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矢射出,眨眼飛過百步,將對方兩名騎手從馬上射落了下來。
狄詠勒馬減速,身後第二隊十餘騎越出,同樣又是舉手發弩。
這一次戰果要好了一些,對方又是三五人落馬。
如此三輪後,對方已經損失了十數名騎兵,雙方相距已經逼近二十馬步。
狄詠已經再次出現在了隊伍最前方,馬速已經提升了起來,手裏武器已經變作了騎刀:「殺!」
身後騎軍也化作兩隊:「殺!」
夏人斥候指揮完全沒想到這支宋軍騎馬變陣更換武器如此迅速,完全不弱於西夏精銳,眼神一凜,不由得下意識地輕輕勒了一下戰馬韁繩。
就在這時,一支長箭從鬆林中電射而出出,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從夏人指揮的脖子紮了進去,直接穿透他的脖子,又從肩胛再次紮入人體,最後從肩膀下一點穿了出來。
破甲錐!
血花迸濺,斥候指揮還沒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跌落到青草茂盛的山坡下。
夏人的陣型頓時一窒,幾個機靈的斥候見首領已失,立即撥馬想溜,剩下的根本還沒有反應過來,還企圖斬殺這隊宋軍當做軍功,出現了一瞬間的混亂。
電光火石之間,狄詠已經帶著雪亮的騎刀,閃入夏人的衝鋒隊伍之中!
馬前六斬!
馬前六斬有兩斬是以騎破步,剩下四斬,都是以騎對騎!
很多人以為古代騎兵最好的兵器是長槍,其實是一個誤解。
首先是槍桿強度在騎兵對戰的過程中容易折斷,導致失手;其次是槍是點狀攻擊,一旦錯失,就很難再有機會;第三是武器太長,難以控製精準度,遠不如短兵器打擊的準確性高。
除非是重騎密集成陣,否則長槍不用也罷。
比如如今遼人的軍隊,正軍一人,備馬三匹,武器包括弓四、箭四百、長短槍、骨朵、斧鉞、錘錐。
主要依靠的弓箭,長兵器隻有一種,短兵器則有四種。
真實歷史上不久之後,夏人中就有建議設置強弩軍以對抗宋軍的,其理由就是「國家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穀,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蓋可以守常,不可以禦變也。」
就是說鐵鷂子遇到陌刀陣,就會受到克製,如果鐵鷂子使用的是長兵,不至於畏懼陌刀。
《金虜圖經》裏所記錄的女真人鐵浮屠重騎,也不是古代小說裏那樣的怪物,而是「弓力隻七鬥,箭極長,刀劍亦不取其快利。」
似乎更加重視擊打能力,同樣沒有說到長兵器。
甚至還有狼牙棒,銅錘,骨朵,鐵鞭,鐵鐧,主要目的都是出於命中率和傷害程度的綜合考量。
其中狼牙棒,銅錘,也並不如演義裏那麽誇張,狼牙棒就是四五尺長的硬木棒,上麵嵌上大釘。
銅錘雖分長短柄,但長柄的是步兵用的,騎兵用的銅錘柄長也不過四五尺,錘頭不會超過拳頭大,小的甚至隻如雞子大小。
總的來說,就是騎兵武器重量,最好不要超過五斤,才方便騎兵使用。
這麽一來,騎刀的優勢就太大了。
因為刀這種武器,重心可以設計得更加靠近人手,這樣操控比錘,棒更加靈活。
而傷害程度又因為刃麵的存在得以保證,漸漸成為所有騎軍的最佳的近戰兵器。
當然對付重甲具裝,騎刀是派不上用場的,但是戰爭是一門綜合科目,光是重騎,那也隻有被帶弓輕騎放風箏的命。
有了優良鋼質和優秀設計的騎刀加成,加上狄詠和親衛們高超的武藝,如今直入虎入羊群,砍瓜切菜一般大開殺戒。
夏人轉眼崩潰,除了數騎狼狽逃脫了宋軍的追射,剩下的全都倒在了這裏。
鬆林裏騎出了一名漢子,穿著普通的宋朝百姓衣服,坐騎明顯已經受傷。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
他來到一匹空馬前,先是換了馬,然後拍了拍之前騎乘的那匹,這才驅趕坐騎,朝著狄詠他們行來。
狄詠命手下給同袍包紮傷口,打掃戰場,收集戰馬,自己朝那名騎士騎去:「壯士神箭,當真了得!為何不繼續軍中效力?」
那漢子苦笑著撩起褲腿,狄詠這才發現那是一隻木腳。
狄詠感到很抱歉:「我是知環州狄詠,夏人馬上就到,還請壯士與我迴環州。剛剛歌吹隊伍裏那婦人,是你家娘子吧?」
那漢子拱手道:「小人吳存之,華陰人士,曾經在渭州弓箭社做過社甲。」
「後來隨石仙卿立了些功勞,不過也傷了左腿,朝廷賞了幾十畝地,就做迴了莊稼漢。」
狄詠說道:「先迴城再說吧,吳壯士神射,說不得守環州還要借力。」
那漢子再次拱手:「自當為國效命。」
說完轉頭看向戰場:「對了,那支破甲錐箭頭我要取迴。」
狄詠手下蕃騎對這個箭術神奇的漢子佩服之極,屁顛屁顛地將射殺那名斥候指揮的箭頭取了迴來,雙手奉上。
吳存之接過箭頭:「這是當年石仙卿送給我的寶貝,小人這麽些年一直平安,可都是它在保佑著呢。」
狄詠將箭頭要過端詳:「上邊這個小印記的石字了不得,這是國夫人的兄長石老親手打造的,好東西。」
用手颳了刮箭頭的尖端:「透甲過胴,還是一樣鋒銳,這是真寶貝啊……嗯?對了,你的名字我好像在哪裏聽過。」
狄詠勒馬減速,身後第二隊十餘騎越出,同樣又是舉手發弩。
這一次戰果要好了一些,對方又是三五人落馬。
如此三輪後,對方已經損失了十數名騎兵,雙方相距已經逼近二十馬步。
狄詠已經再次出現在了隊伍最前方,馬速已經提升了起來,手裏武器已經變作了騎刀:「殺!」
身後騎軍也化作兩隊:「殺!」
夏人斥候指揮完全沒想到這支宋軍騎馬變陣更換武器如此迅速,完全不弱於西夏精銳,眼神一凜,不由得下意識地輕輕勒了一下戰馬韁繩。
就在這時,一支長箭從鬆林中電射而出出,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從夏人指揮的脖子紮了進去,直接穿透他的脖子,又從肩胛再次紮入人體,最後從肩膀下一點穿了出來。
破甲錐!
