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哪敢跟閣老口花花,趕緊恭敬行禮道:「恩師……」徐階李本是會試的正副主考,張治是殿試的首席讀卷官,所以都得這麽叫。
徐階李本自然十分高興,可張治的笑容裏,卻有一絲勉強,其實從昨夜麵聖至今,他都沒緩過勁兒來……
※※※※
迴溯昨日,當陸炳將狀元和祥瑞硬扯在一起後,張閣老的表現好似那戲文裏唱的:『聞聽此言大吃一驚,好一似涼水澆頭我的懷裏抱著冰。肝腸寸斷,說不出話,雲蒙遮眼兩耳鳴,心如刀紮周身是得得得得戰……』
他心裏罵自己『好蠢』一萬遍,其實他在最後總核的時候,已經發現了會元卷落進了三甲了,當時就一腦門子汗,心說會元是皇帝欽點,若落到三甲裏,讓嘉靖帝的老臉往哪擱?
卻又不敢得罪炙手可熱的李時言了,便想了個兩不得罪的法子,利用首席的特權,將沈默點為二甲前茅,並給予評語曰:『文采斐然,字跡俊秀,當為第一,然論點謹小慎微,稍有暮氣,不及餘子。』也就是說承認沈默的文筆書法都無可挑剔,但對策過於謹慎,恐不符合聖意,所以不交給皇帝也就有理了。
可心剛放下,最不應該反對李默的陸炳,竟然突兀的拋出了『六首祥瑞說』,且深得陛下歡心,這讓張閣老一下子不知所措起來。
但事情若是僅止於此也就罷了,反正早就打好了埋伏,把沈默的卷子取來,讓皇帝點為狀元,遂了他的心願也就罷了。
可當嘉靖帝看了沈默的卷子,竟然大發雷霆道:「如此老成持重的謀國之言,撇去祥瑞不祥瑞,也該當之無愧,你們竟然說是暮氣!朕看是你們冒進吧!」更是將兩位尚書罵了個狗血噴頭道:「朕觀你們推薦的狀元,竟然主張重開海禁,建海上強軍,重現太宗之雄威!想過沒有,這要花多少錢?勞民傷財,大而無當!立論十分的輕率!」說著直接將矛頭指向兩位尚書道:「也必然說明你們的觀點同樣冒進!」
很顯然,沈默猜中了皇帝的心思,嘉靖現在為引起這麽大的騷動後悔了,也被一旦開禁所麵臨的問題嚇到了……
怒氣沖沖的皇帝,竟然將三人原先公推為狀元的徐渭打入了二甲……好在他的青詞寫得實在是太棒,讓皇帝不忍心痛下殺手,給了個第一傳臚。既然不黜落徐渭,後麵持此論者也跟著沾光了,沒有跌得太慘。
但原先放到後兩名的諸大綬和陶大臨,卻被皇帝點為了榜眼、探花,隻因為二人的文章與沈默觀點相近,都說『聖明無過太祖,不許民間下海是正確的,但太宗同樣英明無比,由官方獨家進行貿易,可以有效遏製民間走私,增加財政收入。』但兩人與沈默的差距在於,並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而沈默則詳細論述了,應該如何去做,才能以最小的麻煩,取得最大的成果,實在太對嘉靖的胃口了。
外行看熱鬧,隻以為皇帝想顯示自己是親自閱卷的,但三位大人可是看門道的內行,都清楚等被落了名次的卷子,無一不是支持開海禁的。而被抬了名次的,都是主張謹慎而行的,這就讓人不寒而慄了。
