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沈默吃驚道。
「嗬嗬……」趙貞吉慘然笑笑,道:「那日拙言也在場,怎會不知道為什麽呢?」
第五零六章 素手調羹
沈默默然,那天趙貞吉不過是為王世貞說了幾句公道話,如果這樣都要遭到嚴黨打擊的話,萬一自己說情的事兒要是被嚴世蕃知道,那還不被整的死去活來?
想到這他額頭微微見汗,輕聲道:「部堂怕是多慮了,朝野上下誰不知道,明年考滿之後,您就要廷推入閣了,身負著百官的仰望,又怎會因為幾句氣話下野呢?」
「嗬嗬,拙言有所不知啊。」趙貞吉的坦率無與倫比,他道:「一切都是表象,本質上還是烏漆嗎黑的官場傾軋。」說著也不賣關子,直接分解道:「自從張誌、李本相繼去後,現在的內閣中,隻有嚴徐二位閣老,雙方能量都差不多,嚴閣老強一點也有限。所以都很看重這第三個入閣的人選……雙方僵持了很多年,終於眼看著我要上位了,嚴黨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除之而後快。」
「既然明知如此。部堂又何必要跟嚴黨提前衝突呢?」沈默不由輕聲道。
「嗬嗬,徐閣老說,我是什麽都明白,可毀就毀在這個『好剛使性』上了。」趙貞吉自嘲笑道:「其實老夫也是吃過大虧的,也想要改一改這脾氣,無奈乎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五六十歲了還是這副德行。」
沈默早就聽說,趙貞吉性情剛硬、嫉惡如仇,在權貴麵前毫無忌憚,從不為那五鬥米折腰。據說當年,他剛剛被提升為左諭德兼監察禦史,適逢俺答犯京城,遞交言辭輕侮的國書,要求與朝廷互市,滿朝文武驚慌失措,嚴閣老更是極力求和。
年輕氣盛的趙貞吉大怒,對自己的老師奮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既許貢則必入城,倘要索無已,奈何?」徐階問他:「那你說怎麽辦呢?」趙貞吉便條理清晰的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提出了一係列合理的應急舉措。然後徐階說:「你的看法很好,可我做不了主。」
趙貞吉便『盛氣』見嚴嵩,要當麵指出他的錯誤,嚴嵩怕被難堪,婉言辭而不見。
吃了閉門羹的趙貞吉登時大怒,竟然在嚴府門口,大罵守門的侍衛。這時趙文華先生來見嚴嵩,見趙貞吉還在門口大罵,完全不給幹爹絲毫的麵子,便喝斥趙貞吉,命令他閉嘴。誰知趙貞吉竟連九卿之一的趙文華,一起罵了個狗血噴頭,抱頭鼠竄,登時轟動京城。
當然他也因此得罪嚴嵩,致使仕途坎坷,一度被皇帝認為『漫無區畫』而下詔入獄,吃了廷杖,後又謫貶為荔波典史,教訓不可謂不慘痛。對於他的遭遇,徐階心懷愧疚,得勢後便將趙貞吉起復,先在南京恢復品級,然後調迴京城來。在徐閣老看來,類似的經歷會塑造類似的人格……當年徐閣老少時,也是盛氣淩人,因為得罪了張璁,先是下了詔獄、又險些被判處死刑。最後僥倖被發配到福建的窮鄉僻壤,當一個小小的推官,多少年掙紮起復,重新迴到朝堂時,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鋒芒畢露、寧折不彎的翰林了,而是內斂世故,寧彎不折。
他相信經歷過類似的磨難沉浮後,趙貞吉應該會變得與自己一般,成為誌同道合、相互理解的好戰友。但來自巴蜀的趙大洲,根本就是個撞破南牆不迴頭的傢夥,迴來後依然跟嚴黨鬥得不亦樂乎,後來徐階跟他幾次深談,要他以大局為重,才稍有收斂。
誰知王世貞父子的事情一出,趙貞吉又忍不住了,蹭蹭蹭地發了一通火,結果讓嚴世蕃找到了發落他的由頭……他這才猛然想起,徐閣老『大局為重』的叮囑,所以才默然無語,沒有跟他頂牛到底。想想吧,一個敢到嚴府門前罵街的傢夥,豈能怵了嚴世蕃?
