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作者:江奇濤【完結】
內容簡介:
1925年,楊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員的計劃因弟弟楊立青的頑皮而失敗,生來性格相衝的兄弟倆先後背井離鄉前往廣州找尋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華和共產黨員瞿恩、瞿霞兄妹的幫助下,考入黃埔軍校。
受共產主義思想影響,以及經過東征和北伐的歷練,立青成為優秀的軍人,他與進入國民政府政治核心層工作的立仁產生主義之爭,兄弟倆在「四一二」後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陣營,隔閡日漸加深。
抗日戰爭爆發,立青在我黨領導的敵後遊擊戰場上戰功卓著,立仁則在重慶開展情報工作,兄弟倆暗自較勁。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立青先從事我軍後勤保障工作,後轉至一線戰場,直接麵對盛氣淩人的立仁和黃埔舊同窗。國民黨失道寡助,兵敗如山倒,立仁從戰場上狼狽撤退並帶著立華等楊家眷屬逃往台灣……
歷史的進程見證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爭,歷史的選擇決定了殊死較量的勝負成敗,歷史的發展期待著血濃於水的民族統一。
一
「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阪坡前逞英雄;還有個張翼德,當陽橋上登,哢嚓響連聲,喝斷了橋樑,嚇退了百萬兵,他是英雄第一名!」
「一!二!三!四——」
直係軍閥的士兵們荷槍實彈,步伐整齊劃一。排頭的士兵吹著銅號、敲著軍鼓;街兩旁擠滿看熱鬧的百姓,士兵的隊伍從他們麵前經過,人來瘋似的,軍歌更加嘹亮、步伐也更加有力,仿佛一定要在這醴陵城留下他們驕傲而堅實的腳印,就連隊伍中三名被五花大綁的土匪的腳步都踏著軍歌的節奏,顯得萬分質樸。
人群中,一個青年,看上去文質彬彬,穿著長衫,轉身走進臨近的茶樓。
兵荒馬亂的日子裏,人們對政治都格外敏感。「又捉了三個,那個高的就是劉老黑,哥老會的大頭目!」隊伍還沒走遠,就有茶客忍不住議論起來。
「官軍都咋了,這般賣力捉匪?」另一個茶客不解地問道。
「你不知道,有大人物要來!」說這話的茶客有些驕傲。
長衫青年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鄰座的男子湊過來,對之拱手:「楊老師?」
長衫青年答道:「是我,楊立仁。」
男子坐下:「我就是周世農。」
「哦,你就是聞名江湖的周……」周世農趕緊以手製止住立仁,四下張望後,對立仁說:「那是以前的諢號,如今我是給革命黨做事。」
立仁點點頭,接著說:「我原以為你虎背熊腰,八尺身長,絡腮鬍須,短衫下插兩把盒子炮。」
周世農指指窗外,笑了笑:「如果是那樣,被捉住的就不是劉老黑,而是我周世農了!」立仁也跟著笑起來,對自己之前的想像有點自嘲。
周世農切入正題,悄聲告訴立仁,湖北的督軍蕭耀南剛被北洋政府任命為三省巡閱使,隔天就要來巡視地方。此次,他是領了廣州革命黨的將令來到這裏。
立仁很好奇:「不會是汪兆銘吧,革命黨領袖中我最服他了,人生得英俊,膽子也大,敢刺殺攝政王呢!」
