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役夥計幹的活很多,比如燒火,擇菜,洗碗一類的,沒有技術但要有力氣的活。
所以張玄靈隻是告訴了劉大廚,李青雲是新來的夥計後,也沒有再說什麽。
具體要幹什麽到時候自然會知道。
劉大廚看了李青雲眼,點了點頭,便又忙著做菜了。
張玄靈帶著李青雲在廚房轉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把劉大廚和幫廚一個個地指給李青雲看了個遍後,就帶著他離開了。
就這樣李青雲在聚賢樓安頓了下來。
李青雲工作勤奮,為人忍讓,可是作為地位低下的雜役還是經常挨廚師的責罵。
不過還好有張玄靈處處幫襯,這才沒受多大委屈。
張玄靈,在聚賢樓三年了,算不上老人也不是新人。
聽說他是附近山裏的人,四歲時家裏遭了匪,全家八口就他一個人掉進河裏僥幸活的性命。
後來被一個老獵戶救起收養,一老一少相依為命,日子過得也算可以,至少穿的暖吃的飽。
可惜好景不長,在張玄靈七歲的那年冬天,老獵戶進了山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後來,張玄靈來到鎮上,流落街頭,被聚賢樓的掌櫃收留,在聚賢樓當了一名夥計。
所以,看到和自己有著相似經曆的李青雲,便多為照顧。
在廚房當雜役,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也安穩。
好歹不用再四處漂泊,為口吃食整天發愁了,更不用說每月還有三錢銀子可拿。
雖說心裏牽掛著下落不明的親人,可是自己一個當雜役的少年又有什麽辦法呢。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李青雲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歎息,但是白天還是努力地工作。
李青雲讓張玄靈幫忙打聽家人的下落,想著哪天能夠升為跑堂的夥計,多賺幾兩銀子,可以有盤纏去尋找家人的下落。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年底。李青雲已經在聚賢樓當了四個月的雜役。
年關這天在聚賢樓工作了八年的王二狗,向掌櫃的辭行。
說是這些年攢了些銀子,家裏打算讓他迴去買幾畝薄田,再娶房媳婦,來年開春好播種。
年關的時候酒樓生意紅火,人手緊缺,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最為繁忙的。
以往也是不允許夥計這個時候辭工的。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裏人催他迴家娶親,也算是他家裏的大事了。
畢竟王二狗過年就二十了,你不能不讓人娶媳婦吧!斷人香火這是要遭報應的。
掌櫃的沒說什麽,隻是讓賬房多給他開了五兩銀子。
晚些時候,又讓灶上做了一桌子菜,一大群夥計吃吃喝喝,算是踐行了。
王二狗走了後,跑堂的職位出現空缺,李青雲合計著機會來了。
就請張玄靈替他向掌櫃的說一下,看能不能讓他接替王二狗的位子。
掌櫃的見李青雲這幾個月工作也算是努力,就答應了。
晚上,李青雲算了算自己這幾個月的工錢,加上過年打賞的,也有三兩多了。
李青雲拿出幾錢銀子,到後廚要了一隻燒雞和一壺酒。找到張玄靈,一起來到院子裏喝酒聊天。
酒酣之時,李青雲將自己攢夠錢之後,打算去尋找家人的打算說了出來。
張玄靈一聽,便也說出了自己有出去遊曆打算。
用張玄靈自己的話說就是:好男兒誌在四方,應拜良師習武藝,行走江湖除暴安良,豈能在此世俗場所,渾渾噩噩了此一生。
隨後,張玄靈拉著李青雲迴到屋裏,伸出頭往門外四下瞅了瞅,確定沒人後就把門關上,插上插銷。
賊兮兮地告訴李青雲:
“兄弟啊,為兄我這些年也在存盤纏,看見床腳後的老鼠洞沒有,我的工錢和這些年來客人們的打賞,我都扔裏頭了。嘿嘿.......”
