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隻覺得頸後針紮似的疼了一下,隱隱有什麽東西從傷處發著寒氣,直將她半邊經脈都凍了個十裏冰封。
中招了!
照理說,此刻她應該反手一檔,將這幕後的始作俑者揪出來——或者並沒有始作俑者,隻是一些機關——那就把機關廢掉,畢竟,這應該隻是第一重暗算,後麵的,估計才是真要命的。然而,她如今的功夫恐怕還做不來這種事,於是,明昭很一不做二不休的躺下了,順勢打了個滾,打算避過接下來的殺招。聽見暗箭與牆壁撞擊出錚錚的金石之聲,明昭方才舒了口氣,正打算內心沾沾自喜一下自己的小機智,突然,這一口氣被她卡在了嗓子眼裏——
腳下的這一小片地,突然塌了!
明昭隻來得及微微睜大瞳孔,就連同土和石子一起去驗證地心引力了。
大概這就真是,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縫吧。
明昭覺得自己出門一定沒看黃曆,今日運勢大概寫著不宜出行。
她頗有些狼狽的從坑裏爬起來,幾巴掌拍掉了頭上和身上的土,微微咳了兩聲,這才倒出空來看看這個令人躺著也中槍的坑。
坑帶著明顯的人工痕跡,兩壁甚至有些光滑,明昭覺得自己就算學井裏的青蛙每小時往上爬一點恐怕天亮之前也出不去。她正伸手向四周摸去,卻突然驚覺,嗯?空的?
這居然不是坑,而是個……密道。
按正常的邏輯來講,這密道後麵要沒點什麽驚為天人的秘密,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秘密,通常也伴隨著如臨深淵的危險。
但是,誰讓明昭“一身正氣,臨危不懼,大義凜然……”,咳咳,好吧,就偏偏好奇心重還閑的沒事兒呢?
她一麵像盲人一樣摸著牆壁前行,一麵五識緊急待命,防著這黑暗中突發的暗箭傷人。
一路走著走著,走到她都有點適應這黑暗了,前方卻慢慢隱現起昏黃的光亮。
“我說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整天呆在這地下,老子整個人都要發黴了。”
“少說兩句吧,上頭的令,咱們還能違抗不成,讓旁人聽見了,又要生事。”
“這大晚上的,哪有人來這鬼地方,哎,手裏酒給我喝一口。”一聲砸吧嘴的聲響過後,“我聽老崔頭說,最近朝廷來人了?這幫人也是倒黴,話說,不是傳這密道以前是那頭用來販鹽的……”
“噓!噤聲,這話你也敢胡說,要上頭知道了,少不得吃瓜落。老崔說的話你也信,他那張嘴不是刮風似的想啥說啥麽,他還說自己以前上過北疆戰場呢。要這麽說,我還說我參過禦林軍呢……”
“哈哈,你小子……”
明昭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點不夠用了,這販鹽又是哪一出?
她正欲想個法子放倒那兩個守衛看看裏麵什麽情況,突然,裏麵傳出來第三個聲音,是個年輕男子,帶著哀求感——
“軍爺,他要死快哉!奈們可來瞧瞧吧!”
這是……方言?
明昭卻莫名聽懂了,他們在說,有人暈倒了,要人看看,哎?
這種奇妙而又陌生的熟悉感,唿之欲出——吳江話!
這些莫名被看管起來的人,和那個唱評彈的小娘子,和那些祭河迷案的受害者,來自同樣的地方!
她突然感覺冷汗爬上心間和手心,所以,會不會,會不會,那些身死的老弱婦孺就是這些密道裏年輕男子的……家裏人?
明昭仿佛被一箭釘在了原地。
------題外話------
為什麽這兩天閱讀量一點都沒有上升呢,作者非常悲傷,這篇文是權謀文,可能秘密有點多,希望喜歡的小夥伴看過來啊。(作者都快沒動力碼字了,求關注)
中招了!
照理說,此刻她應該反手一檔,將這幕後的始作俑者揪出來——或者並沒有始作俑者,隻是一些機關——那就把機關廢掉,畢竟,這應該隻是第一重暗算,後麵的,估計才是真要命的。然而,她如今的功夫恐怕還做不來這種事,於是,明昭很一不做二不休的躺下了,順勢打了個滾,打算避過接下來的殺招。聽見暗箭與牆壁撞擊出錚錚的金石之聲,明昭方才舒了口氣,正打算內心沾沾自喜一下自己的小機智,突然,這一口氣被她卡在了嗓子眼裏——
腳下的這一小片地,突然塌了!
明昭隻來得及微微睜大瞳孔,就連同土和石子一起去驗證地心引力了。
大概這就真是,人倒黴,喝涼水都塞牙縫吧。
明昭覺得自己出門一定沒看黃曆,今日運勢大概寫著不宜出行。
她頗有些狼狽的從坑裏爬起來,幾巴掌拍掉了頭上和身上的土,微微咳了兩聲,這才倒出空來看看這個令人躺著也中槍的坑。
坑帶著明顯的人工痕跡,兩壁甚至有些光滑,明昭覺得自己就算學井裏的青蛙每小時往上爬一點恐怕天亮之前也出不去。她正伸手向四周摸去,卻突然驚覺,嗯?空的?
這居然不是坑,而是個……密道。
按正常的邏輯來講,這密道後麵要沒點什麽驚為天人的秘密,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秘密,通常也伴隨著如臨深淵的危險。
但是,誰讓明昭“一身正氣,臨危不懼,大義凜然……”,咳咳,好吧,就偏偏好奇心重還閑的沒事兒呢?
她一麵像盲人一樣摸著牆壁前行,一麵五識緊急待命,防著這黑暗中突發的暗箭傷人。
一路走著走著,走到她都有點適應這黑暗了,前方卻慢慢隱現起昏黃的光亮。
“我說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整天呆在這地下,老子整個人都要發黴了。”
“少說兩句吧,上頭的令,咱們還能違抗不成,讓旁人聽見了,又要生事。”
“這大晚上的,哪有人來這鬼地方,哎,手裏酒給我喝一口。”一聲砸吧嘴的聲響過後,“我聽老崔頭說,最近朝廷來人了?這幫人也是倒黴,話說,不是傳這密道以前是那頭用來販鹽的……”
“噓!噤聲,這話你也敢胡說,要上頭知道了,少不得吃瓜落。老崔說的話你也信,他那張嘴不是刮風似的想啥說啥麽,他還說自己以前上過北疆戰場呢。要這麽說,我還說我參過禦林軍呢……”
“哈哈,你小子……”
明昭覺得自己的腦袋有點不夠用了,這販鹽又是哪一出?
她正欲想個法子放倒那兩個守衛看看裏麵什麽情況,突然,裏麵傳出來第三個聲音,是個年輕男子,帶著哀求感——
“軍爺,他要死快哉!奈們可來瞧瞧吧!”
這是……方言?
明昭卻莫名聽懂了,他們在說,有人暈倒了,要人看看,哎?
這種奇妙而又陌生的熟悉感,唿之欲出——吳江話!
這些莫名被看管起來的人,和那個唱評彈的小娘子,和那些祭河迷案的受害者,來自同樣的地方!
她突然感覺冷汗爬上心間和手心,所以,會不會,會不會,那些身死的老弱婦孺就是這些密道裏年輕男子的……家裏人?
明昭仿佛被一箭釘在了原地。
------題外話------
為什麽這兩天閱讀量一點都沒有上升呢,作者非常悲傷,這篇文是權謀文,可能秘密有點多,希望喜歡的小夥伴看過來啊。(作者都快沒動力碼字了,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