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蘇大為現在打下了倭國,就如同下圍棋,將新羅周邊最後一處「活眼」堵上了。
除了乖乖做大唐的小弟,別無它法。
蘇大為沒有再說話,再等著李治的進一步反應。
武媚娘的眼眸抬起,掃了一眼抱拳立在階下的蘇大為,又看了一眼李治。
低下頭,唇角微微翹起。
自己這個阿弟,現在越來越沉穩了。
李治的食指在扶手上,一下接一下的敲擊著,又過了片刻,他才開口道:「倭國現在局勢如何?」
「迴陛下,倭國是由幾處島嶼串聯而成,最近的對馬島,距離新羅隻有數十海裏,旦夕可至。
過了對馬島,便是倭國的九州,然後是四國、本州、北海道、庫頁島。
目前我軍已經控製了對馬、九州、四國、本州,隻剩下北海道與庫頁島。」
安文生率著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之前一直進兵順利。
除了中途因為神道教叛亂的事迴軍平叛耽擱了一陣,幾乎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敵人。
不過,在征服本州之後,在北海道那邊,遇到當地土人,名為蝦夷族的黑矮生番的襲擾。
再加上占領土地變大後,後續內部的派係和治理問題,以及糧草等問題。
對北海島和庫頁島的攻掠,反而放緩下來。
不過以安文生和黑齒常之計算,占領全部列島,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倭國我軍兵力幾何?」
李治問了一個十分關心的問題。
蘇大為斟酌了一下道:「之前臣率兩個折衝府兵力,共計兩千四百人征倭,如今他們大部已經撤迴了百濟熊津都督府。」
「那倭國?」
「臣吸納倭國當地流民,以他們為兵,以少量我軍將領為將,統禦大軍。」
空氣,突然安靜下來。
這不是先前那種安靜,而是李治一下忘了自己要說什麽。
天可汗的眼眸,透過爐香霧氣落在蘇大為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說:這也行?!
如果說李治擔心蘇大為擅自用兵,難以掌握,可當他聽說蘇大為隻用了兩千餘人後,忽然覺得,這心裏怎麽覺得有點踏實了。
兩千多人,對戰時的都督來說,並不算很大的事。
唯一說不過去的就是跨海遠征。
但蘇大為方才說了,倭國對馬島距離新羅才數十海裏。
李治略一思索,便知道這個距離意味著什麽。
好像,這倭國確有征服的必要。
何況才動用兩千餘人。
打仗哪裏不要兩千人?
這點人夠幹啥的。
李治微微沉吟著,又問出一個關心的問題:「倭國之地,有多大?」
有多大?
這個問題,還真把蘇大為給問住了。
他畢竟不是地理專業,又或者考據黨,也沒有清丈過倭國的土地,隻能模糊的道:「以臣所知,倭國當有數倍百濟大小。」
李治吃了一驚。
「數倍?那是不小了。」
數倍的地盤,那至少是有高句麗的體量大小。
若稍有不慎,沒準還真能出個區域一霸來。
手指在扶手敲了敲:「現在倭國你那……那些僕從軍有多少?」
「此前統計過一次,現在加入唐軍僕從建製的倭軍有十萬左右。」
「這麽多?」
李治眉頭微皺,想到了什麽。
「陛下,看似多,但倭國比百濟大得多,這些兵力要分駐地方,防止地方反叛,也很吃緊。」
李治不置可否。
在他腦海裏,想的是製衡之道。
那些倭人僕從,是蘇大為征倭一手拉起來的。
不可避免的打下了蘇大為的鉻印。
作為權謀手腕高明的帝王,是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的。
大唐府兵都是作戰臨時徵召,與統兵大將平時並無太多交集,不用擔心形成私兵派係。
但這倭國上的僕從,有十萬人的規模,不可不防。
李治敲擊扶手的食指停下來,開口道:「倭國如此之大,光靠少量將領,恐難以理事,朕欲在倭國設立平倭都督府,你覺得如何?」
蘇大為抱拳,躬身,眼觀鼻,鼻觀心道:「凡日月所照,皆為陛下之土,臣唯陛下旨意馬首是瞻。」
這個態度,李治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點點頭道:「甚好。」
具體的安排,便略過不提了。
但之後一定會有一係列的人事安排,空降官員,以執掌倭國,架空蘇大為在倭國的勢力。
征倭之事,到此告一段落。
李治雖然還有些疑慮,但比較滿意蘇大為的態度,暫時不打算在這件事上,去追究蘇大為的責任。
他隻是用手按了按一旁桌案上的一堆奏摺:「阿彌,你可知道,在你征倭這段時間,朝中有多少摺子彈劾你,都被朕壓下來了。」
蘇大為單膝跪地,臉上露出感激之色:「阿彌謝陛下信任,若非陛下許我便宜行事,阿彌也無法打下倭國。」
這番話,既是提醒李治,他當初給過放權的密旨。
又是表達忠心,表達感恩。
李治的目地便達到了。
或抬,或打,都是帝王權謀。
