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兩個臣子對他來說不要緊,可若是在含元殿中出這種事,傳揚出去,豈不是有損他李治的聖明?
老子雖然腹黑,但麵子還是要的啊!
「陛下放心,真有結果,臣妾立刻出聲阻止,再開口求情,如此,就不會傷了和氣。」
聽到武媚這麽說,李治這才點了點頭。
不過心裏還是有些擔心:「不會出什麽意外吧?阿彌真的能贏嗎?」
「陛下,阿彌這些年參與滅國之戰不少了,就光論那些功績,他也不會輸吧。」
「唔……」
李治沉吟不語。
一個文臣,與一個武將來論功績,總有種各自打王八拳的意思。
政務與軍務,好像不太挨著。
不過如此一來,怎麽評判,就看裁判的偏向了。
天皇天後的喜好偏向,占據更大的權重。
這麽一想,似乎也不錯。
「朕也準了。」
珠簾後,傳出李治鄭重的聲音。
站在殿中的穀德昭嗬嗬一笑,仿佛成竹在胸,轉臉看向蘇大為厲聲道:「既然天皇天後都應允了,那麽這場賭便立下了,蘇大為你不會後悔吧?」
「當然不會。」
「你為武臣,我為文臣,未知這功績怎麽算?」
蘇大為眉頭一挑:「各自將生平得意之事說出來,讓天皇天後,滿朝文武百官評價。」
「可。」
蘇大為感覺這老頭有些自信過頭了,黃土都快埋半脖子的人,居然和自己槓上了。
好,就佩服你這種找死的。
滿足你!
「既然如此,這便開始吧。」
穀德昭向四方作揖:「還請各位同僚與我二人作證。」
「穀侍郎放心,我們都睜大眼睛看著,絕不偏袒。」
文臣中,發出整齊的聲音。
武臣這邊議論紛紛,也有些聲音喊出來,替蘇大為打氣。
「不知由誰先開始?」
「天後方才說了,讓我尊老,穀侍郎年紀大,你先請。」
蘇大為微微一笑,隨意的向穀德昭拱了拱手。
穀老頭狂,他更傲。
穀德昭冷哼一聲,撫須道:「那老夫便先說了。」
略一沉吟,穀德昭深吸了口氣開口道:「太宗為天策上將時,我為秦王府僚屬,隨太宗南征北戰,出謀贊畫。
還記得秦王與夏王竇建德一戰,我曾獻奇襲之計。
後秦王與竇建德部將劉黑闥作戰,戰事僵持不下時,我又獻水淹之計,一舉扭轉戰局……」
這些事,是太宗朝的舊事,但是文臣武將中,還是有不少人知道此事。
原本有些遺忘了,此時被穀德昭提起,不少人不由暗自點頭。
這資歷,沒得說。
太宗當年的軍功,不少是征夏王竇建德和劉黑闥立下的。
特別是劉黑闥起事時,斬殺大唐數員大將,兵勢洶洶,大有襲卷中原之勢。
以至於朝中隱太子建成與高祖李淵,都有遷都避讓之意。
但李世民擊敗劉黑闥一舉扭轉了局麵。
可以說是隻手力挽狂瀾,一手改寫了初唐的進程。
而穀德昭居然參與其中,還在關鍵時刻建言。
這份初創基業的功績,任誰也抹殺不掉。
縱然蘇大為有參與滅國之功,但他畢竟隻是從將,而不是主將。
與穀德昭參與太宗戰事比較而言,相對大唐的影響,還真不好說誰更大。
畢竟,若當時劉黑闥成勢,大唐遷都,那大唐還是如今的大唐嗎?
而就算沒有蘇大為參與,難道大唐就不能滅高句麗,平突厥?滅吐蕃?
珠簾後的李治顯然聽出這層意思。
臉色立刻就不好了。
這穀德昭,果然賊猾。
一開口就提太宗時的舊事,這兒子總不能反老子吧。
他李治是想做明君的,不能推翻自家老爹的功業,更不能說蘇大為的戰績,就比穀德昭參與的滅劉黑闥、竇建德更高明。
否則就是不孝。
大意了,這沒法閃!
李治看向武媚娘,卻見武媚娘的鳳眸圓瞪,麵色平靜。
但是細看她的手,不知何時緊攥著玉如意,顯然也是緊張到極點。
若是蘇大為在這殿上敘功敗了。
不光是失去兵部尚書這麽簡單。
隻怕以後也無顏在朝堂上立足。
除了外放偏遠處為官,隻怕再難在百官麵前抬頭。
而她武媚娘,也會因此而變得窘迫。
一子錯,步步錯。
要保住蘇大為的命,就得犧牲皇後的尊嚴,去求穀德昭饒他一命。
這以後還如何勒令群臣,如何彈壓這些桀驁不馴的世家門閥?
武媚娘的貝齒咬緊,在發白的下唇上,咬出深深的齒痕。
「陛下登基後,我先為戶部侍郎,為征西突厥大軍籌措糧草……後又作為轉運使,調度運河水運,為長安輸送糧草。
此外,麟德年黃河決口,我負責為朝廷賑災,半月內跑遍數千裏的河穀地,調集工部、戶部、吏部各司,發動十萬民夫,歷時三月,終於堵住潰口。
並調撥朝廷府庫糧草,以解百姓於倒懸。
終於救活百姓四十餘萬,關中百姓欲為吾設立生祠……」
穀德昭每說一句,李治與武媚娘的臉色便黑一分。
老子雖然腹黑,但麵子還是要的啊!