“你告訴我你的小金庫,不怕我給你悄悄拿走了。”
李青雲一臉賤笑的說道。
“兄弟你說這話可就見外了,咱倆誰跟誰,我的就是你的。有需要盡可拿去。”
張玄靈一本正經地說道。
“開玩笑,開玩笑的,是小弟的不是了。”
李青雲連忙揮了揮手,不知怎麽的竟然不知不覺的自稱小弟了。
而後,李青雲實在拗不過張玄靈,於是把自己為數不多的幾兩銀子,也扔進了老鼠洞裏。
從此這個老鼠洞就成了兩個人的秘密小金庫了。
時光飛逝,轉眼又是半年過去了。
李青雲跑堂夥計也做的有滋有味。
偶爾有些火氣大的客人,找些麻煩,也沒什麽。
不過如果遇到有些大方的客人,隨手給的打賞也是相當可觀的。
半年下來,李青雲收的打賞就有五十兩之多了。
這已是其工錢的十多倍了。
李青雲這才意識到張玄靈的小金庫有多豐厚了。
盡管隻要有外鄉人來到店裏,李青雲就會向其打聽家人的下落。
可是半年過去還是沒有絲毫家人的消息。
這一天,店裏來了一男一女兩個行走江湖的俠客。
兩人大約都是二十五六的年歲。
男的一身青袍,背後背著一把三尺長劍,不說是豐神如玉,也算的上是相貌堂堂了。
女的一襲白衣,麵容姣好,體態婀娜,手裏握著一條銀色長鞭,舉止言談頗為得體。
李青雲招唿他們坐下,送上茶水後,小心地問道:
“不知兩位大俠從何處而來?”
“我夫妻二人從冬河縣蒼狼山一路北上而來。不知小哥有何見教?”
青袍男子手裏端著茶杯看似隨意地答道。
“大俠說笑了,小子隻是想向大俠打聽一下失散家人的下落,還請見諒。”
李青雲賠笑著說道。
“噢,無妨,小哥盡可將你要尋家人的音容樣貌一一道來,若是我夫婦二人有緣見過,便當告知與你。”
見李青雲並無惡意,青衣男子遂隨和地說道。
“不知大俠在來這裏的路上,有沒有遇到過李姓的逃難之人,或者是新建村莊之類的地方。”
李青雲恭敬地問道。
“李姓之人倒是不曾遇見,不過我夫妻二人三個月前經過冬青山的時候,倒是發現那裏新建了幾個村落。我想大概是逃難的人群所聚居而成的吧。”
青衣男子說完便自顧自地喝茶了。
李青雲知道這是青衣男子下的逐客令了,便恭敬地道了一聲:
“多謝大俠!”
然後退下了。
雖然沒有打聽到家人的下落,李青雲還是決定以後離開聚賢樓後,去新建的村落看看是否會有家人的消息。
日子總是過得匆忙,轉眼又是兩年。
李青雲來到聚賢樓,已快有三年。
當年瘦弱的孩童,已長成健碩的少年了。
此時正直夏季,往來的商客較少,店裏的生意也迎來了淡季。
李青雲和張玄靈琢磨著是時候離開聚賢樓出去闖蕩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青雲和張玄靈悄悄地將老鼠洞挖開,取出兩人的積蓄。
清點過後發現竟有八百兩之多,有了盤纏就更加堅定了兩人出去遊曆的決心。
第二天,李青雲和張玄靈拿出些銀兩,購置了一些路上要用的衣物細軟。
商量著去鎮南老孫頭家的鐵匠鋪裏打上兩把玄鐵劍。
李青雲覺得一自己又不會使劍,二身上帶把劍也挺沉的,更何況還要花銀子。
當即便把自己不願買劍的想法和張玄靈說了。
張玄靈一聽就火了,嚷到:
“俠客仗劍天涯,沒有劍還行走個屁江湖;沒有劍還怎他娘的除暴安良。
就算不會使掛在身上也可以威懾宵小,最差也能彰顯我們的英雄氣概……”
張玄靈把劍從除暴安良一直到砍瓜切菜的用途都說了一個遍,李青雲聽著覺得有點道理,就同意了。
晌午過後,店裏沒有了生意,幾個肥頭大耳的廚子找了一張靠窗的桌子,拎上一壺清茶,端上幾碟小菜圍在一起嘮嗑。
跑堂的夥計,散落在大廳的四周或是發呆,或是打盹。
當然李青雲和張玄靈除外,此刻他們早已溜到了街上,李青雲的手裏還拎著一壇十年百裏春。
說起這百裏春,那可是聚賢樓的一絕。
聽說是這酒樓老板祖傳秘方,其他地方根本見不著。
本來張玄靈也舍不得拿出來。畢竟要是拿去賣掉,少說也能值幾十兩銀子的。
而這些年來,兩人也就攢了幾壇。至於怎麽攢的,這裏就不多說了。
早上的時候,李青雲說是要帶一壇酒,可能用的上,張玄靈也就沒說什麽。
街上的一切看起來和三年前沒什麽不同,隻是此刻的李青雲已不是當年衣衫襤褸的難民了。
雖然沒有出人頭地,但是至少衣食無憂了。
