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夏主的國王封爵肯定要被攫奪,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證,我會將幹順送去汴京,請大宋最頂尖的學者將他教育成人,就算不能再做國王,一個郡王是沒問題的。」
秉常鬆了口氣:「梁氏呢?」
蘇油說道:「梁乙埋已然在城南莊子畏罪投井自盡,梁乙逋因刺殺國主,已然被斫成肉泥,梁氏一門在昨夜的屠殺中,即無孓遺,哦對了,隻有梁屹多埋,因請求立刻還政於君,得罪你母後和梁乙埋,被下獄中,反而躲過了這場大劫。」
秉常笑了,真正開心地笑了。
蘇油繼續說道:「現在還有兩個問題,其一就是順州城,王後與仁多保忠、嵬名阿吳的八萬正軍、十萬生丁、五萬麻魁,他們的投降問題。」
「其二就是北方白馬強鎮軍司,家梁統帥的圖幹、野利二部,和下屬十萬大軍的問題,需要國主下達兩封詔書,命其棄械歸順。」
秉常蒼白的臉上再次積聚起怨怒之色:「如果我現在廢後,國公你會不會阻止?」
蘇油思索了一下:「梁屹多埋是我朋友,也是夏國難得的人才,之前又因請國主復位而下獄,雖然是梁家人,但是和梁家其它人的做派是有區別的,因此我想替他求個情。」
「至於梁後,那是國主家事,我也不便幹預,但隨國主的意思。」
秉常點頭:「如此甚好。」
蘇油說道:「那我便請國主命嵬名濟草擬旨意,之後宣眾臣上殿,當眾宣讀?」
秉常再次點頭。
嵬名濟上前,伏身草擬王詔:「王輒罄丹衷,仰塵淵聽,不避再三之幹瀆,貴圖普率之和平。
梁氏淫兇,人心攜貳。自歲賜、和市兩絕,財用睏乏,匹帛至十千文。
又以累歲固茲構怨,累致交兵,橫山一帶民不敢耕,生靈荼毒,飢羸殆甚。
頃以權強縱其鬼蜮,敢行廢辱。
王師徂征,聲討有罪,義實扶危,不獲已焉。
開日月之明,擴天地之造,俾我疆土之完,復我宗廟之緒。
深恩永德,江海難罄。
囑我臣工:倘垂慨許,別效忠勤,宜委戈以聽命,共敵愾以獻功。迨朝廷之效順,令國政之復常。
諮我子孫:躬膺封爵,世列藩臣,職貢勤修,歲時無怠。圖歸華夏,通遐域之貢輸;用息幹戈,庶生民之康泰。
撤備邊之戍卒,守祖宗之先誓,勵臣節之忠蕃,永眷綏之福祿。
王承繼祖宗基業,冊立王後,以為輔佐,表正諸宮。
然梁氏舉動頑囂,德不稱位,靡隳禁內,馳亂國中。
捍拒王師,勞虐士民,其罪難見於汗青,其過窮書於謗木。
今乃廢為庶人,諮於故實,匪予所私。
曉諭天下,鹹使知聞。」
秉常聽嵬名濟戰戰兢兢地念完,微微點頭:「宣群臣入覲,用寶吧。」
群臣進殿,聽嵬名濟宣讀完詔書,都不由得麵麵相覷。
秉常抬起手:「這是我的旨意,用寶之後,快馬往順州、白馬,黑山,黑水,甘肅諸軍司。」
群臣躬身束手:「臣等謹遵王命。」
秉常說道:「那就都退下吧,我再與益西威舍聊聊。」
蘇油拱手道:「國主如需我陪同,那高遵裕和嵬名尚書不能走。」
秉常嘴角泛起一絲苦笑,又嘆息一聲:「天下臣子,要是皆如國公這般清慎守分,該多好啊……」
蘇油拱手道:「蘇油庸鈍,蒙陛下青眼,徒辜俸祿,不勞國主一笑。」
秉常嘆息了一口氣:「其實我也有國公這樣的臣子……」
蘇油點頭:「夏國也自有賢臣,前有富平侯野利仁榮,後有國老李景思,都是蘇油仰慕的人物。」
「隻可惜晚到了數日,沒能見到李國老。」
秉常說道:「還有一位,你一定見得到。」
蘇油再次拱手:「夏國歷經梁氏播亂,生民待撫,正要國主推薦幾位賢臣,還二十六郡以昇平。」
秉常說道:「夏國多出良將,少有文臣,梁屹多埋,嵬名濟,已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不過還有二人,文武兼姿,如朝廷收用,當是我夏人之福。」
「請國主講來。」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
「一位是我皇叔李文釗,他曾是先王侍講,景宗行夏製之後,他竄身草野,獨抗後黨。他的事跡我自小便有聽聞,本想著如能真正掌握大權,就請他迴來治國,隻可惜……」
蘇油說道:「李文釗如今已是朝廷富平侯,右武衛大將軍,靈州節度使。安定河套,朝廷對他寄有厚望。」
秉常點頭:「那就好……還有一位,是白馬強鎮軍司都統製,我的肱股之臣,掌軍治民,皆有建樹——家梁。」
蘇油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古怪。
秉常說道:「聽聞家先生是益西威舍老鄉,還曾有些舊怨?」
蘇油神色恢復正常:「都是無稽傳聞,或者是朝中有小人想要構陷與我也說不定。國主放心,即便是有舊怨,蘇油也不敢因私廢公。」
秉常再次嘆息:「這點我信,聽聞南朝安石相公、惠卿相公,也與益西威舍有政爭宿怨,國公也能相忍為國,兩次舉薦呂惠卿。」
