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看中的就是這批人,有了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地盤,可以打出地盤。」立青說。


    白鳳蘭高興了:「那依黨代表看,我們什麽時候可以殺迴丹坪鎮?」


    「這要因敵情而定。如果隻是那些鄉團武裝,現在就可以打迴去。可那天,我在路上遇到的,是原先第四軍的部隊,很顯然是正規的強敵。這支部隊,我了解,以我們現在的力量,不那麽好打。」立青如實告知。


    哪知道,白鳳蘭已經定下,三兩天之後,就得吃掉駐在內山下的四軍第五連。


    「三天後就打?」立青一驚。


    「沒錯,救你的那天我就是特為去看地形的。」白鳳蘭說。


    立青沉默了片刻,說:「司令,我們事先可是有條件的,黨代表對每次軍事行動有最後決定權。」


    「可這件事例外,在你沒來青花寨之前就已定下了。」


    白鳳蘭一句話說得立青啞口無言,人家那是事先就做了決定的,怎麽好橫加幹涉?尤其白鳳蘭提到那迴下山為看地形救下自己的事,是在暗示,沒有她白鳳蘭,哪會有你楊立青黨代表的今天?


    立青一時無語。


    大夥兒很快就為即將到來的行動做起準備,茅屋內像一個大作坊,青花寨人人都在利用各種工具改造自己手中武器,拆的拆卸的卸,銼的銼磨的磨,忙得不可開交。


    白鳳蘭帶著警衛進門問:「誰讓你們在這裏忙的?」


    一個正在銼子彈的機槍手迴答:「是黨代表。讓咱們改造武器,他給每人都提了新標準。」


    「手榴彈每顆都得橫豎加鐵槽兒,炸起來,能崩碎。」


    「鬆樹炮黨代表也說硝太多了,得裝填些鐵釘子!」


    「老套筒槍托上得裹上棉花,減少後座力!」


    ……


    一個個七嘴八舌地說。


    白鳳蘭看後,望了警衛丫頭一眼。


    「黨代表這是要打仗呢!」機靈的警衛丫頭說。


    白鳳蘭喃喃地說:「那就是說,他還是聽話的。」不由心中暗喜。


    丹坪鎮老街的祠堂內,臨時設立的國民黨四師三營營部就在這裏。


    一名還鄉團豪紳急匆匆地進入營部,向三營梁營長報告:「……近來白鳳蘭武裝活動頻繁,時常從青花寨方向傳來正規軍的軍號聲,會不會與資興、永興、耒陽的朱德武裝有來往?」


    梁營長不以為然:「一把軍號,就把你們嚇成這樣?那我也給你派名號兵去,他吹你也吹,可好?」


    「梁營長,白鳳蘭武裝實在是我們丹坪鎮方圓百裏之內,最大的匪患,那都是些與我們有累累血債的仇家!此匪不除,誰頭上不是懸著一把劍呢?」還鄉團豪紳說。


    「怪誰呀,是你們對分田分地的農戶太過火了,現在知道冤冤相報害怕了?我們正規軍有正規軍的任務,對付白鳳蘭那樣的女毛賊,是你們團防自己的事,與我們不相幹。」


    梁營長推託是假,趁機敲點竹槓是真。


    前來求援的還鄉團豪紳早已摸清梁營長這些花花腸子心思,讓團丁抬來幾副禮品挑子,有肉有酒,還有白花花的鋼洋。


    「客氣!客氣!」梁營長笑眯了眼,「那我就代兄弟們笑納了。」


    「迴去後我如何對丹坪鎮的鄉紳們迴話?」還鄉團豪紳問。


    「迴去後,你們還鄉團各團防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集中所有人槍,去掏白鳳蘭的老窩子,到時候我們第三營一定幫忙!」


    「長痛不如短痛,這迴下死力,斬草除根!掏掉她白鳳蘭青花寨的老窩子!」還鄉團豪紳惡狠狠道。


    在青花寨議事堂,立青指著一張他親手繪製的地圖,布置作戰任務。在此之前,立青曾派朱國富等人下山偵察搞情報,白鳳蘭等人均不以為然。為此,黨代表楊立青特別強調情報的重要性:「為什麽我要讓你們不厭其煩地搞偵察,就是要取得敵方的情報。什麽是情報?僅僅是多少人,這個情報還不夠。你得告訴我,是些什麽人?什麽部隊?什麽番號?長官是誰?從哪來的?打過什麽仗?哪個學校畢業的?有何特長?是正規軍還是還鄉團?都得要搞得很仔細……」


    「跟哪個女人睡覺也要搞清楚嗎?」一名隊長故意問。


    「不錯,這也是情報呢!」立青一本正經地說,「休看是件小事,關鍵時刻說不定能起到大作用!」


    大家哈哈大笑,白鳳蘭也笑了。


    立青繼續說:「有了情報,仗就好打了。據偵察得來的情報,敵方第五連連長叫高伯齡,原來四軍軍長的衛士,我迴憶了一下,這個人我認識,至少他是認識我的。這就叫知己知彼了。」


    眾皆麵麵相覷。


    白鳳蘭的眼睛針鋒般看了過來,聽立青還有什麽高見。


    「這個情報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情報細節是由朱國富提供,據朱國富報告,第五連每月逢十的下午都要迴丹坪鎮營部點名。明天就逢十,這就是此戰的打點。據守的正規軍火力配係很強,我們無法接近,隻有等他調動之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狠狠地把第五連消滅在他們去丹坪鎮的半途中,就是這兒。」立青手指地圖,「肖家坡!」


    眾人目光灼灼。


    幾日後,通往丹坪鎮的土路上,一支吹吹打打的迎親隊伍抬著花轎、財禮往丹坪鎮而來。花轎顫顫地抬在八名大漢的肩上,花轎兩邊緊隨著兩名陪嫁丫頭,花轎後麵是一抬抬的奩箱子。扮成新郎的立青披紅掛彩騎在馬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正道是滄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奇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奇濤並收藏人間正道是滄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