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同縣羅伯康致我信說道:「許多人說你講厚黑學,我逢人辯白,說你不厚不黑。」我覆信道:「我發明厚黑學,私淑弟子遍天下,我曰『厚黑先生』,與我書者以作上款,我復書以作下款,自覺此等稱謂,較之文成公、文正公光榮多矣。俯仰千古,常以自豪。不謂足下乃逢人說我不厚不黑,我果何處開罪足下,而足下乃以此報我耶?嗚唿伯康,相知有年,何竟自甘原壤,尚其留意尊脛,免遭尼山之杖!」近日許多人勸我不必再講厚黑學。嗟乎!滔滔天下,何原壤之多也!
從前發表的《厚黑傳習錄》,是記載我與眾人的談話,此次的叢話,是把傳習錄擴大之。我從前各種文字,許多人都未看過,今把他全行拆散來,與現在的新感想混合寫之。此次的叢話,是隨筆體裁,內容包含五種:1厚黑史觀;2厚黑哲理;3厚黑學之應用;4厚黑學辯證法;5厚黑學發明史。我隻隨意寫去,不過未分門類罷了。
人問:既是如此,你何不分類寫之,何必這樣雜亂無章的寫?我說:著書的體裁分兩種,一是教科書體,一是語錄體。凡一種專門學問發生,最初是語錄體,如孔子之《論語》,釋迦之佛經,六祖之壇經,朱明諸儒之語錄,都是門人就本師口中所說者筆記下來。老子手著之《道德經》,可說是自寫的語錄。後人研究他們的學問,才整理出來,分出門類,成為教科書方式。厚黑學是新發明的專門學問,當然用語錄體寫出。
宋儒自稱:「滿腔子是惻隱。」而我則:「滿腔子是厚黑。」要我講,不知從何處講起,隻好隨緣說法,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口中如何說,筆下就如何寫。或談古事,或談時局,或談學術,或追述生平瑣事,高興時就寫,不高興就不寫。或長長地寫一篇,或短短地寫幾句,或概括地說,或具體地說,總是隨其興之所至,不受任何拘束,才能把我整個思想寫得出來。
我們用厚黑史觀去看社會,社會就成為透明體,既把社會真相看出,就可想出改良社會的辦法。我對於經濟、政治、外交,與夫學製等等,都有一種主張,而此種主張,皆基於我所謂厚黑哲理。我這個叢話,可說是拉雜極了,仿佛是一個大山,滿山的昆蟲鳥獸、草木土石等等,是極不規則的。惟其不規則,才是天然的狀態。如果把他整理得厘然秩序,極有規則,就成為公園的形式,好固然是好,然而參加了人工,非復此山的本來麵目。我把我胸中的見解,好好歹歹,和盤托出,使山的全體表現,有誌斯道者,加以整理,不足者補充之,冗蕪者刪削之,錯誤者改正之。開闢成公園也好,在山上採取木石,另建一個房子也好,抑或捉幾個雀兒,采些花草,拿迴家中賞玩也好。如能大規模的開採礦物則更好。再不然,在山上挖點藥去醫病,檢點牛犬糞去肥田,也未嚐不好。我發明厚黑學,猶如瓦特發明蒸汽,後人拿去紡紗織布也好,行駛輪船、火車也好,開辦任何工業都好。我講的厚黑哲理,無施不可,深者見深,淺者見淺。有能得我之一體,引而伸之,就可獨成一派。孔教分許多派,佛教分許多派,將來我這厚黑教,也要分許多派。
寫文字,全是興趣,興趣來了,如兔起鵑落,稍縱即逝。我寫文字的時候,引用某事或某種學說,而案頭適無此書,就用蘇東城「想當然耳」的辦法,依稀恍惚的寫去,以免打斷興趣。寫此類文字與講考據不同,乃是心中有一種見解,平空白地,無從說起,隻好借點事物來說,引用某事某說,猶如使用傢夥一般,把別人的偶爾借來用用,若無典故可用,就杜撰一個來用,也無不可。
莊子寓言,是他胸中有一種見解,特借鯤鵬野馬、漁父盜蹠以寫之,隻求將胸中所見達出。至鯤鵬野馬,果否有此物,漁父盜蹠,是否有此人,皆非所問。胸中所見者,主人也。鯤鵬野馬,漁父盜蹠,皆寓舍也。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誌,是為得之。」讀詩當如是,讀莊子當如是,讀厚黑學也當如是。
昔人謂:「文王周公,繁易,彖辭爻辭,取其象,亦偶觸其機,假令易,而為之,其機之所觸少變,則其辭之取象亦少異矣。」達哉所言!戰國策士,如蘇秦諸人,平日把人情世故揣摹純熟,其遊說人主也,隨便引一故事或設一個比喻,機趣橫生,頭頭是道,其途徑與莊之寓言,易之取象無異。宋儒初讀儒書,繼則出入佛老,精研有得,自己的思想已經成了一個係統,然後退而注孔子之書,藉以明其胸中之理,於是孔門諸書,皆成為宋儒之鯤鵬野馬,漁父盜蹠。而清代考據家,乃據訓詁本義,字字譏彈之,其解釋字義固是,而宋儒所說之道理,也未嚐不是。九方皋相馬,在牝牡驪黃之外。知此義者,始可以讀朱子之《四書集注》。無如毛西河諸人不悟,刺刺不休。嗟乎!厚黑界中,九方皋何其少,而毛西河諸人何其多也!