周世農說:「比汪精衛還要資深,具體是誰,你就不要打聽了。直接的聯繫人是你的同學楚材,他向我們推薦了你!」
周世農還告訴立仁,楚材去年從美國迴到上海,現在在廣州。
「哦,他也參加國民革命了?」
「凡有為青年都討厭庸人氣息,崇尚一天等於二十年的革命風暴。」
「我楊立仁也是革命的信徒!」立仁堅定地迴答。
正如周世農說的那樣,在這個處處瀰漫革命硝煙的大環境下,凡是有為青年,誰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可以和革命、可以和保家衛國聯繫到一起呢?這個本是教書先生的楊立仁也不例外。
周世農接著問道:「你父親楊廷鶴早年隨陳其美東渡日本,讀過士官學校,迴國後一度官至南京中樞軍諮府廳長,沒錯吧?」
「我看不出這與我有什麽關係。」立仁不解。
「不,這與我們有關係,老子英雄兒好漢呢。怎麽樣,令尊一向還好嗎?」
立仁如實迴答:「家父早就不帶兵了,隱退醴陵,在家集攢他的瓷器呢!」
「湖南籍將領,就這脾氣,當初趨新趨得很疾,如今守舊也守得很兇。聽說,他與即將到訪的三省巡閱使是故交?」周世農的目光灼灼地看著立仁。
楊家宅院內,楊廷鶴正戴著老花鏡端詳手中的一隻青釉瓷花瓶,他的身後架上,滿是當地出產的各類瓷器,琳琅滿目。
「他姨……」楊廷鶴對著外麵喊道。
好一會兒,一個女人顛顛地進來:「什麽事呀?」
這個女人,看上去年近三十,體態豐腴,楊廷鶴的妻子在世時,她管楊廷鶴叫姐夫,如今她是楊家幾個孩子的後母,在楊府,人稱梅姨。
楊廷鶴問梅姨立仁去哪裏了,他是讓立仁去鄭家瓷窯把盯梢的一隻釉下五彩扁豆雙禽瓷瓶拿迴來,卻半天不見兒子蹤影。
梅姨說,她哪知道立仁會去到什麽地方,姐姐留下的孩子個個對她橫眉冷眼,就在前天,立青就因為梅姨用了他們母親生前的熱水袋,就一天都沒給她好臉色看。
聽到梅姨跟自己嘮叨起立青,楊廷鶴立馬關心起立青來,讓梅姨把立青叫來。
內容簡介:
1925年,楊立仁行刺北洋政府要員的計劃因弟弟楊立青的頑皮而失敗,生來性格相衝的兄弟倆先後背井離鄉前往廣州找尋各自的前途。立青在姐姐立華和共產黨員瞿恩、瞿霞兄妹的幫助下,考入黃埔軍校。
受共產主義思想影響,以及經過東征和北伐的歷練,立青成為優秀的軍人,他與進入國民政府政治核心層工作的立仁產生主義之爭,兄弟倆在「四一二」後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陣營,隔閡日漸加深。
抗日戰爭爆發,立青在我黨領導的敵後遊擊戰場上戰功卓著,立仁則在重慶開展情報工作,兄弟倆暗自較勁。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立青先從事我軍後勤保障工作,後轉至一線戰場,直接麵對盛氣淩人的立仁和黃埔舊同窗。國民黨失道寡助,兵敗如山倒,立仁從戰場上狼狽撤退並帶著立華等楊家眷屬逃往台灣……
歷史的進程見證了分分合合的兄弟相爭,歷史的選擇決定了殊死較量的勝負成敗,歷史的發展期待著血濃於水的民族統一。
一
「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阪坡前逞英雄;還有個張翼德,當陽橋上登,哢嚓響連聲,喝斷了橋樑,嚇退了百萬兵,他是英雄第一名!」
「一!二!三!四——」
直係軍閥的士兵們荷槍實彈,步伐整齊劃一。排頭的士兵吹著銅號、敲著軍鼓;街兩旁擠滿看熱鬧的百姓,士兵的隊伍從他們麵前經過,人來瘋似的,軍歌更加嘹亮、步伐也更加有力,仿佛一定要在這醴陵城留下他們驕傲而堅實的腳印,就連隊伍中三名被五花大綁的土匪的腳步都踏著軍歌的節奏,顯得萬分質樸。