血花迸濺,斥候指揮還沒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便跌落到青草茂盛的山坡下。
夏人的陣型頓時一窒,幾個機靈的斥候見首領已失,立即撥馬想溜,剩下的根本還沒有反應過來,還企圖斬殺這隊宋軍當做軍功,出現了一瞬間的混亂。
電光火石之間,狄詠已經帶著雪亮的騎刀,閃入夏人的衝鋒隊伍之中!
馬前六斬!
馬前六斬有兩斬是以騎破步,剩下四斬,都是以騎對騎!
很多人以為古代騎兵最好的兵器是長槍,其實是一個誤解。
首先是槍桿強度在騎兵對戰的過程中容易折斷,導致失手;其次是槍是點狀攻擊,一旦錯失,就很難再有機會;第三是武器太長,難以控製精準度,遠不如短兵器打擊的準確性高。
除非是重騎密集成陣,否則長槍不用也罷。
比如如今遼人的軍隊,正軍一人,備馬三匹,武器包括弓四、箭四百、長短槍、骨朵、斧鉞、錘錐。
主要依靠的弓箭,長兵器隻有一種,短兵器則有四種。
真實歷史上不久之後,夏人中就有建議設置強弩軍以對抗宋軍的,其理由就是「國家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穀,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蓋可以守常,不可以禦變也。」
就是說鐵鷂子遇到陌刀陣,就會受到克製,如果鐵鷂子使用的是長兵,不至於畏懼陌刀。
《金虜圖經》裏所記錄的女真人鐵浮屠重騎,也不是古代小說裏那樣的怪物,而是「弓力隻七鬥,箭極長,刀劍亦不取其快利。」
似乎更加重視擊打能力,同樣沒有說到長兵器。
甚至還有狼牙棒,銅錘,骨朵,鐵鞭,鐵鐧,主要目的都是出於命中率和傷害程度的綜合考量。
其中狼牙棒,銅錘,也並不如演義裏那麽誇張,狼牙棒就是四五尺長的硬木棒,上麵嵌上大釘。
銅錘雖分長短柄,但長柄的是步兵用的,騎兵用的銅錘柄長也不過四五尺,錘頭不會超過拳頭大,小的甚至隻如雞子大小。
總的來說,就是騎兵武器重量,最好不要超過五斤,才方便騎兵使用。
這麽一來,騎刀的優勢就太大了。
因為刀這種武器,重心可以設計得更加靠近人手,這樣操控比錘,棒更加靈活。
而傷害程度又因為刃麵的存在得以保證,漸漸成為所有騎軍的最佳的近戰兵器。
當然對付重甲具裝,騎刀是派不上用場的,但是戰爭是一門綜合科目,光是重騎,那也隻有被帶弓輕騎放風箏的命。
有了優良鋼質和優秀設計的騎刀加成,加上狄詠和親衛們高超的武藝,如今直入虎入羊群,砍瓜切菜一般大開殺戒。
夏人轉眼崩潰,除了數騎狼狽逃脫了宋軍的追射,剩下的全都倒在了這裏。
鬆林裏騎出了一名漢子,穿著普通的宋朝百姓衣服,坐騎明顯已經受傷。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
他來到一匹空馬前,先是換了馬,然後拍了拍之前騎乘的那匹,這才驅趕坐騎,朝著狄詠他們行來。
狄詠命手下給同袍包紮傷口,打掃戰場,收集戰馬,自己朝那名騎士騎去:「壯士神箭,當真了得!為何不繼續軍中效力?」
那漢子苦笑著撩起褲腿,狄詠這才發現那是一隻木腳。
狄詠感到很抱歉:「我是知環州狄詠,夏人馬上就到,還請壯士與我迴環州。剛剛歌吹隊伍裏那婦人,是你家娘子吧?」
那漢子拱手道:「小人吳存之,華陰人士,曾經在渭州弓箭社做過社甲。」
「後來隨石仙卿立了些功勞,不過也傷了左腿,朝廷賞了幾十畝地,就做迴了莊稼漢。」
狄詠說道:「先迴城再說吧,吳壯士神射,說不得守環州還要借力。」
那漢子再次拱手:「自當為國效命。」
說完轉頭看向戰場:「對了,那支破甲錐箭頭我要取迴。」
狄詠手下蕃騎對這個箭術神奇的漢子佩服之極,屁顛屁顛地將射殺那名斥候指揮的箭頭取了迴來,雙手奉上。
吳存之接過箭頭:「這是當年石仙卿送給我的寶貝,小人這麽些年一直平安,可都是它在保佑著呢。」
狄詠將箭頭要過端詳:「上邊這個小印記的石字了不得,這是國夫人的兄長石老親手打造的,好東西。」
用手颳了刮箭頭的尖端:「透甲過胴,還是一樣鋒銳,這是真寶貝啊……嗯?對了,你的名字我好像在哪裏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