研究宋學者,離不得宋儒語錄。然語錄出自門人所記,有許多靠不住,前人已言之。明朝王學,號稱極盛,然陽明手著之書無多,欲求王氏之學,隻有求之傳習錄及龍溪諸子所記,而天泉證道一夕話,為王門極大爭點。我嚐說「四有四無」之語,假使陽明能夠親手寫出,豈不少去許多糾葛。大學「格物致知」四字,解釋者有幾十種說法。假使曾子當日記孔子之言,於此四字下加一二句解釋,不但這幾十種說法不會有,而且朱學與王學爭執也無自而起。我在重慶有個姓王的朋友,對我說道:「你先生談話很有妙趣,我改天邀幾個朋友來談談,把你的談話筆記下來。」我聽了,大駭,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宋明諸儒的語錄嗎!萬一我門下出了一個曾子,摹仿大學那種筆法,簡簡單單的寫出,將來厚黑學案中,豈不又要發生許多爭執嗎?於是我趕急仿照我家「聃大公」的辦法,手寫語錄,名曰《厚黑叢話》,謝絕私人談話,以示大道無私之意。將來如有人說,「我親聞厚黑教主如何說」,你們萬不可聽信。經我這樣的聲明,絕不會再有天泉證道這種疑案了。我每談一理,總是反反覆覆的解說,寧肯重複,不肯簡略,後人再不會像「格物致和」四字,生出許多奇異的解釋。鄙人之於厚黑學也,可謂盡心焉耳矣。噫!一衣一缽,傳之者誰乎!
從前發表的《厚黑傳習錄》,是記載我與眾人的談話,此次的叢話,是把傳習錄擴大之。我從前各種文字,許多人都未看過,今把他全行拆散來,與現在的新感想混合寫之。此次的叢話,是隨筆體裁,內容包含五種:1厚黑史觀;2厚黑哲理;3厚黑學之應用;4厚黑學辯證法;5厚黑學發明史。我隻隨意寫去,不過未分門類罷了。
人問:既是如此,你何不分類寫之,何必這樣雜亂無章的寫?我說:著書的體裁分兩種,一是教科書體,一是語錄體。凡一種專門學問發生,最初是語錄體,如孔子之《論語》,釋迦之佛經,六祖之壇經,朱明諸儒之語錄,都是門人就本師口中所說者筆記下來。老子手著之《道德經》,可說是自寫的語錄。後人研究他們的學問,才整理出來,分出門類,成為教科書方式。厚黑學是新發明的專門學問,當然用語錄體寫出。
宋儒自稱:「滿腔子是惻隱。」而我則:「滿腔子是厚黑。」要我講,不知從何處講起,隻好隨緣說法,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口中如何說,筆下就如何寫。或談古事,或談時局,或談學術,或追述生平瑣事,高興時就寫,不高興就不寫。或長長地寫一篇,或短短地寫幾句,或概括地說,或具體地說,總是隨其興之所至,不受任何拘束,才能把我整個思想寫得出來。
我們用厚黑史觀去看社會,社會就成為透明體,既把社會真相看出,就可想出改良社會的辦法。我對於經濟、政治、外交,與夫學製等等,都有一種主張,而此種主張,皆基於我所謂厚黑哲理。我這個叢話,可說是拉雜極了,仿佛是一個大山,滿山的昆蟲鳥獸、草木土石等等,是極不規則的。惟其不規則,才是天然的狀態。如果把他整理得厘然秩序,極有規則,就成為公園的形式,好固然是好,然而參加了人工,非復此山的本來麵目。我把我胸中的見解,好好歹歹,和盤托出,使山的全體表現,有誌斯道者,加以整理,不足者補充之,冗蕪者刪削之,錯誤者改正之。開闢成公園也好,在山上採取木石,另建一個房子也好,抑或捉幾個雀兒,采些花草,拿迴家中賞玩也好。如能大規模的開採礦物則更好。再不然,在山上挖點藥去醫病,檢點牛犬糞去肥田,也未嚐不好。我發明厚黑學,猶如瓦特發明蒸汽,後人拿去紡紗織布也好,行駛輪船、火車也好,開辦任何工業都好。我講的厚黑哲理,無施不可,深者見深,淺者見淺。有能得我之一體,引而伸之,就可獨成一派。孔教分許多派,佛教分許多派,將來我這厚黑教,也要分許多派。
