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拜會
午飯後。
陽光和煦,萬裏無雲。
輕柔的風夾雜著一些潮濕,涼涼的,潤潤的。
陳謙和武秀兒小夫妻倆,直奔縣衙而去。
大虞帝京以朱雀大街為界,分東西兩個縣衙管轄,長年縣衙在東,大門進去是儀門,然後是辦公審犯的大堂,左右是參政廳和壯房,再進去是宅門,兩邊是門子房和刑名師爺、錢穀師爺住所,進去就是二堂,縣丞房和主簿房。
儀門和大堂之間是個長形廣場,廣場兩側是六房所在,東邊是吏、戶、禮三房,後麵一排糧倉雜房;西邊是兵、刑、工,後麵是快班房和牢獄。
縣衙六房對應朝廷六部,協助縣令處理相應事宜。
縣衙大門口有衙役站崗,見陳謙夫妻倆過來,問明緣由,並不阻攔,兩人順利入大門,繞過儀門,來到禮房。
欽點陳謙為秀才的聖旨已經下達縣衙,禮房的人自然知曉,很快做好備案登記,給了憑證,陳謙拿著憑證轉到隔壁戶房,重新更換身份符牌,身份改成秀才,按大虞律法,秀才劃為士籍,不再是工籍。
身份不同,意味著社會地位大不同。
陳謙在諸人羨慕的眼神注視下離開,六房雖然是朝廷機構,但裏麵的辦公人員隻是吏,雇傭,並非官身,吏的社會地位隻比普通百姓高一些,還是農籍,士農工商,看似農籍排第二,但與士籍天壤之別。
隻有士籍才有資格入朝為官。
出了縣衙大門,陳謙見天色還早,便提議道:“秀兒,出城看看去?”
“你是要尋山莊吧?也好!”武秀兒心領神會,滿口應下。
城東田地肥沃,基本都已被封賞給了朝廷高官、勳貴,由佃戶耕種,城南是官道,荒地、山林較多;城西缺水,旱地較多,生活著大批百姓,城北丘陵為主,再遠處是高山,森林,皇家獵場所在地。
城東勳貴封賞之地不可能賣,賣也不敢買,會暴露;城北倒是沒人居住,但常有勳貴過去踏青、打獵,更容易暴露;城西窮苦百姓紮堆,人多嘴雜,也有風險,帶著武秀兒朝南而去。
兩人順著官道緩行,不斷有信使打馬飛過,成群結隊的商號往返,還能看到才子佳人踏青,很是熱鬧,若沒有衣衫襤褸乞丐經過,還以為人間盛世。
半小時後,前方出現一處山坡,綠樹成蔭,隱約可見亭樓閣榭,一條小路通往,小路雜草叢生,看著像是很久沒人經過,路口有一木牌坊,木柱斑駁,木匾風化嚴重,依稀可見“觀雲山莊”四個字。
“這是被遺棄了嗎?”陳謙看著樹林深處山莊眼睛一亮,四周沒人居住,綠樹遮掩,阻人視線,又是在山坡之上,風一吹,釀酒的氣味就飄散了,不易引起懷疑,完全符合自己釀酒要求。
武秀兒也打量著前方山莊,低聲說道:“看著占地不小,沒一萬也得好幾千兩銀子,夫君有辦法拿下?”
“那當然,你夫君可是無所不能!”
陳謙可不想在嬌妻麵前落個無能印象,忽生一計,補充道:“秀兒,迴城。”
“夫君真想到辦法了?”
武秀兒驚訝地追問,記憶中陳謙身上不過一百多兩銀子,根本不夠,哪來的辦法?那可是一個山莊,不是買鋪子,但見陳謙一臉自信,不像玩笑,心生敬佩,由衷說道:“夫君真乃天縱之才,無所不能,厲害!”
“有多厲害?”陳謙打趣道。
“討厭,你說呢?”武秀兒這兩天被調戲的有了免疫力,觸摸到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沒外人的時候也敢配合著說幾句無傷大雅的葷話。
“哈哈哈!”
陳謙心情大好,這幾天沒白調教,夫妻之間的情趣不久來了?笑道:“不錯,我家娘子有進步,晚上繼續探討深淺問題,這可是大學問。”
夫妻倆過日子,就該心有默契,無所不談。
能葷能素,能上能下,才幸福!