整個街道被當空的烈日烘烤的像一個暖爐。
道路兩旁的柳樹也蔫啦吧唧地低著頭,萬物都給人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街角巷子裏時不時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昭示著李青雲他們此行的終點。
所以張玄靈隻是告訴了劉大廚,李青雲是新來的夥計後,也沒有再說什麽。
具體要幹什麽到時候自然會知道。
劉大廚看了李青雲眼,點了點頭,便又忙著做菜了。
張玄靈帶著李青雲在廚房轉了大概一盞茶的功夫,把劉大廚和幫廚一個個地指給李青雲看了個遍後,就帶著他離開了。
就這樣李青雲在聚賢樓安頓了下來。
李青雲工作勤奮,為人忍讓,可是作為地位低下的雜役還是經常挨廚師的責罵。
不過還好有張玄靈處處幫襯,這才沒受多大委屈。
張玄靈,在聚賢樓三年了,算不上老人也不是新人。
聽說他是附近山裏的人,四歲時家裏遭了匪,全家八口就他一個人掉進河裏僥幸活的性命。
後來被一個老獵戶救起收養,一老一少相依為命,日子過得也算可以,至少穿的暖吃的飽。
可惜好景不長,在張玄靈七歲的那年冬天,老獵戶進了山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後來,張玄靈來到鎮上,流落街頭,被聚賢樓的掌櫃收留,在聚賢樓當了一名夥計。
所以,看到和自己有著相似經曆的李青雲,便多為照顧。
在廚房當雜役,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也安穩。
好歹不用再四處漂泊,為口吃食整天發愁了,更不用說每月還有三錢銀子可拿。
雖說心裏牽掛著下落不明的親人,可是自己一個當雜役的少年又有什麽辦法呢。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李青雲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歎息,但是白天還是努力地工作。
李青雲讓張玄靈幫忙打聽家人的下落,想著哪天能夠升為跑堂的夥計,多賺幾兩銀子,可以有盤纏去尋找家人的下落。
時光荏苒,轉眼間到了年底。李青雲已經在聚賢樓當了四個月的雜役。
年關這天在聚賢樓工作了八年的王二狗,向掌櫃的辭行。
說是這些年攢了些銀子,家裏打算讓他迴去買幾畝薄田,再娶房媳婦,來年開春好播種。
年關的時候酒樓生意紅火,人手緊缺,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最為繁忙的。
以往也是不允許夥計這個時候辭工的。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裏人催他迴家娶親,也算是他家裏的大事了。
畢竟王二狗過年就二十了,你不能不讓人娶媳婦吧!斷人香火這是要遭報應的。
掌櫃的沒說什麽,隻是讓賬房多給他開了五兩銀子。
晚些時候,又讓灶上做了一桌子菜,一大群夥計吃吃喝喝,算是踐行了。
王二狗走了後,跑堂的職位出現空缺,李青雲合計著機會來了。
就請張玄靈替他向掌櫃的說一下,看能不能讓他接替王二狗的位子。
掌櫃的見李青雲這幾個月工作也算是努力,就答應了。
晚上,李青雲算了算自己這幾個月的工錢,加上過年打賞的,也有三兩多了。
李青雲拿出幾錢銀子,到後廚要了一隻燒雞和一壺酒。找到張玄靈,一起來到院子裏喝酒聊天。
酒酣之時,李青雲將自己攢夠錢之後,打算去尋找家人的打算說了出來。
張玄靈一聽,便也說出了自己有出去遊曆打算。
用張玄靈自己的話說就是:好男兒誌在四方,應拜良師習武藝,行走江湖除暴安良,豈能在此世俗場所,渾渾噩噩了此一生。
隨後,張玄靈拉著李青雲迴到屋裏,伸出頭往門外四下瞅了瞅,確定沒人後就把門關上,插上插銷。
賊兮兮地告訴李青雲:
“兄弟啊,為兄我這些年也在存盤纏,看見床腳後的老鼠洞沒有,我的工錢和這些年來客人們的打賞,我都扔裏頭了。嘿嘿.......”