很顯然,三位大人搞錯了聖意,或者說沒跟上嬗變的嘉靖帝,放在別的皇帝那裏,也不算什麽,大不了道個歉,保證緊跟陛下的步伐就是了。可嘉靖帝十分看重『君臣默契』,對跟自己想不到一起的官員,向來棄之如敝屣……
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皇帝化為『沒有共同語言』的一類,最後掙紮道:「其實臣等也想過這樣排,但一想到前四名都是紹興士子,恐怕會惹人非議的……」
「有什麽好非議的?」嘉靖帝不悅道:「朕記得永樂二年,前五名都是江西吉安人呢。這都是祥瑞!」說著冷冷掃過三人道:「莫非你們徇私舞弊了?」
「臣等不敢。」三人趕緊矢口否認道:「是臣等顧慮太重!」
「該多想的時候不想,不該多想的時候亂想,」嘉靖帝哂笑一聲道:「這就是朕的股肱大臣啊,都退下吧……」
※※※※
迴去之後,張治越想越害怕,以至於今天見了這三位還心有餘悸……一時間,竟動了告老還鄉的念頭,當然這是後話。
第三四六章 禦街誇官
三人由三位輔政大學士親送至午門外,禮部尚書早又迎接上來,親自扈送三鼎甲,向承天門正門招搖而出,眾進士隨行在左側官道上……
沈默居中,諸大綬和陶大臨跟在左右,三人行在隻有皇帝才能走的禦道上。毋庸置疑,這輩子不會第二次走在這條道上了,所以在沈默的帶領下,三人走的很慢很慢,都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
趙貞吉迴頭幾次,卻也不好催促,畢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夢,那麽對讀書人來說,現在他們三個所經歷的,就是這場夢裏最美最激動的一段吧。
好夢不願醒,這是人之常情。所以趙尚書便放慢了腳步,緩緩走在前麵。
直到了承天門內,便見已經搭起了席棚一座,棚內懸掛著進士金榜,早有順天府京兆尹與大興、宛平兩縣令,分別牽著一匹亮銀色無雜毛,披紅掛彩的高頭大馬,在榜下恭候。
順天府尹為沈默將頭上的紅花換成金色,再給他身上十字披紅;兩縣令也為榜眼、探花如是炮製。裝束已畢,京兆尹親遞馬鞭於狀元,兩縣令遞鞭於榜眼、探花,扶三人上馬。
徐階李本自然十分高興,可張治的笑容裏,卻有一絲勉強,其實從昨夜麵聖至今,他都沒緩過勁兒來……
※※※※
迴溯昨日,當陸炳將狀元和祥瑞硬扯在一起後,張閣老的表現好似那戲文裏唱的:『聞聽此言大吃一驚,好一似涼水澆頭我的懷裏抱著冰。肝腸寸斷,說不出話,雲蒙遮眼兩耳鳴,心如刀紮周身是得得得得戰……』
他心裏罵自己『好蠢』一萬遍,其實他在最後總核的時候,已經發現了會元卷落進了三甲了,當時就一腦門子汗,心說會元是皇帝欽點,若落到三甲裏,讓嘉靖帝的老臉往哪擱?
