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和二年年初,靈帝劉宏大赦天下。雖然解救了大批的宦官之後,讓本已經被禍害的地方,再一次迎來了罪惡之人的重臨。但是之前被靈帝流放至朔方的蔡邕也得以赦免,並通過盧植他們的求情,讓漢靈帝憐惜起其的才華,遂準許他返迴原籍。


    正當蔡邕準備啟程迴郡的時候,五原太守王智得知其被準許返迴原籍,特地為他送行。畢竟蔡邕乃是當世大儒,多結交結交對自己並無壞處。然而,厭倦了官場的種種,此次死裏逃生的蔡邕隻想早點迴家。本欲以迴絕,然而張熊三為其招募的死士頭領卻勸說他,此乃五原地界,若不於其些許情麵,怕是寸步難行。


    蔡邕聽罷,覺得死士頭領說得話確實在理。便硬著頭皮前去赴宴。酒喝足後,王智才流露出他宴請蔡邕的本意,原來作為閹黨的一員,其在坊間的名聲確實不怎麽好聽,導致了他招收的門客是一些酒囊飯袋般的人物。為了給自己增加點好聽的名氣,才想要留下蔡邕為自己做事。從而增加自己的名聲的同時,讓自己更有麵子。


    蔡邕怎麽會同意,王智隧起舞勸蔡邕,蔡邕不再理他。畢竟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本來很驕貴,蔡邕就這麽當著眾賓客的麵,不給其麵子。讓他被賓客所嘲笑,心裏一急酒精上頭就破口罵蔡邕說:“罪犯也敢輕侮我!”蔡邕也是怒發衝冠,起身便是振衣而去。


    丟了大麵子的王智非常恨蔡邕,於是寫信於王甫密告蔡邕心放懷怨,誹謗朝廷。蔡邕很快就得知了王智又在朝堂上讓王甫曹節告他,害怕此次大赦無法讓自己幸免,正無處可望之際。劉備通過張熊三給蔡邕安排的死士,給蔡邕帶去了一份信。


    信中寫道“昔日,備初出朝堂。不善為官之道,多有大人在旁提點。又進太學府院,得以參修”熹平石經”方有今日之遇。大人,於備之恩不敢忘。現在朝堂混亂,宦官加害。備主政廬江,現能安民。大人若不棄可避禍於廬江,自要有備主政一日,必保大人安康一日。“蔡邕讀完書信分外感動,看著跟自己流落自此,東奔西跑的一家。心中非常有愧,便同意前往廬江郡。


    得到了蔡邕要前往廬江的消息,死士也是很開心。廬江郡內還有一個綠林好漢王越在,他們也是向往了很久。一路上,都是快馬加鞭,半月不到,就帶著蔡邕和其家人順利的到了廬江郡。


    劉備得到了消息以後,給他們在舒縣內,安排了比較清靜的宅院。劉備見到蔡邕後,一路以弟子禮對待其,讓蔡邕很是感動。良久,家人安排下去整理後。蔡邕對劉備給其安排的宅子十分的滿意,看著家人去參觀宅子,自己則和劉備安坐在了蔡邕府上的中堂之中,蔡邕首先發聲道“賢侄這般厚恩,受老夫一拜”


    劉備抬手即扶住沒讓蔡邕拜下去道“學生自知先生之才,若無先生當日之恩,學生也比不會有今日之果。然現在先生有難,學生怎麽會見之不理。”“過甚過甚,賢侄如此。讓老夫無以為報自見慚愧。”“那可不然,學生當有一事相求。”“賢侄有何事,能用到老夫則必盡其力。”“


    先生不知,廬江新治百廢待興。雖得心安但治下百姓,受教化者了了。放眼揚州江東,仕出者遠遠少於中原大地,為何少善師則。學生有意立一江東學府,編寫經典史籍教化於民,然學生才疏學淺非德高望重者難善為首。今先生來我廬江,學生願助先生繼續收集漢朝史籍著書立傳。望先生助我教化江東一地。”言罷,俯身於桌下。蔡邕呆立良久,出手相扶“賢侄,即意在如此,老朽也定不藏拙。必傾囊相授江東學子”


    光和二年3月初,在劉備的安排下,舒縣城外廬江邊上立起一學府。名曰:江東學府,通過三福客棧和來往客商傳遍士林學子。朝廷大儒蔡邕,棄官從學一心教化,有教無類大開門庭成立書院。不管家世地位,寒門世家,商戶走屠皆可入學。學府內設一書社,收盡天下之書。工農商醫,皆有所注。為人解惑,開人懵智。


    一時間,寒門學子紛紛驅車趕至廬江。讓廬江這個本來商業氣息濃厚的地方,又多了一點別樣的書生味。再加上劉備的造紙產業在廬江高速發展,來到這裏的學子們發現,這裏的書籍紙張比起別處來又好又便宜。再一次拉動了臨湖的造紙業和製書業,這是劉備始料未及的。


    而另一邊,之前避禍而歸的周月族叔周異特地找上了劉備。劉備然與其有一麵之緣,但是平日裏並無來往,此次前來,不知道合適。但是劉備不敢怠慢,到了舒縣太守府後,周異才原原本本的告知劉備,他此來的目的,原來他有一個孩子年方四歲,但天性聰慧異於常人。


    自己遍請名師,都教不過數月便言無力相授。聞蔡邕在廬江立學府,特地把孩子送過來拜師希望能讓劉備引薦。劉備當下就同意了,這個小屁孩好歹也是他的以後孩子的堂舅,自己不可怠慢。遂問道“不知令郎尊姓大名?”“大名為周瑜,叫其瑜兒即可。”


    隨即將周瑜叫了過來道“見過你姐夫。”周瑜上前一看道曰“這就是我那月月姐的丈夫,不過如此嘛。月月姐咋看上你的。”“不得無禮。“”童言無忌,堂叔就將其交於備便是。“”那就有勞了。“周異留下周瑜後,便迴府了。而周瑜老早就跑沒邊了,周月於周異家走得近。


    前兩年,還在洛陽周家帶過些許時日。周瑜對周月甚是親近,情比親兄妹。劉備也不怪周瑜,小孩子懂啥。周瑜迴廬江後,在周府未見到周月曾大鬧過一場。還是周月迴去才哄其開心迴來。周瑜對於劉備並不了解,隻當其是奪姐之人。此時的周瑜,晃晃悠悠的就往內堂走著。絲毫不管,侍女親衛的阻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往後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處知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處知州並收藏往後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