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文三人,卻又是蘇軾的後輩門人。
章持和章援,父親則是蘇軾和蘇油的好友。
而老章跟蘇油蘇軾,私下是好友,政見上卻曾經是敵人,然而又曾在朝堂上的關鍵時刻,相互奧援對方,甚至不惜為對方狙擊自己的同黨。
真要理論起來,簡直就是一鍋八寶粥。
但是在這席間,這些人卻又相互佩服對方文章才學,一場舉事下來,竟然成了交情極好的朋友。
宋代官場忌憚牽引門生師長,因此大家朝堂內外都是各論各,這種風氣下到後輩交往之中,就時常發生師長是政敵,子弟是好友;或者師長是好友,子弟狗咬狗的情況。
大家各自交各自的朋友,開明的師長,其實也不大管他們。
當官是高風險職業,指不定哪天就得靠子弟的朋友們撈自己一把呢。
張玨和陳師道是這些人裏邊年長的,三家去新宋其實算是因禍得福,當了頭三個吃新宋螃蟹的家族。
金銀不敢碰,但是各家在那地廣人稀之地占地千頃,毛呢牛奶糖樟腦鱷魚皮賣到飛起,還開了鐵冶,因而暴富。
這裏邊離不開四通的支持,三家也知道蘇油要拿他們做人樣子,肯定會讓他們在新宋洲活下去,但是李定幾人是真沒想到,蘇油會讓他們用那樣的方式活下去。
李定是比較骨鯁的性格,覺得蘇油在誅他心,為了家族不得不接受朝廷玄鵠城太守的任命,所有人都欣喜若狂,可他的身體卻立刻垮掉了。
舒成、李儇是小輩,不明白這裏邊的瓜葛,張玨是他們叔叔,好歹算是當年事件的親歷者,因此對蘇油其實並沒什麽怨氣。
有錢,脾氣好,大家也都跟他相處融洽,連帶兩個侄兒都重新融入了大宋士子的大家庭。
不過這次貢舉的麻煩真是一波接一波,因為蘇軾不但是館閣試的出題人,還是舉試的出題人和閱卷官,直接關係到他們這些考生的命運。
自己三家人落到蘇軾手裏,蘇軾抬不抬手都還兩說,這個還沒擔心完呢,又鬧出了彈劾事件,與烏台詩案開始的時候幾乎如出一轍。
蘇元貞的彈章都點名了李定舒亶,幾人擔心大蘇夫子會不會因此聯想到過去的不愉快。
還有貢舉試題會不會受館閣試題的牽累,做了的捲紙,還算不算?
當時擔心的可不止張玨、舒成和李儇,在座的裏邊,還有好些位都曾經心有鬼胎,忐忑不安。
鎖院之前,大蘇曾經讓僕人給李廌送去一封信,李廌當時不在,僕人就將信放在了幾案上。
正好章持章援來拜訪他,見到了這封信,一看是蘇軾寫的,兄弟倆對視一眼,打開來看看!
打開一看,卻是蘇軾新作的一篇文章——《揚雄優於劉向論》。
二子欣喜若狂,拿著這封信就跑了,迴家善加揣摩。
這道題很難,因為研究兩者文章的學子很多,但是研究他們生平細節的就不一定了,得從史書裏找答案。
這就好比如今的語文不考古文內容卻考作者簡介,說它偏吧它也不偏,說它不偏吧又有點偏,知識不全麵的人也會抓瞎。
兩人花了不少心思做這篇文章,待到考試的時候,打開試卷,正是此題!
李廌是蘇軾門徒,模仿的是蘇軾的文風,結果那次考試當中,好多篇都模仿的蘇軾的文風。
蘇軾在判卷時倒是沒有再作弊,將貼近自己風格的最好三篇都取中。
最好的定為第一,第二好的定為第十,還有第三好的定在第二十。
黃庭堅也在判卷之列,看到第二十的那一篇,都過來跟蘇軾說:「可賀內翰得人,這一定是我當年在太和縣當縣令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學子所寫。」
那個學子指的就是李廌。
結果等到彌封打開,大蘇都傻了,貢舉第一名是章援,第十名是章持,第二十名的,卻是一個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士子,叫葛敏修。
大蘇以為必中的李廌,竟然下第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
這一界科舉克姓李的,在座除了李廌、李儇,其餘的竟然全都取中,成了新科進士老爺。
不過還沒殿試,殿試得等到明年三月。
章援拿了個第一,現在就是領袖,端起酒杯跟張玨敬酒:「我就說蘇內翰是坦蕩人,必不會計較,怎樣?恭喜世叔得中了。」
張玨趕緊還禮:「慚愧,還是賢侄兄弟家學淵源,章家人科舉,便如我等喝酒拈菜一般,不得不服。」
喝過之後,張玨又跟陳師道敬酒:「在座的都是少年高名,就我與陳兄可謂是蹉跎半生,我們倆得來一杯。」
陳師道是蘇軾的門人,大蘇等人都贊過他的詩詞文章,但是一直沒有考中過。
陳師道的家境比李廌還差,蘇軾先找張方平照顧,後來又安排在徐州學宮當教諭,算是混碗飯吃。
皇家慈善小學開立之後,待遇很好,蘇軾又跑去拜託張敦禮,張敦禮也是久聞陳師道之名,安排個語文班主任簡單得很。
好巧教的是扁罐那班,蘇油迴京之後玩送孩子上學那一套,見到了陳師道,跟他說其實你的學問已經足夠了,最好各地走走交交朋友,開廣一下自己的閱歷,不要老是窩在學校裏。
於是陳師道帶了一屆,拿夠了盤纏,便開始遊歷天下,杭州河北陝西都去了,最遠還跑到了敦煌。
