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學校心理老師的記錄本封皮上寫著一句話:幫助殘障人士融入家庭生活,融入社會是最大的康複!
這句話對於秦琅的感觸很深。
原主正是因為被接入豪門,他融入不進去一個家庭,也做不到和心理醫生,又是繼父身份的男人之間和平共處。
他在一種身處幸福中,但又隻能看著別人幸福,自己始終融入不了幸福,才會一點點變得偏執,陰鬱,瘋狂,到最後害人害己。
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後,秦琅從未想過去和親人相認,原主的母親已經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
他現在雖然是小孩子的身體,但心理是一個成年人,在公園裏撿垃圾的時候,旁人的那種異樣的目光,他自己都皺眉,難道他要去和全世界的人理論一個眼神嗎?他隻能選擇視而不見。
他就算迴家之後呢,身邊一堆親人知道他的殘缺,小心翼翼的對待,秦琅心裏很清楚,大家其實都沒有大的壞心,但是生活中各方麵區別於其他孩子的不同,都隻會引發雙方的不適。
他需要一個安靜,平穩,舒適的環境來成長。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
原主受了傷後會一層層封閉內心,會生出惡念傷害他人,會帶著唯一的救贖逃離到一個沒人的海島,潛意識的藏起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殘缺的身體可以用科技來補缺,殘缺的心靈該用什麽來治療?
悲喜自渡,他人難悟,萬般皆苦,唯有自救。
秦琅用手語和心理老師告別,這座繁華的都市中,封閉式的學校裏,上到校長,老師,下到門衛,學生,他們都是一樣的折翼天使。
他,找到了同類。
花園裏,女老師牽著一個三四歲的盲人小女孩的手幫助她去摸花瓣,去聞花香,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在她耳邊:“這是花,花,花”
直到盲人女孩嘴裏吐出一個不太標準的:“發,呱”
女老師笑開了,她的耳畔帶著和秦琅一樣的助聽器。
她會蹲下身,教導小女孩將雙手放在她的背上,一步步向前走去。
小女孩的身高很矮,老師需要蹲低維持鴨子走路,她教了很久,滿頭大汗,卻從未想過中止。
“老師,我帶她走路吧”
秦琅曲著腿,讓女孩的手臂搭在他肩膀上,兩人在女老師的鼓勵下在花園裏練習。
秦琅不太明白這種走路方式:“老師,學校裏有盲道,為什麽不用棍子探路呢?”
女老師沒想到秦琅會問出這個問題,她沉默了片刻,語氣沉重。
“學校裏是有盲道,可是校外,城裏的盲道上是成排的單車,是堆放的垃圾桶,是蓋子鬆散的井道,她們在學校裏能走盲道,可出了社會,道路不一定暢通”
一隻大手溫柔的撫平了男孩皺起的眉頭:“等她長大了,可以申請導盲犬,她會擁有一個可靠的夥伴”
盲人女孩聽到夥伴後,咯咯的笑開了,仿佛也在期待那一天,那個夥伴的來臨。
到了學校,秦琅不再像家裏那般放飛自我,他會學著其他孩子那樣玩鬧,隻是成熟穩重一些,但這裏的大部分孩子都曾經遭受過不為人知的苦難,他們看起來比秦琅還成熟。
特殊學院的生活不像秦琅想象的那麽枯燥乏味,甚至堪稱有趣,早上學習手語,生活常識,認識自己的病情,順便還能了解同學的病情,語文課認字,數學課算術兩節課,下午是體育。
學校倡導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對於學習知識反而不那麽重視。
下午,學生們會在操場上玩聽聲抓人的小遊戲,約莫十個盲人同學四散開來,她們完全不用係眼罩,而且聽覺更為靈敏,動作更加迅速。
稍微發出一丁點聲音,就會被捕捉到,準確無誤的抓到你。
旁邊的冰棒球桌上放著一根根較長的擀麵杖,腿部殘疾的學生,哪怕坐著輪椅都能打兵乓球,還打的特別出色。
手臂殘缺的學生腿部肌肉發達,會踢毽子,踢足球,跑的賊快。
學校裏的走廊有一個大大的海報,上麵畫著出自學校的一個學長,在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了冠軍。
在這裏生活的越久,秦琅明顯的感覺到這所學校的老師創造了一個和諧友愛的大家庭,她們在幫助殘障學生們重建自信。
老師不會口頭告訴你應該自信,而是在用那一根根擀麵杖教你發球,打球,用事實告訴同學,隻要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因為殘缺,他們走到了一起,可也因為缺陷,他們不再抗拒陌生人的幫助和善意。
這句話對於秦琅的感觸很深。
原主正是因為被接入豪門,他融入不進去一個家庭,也做不到和心理醫生,又是繼父身份的男人之間和平共處。
他在一種身處幸福中,但又隻能看著別人幸福,自己始終融入不了幸福,才會一點點變得偏執,陰鬱,瘋狂,到最後害人害己。
接收了原主的記憶後,秦琅從未想過去和親人相認,原主的母親已經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
他現在雖然是小孩子的身體,但心理是一個成年人,在公園裏撿垃圾的時候,旁人的那種異樣的目光,他自己都皺眉,難道他要去和全世界的人理論一個眼神嗎?他隻能選擇視而不見。
他就算迴家之後呢,身邊一堆親人知道他的殘缺,小心翼翼的對待,秦琅心裏很清楚,大家其實都沒有大的壞心,但是生活中各方麵區別於其他孩子的不同,都隻會引發雙方的不適。
他需要一個安靜,平穩,舒適的環境來成長。
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
原主受了傷後會一層層封閉內心,會生出惡念傷害他人,會帶著唯一的救贖逃離到一個沒人的海島,潛意識的藏起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殘缺的身體可以用科技來補缺,殘缺的心靈該用什麽來治療?
