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並州安民,兗州亂局
三國,我的係統不逆天 作者:悅寶兇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劉備以風卷殘雲之勢占據青州之時,李駿離開洛陽,北上並州。
並州多年混亂,百業凋零,現在突然湧入幾十萬難民,李駿實在是擔心這些百姓的過冬問題,這個冬天對李駿,對於謙,對整個幽州體係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等李駿渡過黃河,到達上黨,田疇已經帶人在迎接了
“我等見過主上,於使君正在處理難民事宜,未來接駕,請主上見諒。”
“好了,我也不是什麽嬌貴之人,過個黃河迴家還要你們迎接,安排好百姓才是正事,你們都散了吧,田疇你留一下,給我介紹一下情況”
李駿笑著擺擺手,他比較關心的還是難民的情況。
眾人看了一眼田疇,見田疇也一揮手,就紛紛散去了,田疇緊趕兩步跟在李駿身邊
“主上,目前統計並州一共進入百姓二十七萬餘,考慮到司隸地區的百姓不適應草原生活,因此都暫時安置在西河南部和太原郡地區,隻有不到三萬人受了牧場的雇傭前往了定襄和雲中。”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不著急慢慢來,我們先把太原和西河塞滿也行,百姓過冬的房子可準備好了,幽州的糧食,農具和種子可送來了?”
李駿一邊拍馬走向一個難民聚居點,一邊問道
“目前難民房屋問題解決了四成,糧食已經存夠五十萬人半年之用,現在正在分發,農具和種子剛剛開始運輸。”
一聽房子才解決四成,李駿知道今年肯定沒法讓所有百姓都住上房子過冬了,不禁皺起了眉頭
“為什麽房屋建造這麽慢?”
“讓主上失望了,是我們辦事不力,主要是並州常年征戰,青壯缺乏,僅靠幽州的工程隊實在是來不及”
田疇知道這是自己辦事不力,認錯態度也還行。
不過李駿要的不是認錯,而是解決問題
“你們有沒有解決方案?”
“有,第一我們準備發動剛剛到並州的百姓一起幫忙,第二在城內搭建帳篷,發放棉被棉衣,在冬天前應該能夠解決所有難民住的問題。”
李駿思索了一下,想到了後世的子弟兵,就提出了一個方案
“我來幫你們想一個方案吧,第一,除了必要的人員,讓並州兵團抽調二到三萬人協助,第二,我把第一兵團的騎兵借給你們一個月。”
“主上,他們畢竟是軍人,這……”
“這什麽?告訴他們,我們的俸祿,軍餉都是這些父老鄉親給的,他們是這些百姓的子弟兵,幫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蓋房子有什麽問題嗎?傳令下去,所有將官必須親自動手,明天我會先帶個頭。”
“諾,多謝主上”
見李駿決定了,田疇也不好說什麽了,下去安排跟管亥張合等人聯係了。
一開始很多將官士兵還很不理解,雖然各級官吏努力的說明道理,還是很多人不理解,不過聽說李駿已經在並州忙活起來了,大家也不好說什麽了。
有了幾萬身強力壯的士兵加入,進度果然快了很多,不少百姓見到那些將軍們居然親自上陣,帶著軍隊給他們修房子,也坐不住了,不管男女老幼都紛紛加入進來。
一個多月的大趕工,十一月中旬,第一場大雪飄下來之前,除了三萬多百姓的房子實在來不及,隻能先住帳篷,其他的百姓都住上了有火炕的新房。
臨近年關了,李駿也不耽誤了,帶著第一兵團踏上歸途,離家大半年,還真是很想自己的女人們,還有三個小家夥。
現在的太行山已經不像原來了,修上了水泥路和關隘,山穀中還修建了城池,騎兵一路順暢地馳騁而過,幾天就進入了幽州地界,十幾天,薊縣就近在眼前了。
昌邑縣,兗州刺史府,劉岱坐在正堂中剛剛看完青州的戰報,不由得有點佩服自己這個同宗。
“這劉備不過織席販履出身,如今都已經掌控青州了,貴為州牧了,我名正言順的一州刺史,居然還要被兩郡太守掣肘。”
想想現在天下亂局,憑自己的身份,未必不能成就霸業,效仿光武帝中興大漢,越想越覺得可能,片刻之間,劉岱甚至連自己的帝號都想好了。
