你的。”
隨後便不再搭理吳妙賢,轉而扶著畫屏的手登上鳳轎離去。
吳妙賢氣地跺腳:“你瞧,她這是信我的模樣麽,好一個太子嬪,竟奸滑至此,真、真氣得我——哎呀!”
芳佩附和道:“主子,迴去就將柑橘香還她!”
吳妙賢大怒:“我辛苦製的,憑什麽還她,不還!”
--
永寧宮。
郭貴妃看了玉京一眼。
玉京示意眾人退出。
郭貴妃轉過身來,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張皇後麵前。
“請皇後娘娘恕罪!”
張皇後訝然:“郭貴妃,這是何意?”
郭貴妃膝行上前,用力攥住張皇後的裙擺,淚如雨下。
“婢妾年輕無知,莽不知禮,多次冒犯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寬恕。”
張皇後看了梅清一眼,梅清連忙去攙扶郭貴妃。
“貴妃娘娘,您快些起身!”
郭貴妃推開她的手,苦苦哀求:“皇後娘娘,婢妾日夜愧思,悔恨不已,若娘娘能夠寬恕,妾願從此緊閉宮門,終身為娘娘您祈福!”
她眼裏蓄滿了淚水,聲音誠摯又動人,然而張皇後輕描淡寫地笑了笑,一點點抽出了被她緊緊攥住的手,輕聲道:“何至於此。”
郭貴妃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再次堅定了決心,眼中帶淚,嘴角含笑。
“皇後娘娘,婢妾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奢望寬宥,皇上昨日千叮萬囑,命婢妾為從前的僭越向您請罪,實是情不自禁,方才失態了,萬望娘娘恕罪。”
張皇後和顏悅色道:“還不扶你家主子起身。”
玉京連忙扶著郭貴妃起身,郭貴妃哭腔道:“皇後娘娘胸懷廣闊,不以過往之罪,加以責罰,婢妾感激涕零。今日是娘娘壽辰,婢妾厚顏,以清酒一杯,恭賀娘娘千秋之喜。”
孟尚食端著酒壺酒杯上前,郭貴妃拭去眼淚,換上一臉笑容,親自端過酒盞,恭敬地獻給皇後。
張皇後望著酒盞,遲遲未動。
郭貴妃見她若此,笑了笑:“婢妾先飲為敬。”
話落,她仰頭一飲而盡,亮出酒杯,換杯為皇後斟酒,恭敬地獻給皇後。
“皇後娘娘,請。”
皇後接過酒杯,依舊是不動如山,笑吟吟地望著對方,半點沒有要飲的意思。
郭貴妃麵露詫異:“娘娘?”
酒杯突然被人接過,朱高熾一臉不悅地站在二人麵前。
眾人吃驚,連忙行禮。
皇後見他臉色不善,關切道:“陛下為何盛怒而來?”
“那該死的李時勉,竟敢當眾出言辱朕,罷了,不提他了!”朱高熾看皇後一眼,滿臉不讚同道,“不過是一杯酒,她本是一番好意,你又多心了吧?!”
他像是為證明酒中無毒,竟是抬手,便要一飲而盡。
郭貴妃驚駭,幾乎在瞬間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