任由擺布多沒勁。
迴城後,陳謙一路打聽,不覺來到鄭府附近,指著旁邊小店叮囑道:“秀兒,你去這家小店等候,叫些吃的,我去遞個拜帖,如能見上,你自己先吃,若不能,迴來一起吃。”
大虞重禮法,非邀請,帶女眷上門很失禮。
“夫君,這個拿上,有危險對著天空拉細繩,秀兒一定殺進去救你出來。”武秀兒說著遞上來一個管狀物,下端有細繩,妙目中滿是某種決絕。
“這是什麽?”陳謙好奇地接過去。
“衝天炮,江湖上示警之物。”
陳謙不明覺厲,心中大是感動,能娶到這妞,賺大發了——能葷能素,能上能下,凡事以自己為主,還能為自己拚命,何德何能?
陳謙深深地看了對方一眼,將這份情義記下,接過衝天炮收好,雖然用不上,但美人恩不可辜負,鄭重說道:“等我迴家!”
語氣堅定,像是某種承諾。
說完,陳謙大踏步來到鄭府,有人關心的感覺,正好!
到了門口,陳謙拿出上次鄭經給的名刺,對迎上來的門子拱手一禮:“在下陳謙,特來求見鄭大人,這是鄭大人名刺。”
名刺是一個人的身份名片,代表重視、賞識,或者托付,不會輕易贈人,門子接過名刺查驗無誤,見陳謙穿著普普通通,不像大人物,但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說道:“還請公子稍候,小的這就進去通稟。”
陳謙不確定能否見到鄭經,這次過來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行就走,一邊耐心等著,一邊盤算著心中謀劃,渾然沒留意一輛精美馬車過來,緩緩停下,從馬車裏下來一妙齡女子,正是鄭詩雨。
“是你?”鄭詩雨認出陳謙,不由驚唿一聲。
陳謙迴轉身,也認出鄭詩雨身份,想著大虞朝男女大防,不可表現的太熱情,以免誤會,失了禮數,讓人以為是孟浪、輕佻之輩。
更何況咱可是有婦之夫,出門在外得保護好自己,秀兒那麽好,還在不遠處看著呢,不能傷害,便禮節性點頭示意,應了一聲。
旁邊侍女頓時不喜,蹙眉說道:“你這人,怎麽如此無禮?”
午飯後。
陽光和煦,萬裏無雲。
輕柔的風夾雜著一些潮濕,涼涼的,潤潤的。
陳謙和武秀兒小夫妻倆,直奔縣衙而去。
大虞帝京以朱雀大街為界,分東西兩個縣衙管轄,長年縣衙在東,大門進去是儀門,然後是辦公審犯的大堂,左右是參政廳和壯房,再進去是宅門,兩邊是門子房和刑名師爺、錢穀師爺住所,進去就是二堂,縣丞房和主簿房。
儀門和大堂之間是個長形廣場,廣場兩側是六房所在,東邊是吏、戶、禮三房,後麵一排糧倉雜房;西邊是兵、刑、工,後麵是快班房和牢獄。
縣衙六房對應朝廷六部,協助縣令處理相應事宜。
縣衙大門口有衙役站崗,見陳謙夫妻倆過來,問明緣由,並不阻攔,兩人順利入大門,繞過儀門,來到禮房。
欽點陳謙為秀才的聖旨已經下達縣衙,禮房的人自然知曉,很快做好備案登記,給了憑證,陳謙拿著憑證轉到隔壁戶房,重新更換身份符牌,身份改成秀才,按大虞律法,秀才劃為士籍,不再是工籍。
身份不同,意味著社會地位大不同。
陳謙在諸人羨慕的眼神注視下離開,六房雖然是朝廷機構,但裏麵的辦公人員隻是吏,雇傭,並非官身,吏的社會地位隻比普通百姓高一些,還是農籍,士農工商,看似農籍排第二,但與士籍天壤之別。
隻有士籍才有資格入朝為官。
出了縣衙大門,陳謙見天色還早,便提議道:“秀兒,出城看看去?”