“來人,來人,召集所有官吏議事。”
等刺史府各級屬官,幕僚到了,劉岱開口說道
“各位,我作為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堂堂漢室宗親,卻不能掌控兗州,實在是不稱職,現在我想討伐橋瑁,隻是師出無名,不知各位可有計較。”
眾人一聽劉岱的話,再一聯想最近發生的青州之事,就明白劉岱的打算了,自己效忠之人有雄心壯誌,眾人還是很開心的,立刻幫忙出謀劃策起來。
幾天後,東郡太守橋瑁突然接到刺史府公文,說兗州各地受災,有難民逃到昌邑,為了生民百姓,需要向東郡借糧二十萬石以供賑濟之用。
橋瑁一看就認定這是劉岱要坑自己糧食,自己身在兗州如何不知這一兩年風調雨順,哪裏有災民,就算偶爾有流民,如何吃得掉二十萬石糧食,給了劉岱自己怎麽養軍隊,不過為了給劉岱這個刺史麵子,橋瑁還是調撥了三萬石陳米送去昌邑。
五日之後,收到三萬石陳米的劉岱暴怒,當即對外宣布,東郡太守橋瑁不遵刺史府號令,起兵三萬討伐橋瑁。
聽聞劉岱起兵,橋瑁也不甘示弱,全起大軍兩萬迎戰劉岱,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聽說劉岱和橋瑁互相攻伐,陳留的張邈和曹操聯名寫信給二人,聲明如今漢室未興,大家應該同心協力,不應該內訌。
此時的曹操突然有點明白李駿的意思了,有點意興闌珊地
“孟卓,當日謙益可能早就預料到今日的局勢了。”
“什麽意思?”
“當初謙益說走投無路之時可以去投他,我想他是預感到各地掌握兵權的藩鎮會互相攻伐,他想讓我如果失敗了,就去幽州投奔他,如今看來各地割據之勢已現,或許我也會有那麽一天。”
張邈一驚,他沒想到李駿早就預知了現在的局勢,沉思一番說道
“孟德,如今的局勢,隻有有實力之人才能活下去,我能力有限,想把這陳留太守之位讓給你,不知道你願意否?”
“此事萬萬不可,我如何做得?”
“孟德,我呢,沒有雄心壯誌,能力也一般,要想在這亂世之中保住性命都難,不如讓你來做這個領頭之人,我隻求能做個富貴閑人,保住家人性命即可。”
“這……好,我必不負孟卓。”
曹操也不是矯情的人,便答應了,接著就是召喚屬官進行交接,張邈卸任太守,轉為幕僚輔佐曹操。
曹操安排曹仁等人操練軍隊,把守各地,準備支援橋瑁。
其實曹操和張邈的交接工作不過也就是十幾天,這邊橋瑁就已經戰敗了。
橋瑁名聲很大,是個飽學之士,可惜對於行軍打仗實在不擅長,當然劉岱也不是能征善戰之人,無非菜雞互啄之中,橋瑁更菜而已。
橋瑁連日行軍,未及時休整,到了離劉岱大軍三十裏處,就這樣大大咧咧的安營紮寨休息。
橋瑁的士兵連日趕路,累的夠嗆,連巡夜的士兵都有點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見狀劉岱便知道戰機千載難逢,趁夜色襲擊橋瑁大營,一見大營混亂,四處起火,橋瑁沒有掙紮嚐試挽迴敗局,而是帶著親兵直接逃走。
橋瑁一逃,大軍立刻崩潰,大部分人都投降了劉岱,隻有幾千人逃迴了濮陽。
逃迴到濮陽的橋瑁關閉城門,躲在家中瑟瑟發抖,也不派人求援,也不安排守城,沒過幾日,劉岱大軍便兵臨城下,把濮陽城團團包圍。
有人勸橋瑁投降,以求一條活路,也有人勸橋瑁死守濮陽,向曹操張邈求援,沒了主意的橋瑁猶豫不決,這讓眾人看不到了希望,城中人心浮動。
終於城中世家經受不住壓力,又感覺橋瑁已經靠不住了,開始派人出城聯絡劉岱。
見到有人投誠,劉岱欣喜若狂,許諾了這些世家足夠的利益,約定三日後打開南門迎接大軍入城。
橋瑁在城中急得團團轉,左思右想了幾天,終於下定決心,要死守待援,剛剛派出信使前往陳留郡,就聽說世家之人打開城門,劉岱大軍已經入城。
劉岱親自帶兵包圍了太守府
“橋元偉,趕快打開大門投降,我可以饒你全家性命。”
“劉公山,你是想學那青州劉玄德嗎,借糧怕從一開始便是借口吧。”
橋瑁難得聰明了一下,可惜已經晚了,況且這種事劉岱怎麽可能承認
“橋瑁,你違抗上司命令,罪不可赦,現在居然還敢汙蔑與我。”
“劉公山,我現在打開大門,你可否讓我家小離開?”
