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徵召
「葉天師會不會有點太過危言聳聽了?」
蘇大為端起手邊一杯茶,沾到唇邊,沒喝,又重新放下。
他抬頭凝視葉法善,目中透出探詢之色。
聽到葉法善說詭異將要捲土重來,已經足夠令人心驚。
至於吐蕃如今集合了天竺、北方諸蕃、象雄、吐穀渾等地的詭異,更是匪夷所思。
葉法善雙目開闔間,隱隱透出幽光:「貧道也希望,這一切不存在,但透過我道門各方麵的信息,此事八九不離十,所以貧道才會連夜趕來,想告知蘇總管此事。
一定要小心提防。」
蘇大為沉默片刻後,向葉法善鄭重抱拳:「謝過天師,我會將此事放在心上。」
「還有一事。」
葉法善似乎略有猶豫。
「天師請說。」
「此次朝廷征吐蕃,除了正麵戰場用兵,隻怕還要與詭異較量,蘇總管手上,不知有多少異人。」
「哦,這個嘛,若實在不行,我會請陛下派秘閣之人協助。」
「秘閣要鎮守長安,隻怕沒有餘力去萬裏之外的吐穀渾。」葉法善略停了停,接著道:「貧道的意思是,若是蘇總管需要,我茅山宗的修士,可以隨軍出征,為蘇總管效力。」
蘇大為大喜,向葉法善抱拳道:「我正有此意,隻是不好意思開口,既然葉天師主動提出,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嗬嗬,護佑大唐,本就是貧道份內之事,何需言謝。」
葉法善站起身,向蘇大為拱手道:「此間事了,貧道先迴長安準備,到時會派門徒追上蘇總管的隊伍。」
「多謝天師。」
蘇大為親自將葉法善送出軍營。
站在轅門前,看著葉法善翩若驚鴻,轉瞬遠去的背影,心中若有所思。
似乎,葉天師一直比較積極與官府配合。
不過這也沒什麽不好。
道家就是太過清淨無為,隻注重自己修為,不注重入世。
這一點,比天竺來的佛教可要差遠了。
沙門僧眾這些年,在長安和貴族門閥中,發展十分迅猛。
連李治和李弘許願還願,都是建佛寺,興佛塔。
如今有葉法善這一支,相信會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一夜無話,第二日,行軍途中,隊伍裏已經有小股兵卒以隊為單位,脫離大隊,化整為零,悄然迴歸長安折衝府。
剩下的隊伍繼續前進,並且大張旗號,紮營時也會如五萬人般,多立營寨,讓人看不出虛實。
這是為了瞞過吐蕃人。
從貞觀二十年到現在,吐蕃也不知往中原派了多少探子,雖然近幾年經過都察寺的拉網排除,已經清除了不少,但必定還有漏網之魚。
數日之後,借來假做聲勢的兩萬餘府兵,全都迴歸折衝府。
蘇大為的前鋒軍,隻餘一萬二千人。
加上後勤輜重和運糧民夫、輔兵,整個隊伍仍有四萬八千左右。
這一路上,就是用民夫和輔兵,替換真正戰兵的一個過程。
在做好後勤和戰爭動員前,朝廷不會輕易再發起一場十萬人以上的滅國之戰。
而對吐蕃這種大國,若不出兵十萬以上,是絕對無法消滅的。
這一點,李治和朝中武官重臣,還是清楚的。
又過了數日,蘇大為在軍營中,終於迎來了他要等的客人。
中軍大帳,蘇大為坐於主位,左邊是蘇慶節,右手是剛剛趕到的安文生。
左右手往下,依次坐的是李辯、程務挺、高崇文等將。
在軍帳中間,朝散大夫王玄策,向著蘇大為行叉手禮:「王玄策,見過總管。」
「王大夫不必多禮,此次行軍,多有依仗王大夫的地方。」
「慚愧。」
王玄策抬起頭來,兩眼透出灼熱的光芒。
他沒料到,蘇大為居然真的徵召自己隨軍出征。
這些年來,他在朝中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壓製。
雖然沒有罷他的官,但也難有寸進。
以致於他甚至想再試試出使天竺,看看有沒有機會再立大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者說追求。
對於王玄策來說,他少有大誌,為人豪雄而灑脫。
功名之心頗重。
如果讓他在朝散大夫的位置終老,那簡直是比死還可怕的懲罰。
這次被蘇大為徵召隨軍參贊,是他唯一的機會。
想到這裏,他不禁暗為當初去蘇大為府上求見的決定,而感到慶幸。
若無那次求見,也就不會有今日的機會。
苦心人,天不負。
「王大夫,咱們也不說什麽虛頭巴腦的東西,你數次出使天竺,可以看看這副沙盤,給我們一些建議。」
蘇大為說著,抬手示意了一下。
營中早有兵卒伸手將立在營帳一側的一麵屏風上的罩布掀開。
下麵露出的,並非真的屏風,而是一個木製的木架,上麵掛著一幅圖。
不是尋常的行軍地圖,而是用泥塑木雕,刻了一副立體的地圖。
不同的地方,還以不同的顏色標註。
王玄策一眼之下,立刻發出驚嘆。
「何人想出這種製圖法,當真是匪夷所思……」
他忍不住抬步走上去,伸手去摸那些代表高山的藍灰色木雕,還有代表唐軍的紅色箭頭、小旗,代表河流的藍色標識。