章持和章援,父親則是蘇軾和蘇油的好友。
而老章跟蘇油蘇軾,私下是好友,政見上卻曾經是敵人,然而又曾在朝堂上的關鍵時刻,相互奧援對方,甚至不惜為對方狙擊自己的同黨。
真要理論起來,簡直就是一鍋八寶粥。
但是在這席間,這些人卻又相互佩服對方文章才學,一場舉事下來,竟然成了交情極好的朋友。
宋代官場忌憚牽引門生師長,因此大家朝堂內外都是各論各,這種風氣下到後輩交往之中,就時常發生師長是政敵,子弟是好友;或者師長是好友,子弟狗咬狗的情況。
大家各自交各自的朋友,開明的師長,其實也不大管他們。
當官是高風險職業,指不定哪天就得靠子弟的朋友們撈自己一把呢。
張玨和陳師道是這些人裏邊年長的,三家去新宋其實算是因禍得福,當了頭三個吃新宋螃蟹的家族。
金銀不敢碰,但是各家在那地廣人稀之地占地千頃,毛呢牛奶糖樟腦鱷魚皮賣到飛起,還開了鐵冶,因而暴富。
這裏邊離不開四通的支持,三家也知道蘇油要拿他們做人樣子,肯定會讓他們在新宋洲活下去,但是李定幾人是真沒想到,蘇油會讓他們用那樣的方式活下去。
李定是比較骨鯁的性格,覺得蘇油在誅他心,為了家族不得不接受朝廷玄鵠城太守的任命,所有人都欣喜若狂,可他的身體卻立刻垮掉了。
舒成、李儇是小輩,不明白這裏邊的瓜葛,張玨是他們叔叔,好歹算是當年事件的親歷者,因此對蘇油其實並沒什麽怨氣。
有錢,脾氣好,大家也都跟他相處融洽,連帶兩個侄兒都重新融入了大宋士子的大家庭。
不過這次貢舉的麻煩真是一波接一波,因為蘇軾不但是館閣試的出題人,還是舉試的出題人和閱卷官,直接關係到他們這些考生的命運。
自己三家人落到蘇軾手裏,蘇軾抬不抬手都還兩說,這個還沒擔心完呢,又鬧出了彈劾事件,與烏台詩案開始的時候幾乎如出一轍。
蘇元貞的彈章都點名了李定舒亶,幾人擔心大蘇夫子會不會因此聯想到過去的不愉快。
還有貢舉試題會不會受館閣試題的牽累,做了的捲紙,還算不算?
當時擔心的可不止張玨、舒成和李儇,在座的裏邊,還有好些位都曾經心有鬼胎,忐忑不安。
鎖院之前,大蘇曾經讓僕人給李廌送去一封信,李廌當時不在,僕人就將信放在了幾案上。
正好章持章援來拜訪他,見到了這封信,一看是蘇軾寫的,兄弟倆對視一眼,打開來看看!
打開一看,卻是蘇軾新作的一篇文章——《揚雄優於劉向論》。
二子欣喜若狂,拿著這封信就跑了,迴家善加揣摩。
這道題很難,因為研究兩者文章的學子很多,但是研究他們生平細節的就不一定了,得從史書裏找答案。
這就好比如今的語文不考古文內容卻考作者簡介,說它偏吧它也不偏,說它不偏吧又有點偏,知識不全麵的人也會抓瞎。
兩人花了不少心思做這篇文章,待到考試的時候,打開試卷,正是此題!
李廌是蘇軾門徒,模仿的是蘇軾的文風,結果那次考試當中,好多篇都模仿的蘇軾的文風。
蘇軾在判卷時倒是沒有再作弊,將貼近自己風格的最好三篇都取中。
最好的定為第一,第二好的定為第十,還有第三好的定在第二十。
黃庭堅也在判卷之列,看到第二十的那一篇,都過來跟蘇軾說:「可賀內翰得人,這一定是我當年在太和縣當縣令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學子所寫。」
那個學子指的就是李廌。
結果等到彌封打開,大蘇都傻了,貢舉第一名是章援,第十名是章持,第二十名的,卻是一個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士子,叫葛敏修。
大蘇以為必中的李廌,竟然下第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群英
這一界科舉克姓李的,在座除了李廌、李儇,其餘的竟然全都取中,成了新科進士老爺。
不過還沒殿試,殿試得等到明年三月。
章援拿了個第一,現在就是領袖,端起酒杯跟張玨敬酒:「我就說蘇內翰是坦蕩人,必不會計較,怎樣?恭喜世叔得中了。」
張玨趕緊還禮:「慚愧,還是賢侄兄弟家學淵源,章家人科舉,便如我等喝酒拈菜一般,不得不服。」
喝過之後,張玨又跟陳師道敬酒:「在座的都是少年高名,就我與陳兄可謂是蹉跎半生,我們倆得來一杯。」
陳師道是蘇軾的門人,大蘇等人都贊過他的詩詞文章,但是一直沒有考中過。
陳師道的家境比李廌還差,蘇軾先找張方平照顧,後來又安排在徐州學宮當教諭,算是混碗飯吃。
皇家慈善小學開立之後,待遇很好,蘇軾又跑去拜託張敦禮,張敦禮也是久聞陳師道之名,安排個語文班主任簡單得很。
好巧教的是扁罐那班,蘇油迴京之後玩送孩子上學那一套,見到了陳師道,跟他說其實你的學問已經足夠了,最好各地走走交交朋友,開廣一下自己的閱歷,不要老是窩在學校裏。
於是陳師道帶了一屆,拿夠了盤纏,便開始遊歷天下,杭州河北陝西都去了,最遠還跑到了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