“好,我答應你。”
橋瑁於是命令親衛打開大門,等著劉岱進入正堂,便當著劉岱的麵自刎而死,劉岱也遵守承諾,把橋瑁家小送到陳留境內。
曹操接到橋瑁的求援信件,立刻讓夏侯惇點起一萬兵馬準備馳援濮陽,結果帶著兵馬還能走到陳留境內,就遇到了橋瑁家眷,得知濮陽已破,橋瑁自殺,頓時唏噓不已,不得已帶兵退迴去,先安置橋瑁家眷。
迴到陳留的曹操感慨不已,想想自己雖然收編了一些西涼軍俘虜,現在也不過兩萬多兵馬,又被劉岱和袁術夾在中間,實在是有些害怕,於是開始招兵買馬,廣納賢才。
很快就有荀家的荀彧和荀攸叔侄兩人一起來投,令曹操欣喜若狂。
荀彧為曹操定下了先破劉岱,去兗州為根基,然後伺機吞並豫州的戰略方向,為此曹操很快就擴軍至三萬五千兵馬,準備開春之後向劉岱發起進攻。
此時的劉岱聽聞曹操帶兵援救橋瑁,半道而迴,認為曹操不敢得罪自己,留下一員副將帶八千兵馬守東郡,便迴昌邑去了。
這個冬天,整個大漢十四州陷入了難得的平靜之中,好似整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征戰從來沒有發生過。
並州多年混亂,百業凋零,現在突然湧入幾十萬難民,李駿實在是擔心這些百姓的過冬問題,這個冬天對李駿,對於謙,對整個幽州體係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等李駿渡過黃河,到達上黨,田疇已經帶人在迎接了
“我等見過主上,於使君正在處理難民事宜,未來接駕,請主上見諒。”
“好了,我也不是什麽嬌貴之人,過個黃河迴家還要你們迎接,安排好百姓才是正事,你們都散了吧,田疇你留一下,給我介紹一下情況”
李駿笑著擺擺手,他比較關心的還是難民的情況。
眾人看了一眼田疇,見田疇也一揮手,就紛紛散去了,田疇緊趕兩步跟在李駿身邊
“主上,目前統計並州一共進入百姓二十七萬餘,考慮到司隸地區的百姓不適應草原生活,因此都暫時安置在西河南部和太原郡地區,隻有不到三萬人受了牧場的雇傭前往了定襄和雲中。”
“嗯,和我想的差不多,不著急慢慢來,我們先把太原和西河塞滿也行,百姓過冬的房子可準備好了,幽州的糧食,農具和種子可送來了?”
李駿一邊拍馬走向一個難民聚居點,一邊問道
“目前難民房屋問題解決了四成,糧食已經存夠五十萬人半年之用,現在正在分發,農具和種子剛剛開始運輸。”
一聽房子才解決四成,李駿知道今年肯定沒法讓所有百姓都住上房子過冬了,不禁皺起了眉頭
“為什麽房屋建造這麽慢?”
“讓主上失望了,是我們辦事不力,主要是並州常年征戰,青壯缺乏,僅靠幽州的工程隊實在是來不及”
田疇知道這是自己辦事不力,認錯態度也還行。
不過李駿要的不是認錯,而是解決問題
“你們有沒有解決方案?”