悲喜自渡,他人難悟,萬般皆苦,唯有自救。
秦琅用手語和心理老師告別,這座繁華的都市中,封閉式的學校裏,上到校長,老師,下到門衛,學生,他們都是一樣的折翼天使。
他,找到了同類。
花園裏,女老師牽著一個三四歲的盲人小女孩的手幫助她去摸花瓣,去聞花香,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在她耳邊:“這是花,花,花”
直到盲人女孩嘴裏吐出一個不太標準的:“發,呱”
女老師笑開了,她的耳畔帶著和秦琅一樣的助聽器。
她會蹲下身,教導小女孩將雙手放在她的背上,一步步向前走去。
小女孩的身高很矮,老師需要蹲低維持鴨子走路,她教了很久,滿頭大汗,卻從未想過中止。
“老師,我帶她走路吧”
秦琅曲著腿,讓女孩的手臂搭在他肩膀上,兩人在女老師的鼓勵下在花園裏練習。
秦琅不太明白這種走路方式:“老師,學校裏有盲道,為什麽不用棍子探路呢?”
女老師沒想到秦琅會問出這個問題,她沉默了片刻,語氣沉重。
“學校裏是有盲道,可是校外,城裏的盲道上是成排的單車,是堆放的垃圾桶,是蓋子鬆散的井道,她們在學校裏能走盲道,可出了社會,道路不一定暢通”
一隻大手溫柔的撫平了男孩皺起的眉頭:“等她長大了,可以申請導盲犬,她會擁有一個可靠的夥伴”
盲人女孩聽到夥伴後,咯咯的笑開了,仿佛也在期待那一天,那個夥伴的來臨。
到了學校,秦琅不再像家裏那般放飛自我,他會學著其他孩子那樣玩鬧,隻是成熟穩重一些,但這裏的大部分孩子都曾經遭受過不為人知的苦難,他們看起來比秦琅還成熟。
特殊學院的生活不像秦琅想象的那麽枯燥乏味,甚至堪稱有趣,早上學習手語,生活常識,認識自己的病情,順便還能了解同學的病情,語文課認字,數學課算術兩節課,下午是體育。
學校倡導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對於學習知識反而不那麽重視。
下午,學生們會在操場上玩聽聲抓人的小遊戲,約莫十個盲人同學四散開來,她們完全不用係眼罩,而且聽覺更為靈敏,動作更加迅速。
稍微發出一丁點聲音,就會被捕捉到,準確無誤的抓到你。
旁邊的冰棒球桌上放著一根根較長的擀麵杖,腿部殘疾的學生,哪怕坐著輪椅都能打兵乓球,還打的特別出色。
手臂殘缺的學生腿部肌肉發達,會踢毽子,踢足球,跑的賊快。
學校裏的走廊有一個大大的海報,上麵畫著出自學校的一個學長,在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了冠軍。
在這裏生活的越久,秦琅明顯的感覺到這所學校的老師創造了一個和諧友愛的大家庭,她們在幫助殘障學生們重建自信。
老師不會口頭告訴你應該自信,而是在用那一根根擀麵杖教你發球,打球,用事實告訴同學,隻要努力,就能做得更好。
因為殘缺,他們走到了一起,可也因為缺陷,他們不再抗拒陌生人的幫助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