※※※※
「當日我天真的以為,」趙貞吉苦笑道:「忍一忍便能度過這一關,不讓嚴世蕃的詭計得逞。結果一時失算,完全被他壓了下風,如此一來,大家都會以為我怕了嚴世蕃,將來整治我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出來為我說話的。」
「徐閣老呢?」沈默輕聲問道。
「我們倆的關係。讓他沒法表態。」趙貞吉搖頭道:「否則嚴閣老會很樂意,用朋黨的罪名參劾他。」
「難道沒有辦法了嗎?」沈默問道。
「也許有,但我不想找了。」趙貞吉撚須笑道:「其實我去了,未嚐不是好事。」
「何如?」沈默輕聲問道。
「我也說不準,隻能說——騎驢看帳本,走著瞧吧。」趙貞吉笑笑道:「對徐閣老來說,也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見他不願直說,沈默知道顯然涉及到徐階接下來的安排,便知趣不再追問。
趙貞吉見他安靜下來,有些歉意道:「不是我不想告訴你,其實我也不知道,反正閣老讓我安心休息幾年,一切都有他呢。」
沈默搖搖頭道:「我不是那個意思,隻是在擔心,閣老這樣的人去了,朝堂中就越發沒有不同的聲音了。」
趙貞吉搖頭笑笑,起身坐迴大案後,問道:「沈大人,你既然來覲見,老夫便要履行職責,查問一下你的學問。」
沈默不明就裏,隻好恭聲道:「大人請問。」
「你是狀元,四書五經自然不在話下。」趙貞吉道:「可是身為翰林,當博覽群書,不知你是否對《韓非子》有所涉獵?」
「嗬嗬……」趙貞吉慘然笑笑,道:「那日拙言也在場,怎會不知道為什麽呢?」
第五零六章 素手調羹
沈默默然,那天趙貞吉不過是為王世貞說了幾句公道話,如果這樣都要遭到嚴黨打擊的話,萬一自己說情的事兒要是被嚴世蕃知道,那還不被整的死去活來?
想到這他額頭微微見汗,輕聲道:「部堂怕是多慮了,朝野上下誰不知道,明年考滿之後,您就要廷推入閣了,身負著百官的仰望,又怎會因為幾句氣話下野呢?」
「嗬嗬,拙言有所不知啊。」趙貞吉的坦率無與倫比,他道:「一切都是表象,本質上還是烏漆嗎黑的官場傾軋。」說著也不賣關子,直接分解道:「自從張誌、李本相繼去後,現在的內閣中,隻有嚴徐二位閣老,雙方能量都差不多,嚴閣老強一點也有限。所以都很看重這第三個入閣的人選……雙方僵持了很多年,終於眼看著我要上位了,嚴黨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除之而後快。」
「既然明知如此。部堂又何必要跟嚴黨提前衝突呢?」沈默不由輕聲道。
「嗬嗬,徐閣老說,我是什麽都明白,可毀就毀在這個『好剛使性』上了。」趙貞吉自嘲笑道:「其實老夫也是吃過大虧的,也想要改一改這脾氣,無奈乎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五六十歲了還是這副德行。」
沈默早就聽說,趙貞吉性情剛硬、嫉惡如仇,在權貴麵前毫無忌憚,從不為那五鬥米折腰。據說當年,他剛剛被提升為左諭德兼監察禦史,適逢俺答犯京城,遞交言辭輕侮的國書,要求與朝廷互市,滿朝文武驚慌失措,嚴閣老更是極力求和。
年輕氣盛的趙貞吉大怒,對自己的老師奮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既許貢則必入城,倘要索無已,奈何?」徐階問他:「那你說怎麽辦呢?」趙貞吉便條理清晰的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提出了一係列合理的應急舉措。然後徐階說:「你的看法很好,可我做不了主。」