“有,第一我們準備發動剛剛到並州的百姓一起幫忙,第二在城內搭建帳篷,發放棉被棉衣,在冬天前應該能夠解決所有難民住的問題。”
李駿思索了一下,想到了後世的子弟兵,就提出了一個方案
“我來幫你們想一個方案吧,第一,除了必要的人員,讓並州兵團抽調二到三萬人協助,第二,我把第一兵團的騎兵借給你們一個月。”
“主上,他們畢竟是軍人,這……”
“這什麽?告訴他們,我們的俸祿,軍餉都是這些父老鄉親給的,他們是這些百姓的子弟兵,幫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蓋房子有什麽問題嗎?傳令下去,所有將官必須親自動手,明天我會先帶個頭。”
“諾,多謝主上”
見李駿決定了,田疇也不好說什麽了,下去安排跟管亥張合等人聯係了。
一開始很多將官士兵還很不理解,雖然各級官吏努力的說明道理,還是很多人不理解,不過聽說李駿已經在並州忙活起來了,大家也不好說什麽了。
有了幾萬身強力壯的士兵加入,進度果然快了很多,不少百姓見到那些將軍們居然親自上陣,帶著軍隊給他們修房子,也坐不住了,不管男女老幼都紛紛加入進來。
一個多月的大趕工,十一月中旬,第一場大雪飄下來之前,除了三萬多百姓的房子實在來不及,隻能先住帳篷,其他的百姓都住上了有火炕的新房。
臨近年關了,李駿也不耽誤了,帶著第一兵團踏上歸途,離家大半年,還真是很想自己的女人們,還有三個小家夥。
現在的太行山已經不像原來了,修上了水泥路和關隘,山穀中還修建了城池,騎兵一路順暢地馳騁而過,幾天就進入了幽州地界,十幾天,薊縣就近在眼前了。
昌邑縣,兗州刺史府,劉岱坐在正堂中剛剛看完青州的戰報,不由得有點佩服自己這個同宗。
“這劉備不過織席販履出身,如今都已經掌控青州了,貴為州牧了,我名正言順的一州刺史,居然還要被兩郡太守掣肘。”
想想現在天下亂局,憑自己的身份,未必不能成就霸業,效仿光武帝中興大漢,越想越覺得可能,片刻之間,劉岱甚至連自己的帝號都想好了。
“來人,來人,召集所有官吏議事。”
等刺史府各級屬官,幕僚到了,劉岱開口說道
“各位,我作為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堂堂漢室宗親,卻不能掌控兗州,實在是不稱職,現在我想討伐橋瑁,隻是師出無名,不知各位可有計較。”
眾人一聽劉岱的話,再一聯想最近發生的青州之事,就明白劉岱的打算了,自己效忠之人有雄心壯誌,眾人還是很開心的,立刻幫忙出謀劃策起來。
幾天後,東郡太守橋瑁突然接到刺史府公文,說兗州各地受災,有難民逃到昌邑,為了生民百姓,需要向東郡借糧二十萬石以供賑濟之用。
橋瑁一看就認定這是劉岱要坑自己糧食,自己身在兗州如何不知這一兩年風調雨順,哪裏有災民,就算偶爾有流民,如何吃得掉二十萬石糧食,給了劉岱自己怎麽養軍隊,不過為了給劉岱這個刺史麵子,橋瑁還是調撥了三萬石陳米送去昌邑。
五日之後,收到三萬石陳米的劉岱暴怒,當即對外宣布,東郡太守橋瑁不遵刺史府號令,起兵三萬討伐橋瑁。
聽聞劉岱起兵,橋瑁也不甘示弱,全起大軍兩萬迎戰劉岱,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聽說劉岱和橋瑁互相攻伐,陳留的張邈和曹操聯名寫信給二人,聲明如今漢室未興,大家應該同心協力,不應該內訌。
此時的曹操突然有點明白李駿的意思了,有點意興闌珊地
“孟卓,當日謙益可能早就預料到今日的局勢了。”
“什麽意思?”
“當初謙益說走投無路之時可以去投他,我想他是預感到各地掌握兵權的藩鎮會互相攻伐,他想讓我如果失敗了,就去幽州投奔他,如今看來各地割據之勢已現,或許我也會有那麽一天。”
張邈一驚,他沒想到李駿早就預知了現在的局勢,沉思一番說道
“孟德,如今的局勢,隻有有實力之人才能活下去,我能力有限,想把這陳留太守之位讓給你,不知道你願意否?”