寫文字,全是興趣,興趣來了,如兔起鵑落,稍縱即逝。我寫文字的時候,引用某事或某種學說,而案頭適無此書,就用蘇東城「想當然耳」的辦法,依稀恍惚的寫去,以免打斷興趣。寫此類文字與講考據不同,乃是心中有一種見解,平空白地,無從說起,隻好借點事物來說,引用某事某說,猶如使用傢夥一般,把別人的偶爾借來用用,若無典故可用,就杜撰一個來用,也無不可。
莊子寓言,是他胸中有一種見解,特借鯤鵬野馬、漁父盜蹠以寫之,隻求將胸中所見達出。至鯤鵬野馬,果否有此物,漁父盜蹠,是否有此人,皆非所問。胸中所見者,主人也。鯤鵬野馬,漁父盜蹠,皆寓舍也。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誌,是為得之。」讀詩當如是,讀莊子當如是,讀厚黑學也當如是。
昔人謂:「文王周公,繁易,彖辭爻辭,取其象,亦偶觸其機,假令易,而為之,其機之所觸少變,則其辭之取象亦少異矣。」達哉所言!戰國策士,如蘇秦諸人,平日把人情世故揣摹純熟,其遊說人主也,隨便引一故事或設一個比喻,機趣橫生,頭頭是道,其途徑與莊之寓言,易之取象無異。宋儒初讀儒書,繼則出入佛老,精研有得,自己的思想已經成了一個係統,然後退而注孔子之書,藉以明其胸中之理,於是孔門諸書,皆成為宋儒之鯤鵬野馬,漁父盜蹠。而清代考據家,乃據訓詁本義,字字譏彈之,其解釋字義固是,而宋儒所說之道理,也未嚐不是。九方皋相馬,在牝牡驪黃之外。知此義者,始可以讀朱子之《四書集注》。無如毛西河諸人不悟,刺刺不休。嗟乎!厚黑界中,九方皋何其少,而毛西河諸人何其多也!
研究宋學者,離不得宋儒語錄。然語錄出自門人所記,有許多靠不住,前人已言之。明朝王學,號稱極盛,然陽明手著之書無多,欲求王氏之學,隻有求之傳習錄及龍溪諸子所記,而天泉證道一夕話,為王門極大爭點。我嚐說「四有四無」之語,假使陽明能夠親手寫出,豈不少去許多糾葛。大學「格物致知」四字,解釋者有幾十種說法。假使曾子當日記孔子之言,於此四字下加一二句解釋,不但這幾十種說法不會有,而且朱學與王學爭執也無自而起。我在重慶有個姓王的朋友,對我說道:「你先生談話很有妙趣,我改天邀幾個朋友來談談,把你的談話筆記下來。」我聽了,大駭,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宋明諸儒的語錄嗎!萬一我門下出了一個曾子,摹仿大學那種筆法,簡簡單單的寫出,將來厚黑學案中,豈不又要發生許多爭執嗎?於是我趕急仿照我家「聃大公」的辦法,手寫語錄,名曰《厚黑叢話》,謝絕私人談話,以示大道無私之意。將來如有人說,「我親聞厚黑教主如何說」,你們萬不可聽信。經我這樣的聲明,絕不會再有天泉證道這種疑案了。我每談一理,總是反反覆覆的解說,寧肯重複,不肯簡略,後人再不會像「格物致和」四字,生出許多奇異的解釋。鄙人之於厚黑學也,可謂盡心焉耳矣。噫!一衣一缽,傳之者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