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能活下去,才能談以後。
得到權力,然後就得想辦法改變這一切。
所以太宗皇帝對所有有威脅的敵人,展現異常的果決,狠辣。
但是對臣子,哪怕是敵人手下投靠而來的降臣,都極盡寬容,隻要不涉及謀逆大罪,在李世民手下打工的,都基本得到善終。
包括青史留名的「毒舌」魏徵。
數次把李世民氣得當麵笑眯眯,背後麻買皮,恨到抽刀砍桌子,都這樣了還要忍。
一直忍到魏徵蹬腿。
這是李世民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對抗無形的潛規則,對抗兩百年來破碎山河的歷史慣性。
他要為後世重塑「規則」。
「朕繼承太宗傳的《帝王略論》,所得甚厚,現在亦將此傳給太子,將太宗的這份苦心和財富,傳承下去。」
李治輕輕放下茶盞:「朕知,在你的位置,能看到許多,有些事你看得比旁人更透,所以和你說這番,望你明白,許多事,是不得不為。
我們辛苦一點,後世子孫便從容一些。
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蘇大為心中凜然,向李治鞠躬道:「陛下一心為大唐社稷,為大唐百姓,臣……」
「坐在這個位置,這些乃是必然。」李治擺了擺手:「今天朕說得有點多了,因為你和旁人不同。」
蘇大為側耳傾聽,不敢胡亂表態。
到現在,他還沒完全摸準李治的意思。
今天說得這些,實在有些太深了。
深到令蘇大為毛骨悚然,受寵若驚。
這種話,在李治和太子之間發生,正常。
在李治和他之間發生,恐怖。
皇帝與臣子這般交心,若非想殺,那便是異常信任,寄予厚望了。
「太宗皇帝為朕留下了許多財富,《帝王略論》隻是其一,朕也想像太宗那樣做個好皇帝……」
停了一停,李治雙目凝視蘇大為,眼中流露複雜之色,忽然道:「蘇大為,你若能踏實磨練數年,未來太子那裏,朕給你留一個位置。」
蘇大為一個激靈。
他迅速起身,以大禮跪拜李治:「臣……臣謝陛下信任,一定忠心用事,好好侍奉太子。」
李治的話,已經直白到不能再直白了。
這個時候,蘇大為的態度一定要正。
也不用玩什麽虛頭巴腦的東西,能力什麽都拋一邊,關鍵要突出一個「忠」字。
態度最重要。
這一瞬間,蘇大為已經明白,李治鋪墊了這麽多,其實就有一個考驗和託付之意。
每個人的品性不同。
有的人喜歡名利,有的喜歡權色,像蘇大為這樣的人,卻有些無欲無求。
你說他愛財。
他取之有道。
你說權、色,這些蘇大為一點都不沾邊。
越是這種臣,一般帝王越是提防。
不怕臣子有弱點,就怕臣子無欲無求。
沒有小欲,那就是有大欲。
你說你一個做官的,權也不想要、財色也不想要,你想要什麽?
王莽未篡漢時,堪稱東漢道德楷模。
當然,此前蘇大為也沒有特別大的權力,並沒有讓李治太關注。
但從蘇大為創設都察寺,李治對他暗中的關注,與日俱增。
直到此次上官儀案。
李治才算看清蘇大為這個人。
覺得此人確實有能力,也有忠心,能辦事。
所以在孫思邈給太子看過病後,才特意撥一點時間,留給君臣二人來對話。
對蘇大為,他不用前途、財富、美色這些。
而是曉以大義。
何謂大義?
就是太宗皇帝重立規則,打破和結束從魏晉到隋唐,兩百多年權臣篡位的亂政,立萬世之基,造福天下百姓。
初當皇帝時,何曾想過什麽天可汗,想過做大唐之盛。
唯一想的就是不要像那個短命的隋朝一樣,二代而亡。
太宗故去,如今這個選擇題交到李治手上。
從做皇帝論,開疆拓土,使百姓安居樂業,揚大唐國威,這一切,李治都做得很好,甚至超乎預期的好。
接下來的泰山封禪,就是李治想在有生之年,對自己身為帝王的成績,呈獻給上天。
算是給自己,給太宗一個交代。
剩下的,就是為帝國繼承人鋪路。
太宗擔心的事,李治同樣擔心。
要如何做,才能選出最優秀的繼承人。
才能將大唐,這麽大的家業,給穩穩托住,不致於生出什麽亂子,不至於中途夭折,不會再經歷廢、殺、弒、篡,這些不測之禍。
選中蘇大為,一是看中他的能力,二是通過了層層考驗。
但方才的局麵,仍然萬分兇險。
蘇大為若有半分遲疑,一定會有殺身之禍。
這宮中藏龍臥虎,隻要李治一個命令,必定血濺五步。
哪怕蘇大為是異人。
但宮中最不缺的便是異人。
當年那些突厥狼衛能入宮中,全因李治另有計算,否則隻怕連宮門都入不了。
蘇大為在這一瞬,腦中想到的也很多。
首先是自己的位置,確實比較敏感。
如果他像賀蘭敏之一樣,隻是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自嗨。