「葉天師會不會有點太過危言聳聽了?」
蘇大為端起手邊一杯茶,沾到唇邊,沒喝,又重新放下。
他抬頭凝視葉法善,目中透出探詢之色。
聽到葉法善說詭異將要捲土重來,已經足夠令人心驚。
至於吐蕃如今集合了天竺、北方諸蕃、象雄、吐穀渾等地的詭異,更是匪夷所思。
葉法善雙目開闔間,隱隱透出幽光:「貧道也希望,這一切不存在,但透過我道門各方麵的信息,此事八九不離十,所以貧道才會連夜趕來,想告知蘇總管此事。
一定要小心提防。」
蘇大為沉默片刻後,向葉法善鄭重抱拳:「謝過天師,我會將此事放在心上。」
「還有一事。」
葉法善似乎略有猶豫。
「天師請說。」
「此次朝廷征吐蕃,除了正麵戰場用兵,隻怕還要與詭異較量,蘇總管手上,不知有多少異人。」
「哦,這個嘛,若實在不行,我會請陛下派秘閣之人協助。」
「秘閣要鎮守長安,隻怕沒有餘力去萬裏之外的吐穀渾。」葉法善略停了停,接著道:「貧道的意思是,若是蘇總管需要,我茅山宗的修士,可以隨軍出征,為蘇總管效力。」
蘇大為大喜,向葉法善抱拳道:「我正有此意,隻是不好意思開口,既然葉天師主動提出,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嗬嗬,護佑大唐,本就是貧道份內之事,何需言謝。」
葉法善站起身,向蘇大為拱手道:「此間事了,貧道先迴長安準備,到時會派門徒追上蘇總管的隊伍。」
「多謝天師。」
蘇大為親自將葉法善送出軍營。
站在轅門前,看著葉法善翩若驚鴻,轉瞬遠去的背影,心中若有所思。
似乎,葉天師一直比較積極與官府配合。
不過這也沒什麽不好。
道家就是太過清淨無為,隻注重自己修為,不注重入世。
這一點,比天竺來的佛教可要差遠了。
沙門僧眾這些年,在長安和貴族門閥中,發展十分迅猛。
連李治和李弘許願還願,都是建佛寺,興佛塔。
如今有葉法善這一支,相信會帶來不一樣的變化。
一夜無話,第二日,行軍途中,隊伍裏已經有小股兵卒以隊為單位,脫離大隊,化整為零,悄然迴歸長安折衝府。
剩下的隊伍繼續前進,並且大張旗號,紮營時也會如五萬人般,多立營寨,讓人看不出虛實。
這是為了瞞過吐蕃人。
從貞觀二十年到現在,吐蕃也不知往中原派了多少探子,雖然近幾年經過都察寺的拉網排除,已經清除了不少,但必定還有漏網之魚。
數日之後,借來假做聲勢的兩萬餘府兵,全都迴歸折衝府。
蘇大為的前鋒軍,隻餘一萬二千人。
加上後勤輜重和運糧民夫、輔兵,整個隊伍仍有四萬八千左右。
這一路上,就是用民夫和輔兵,替換真正戰兵的一個過程。
在做好後勤和戰爭動員前,朝廷不會輕易再發起一場十萬人以上的滅國之戰。
而對吐蕃這種大國,若不出兵十萬以上,是絕對無法消滅的。
這一點,李治和朝中武官重臣,還是清楚的。
又過了數日,蘇大為在軍營中,終於迎來了他要等的客人。
中軍大帳,蘇大為坐於主位,左邊是蘇慶節,右手是剛剛趕到的安文生。
左右手往下,依次坐的是李辯、程務挺、高崇文等將。
在軍帳中間,朝散大夫王玄策,向著蘇大為行叉手禮:「王玄策,見過總管。」
「王大夫不必多禮,此次行軍,多有依仗王大夫的地方。」
「慚愧。」
王玄策抬起頭來,兩眼透出灼熱的光芒。
他沒料到,蘇大為居然真的徵召自己隨軍出征。
這些年來,他在朝中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壓製。
雖然沒有罷他的官,但也難有寸進。
以致於他甚至想再試試出使天竺,看看有沒有機會再立大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或者說追求。
對於王玄策來說,他少有大誌,為人豪雄而灑脫。
功名之心頗重。
如果讓他在朝散大夫的位置終老,那簡直是比死還可怕的懲罰。
這次被蘇大為徵召隨軍參贊,是他唯一的機會。
想到這裏,他不禁暗為當初去蘇大為府上求見的決定,而感到慶幸。
若無那次求見,也就不會有今日的機會。
苦心人,天不負。
「王大夫,咱們也不說什麽虛頭巴腦的東西,你數次出使天竺,可以看看這副沙盤,給我們一些建議。」
蘇大為說著,抬手示意了一下。
營中早有兵卒伸手將立在營帳一側的一麵屏風上的罩布掀開。
下麵露出的,並非真的屏風,而是一個木製的木架,上麵掛著一幅圖。
不是尋常的行軍地圖,而是用泥塑木雕,刻了一副立體的地圖。
不同的地方,還以不同的顏色標註。
王玄策一眼之下,立刻發出驚嘆。
「何人想出這種製圖法,當真是匪夷所思……」
他忍不住抬步走上去,伸手去摸那些代表高山的藍灰色木雕,還有代表唐軍的紅色箭頭、小旗,代表河流的藍色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