趙貞吉便『盛氣』見嚴嵩,要當麵指出他的錯誤,嚴嵩怕被難堪,婉言辭而不見。
吃了閉門羹的趙貞吉登時大怒,竟然在嚴府門口,大罵守門的侍衛。這時趙文華先生來見嚴嵩,見趙貞吉還在門口大罵,完全不給幹爹絲毫的麵子,便喝斥趙貞吉,命令他閉嘴。誰知趙貞吉竟連九卿之一的趙文華,一起罵了個狗血噴頭,抱頭鼠竄,登時轟動京城。
當然他也因此得罪嚴嵩,致使仕途坎坷,一度被皇帝認為『漫無區畫』而下詔入獄,吃了廷杖,後又謫貶為荔波典史,教訓不可謂不慘痛。對於他的遭遇,徐階心懷愧疚,得勢後便將趙貞吉起復,先在南京恢復品級,然後調迴京城來。在徐閣老看來,類似的經歷會塑造類似的人格……當年徐閣老少時,也是盛氣淩人,因為得罪了張璁,先是下了詔獄、又險些被判處死刑。最後僥倖被發配到福建的窮鄉僻壤,當一個小小的推官,多少年掙紮起復,重新迴到朝堂時,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鋒芒畢露、寧折不彎的翰林了,而是內斂世故,寧彎不折。
他相信經歷過類似的磨難沉浮後,趙貞吉應該會變得與自己一般,成為誌同道合、相互理解的好戰友。但來自巴蜀的趙大洲,根本就是個撞破南牆不迴頭的傢夥,迴來後依然跟嚴黨鬥得不亦樂乎,後來徐階跟他幾次深談,要他以大局為重,才稍有收斂。
誰知王世貞父子的事情一出,趙貞吉又忍不住了,蹭蹭蹭地發了一通火,結果讓嚴世蕃找到了發落他的由頭……他這才猛然想起,徐閣老『大局為重』的叮囑,所以才默然無語,沒有跟他頂牛到底。想想吧,一個敢到嚴府門前罵街的傢夥,豈能怵了嚴世蕃?
※※※※
「當日我天真的以為,」趙貞吉苦笑道:「忍一忍便能度過這一關,不讓嚴世蕃的詭計得逞。結果一時失算,完全被他壓了下風,如此一來,大家都會以為我怕了嚴世蕃,將來整治我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出來為我說話的。」
「徐閣老呢?」沈默輕聲問道。
「我們倆的關係。讓他沒法表態。」趙貞吉搖頭道:「否則嚴閣老會很樂意,用朋黨的罪名參劾他。」
「難道沒有辦法了嗎?」沈默問道。
「也許有,但我不想找了。」趙貞吉撚須笑道:「其實我去了,未嚐不是好事。」
「何如?」沈默輕聲問道。
「我也說不準,隻能說——騎驢看帳本,走著瞧吧。」趙貞吉笑笑道:「對徐閣老來說,也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見他不願直說,沈默知道顯然涉及到徐階接下來的安排,便知趣不再追問。
趙貞吉見他安靜下來,有些歉意道:「不是我不想告訴你,其實我也不知道,反正閣老讓我安心休息幾年,一切都有他呢。」
沈默搖搖頭道:「我不是那個意思,隻是在擔心,閣老這樣的人去了,朝堂中就越發沒有不同的聲音了。」
趙貞吉搖頭笑笑,起身坐迴大案後,問道:「沈大人,你既然來覲見,老夫便要履行職責,查問一下你的學問。」
沈默不明就裏,隻好恭聲道:「大人請問。」
「你是狀元,四書五經自然不在話下。」趙貞吉道:「可是身為翰林,當博覽群書,不知你是否對《韓非子》有所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