“你告訴我你的小金庫,不怕我給你悄悄拿走了。”
李青雲一臉賤笑的說道。
“兄弟你說這話可就見外了,咱倆誰跟誰,我的就是你的。有需要盡可拿去。”
張玄靈一本正經地說道。
“開玩笑,開玩笑的,是小弟的不是了。”
李青雲連忙揮了揮手,不知怎麽的竟然不知不覺的自稱小弟了。
而後,李青雲實在拗不過張玄靈,於是把自己為數不多的幾兩銀子,也扔進了老鼠洞裏。
從此這個老鼠洞就成了兩個人的秘密小金庫了。
時光飛逝,轉眼又是半年過去了。
李青雲跑堂夥計也做的有滋有味。
偶爾有些火氣大的客人,找些麻煩,也沒什麽。
不過如果遇到有些大方的客人,隨手給的打賞也是相當可觀的。
半年下來,李青雲收的打賞就有五十兩之多了。
這已是其工錢的十多倍了。
李青雲這才意識到張玄靈的小金庫有多豐厚了。
盡管隻要有外鄉人來到店裏,李青雲就會向其打聽家人的下落。
可是半年過去還是沒有絲毫家人的消息。
這一天,店裏來了一男一女兩個行走江湖的俠客。
兩人大約都是二十五六的年歲。
男的一身青袍,背後背著一把三尺長劍,不說是豐神如玉,也算的上是相貌堂堂了。
女的一襲白衣,麵容姣好,體態婀娜,手裏握著一條銀色長鞭,舉止言談頗為得體。
李青雲招唿他們坐下,送上茶水後,小心地問道:
“不知兩位大俠從何處而來?”
“我夫妻二人從冬河縣蒼狼山一路北上而來。不知小哥有何見教?”
青袍男子手裏端著茶杯看似隨意地答道。
“大俠說笑了,小子隻是想向大俠打聽一下失散家人的下落,還請見諒。”
李青雲賠笑著說道。
“噢,無妨,小哥盡可將你要尋家人的音容樣貌一一道來,若是我夫婦二人有緣見過,便當告知與你。”
見李青雲並無惡意,青衣男子遂隨和地說道。
“不知大俠在來這裏的路上,有沒有遇到過李姓的逃難之人,或者是新建村莊之類的地方。”
李青雲恭敬地問道。
“李姓之人倒是不曾遇見,不過我夫妻二人三個月前經過冬青山的時候,倒是發現那裏新建了幾個村落。我想大概是逃難的人群所聚居而成的吧。”
青衣男子說完便自顧自地喝茶了。
李青雲知道這是青衣男子下的逐客令了,便恭敬地道了一聲:
“多謝大俠!”
然後退下了。
雖然沒有打聽到家人的下落,李青雲還是決定以後離開聚賢樓後,去新建的村落看看是否會有家人的消息。
日子總是過得匆忙,轉眼又是兩年。
李青雲來到聚賢樓,已快有三年。
當年瘦弱的孩童,已長成健碩的少年了。
此時正直夏季,往來的商客較少,店裏的生意也迎來了淡季。
李青雲和張玄靈琢磨著是時候離開聚賢樓出去闖蕩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青雲和張玄靈悄悄地將老鼠洞挖開,取出兩人的積蓄。
清點過後發現竟有八百兩之多,有了盤纏就更加堅定了兩人出去遊曆的決心。
第二天,李青雲和張玄靈拿出些銀兩,購置了一些路上要用的衣物細軟。
商量著去鎮南老孫頭家的鐵匠鋪裏打上兩把玄鐵劍。
李青雲覺得一自己又不會使劍,二身上帶把劍也挺沉的,更何況還要花銀子。
當即便把自己不願買劍的想法和張玄靈說了。
張玄靈一聽就火了,嚷到:
“俠客仗劍天涯,沒有劍還行走個屁江湖;沒有劍還怎他娘的除暴安良。
就算不會使掛在身上也可以威懾宵小,最差也能彰顯我們的英雄氣概……”
張玄靈把劍從除暴安良一直到砍瓜切菜的用途都說了一個遍,李青雲聽著覺得有點道理,就同意了。
晌午過後,店裏沒有了生意,幾個肥頭大耳的廚子找了一張靠窗的桌子,拎上一壺清茶,端上幾碟小菜圍在一起嘮嗑。
跑堂的夥計,散落在大廳的四周或是發呆,或是打盹。
當然李青雲和張玄靈除外,此刻他們早已溜到了街上,李青雲的手裏還拎著一壇十年百裏春。
說起這百裏春,那可是聚賢樓的一絕。
聽說是這酒樓老板祖傳秘方,其他地方根本見不著。
本來張玄靈也舍不得拿出來。畢竟要是拿去賣掉,少說也能值幾十兩銀子的。
而這些年來,兩人也就攢了幾壇。至於怎麽攢的,這裏就不多說了。
早上的時候,李青雲說是要帶一壇酒,可能用的上,張玄靈也就沒說什麽。
街上的一切看起來和三年前沒什麽不同,隻是此刻的李青雲已不是當年衣衫襤褸的難民了。
雖然沒有出人頭地,但是至少衣食無憂了。
整個街道被當空的烈日烘烤的像一個暖爐。
道路兩旁的柳樹也蔫啦吧唧地低著頭,萬物都給人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
街角巷子裏時不時傳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昭示著李青雲他們此行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