「陛下放心,真有結果,臣妾立刻出聲阻止,再開口求情,如此,就不會傷了和氣。」
聽到武媚這麽說,李治這才點了點頭。
不過心裏還是有些擔心:「不會出什麽意外吧?阿彌真的能贏嗎?」
「陛下,阿彌這些年參與滅國之戰不少了,就光論那些功績,他也不會輸吧。」
「唔……」
李治沉吟不語。
一個文臣,與一個武將來論功績,總有種各自打王八拳的意思。
政務與軍務,好像不太挨著。
不過如此一來,怎麽評判,就看裁判的偏向了。
天皇天後的喜好偏向,占據更大的權重。
這麽一想,似乎也不錯。
「朕也準了。」
珠簾後,傳出李治鄭重的聲音。
站在殿中的穀德昭嗬嗬一笑,仿佛成竹在胸,轉臉看向蘇大為厲聲道:「既然天皇天後都應允了,那麽這場賭便立下了,蘇大為你不會後悔吧?」
「當然不會。」
「你為武臣,我為文臣,未知這功績怎麽算?」
蘇大為眉頭一挑:「各自將生平得意之事說出來,讓天皇天後,滿朝文武百官評價。」
「可。」
蘇大為感覺這老頭有些自信過頭了,黃土都快埋半脖子的人,居然和自己槓上了。
好,就佩服你這種找死的。
滿足你!
「既然如此,這便開始吧。」
穀德昭向四方作揖:「還請各位同僚與我二人作證。」
「穀侍郎放心,我們都睜大眼睛看著,絕不偏袒。」
文臣中,發出整齊的聲音。
武臣這邊議論紛紛,也有些聲音喊出來,替蘇大為打氣。
「不知由誰先開始?」
「天後方才說了,讓我尊老,穀侍郎年紀大,你先請。」
蘇大為微微一笑,隨意的向穀德昭拱了拱手。
穀老頭狂,他更傲。
穀德昭冷哼一聲,撫須道:「那老夫便先說了。」
略一沉吟,穀德昭深吸了口氣開口道:「太宗為天策上將時,我為秦王府僚屬,隨太宗南征北戰,出謀贊畫。
還記得秦王與夏王竇建德一戰,我曾獻奇襲之計。
後秦王與竇建德部將劉黑闥作戰,戰事僵持不下時,我又獻水淹之計,一舉扭轉戰局……」
這些事,是太宗朝的舊事,但是文臣武將中,還是有不少人知道此事。
原本有些遺忘了,此時被穀德昭提起,不少人不由暗自點頭。
這資歷,沒得說。
太宗當年的軍功,不少是征夏王竇建德和劉黑闥立下的。
特別是劉黑闥起事時,斬殺大唐數員大將,兵勢洶洶,大有襲卷中原之勢。
以至於朝中隱太子建成與高祖李淵,都有遷都避讓之意。
但李世民擊敗劉黑闥一舉扭轉了局麵。
可以說是隻手力挽狂瀾,一手改寫了初唐的進程。
而穀德昭居然參與其中,還在關鍵時刻建言。
這份初創基業的功績,任誰也抹殺不掉。
縱然蘇大為有參與滅國之功,但他畢竟隻是從將,而不是主將。
與穀德昭參與太宗戰事比較而言,相對大唐的影響,還真不好說誰更大。
畢竟,若當時劉黑闥成勢,大唐遷都,那大唐還是如今的大唐嗎?
而就算沒有蘇大為參與,難道大唐就不能滅高句麗,平突厥?滅吐蕃?
珠簾後的李治顯然聽出這層意思。
臉色立刻就不好了。
這穀德昭,果然賊猾。
一開口就提太宗時的舊事,這兒子總不能反老子吧。
他李治是想做明君的,不能推翻自家老爹的功業,更不能說蘇大為的戰績,就比穀德昭參與的滅劉黑闥、竇建德更高明。
否則就是不孝。
大意了,這沒法閃!
李治看向武媚娘,卻見武媚娘的鳳眸圓瞪,麵色平靜。
但是細看她的手,不知何時緊攥著玉如意,顯然也是緊張到極點。
若是蘇大為在這殿上敘功敗了。
不光是失去兵部尚書這麽簡單。
隻怕以後也無顏在朝堂上立足。
除了外放偏遠處為官,隻怕再難在百官麵前抬頭。
而她武媚娘,也會因此而變得窘迫。
一子錯,步步錯。
要保住蘇大為的命,就得犧牲皇後的尊嚴,去求穀德昭饒他一命。
這以後還如何勒令群臣,如何彈壓這些桀驁不馴的世家門閥?
武媚娘的貝齒咬緊,在發白的下唇上,咬出深深的齒痕。
「陛下登基後,我先為戶部侍郎,為征西突厥大軍籌措糧草……後又作為轉運使,調度運河水運,為長安輸送糧草。
此外,麟德年黃河決口,我負責為朝廷賑災,半月內跑遍數千裏的河穀地,調集工部、戶部、吏部各司,發動十萬民夫,歷時三月,終於堵住潰口。
並調撥朝廷府庫糧草,以解百姓於倒懸。
終於救活百姓四十餘萬,關中百姓欲為吾設立生祠……」
穀德昭每說一句,李治與武媚娘的臉色便黑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