他臉上掛起笑容,抬手親熱的道:「站起來吧,你看你,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
除了乖乖做大唐的小弟,別無它法。
蘇大為沒有再說話,再等著李治的進一步反應。
武媚娘的眼眸抬起,掃了一眼抱拳立在階下的蘇大為,又看了一眼李治。
低下頭,唇角微微翹起。
自己這個阿弟,現在越來越沉穩了。
李治的食指在扶手上,一下接一下的敲擊著,又過了片刻,他才開口道:「倭國現在局勢如何?」
「迴陛下,倭國是由幾處島嶼串聯而成,最近的對馬島,距離新羅隻有數十海裏,旦夕可至。
過了對馬島,便是倭國的九州,然後是四國、本州、北海道、庫頁島。
目前我軍已經控製了對馬、九州、四國、本州,隻剩下北海道與庫頁島。」
安文生率著黑齒常之和沙吒相如之前一直進兵順利。
除了中途因為神道教叛亂的事迴軍平叛耽擱了一陣,幾乎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敵人。
不過,在征服本州之後,在北海道那邊,遇到當地土人,名為蝦夷族的黑矮生番的襲擾。
再加上占領土地變大後,後續內部的派係和治理問題,以及糧草等問題。
對北海島和庫頁島的攻掠,反而放緩下來。
不過以安文生和黑齒常之計算,占領全部列島,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倭國我軍兵力幾何?」
李治問了一個十分關心的問題。
蘇大為斟酌了一下道:「之前臣率兩個折衝府兵力,共計兩千四百人征倭,如今他們大部已經撤迴了百濟熊津都督府。」
「那倭國?」
「臣吸納倭國當地流民,以他們為兵,以少量我軍將領為將,統禦大軍。」
空氣,突然安靜下來。
這不是先前那種安靜,而是李治一下忘了自己要說什麽。
天可汗的眼眸,透過爐香霧氣落在蘇大為身上。
那眼神仿佛在說:這也行?!
如果說李治擔心蘇大為擅自用兵,難以掌握,可當他聽說蘇大為隻用了兩千餘人後,忽然覺得,這心裏怎麽覺得有點踏實了。
兩千多人,對戰時的都督來說,並不算很大的事。
唯一說不過去的就是跨海遠征。
但蘇大為方才說了,倭國對馬島距離新羅才數十海裏。
李治略一思索,便知道這個距離意味著什麽。
好像,這倭國確有征服的必要。
何況才動用兩千餘人。
打仗哪裏不要兩千人?
這點人夠幹啥的。
李治微微沉吟著,又問出一個關心的問題:「倭國之地,有多大?」
有多大?
這個問題,還真把蘇大為給問住了。
他畢竟不是地理專業,又或者考據黨,也沒有清丈過倭國的土地,隻能模糊的道:「以臣所知,倭國當有數倍百濟大小。」
李治吃了一驚。
「數倍?那是不小了。」
數倍的地盤,那至少是有高句麗的體量大小。
若稍有不慎,沒準還真能出個區域一霸來。
手指在扶手敲了敲:「現在倭國你那……那些僕從軍有多少?」
「此前統計過一次,現在加入唐軍僕從建製的倭軍有十萬左右。」
「這麽多?」
李治眉頭微皺,想到了什麽。
「陛下,看似多,但倭國比百濟大得多,這些兵力要分駐地方,防止地方反叛,也很吃緊。」
李治不置可否。
在他腦海裏,想的是製衡之道。
那些倭人僕從,是蘇大為征倭一手拉起來的。
不可避免的打下了蘇大為的鉻印。
作為權謀手腕高明的帝王,是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的。
大唐府兵都是作戰臨時徵召,與統兵大將平時並無太多交集,不用擔心形成私兵派係。
但這倭國上的僕從,有十萬人的規模,不可不防。
李治敲擊扶手的食指停下來,開口道:「倭國如此之大,光靠少量將領,恐難以理事,朕欲在倭國設立平倭都督府,你覺得如何?」
蘇大為抱拳,躬身,眼觀鼻,鼻觀心道:「凡日月所照,皆為陛下之土,臣唯陛下旨意馬首是瞻。」
這個態度,李治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點點頭道:「甚好。」
具體的安排,便略過不提了。
但之後一定會有一係列的人事安排,空降官員,以執掌倭國,架空蘇大為在倭國的勢力。
征倭之事,到此告一段落。
李治雖然還有些疑慮,但比較滿意蘇大為的態度,暫時不打算在這件事上,去追究蘇大為的責任。
他隻是用手按了按一旁桌案上的一堆奏摺:「阿彌,你可知道,在你征倭這段時間,朝中有多少摺子彈劾你,都被朕壓下來了。」
蘇大為單膝跪地,臉上露出感激之色:「阿彌謝陛下信任,若非陛下許我便宜行事,阿彌也無法打下倭國。」
這番話,既是提醒李治,他當初給過放權的密旨。
又是表達忠心,表達感恩。
李治的目地便達到了。
或抬,或打,都是帝王權謀。
他臉上掛起笑容,抬手親熱的道:「站起來吧,你看你,都是自家人,何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