人群中,一個青年,看上去文質彬彬,穿著長衫,轉身走進臨近的茶樓。
兵荒馬亂的日子裏,人們對政治都格外敏感。「又捉了三個,那個高的就是劉老黑,哥老會的大頭目!」隊伍還沒走遠,就有茶客忍不住議論起來。
「官軍都咋了,這般賣力捉匪?」另一個茶客不解地問道。
「你不知道,有大人物要來!」說這話的茶客有些驕傲。
長衫青年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鄰座的男子湊過來,對之拱手:「楊老師?」
長衫青年答道:「是我,楊立仁。」
男子坐下:「我就是周世農。」
「哦,你就是聞名江湖的周……」周世農趕緊以手製止住立仁,四下張望後,對立仁說:「那是以前的諢號,如今我是給革命黨做事。」
立仁點點頭,接著說:「我原以為你虎背熊腰,八尺身長,絡腮鬍須,短衫下插兩把盒子炮。」
周世農指指窗外,笑了笑:「如果是那樣,被捉住的就不是劉老黑,而是我周世農了!」立仁也跟著笑起來,對自己之前的想像有點自嘲。
周世農切入正題,悄聲告訴立仁,湖北的督軍蕭耀南剛被北洋政府任命為三省巡閱使,隔天就要來巡視地方。此次,他是領了廣州革命黨的將令來到這裏。
立仁很好奇:「不會是汪兆銘吧,革命黨領袖中我最服他了,人生得英俊,膽子也大,敢刺殺攝政王呢!」
周世農說:「比汪精衛還要資深,具體是誰,你就不要打聽了。直接的聯繫人是你的同學楚材,他向我們推薦了你!」
周世農還告訴立仁,楚材去年從美國迴到上海,現在在廣州。
「哦,他也參加國民革命了?」
「凡有為青年都討厭庸人氣息,崇尚一天等於二十年的革命風暴。」
「我楊立仁也是革命的信徒!」立仁堅定地迴答。
正如周世農說的那樣,在這個處處瀰漫革命硝煙的大環境下,凡是有為青年,誰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可以和革命、可以和保家衛國聯繫到一起呢?這個本是教書先生的楊立仁也不例外。
周世農接著問道:「你父親楊廷鶴早年隨陳其美東渡日本,讀過士官學校,迴國後一度官至南京中樞軍諮府廳長,沒錯吧?」
「我看不出這與我有什麽關係。」立仁不解。
「不,這與我們有關係,老子英雄兒好漢呢。怎麽樣,令尊一向還好嗎?」
立仁如實迴答:「家父早就不帶兵了,隱退醴陵,在家集攢他的瓷器呢!」
「湖南籍將領,就這脾氣,當初趨新趨得很疾,如今守舊也守得很兇。聽說,他與即將到訪的三省巡閱使是故交?」周世農的目光灼灼地看著立仁。
楊家宅院內,楊廷鶴正戴著老花鏡端詳手中的一隻青釉瓷花瓶,他的身後架上,滿是當地出產的各類瓷器,琳琅滿目。
「他姨……」楊廷鶴對著外麵喊道。
好一會兒,一個女人顛顛地進來:「什麽事呀?」
這個女人,看上去年近三十,體態豐腴,楊廷鶴的妻子在世時,她管楊廷鶴叫姐夫,如今她是楊家幾個孩子的後母,在楊府,人稱梅姨。
楊廷鶴問梅姨立仁去哪裏了,他是讓立仁去鄭家瓷窯把盯梢的一隻釉下五彩扁豆雙禽瓷瓶拿迴來,卻半天不見兒子蹤影。
梅姨說,她哪知道立仁會去到什麽地方,姐姐留下的孩子個個對她橫眉冷眼,就在前天,立青就因為梅姨用了他們母親生前的熱水袋,就一天都沒給她好臉色看。
聽到梅姨跟自己嘮叨起立青,楊廷鶴立馬關心起立青來,讓梅姨把立青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