蘇油也嘆氣:「國主,我家鄉有句老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國朝裏邊有些人啊,你是真不想用他,卻又不得不用他。」
秉常鬆了口氣:「梁氏呢?」
蘇油說道:「梁乙埋已然在城南莊子畏罪投井自盡,梁乙逋因刺殺國主,已然被斫成肉泥,梁氏一門在昨夜的屠殺中,即無孓遺,哦對了,隻有梁屹多埋,因請求立刻還政於君,得罪你母後和梁乙埋,被下獄中,反而躲過了這場大劫。」
秉常笑了,真正開心地笑了。
蘇油繼續說道:「現在還有兩個問題,其一就是順州城,王後與仁多保忠、嵬名阿吳的八萬正軍、十萬生丁、五萬麻魁,他們的投降問題。」
「其二就是北方白馬強鎮軍司,家梁統帥的圖幹、野利二部,和下屬十萬大軍的問題,需要國主下達兩封詔書,命其棄械歸順。」
秉常蒼白的臉上再次積聚起怨怒之色:「如果我現在廢後,國公你會不會阻止?」
蘇油思索了一下:「梁屹多埋是我朋友,也是夏國難得的人才,之前又因請國主復位而下獄,雖然是梁家人,但是和梁家其它人的做派是有區別的,因此我想替他求個情。」
「至於梁後,那是國主家事,我也不便幹預,但隨國主的意思。」
秉常點頭:「如此甚好。」
蘇油說道:「那我便請國主命嵬名濟草擬旨意,之後宣眾臣上殿,當眾宣讀?」
秉常再次點頭。
嵬名濟上前,伏身草擬王詔:「王輒罄丹衷,仰塵淵聽,不避再三之幹瀆,貴圖普率之和平。
梁氏淫兇,人心攜貳。自歲賜、和市兩絕,財用睏乏,匹帛至十千文。
又以累歲固茲構怨,累致交兵,橫山一帶民不敢耕,生靈荼毒,飢羸殆甚。
頃以權強縱其鬼蜮,敢行廢辱。
王師徂征,聲討有罪,義實扶危,不獲已焉。
開日月之明,擴天地之造,俾我疆土之完,復我宗廟之緒。
深恩永德,江海難罄。
囑我臣工:倘垂慨許,別效忠勤,宜委戈以聽命,共敵愾以獻功。迨朝廷之效順,令國政之復常。
諮我子孫:躬膺封爵,世列藩臣,職貢勤修,歲時無怠。圖歸華夏,通遐域之貢輸;用息幹戈,庶生民之康泰。
撤備邊之戍卒,守祖宗之先誓,勵臣節之忠蕃,永眷綏之福祿。
王承繼祖宗基業,冊立王後,以為輔佐,表正諸宮。
然梁氏舉動頑囂,德不稱位,靡隳禁內,馳亂國中。
捍拒王師,勞虐士民,其罪難見於汗青,其過窮書於謗木。
今乃廢為庶人,諮於故實,匪予所私。
曉諭天下,鹹使知聞。」
秉常聽嵬名濟戰戰兢兢地念完,微微點頭:「宣群臣入覲,用寶吧。」
群臣進殿,聽嵬名濟宣讀完詔書,都不由得麵麵相覷。
秉常抬起手:「這是我的旨意,用寶之後,快馬往順州、白馬,黑山,黑水,甘肅諸軍司。」
群臣躬身束手:「臣等謹遵王命。」
秉常說道:「那就都退下吧,我再與益西威舍聊聊。」
蘇油拱手道:「國主如需我陪同,那高遵裕和嵬名尚書不能走。」
秉常嘴角泛起一絲苦笑,又嘆息一聲:「天下臣子,要是皆如國公這般清慎守分,該多好啊……」
蘇油拱手道:「蘇油庸鈍,蒙陛下青眼,徒辜俸祿,不勞國主一笑。」
秉常嘆息了一口氣:「其實我也有國公這樣的臣子……」
蘇油點頭:「夏國也自有賢臣,前有富平侯野利仁榮,後有國老李景思,都是蘇油仰慕的人物。」
「隻可惜晚到了數日,沒能見到李國老。」
秉常說道:「還有一位,你一定見得到。」
蘇油再次拱手:「夏國歷經梁氏播亂,生民待撫,正要國主推薦幾位賢臣,還二十六郡以昇平。」
秉常說道:「夏國多出良將,少有文臣,梁屹多埋,嵬名濟,已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不過還有二人,文武兼姿,如朝廷收用,當是我夏人之福。」
「請國主講來。」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
「一位是我皇叔李文釗,他曾是先王侍講,景宗行夏製之後,他竄身草野,獨抗後黨。他的事跡我自小便有聽聞,本想著如能真正掌握大權,就請他迴來治國,隻可惜……」
蘇油說道:「李文釗如今已是朝廷富平侯,右武衛大將軍,靈州節度使。安定河套,朝廷對他寄有厚望。」
秉常點頭:「那就好……還有一位,是白馬強鎮軍司都統製,我的肱股之臣,掌軍治民,皆有建樹——家梁。」
蘇油臉色頓時變得有些古怪。
秉常說道:「聽聞家先生是益西威舍老鄉,還曾有些舊怨?」
蘇油神色恢復正常:「都是無稽傳聞,或者是朝中有小人想要構陷與我也說不定。國主放心,即便是有舊怨,蘇油也不敢因私廢公。」
秉常再次嘆息:「這點我信,聽聞南朝安石相公、惠卿相公,也與益西威舍有政爭宿怨,國公也能相忍為國,兩次舉薦呂惠卿。」
蘇油也嘆氣:「國主,我家鄉有句老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國朝裏邊有些人啊,你是真不想用他,卻又不得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