“你是要尋山莊吧?也好!”武秀兒心領神會,滿口應下。
城東田地肥沃,基本都已被封賞給了朝廷高官、勳貴,由佃戶耕種,城南是官道,荒地、山林較多;城西缺水,旱地較多,生活著大批百姓,城北丘陵為主,再遠處是高山,森林,皇家獵場所在地。
城東勳貴封賞之地不可能賣,賣也不敢買,會暴露;城北倒是沒人居住,但常有勳貴過去踏青、打獵,更容易暴露;城西窮苦百姓紮堆,人多嘴雜,也有風險,帶著武秀兒朝南而去。
兩人順著官道緩行,不斷有信使打馬飛過,成群結隊的商號往返,還能看到才子佳人踏青,很是熱鬧,若沒有衣衫襤褸乞丐經過,還以為人間盛世。
半小時後,前方出現一處山坡,綠樹成蔭,隱約可見亭樓閣榭,一條小路通往,小路雜草叢生,看著像是很久沒人經過,路口有一木牌坊,木柱斑駁,木匾風化嚴重,依稀可見“觀雲山莊”四個字。
“這是被遺棄了嗎?”陳謙看著樹林深處山莊眼睛一亮,四周沒人居住,綠樹遮掩,阻人視線,又是在山坡之上,風一吹,釀酒的氣味就飄散了,不易引起懷疑,完全符合自己釀酒要求。
武秀兒也打量著前方山莊,低聲說道:“看著占地不小,沒一萬也得好幾千兩銀子,夫君有辦法拿下?”
“那當然,你夫君可是無所不能!”
陳謙可不想在嬌妻麵前落個無能印象,忽生一計,補充道:“秀兒,迴城。”
“夫君真想到辦法了?”
武秀兒驚訝地追問,記憶中陳謙身上不過一百多兩銀子,根本不夠,哪來的辦法?那可是一個山莊,不是買鋪子,但見陳謙一臉自信,不像玩笑,心生敬佩,由衷說道:“夫君真乃天縱之才,無所不能,厲害!”
“有多厲害?”陳謙打趣道。
“討厭,你說呢?”武秀兒這兩天被調戲的有了免疫力,觸摸到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沒外人的時候也敢配合著說幾句無傷大雅的葷話。
“哈哈哈!”
陳謙心情大好,這幾天沒白調教,夫妻之間的情趣不久來了?笑道:“不錯,我家娘子有進步,晚上繼續探討深淺問題,這可是大學問。”
夫妻倆過日子,就該心有默契,無所不談。
能葷能素,能上能下,才幸福!
任由擺布多沒勁。
迴城後,陳謙一路打聽,不覺來到鄭府附近,指著旁邊小店叮囑道:“秀兒,你去這家小店等候,叫些吃的,我去遞個拜帖,如能見上,你自己先吃,若不能,迴來一起吃。”
大虞重禮法,非邀請,帶女眷上門很失禮。
“夫君,這個拿上,有危險對著天空拉細繩,秀兒一定殺進去救你出來。”武秀兒說著遞上來一個管狀物,下端有細繩,妙目中滿是某種決絕。
“這是什麽?”陳謙好奇地接過去。
“衝天炮,江湖上示警之物。”
陳謙不明覺厲,心中大是感動,能娶到這妞,賺大發了——能葷能素,能上能下,凡事以自己為主,還能為自己拚命,何德何能?
陳謙深深地看了對方一眼,將這份情義記下,接過衝天炮收好,雖然用不上,但美人恩不可辜負,鄭重說道:“等我迴家!”
語氣堅定,像是某種承諾。
說完,陳謙大踏步來到鄭府,有人關心的感覺,正好!
到了門口,陳謙拿出上次鄭經給的名刺,對迎上來的門子拱手一禮:“在下陳謙,特來求見鄭大人,這是鄭大人名刺。”
名刺是一個人的身份名片,代表重視、賞識,或者托付,不會輕易贈人,門子接過名刺查驗無誤,見陳謙穿著普普通通,不像大人物,但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說道:“還請公子稍候,小的這就進去通稟。”
陳謙不確定能否見到鄭經,這次過來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不行就走,一邊耐心等著,一邊盤算著心中謀劃,渾然沒留意一輛精美馬車過來,緩緩停下,從馬車裏下來一妙齡女子,正是鄭詩雨。
“是你?”鄭詩雨認出陳謙,不由驚唿一聲。
陳謙迴轉身,也認出鄭詩雨身份,想著大虞朝男女大防,不可表現的太熱情,以免誤會,失了禮數,讓人以為是孟浪、輕佻之輩。
更何況咱可是有婦之夫,出門在外得保護好自己,秀兒那麽好,還在不遠處看著呢,不能傷害,便禮節性點頭示意,應了一聲。
旁邊侍女頓時不喜,蹙眉說道:“你這人,怎麽如此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