得到權力,然後就得想辦法改變這一切。
所以太宗皇帝對所有有威脅的敵人,展現異常的果決,狠辣。
但是對臣子,哪怕是敵人手下投靠而來的降臣,都極盡寬容,隻要不涉及謀逆大罪,在李世民手下打工的,都基本得到善終。
包括青史留名的「毒舌」魏徵。
數次把李世民氣得當麵笑眯眯,背後麻買皮,恨到抽刀砍桌子,都這樣了還要忍。
一直忍到魏徵蹬腿。
這是李世民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對抗無形的潛規則,對抗兩百年來破碎山河的歷史慣性。
他要為後世重塑「規則」。
「朕繼承太宗傳的《帝王略論》,所得甚厚,現在亦將此傳給太子,將太宗的這份苦心和財富,傳承下去。」
李治輕輕放下茶盞:「朕知,在你的位置,能看到許多,有些事你看得比旁人更透,所以和你說這番,望你明白,許多事,是不得不為。
我們辛苦一點,後世子孫便從容一些。
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蘇大為心中凜然,向李治鞠躬道:「陛下一心為大唐社稷,為大唐百姓,臣……」
「坐在這個位置,這些乃是必然。」李治擺了擺手:「今天朕說得有點多了,因為你和旁人不同。」
蘇大為側耳傾聽,不敢胡亂表態。
到現在,他還沒完全摸準李治的意思。
今天說得這些,實在有些太深了。
深到令蘇大為毛骨悚然,受寵若驚。
這種話,在李治和太子之間發生,正常。
在李治和他之間發生,恐怖。
皇帝與臣子這般交心,若非想殺,那便是異常信任,寄予厚望了。
「太宗皇帝為朕留下了許多財富,《帝王略論》隻是其一,朕也想像太宗那樣做個好皇帝……」
停了一停,李治雙目凝視蘇大為,眼中流露複雜之色,忽然道:「蘇大為,你若能踏實磨練數年,未來太子那裏,朕給你留一個位置。」
蘇大為一個激靈。
他迅速起身,以大禮跪拜李治:「臣……臣謝陛下信任,一定忠心用事,好好侍奉太子。」
李治的話,已經直白到不能再直白了。
這個時候,蘇大為的態度一定要正。
也不用玩什麽虛頭巴腦的東西,能力什麽都拋一邊,關鍵要突出一個「忠」字。
態度最重要。
這一瞬間,蘇大為已經明白,李治鋪墊了這麽多,其實就有一個考驗和託付之意。
每個人的品性不同。
有的人喜歡名利,有的喜歡權色,像蘇大為這樣的人,卻有些無欲無求。
你說他愛財。
他取之有道。
你說權、色,這些蘇大為一點都不沾邊。
越是這種臣,一般帝王越是提防。
不怕臣子有弱點,就怕臣子無欲無求。
沒有小欲,那就是有大欲。
你說你一個做官的,權也不想要、財色也不想要,你想要什麽?
王莽未篡漢時,堪稱東漢道德楷模。
當然,此前蘇大為也沒有特別大的權力,並沒有讓李治太關注。
但從蘇大為創設都察寺,李治對他暗中的關注,與日俱增。
直到此次上官儀案。
李治才算看清蘇大為這個人。
覺得此人確實有能力,也有忠心,能辦事。
所以在孫思邈給太子看過病後,才特意撥一點時間,留給君臣二人來對話。
對蘇大為,他不用前途、財富、美色這些。
而是曉以大義。
何謂大義?
就是太宗皇帝重立規則,打破和結束從魏晉到隋唐,兩百多年權臣篡位的亂政,立萬世之基,造福天下百姓。
初當皇帝時,何曾想過什麽天可汗,想過做大唐之盛。
唯一想的就是不要像那個短命的隋朝一樣,二代而亡。
太宗故去,如今這個選擇題交到李治手上。
從做皇帝論,開疆拓土,使百姓安居樂業,揚大唐國威,這一切,李治都做得很好,甚至超乎預期的好。
接下來的泰山封禪,就是李治想在有生之年,對自己身為帝王的成績,呈獻給上天。
算是給自己,給太宗一個交代。
剩下的,就是為帝國繼承人鋪路。
太宗擔心的事,李治同樣擔心。
要如何做,才能選出最優秀的繼承人。
才能將大唐,這麽大的家業,給穩穩托住,不致於生出什麽亂子,不至於中途夭折,不會再經歷廢、殺、弒、篡,這些不測之禍。
選中蘇大為,一是看中他的能力,二是通過了層層考驗。
但方才的局麵,仍然萬分兇險。
蘇大為若有半分遲疑,一定會有殺身之禍。
這宮中藏龍臥虎,隻要李治一個命令,必定血濺五步。
哪怕蘇大為是異人。
但宮中最不缺的便是異人。
當年那些突厥狼衛能入宮中,全因李治另有計算,否則隻怕連宮門都入不了。
蘇大為在這一瞬,腦中想到的也很多。
首先是自己的位置,確實比較敏感。
如果他像賀蘭敏之一樣,隻是自己一個人關起門來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