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景,看到這樣精彩的對決,擂台周圍的觀眾,已經不再覺得,擂台上麵的二人,是在生死對決,而是在上演一出,真刀實劍的舞台大戲。


    也不再期待他們之間,分出勝負,而是期待他們的戰鬥,永遠的持續下去。


    當二人鬥過,第五十迴合之後,隻見踏雪無痕遲暮瑤,突然身隨劍進,淩空飛起,急轉急下,使出“飛天蓮花”劍法之一招“枯樹生華”,將蓮花寶劍,當空刺向萬仞山。


    這一招,是“飛天蓮花”劍法中的絕命殺招,看似怡然瀟灑,信步閑庭,實則是在一招之中,蘊含著三次殺機,其中一式為“天降香雨”;二式為“霧裏看花”;最後一式為“風雷驚變”。


    這時,萬仞山正疲於應付,猛然望見空中的蓮花劍影,如同一抹霞光籠罩下來,驚懼之間,舞動鎏金大刀,將一招“借問青天”施展而出,循著蓮花劍影砍去。


    明眼可見,這一招,是萬仞山在無奈之下,為求得自保,盲目祭出的一招,可是,就在他的鎏金大刀出手之後,感覺鎏金大刀的力道,如同泥牛入海,沒有一絲迴音,心下不禁大駭,急忙撤迴大刀,身體後移,想要遠避蓮花劍的劍影。


    可是,他終究還是慢了一步,這時,隻見遲暮瑤的蓮花寶劍,在萬仞山退卻的同時,已經如影隨形,刺到萬仞山的麵前。


    原來,遲暮瑤在使出“枯樹生華”一招之後,本想以“天降香雨”,一招斃敵,忽然見萬仞山用一招“借問青天”抵禦,於是,便轉換為“霧裏看花”,迷惑對手;最後變換為“風雷驚變”,重創敵手!


    但見,蓮花劍已經化作一道閃電,激射而下,未等萬仞山身體移開,蓮花寶劍的劍鋒,已經自萬仞山的左肩刺入,直透後背。


    隨著啊的一聲慘叫,隻見萬仞山的左肩,已經血流如注,他吃痛不過,扔下鎏金大刀,用右手捂住左臂,快步跑到擂台邊緣,對著西看台喊道:“張門主,快來救我!”


    隨即,跳下擂台,躺在地上,哀嚎不止。


    就在這時,西看台中又走出一人,隻見他身背兩隻銀裝鐵鐧,飛快的步下階梯,一邊走一邊道:“萬堂主莫慌,張某人來也!”


    待他來到萬仞山的身邊,先是自腰間,取出了一個黃色的小瓶,打開了蓋子,倒出幾粒藥丸,給萬仞山服下。


    然後,又自腰間拿出一個小綠瓶,再打開蓋子,撕掉萬仞山的左肩衣服,將藥沫敷上。


    這人露麵,坐在東看台的群雄,無不認得,他正是剃刀門門主,瀟湘龍張夢嘯。


    待張夢嘯救治完萬仞山,便將他扶起,攙扶著走上西看台,然後,一個人又走了下來,來到擂台之上,對依然站在擂台上麵的,崆峒女俠遲暮瑤道:“崆峒派,遠在西北,也有興致趟這次渾水,真是讓人欽佩!”


    遲暮瑤用蓮花寶劍,指著張夢嘯道:“你們這些江湖敗類,作惡多端,人人得而誅之,我們崆峒派,作為江湖五大正義門派之一,懲惡揚善,率先垂範,責無旁貸!”


    張夢嘯氣急敗壞的道:“又一個自以為是的正義門派,今日,我瀟湘龍張夢嘯,代表剃刀門,誓與你決死一戰!”


    說完,拔出背在身後的兩隻銀鐧。


    就在這時,小諸葛鍾成坤,背著兩隻鐵戟,跳上擂台,來到二人近前,對踏雪無痕遲暮瑤道:“請遲女俠先下去休息,這位剃刀門張門主,就讓與在下,陪同走幾招吧!”


    遲暮瑤見到小諸葛鍾成坤,笑道:“好!這個剃刀門的首惡,就交給你了!”


    說完,便走下擂台,迴到了東看台。


    剃刀門門主瀟湘龍張夢嘯,看到來人,道:“秦淮三傑,各個都是英雄豪傑,我作為剃刀門門主,慕名已久,深深的感念三位大俠,對我們剃刀門殷切的關懷。


    今日,得號稱小諸葛的鍾大俠,不吝賜教,將更是三生有幸!”


    鍾成坤笑道:“張門主客氣了,其實,並不隻是我們秦淮三傑,對你們剃刀門情有獨鍾,而是我們大明朝,中原武林所有的正義之士,都對你們剃刀門,刮目相看。


    這一切的根源,都是源於你們剃刀門,不自量力,冒天下大不韙,公然站在大明朝廷的對立麵,與天下百姓為敵!”


    張夢嘯笑道:“秦淮三傑,果然是朝廷的棟梁,百姓的公仆,那太宗老兒,還真的沒有看錯!”


    鍾成坤又道:“我秦淮三傑所作所為,出於本心,上對得起朝廷,下對得起黎民百姓,為守護公理,為伸張正義,雖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張夢嘯聽了鍾成坤之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我之間,是做不了朋友的,隻能在擂台上一較高下了,多說無益,拔出你的雙戟,讓我們大戰三百合吧!”


    “好!”


    鍾成坤說完,拔出镔鐵短戟,目視著剃刀門門主張夢嘯,準備決一死戰!


    張夢嘯見小諸葛鍾成坤,雖然其貌不揚,但是,精氣十足,威風凜凜,一雙鐵戟,泛著森森寒光,蓄力待發,禁不住暗自佩服。


    對鍾成坤道:“鍾大俠,看仔細了,我的鐧來了!”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張夢嘯的一雙銀鐧,風車一般的,攻向了鍾成坤。


    鍾成坤見張夢嘯銀鐧殺來,也挺戟向前,雙戟戰雙鐧,鏘然有聲,聲聲震耳,聲勢逼人,嚇得擂台近前的觀眾,紛紛避開,躲到遠處。


    兩個人,鍾成坤使戟,張夢嘯用鐧,鐧是四棱瓦麵銀鐧,所用鐧法,是張夢嘯的父親,元末紅巾軍梟雄,陳友諒的手下大將張定邊,親自傳授。


    張定邊,憑借這套家傳鐧法,每次帶兵打仗,具是橫掃千軍,所向披靡,所以將此鐧法,取名為“橫行鐧法”。


    此鐧法的攻擊技法有:劈,挑,滾,壓,摟等,共計三十六式,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張定邊僅靠一對四棱瓦麵銀鐧,運用“橫行鐧法”,打得朱元璋的千軍萬馬,望風而逃,一戰成名,揚名天下。


    張夢嘯的“橫行鐧法”,固然強悍,而鍾成坤的雙戟,比起張夢嘯的銀鐧,也自是毫不遜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昆侖風雷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江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江子並收藏昆侖風雷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