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老百姓要如何出人頭地?這是一個千古難題,唯有在這取先秦而代之的玉華國土地上,能找到一絲絲答案。


    近千年,一代一代一輩一輩的探索,卻是得來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讀書人啊讀書人,世人既愛也恨。


    愛的人,是那仿佛被老天爺開了天靈蓋,有窗又有門的所謂聰明人;恨的人,自然是那七竅通了六竅隻剩下一竅不通的“風流”人物。


    倒也不是真的恨,大抵那叫做怒其不爭更為恰當。


    李老實一聽到道人要開學塾,頓時喜出望外。周邊大大小小十三鎮也不過兩個學塾,一“尚禮學堂”,一“仁愛學堂”!


    這年頭在玉華國,要改變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唯有讀書,唯有科舉。


    但吃飽穿暖都成問題的普通人家哪有功夫讓小孩去讀書,就算有功夫,諾大的十三鎮學塾就那兩座,大大小小每一年的雜費對普通家庭也是極重的負擔。


    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正是讀書!


    “道長,你說的可是真的嗎?你可不能糊弄我們這些農民啊!”


    李老實連這一年也許是最好的早餐都吃不下去了。


    “道長你可不能拿我們這些泥腿子開玩笑啊,我知道您是高人,從您進門起打心眼裏覺得一定是個高人!”


    “道長你要在鵲山腳下建學塾,莫說我們一家,便是那十三鎮起碼也有十一個鎮要敲鑼打鼓,爭相慶賀。就算是吃糠咽草,大夥兒也得合力把這新學塾修的漂漂亮亮,絕對不能比那兩家差!”


    “隻是,道長,這事兒怕是難成啊!難啊!難難難!”李老實此時就像被那霜打過的茄子,希望來了,卻又破滅在即的模樣!


    “卻是為何?”四方道人問。


    “私設學塾那可是重罪啊!”李老實一聲歎。


    “無妨!”道人這兩字可謂是斬釘截鐵!


    不知為何,李老實偏偏就信了,雙眼一亮,“道長你有辦法?!是了,以道長的本事要向官衙討要一個學塾文碟,肯定是小菜一碟。”


    “隻是,您雖然武功高強,能單槍匹馬收拾了鵲山白蓮門那夥山匪,可就算能拿到文碟,也還有一個問題很難解決啊。”


    李老實充滿了期待的眼神就沒離開過道人!


    “十一鎮阻撓?!”四方道人似問已答。


    “不必煩惱,仍是無妨!”道人自問自答。


    李老實一聽已經激動到眼淚水打轉,自家媳婦兒一把拉過他,夫妻兩倒頭就要就要跪拜。


    千言萬語心頭難書,其中的隱情實在難以三言兩語道清,其實也算不得隱情:老實巴交了半輩子,十裏八鄉都被兩大學塾壓了一口惡氣!


    一日泥腿子,終身泥腿子的嘲諷聲在耳邊心頭迴響了千百次,幾十年!


    自嘲或許能原諒,他嘲和否定就像是一堵牆橫亙在李老實的胸口,不吐不快,就算哪天入了棺材也不能輕易平息!


    自家又不是聖人,任由那萬千口水唾罵,高高在上絕不還口,普通人就該有普通人的活法。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自己這個普通人報仇能不過夜就絕不等看到明天的太陽才對。


    “我這就和婆姨去告訴鄰裏鄉親!天大的好消息啊!”


    李老實拔腿就往門外跑,剛一步跨過了門檻,突然一頓,又折返迴來,說道:


    “道長你真的沒有說笑嗎?不要被拖進衙門打了板子,還要上報州府,遊街示眾,以那啥,對對對,以正視聽!”


    “無妨!且去吧!”道人夾了一筷子臘肉,“滴水恩且湧泉,食一飯待如何?如何?恩怨一線隔,今日愛來明朝恨,這便是人!”


    “咦,無酒,甚憾!此間事當浮白啊,行道世二十載,一朝落地在即……”


    “我之道,你之淵,食如蜜糖畏之如毒。把酒方能高歌,莫道前路斷絕。”


    去也,鵲山再見,來也,再見鵲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間逆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吹毛毛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吹毛毛雨並收藏人間逆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