“此事萬萬不可,我如何做得?”
“孟德,我呢,沒有雄心壯誌,能力也一般,要想在這亂世之中保住性命都難,不如讓你來做這個領頭之人,我隻求能做個富貴閑人,保住家人性命即可。”
“這……好,我必不負孟卓。”
曹操也不是矯情的人,便答應了,接著就是召喚屬官進行交接,張邈卸任太守,轉為幕僚輔佐曹操。
曹操安排曹仁等人操練軍隊,把守各地,準備支援橋瑁。
其實曹操和張邈的交接工作不過也就是十幾天,這邊橋瑁就已經戰敗了。
橋瑁名聲很大,是個飽學之士,可惜對於行軍打仗實在不擅長,當然劉岱也不是能征善戰之人,無非菜雞互啄之中,橋瑁更菜而已。
橋瑁連日行軍,未及時休整,到了離劉岱大軍三十裏處,就這樣大大咧咧的安營紮寨休息。
橋瑁的士兵連日趕路,累的夠嗆,連巡夜的士兵都有點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見狀劉岱便知道戰機千載難逢,趁夜色襲擊橋瑁大營,一見大營混亂,四處起火,橋瑁沒有掙紮嚐試挽迴敗局,而是帶著親兵直接逃走。
橋瑁一逃,大軍立刻崩潰,大部分人都投降了劉岱,隻有幾千人逃迴了濮陽。
逃迴到濮陽的橋瑁關閉城門,躲在家中瑟瑟發抖,也不派人求援,也不安排守城,沒過幾日,劉岱大軍便兵臨城下,把濮陽城團團包圍。
有人勸橋瑁投降,以求一條活路,也有人勸橋瑁死守濮陽,向曹操張邈求援,沒了主意的橋瑁猶豫不決,這讓眾人看不到了希望,城中人心浮動。
終於城中世家經受不住壓力,又感覺橋瑁已經靠不住了,開始派人出城聯絡劉岱。
見到有人投誠,劉岱欣喜若狂,許諾了這些世家足夠的利益,約定三日後打開南門迎接大軍入城。
橋瑁在城中急得團團轉,左思右想了幾天,終於下定決心,要死守待援,剛剛派出信使前往陳留郡,就聽說世家之人打開城門,劉岱大軍已經入城。
劉岱親自帶兵包圍了太守府
“橋元偉,趕快打開大門投降,我可以饒你全家性命。”
“劉公山,你是想學那青州劉玄德嗎,借糧怕從一開始便是借口吧。”
橋瑁難得聰明了一下,可惜已經晚了,況且這種事劉岱怎麽可能承認
“橋瑁,你違抗上司命令,罪不可赦,現在居然還敢汙蔑與我。”
“劉公山,我現在打開大門,你可否讓我家小離開?”
“好,我答應你。”
橋瑁於是命令親衛打開大門,等著劉岱進入正堂,便當著劉岱的麵自刎而死,劉岱也遵守承諾,把橋瑁家小送到陳留境內。
曹操接到橋瑁的求援信件,立刻讓夏侯惇點起一萬兵馬準備馳援濮陽,結果帶著兵馬還能走到陳留境內,就遇到了橋瑁家眷,得知濮陽已破,橋瑁自殺,頓時唏噓不已,不得已帶兵退迴去,先安置橋瑁家眷。
迴到陳留的曹操感慨不已,想想自己雖然收編了一些西涼軍俘虜,現在也不過兩萬多兵馬,又被劉岱和袁術夾在中間,實在是有些害怕,於是開始招兵買馬,廣納賢才。
很快就有荀家的荀彧和荀攸叔侄兩人一起來投,令曹操欣喜若狂。
荀彧為曹操定下了先破劉岱,去兗州為根基,然後伺機吞並豫州的戰略方向,為此曹操很快就擴軍至三萬五千兵馬,準備開春之後向劉岱發起進攻。
此時的劉岱聽聞曹操帶兵援救橋瑁,半道而迴,認為曹操不敢得罪自己,留下一員副將帶八千兵馬守東郡,便迴昌邑去了。
這個冬天,整個大漢十四州陷入了難得的平靜之中,好似整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的征戰從來沒有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