卻又不敢得罪炙手可熱的李時言了,便想了個兩不得罪的法子,利用首席的特權,將沈默點為二甲前茅,並給予評語曰:『文采斐然,字跡俊秀,當為第一,然論點謹小慎微,稍有暮氣,不及餘子。』也就是說承認沈默的文筆書法都無可挑剔,但對策過於謹慎,恐不符合聖意,所以不交給皇帝也就有理了。
可心剛放下,最不應該反對李默的陸炳,竟然突兀的拋出了『六首祥瑞說』,且深得陛下歡心,這讓張閣老一下子不知所措起來。
但事情若是僅止於此也就罷了,反正早就打好了埋伏,把沈默的卷子取來,讓皇帝點為狀元,遂了他的心願也就罷了。
可當嘉靖帝看了沈默的卷子,竟然大發雷霆道:「如此老成持重的謀國之言,撇去祥瑞不祥瑞,也該當之無愧,你們竟然說是暮氣!朕看是你們冒進吧!」更是將兩位尚書罵了個狗血噴頭道:「朕觀你們推薦的狀元,竟然主張重開海禁,建海上強軍,重現太宗之雄威!想過沒有,這要花多少錢?勞民傷財,大而無當!立論十分的輕率!」說著直接將矛頭指向兩位尚書道:「也必然說明你們的觀點同樣冒進!」
很顯然,沈默猜中了皇帝的心思,嘉靖現在為引起這麽大的騷動後悔了,也被一旦開禁所麵臨的問題嚇到了……
怒氣沖沖的皇帝,竟然將三人原先公推為狀元的徐渭打入了二甲……好在他的青詞寫得實在是太棒,讓皇帝不忍心痛下殺手,給了個第一傳臚。既然不黜落徐渭,後麵持此論者也跟著沾光了,沒有跌得太慘。
但原先放到後兩名的諸大綬和陶大臨,卻被皇帝點為了榜眼、探花,隻因為二人的文章與沈默觀點相近,都說『聖明無過太祖,不許民間下海是正確的,但太宗同樣英明無比,由官方獨家進行貿易,可以有效遏製民間走私,增加財政收入。』但兩人與沈默的差距在於,並沒有提出可行性建議。而沈默則詳細論述了,應該如何去做,才能以最小的麻煩,取得最大的成果,實在太對嘉靖的胃口了。
外行看熱鬧,隻以為皇帝想顯示自己是親自閱卷的,但三位大人可是看門道的內行,都清楚等被落了名次的卷子,無一不是支持開海禁的。而被抬了名次的,都是主張謹慎而行的,這就讓人不寒而慄了。
很顯然,三位大人搞錯了聖意,或者說沒跟上嬗變的嘉靖帝,放在別的皇帝那裏,也不算什麽,大不了道個歉,保證緊跟陛下的步伐就是了。可嘉靖帝十分看重『君臣默契』,對跟自己想不到一起的官員,向來棄之如敝屣……
三人自然不甘心被皇帝化為『沒有共同語言』的一類,最後掙紮道:「其實臣等也想過這樣排,但一想到前四名都是紹興士子,恐怕會惹人非議的……」
「有什麽好非議的?」嘉靖帝不悅道:「朕記得永樂二年,前五名都是江西吉安人呢。這都是祥瑞!」說著冷冷掃過三人道:「莫非你們徇私舞弊了?」
「臣等不敢。」三人趕緊矢口否認道:「是臣等顧慮太重!」
「該多想的時候不想,不該多想的時候亂想,」嘉靖帝哂笑一聲道:「這就是朕的股肱大臣啊,都退下吧……」
※※※※
迴去之後,張治越想越害怕,以至於今天見了這三位還心有餘悸……一時間,竟動了告老還鄉的念頭,當然這是後話。
第三四六章 禦街誇官
三人由三位輔政大學士親送至午門外,禮部尚書早又迎接上來,親自扈送三鼎甲,向承天門正門招搖而出,眾進士隨行在左側官道上……
沈默居中,諸大綬和陶大臨跟在左右,三人行在隻有皇帝才能走的禦道上。毋庸置疑,這輩子不會第二次走在這條道上了,所以在沈默的帶領下,三人走的很慢很慢,都各自想著各自的心事。
趙貞吉迴頭幾次,卻也不好催促,畢竟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場夢,那麽對讀書人來說,現在他們三個所經歷的,就是這場夢裏最美最激動的一段吧。
好夢不願醒,這是人之常情。所以趙尚書便放慢了腳步,緩緩走在前麵。
直到了承天門內,便見已經搭起了席棚一座,棚內懸掛著進士金榜,早有順天府京兆尹與大興、宛平兩縣令,分別牽著一匹亮銀色無雜毛,披紅掛彩的高頭大馬,在榜下恭候。
順天府尹為沈默將頭上的紅花換成金色,再給他身上十字披紅;兩縣令也為榜眼、探花如是炮製。裝束已畢,京兆尹親遞馬鞭於狀元,兩縣令遞鞭於榜眼、探花,扶三人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