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宏見玄雲道長相問,道:“道長莫急,既然我已經承諾,一定會將你們想知道的情況,毫不保留的說給你們聽,此際,已經是夜深人靜,時光正好,我等一邊飲酒,一邊暢談,豈不是好!”
玄雲道長笑道:“如此最好!”
霹靂神槍南宮宏,作為南京都指揮使,深受太宗皇帝的信任,密令他利用他,這個特殊的身份,盡可能的接近敵人,取得他們的信任,以便獲得他們,更多的作惡證據,在機會成熟的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
本來構想的事情,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卻不曾想到,今天,在“澹煙樓”,與敵人斡旋的時候,被秦淮三傑意外撞見。
這三人,也真是浩然正氣,疾惡如仇,對自己的行為,深惡痛絕,並不顧及以往的情誼,刀兵相向,全力以赴,準備將自己繩之以法。
不過,他深知秦淮三傑,肝膽相照,並無惡意,不得已佯裝敗落,息寧戰事,迴到會客廳中,一邊飲酒,一邊將在“澹煙樓”,他接觸的,那幾個神秘人的底細,給三人和盤托出。
南宮宏看著,麵前的秦淮三傑,道:“在“澹煙樓”,你們看到跟在我身後的,那個衣著闊綽,手拿折扇的人,便是大明朝東部沿海,叱吒風雲的巨賈,哈丹巴特爾。
他是一個蒙古族人,他的父親,就是當年蒙古族三衛之一的,兀良哈衛的都督,脫魯忽察爾。
因為脫魯忽察爾都督,在‘靖難之役’之中,幫助太宗皇帝,在爭取皇權的的鬥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太宗皇帝,為了酬謝他‘從戰有功’,給了他諸多特別的封賞,並被太宗皇帝,奉為上座嘉賓。
這個老謀深算的,脫魯忽察爾,見得到了太宗皇帝的青睞,也不失時機的,利用這一特權,派他的兒子,哈丹巴特爾,進入大明朝東部沿海城市,大顯身手,經營各種生意,曆經幾年時間,便血賺萬貫家財。
後來,因為太宗皇帝,對兀良哈衛部的大多承諾,沒有如實兌現,惹惱了脫魯忽察爾,迫使他反目成仇,於是,他串通泰寧衛,福餘衛,聯合強大的韃靼部太師阿魯台。
狗聚三萬之眾,大舉進攻大明朝的邊疆,致使大明朝邊關百姓生靈塗地,血流成河。
太宗皇帝獲悉消息之後,龍顏震怒,在永樂二十年,親自率兵征討這夥叛賊,最後,終於在屈裂兒河流域,重創了蒙古聯軍,殺死了兀良哈衛的都督,脫魯忽察爾。
當時,正在東南沿海一帶,經商的哈丹巴特爾,知悉父親,被太宗皇帝殺害以後,悲痛萬分,為報殺父之仇,立下豪言,定與大明朝勢不兩立。
自此,他絞盡腦汁,利用龐大的經濟實力,不遺餘力的資助,與大明朝廷不共戴天的一切勢力。
其中,他捐獻三十萬兩白銀,資助經常襲擾大明朝邊關的,外蒙韃靼部,捐獻五十萬兩白銀,扶植聲名狼藉的剃刀門,等等。
當下,又與正在東南沿海一帶,日漸猖獗的倭寇組織,眉來眼去。勾勾搭搭,總的來說,隻要是與大明朝,水火不容的敵人,他都在竭盡全力的支持。
這個人,也的確是神通廣大,他所經營的生意,已經涉及大明朝的各個領域,商鋪,典當鋪,藥鋪,印染廠,賭場等,無所不為。
他利用這些店鋪做掩護,除了賺取不法錢財之外,還籠絡賭徒,罪犯,為剃刀門,倭寇等這些組織,輸送人員,培植力量。
更有甚者,他還經常出入,沿海各大城市的官場,行賄腐蝕高官顯宦,刺探各大城市的海防布局,等等,他的所作所為,和險惡用心,無疑對大明朝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聽到此處,玄雲道長突然想起,如家客棧的事情,禁不住問道:“南京被盜三十萬兩白銀中的五萬兩,由揚州虎威鏢局總鏢頭皇甫瑞,親自押鏢。
護送的目的地,就是外蒙韃靼部,這件事情真正指使者,莫非就是此人?”
南宮宏道:“道長所言極是!”
鍾成坤聞言,對南宮宏道:“這些事情,若不是你打入敵人內部,我們又怎麽會知道這樣詳盡,你一個人隻身犯險,打入敵人內部,所獲的情報,即使是千軍萬馬,也難以抵換啊!”
本善大師接著道:“那麽,你作為一個堂堂的,南京都指揮使,又是如何接近,這個陰險的人物呢?”
南宮宏道:“這件事,說來也巧,在三年前的一天,我閑來無事,帶著隨從,在南京屬地巡視,當來到南京成賢街時,突遇一幫人,正聚集在一個,名為‘永豐旺’,典當鋪的門前吵鬧。
出於職責所在,我勒住馬韁,命令下屬上前打探情況,不一會兒,下屬迴來報告,說是一個百姓,在三個月之前,到這家‘永豐旺’典當鋪,典當了一件祖傳的翡翠手鐲,當時,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典當翡翠手鐲的典當金,是一百兩銀子,當費是三十兩銀子,當期是三個月。
今日,正好期限已到,主家便攜帶銀子來到‘永豐旺’典當鋪,準備贖迴那件翡翠手鐲。可是,不曾想到,這家典當鋪的老板,卻拿出一件一模一樣的玉鐲,聲稱在收當驗貨時,由於疏忽大意,沒有細致查驗,後來發現這件當品,原來竟是贗品。
不僅要拒絕退迴玉鐲,還要求玉鐲主人,退迴典當押金,否則就要報官,物主不服,於是,二人便爭執不休。
本來這件事,是屬於民間糾紛,歸提刑按察使衙門受理,我作為都指揮使,處理此事,實屬是越俎代庖。
但是,我出於伸張正義,對這種欺詐行為,豈能放任不管。於是,便命令屬下,將他們帶到南京都指揮使府衙,親自審理。
這個案子,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處理起來,還真的比較棘手,他們雙方各據一辭,中間又沒有證言。
正在我左右為難之際,典當翡翠玉鐲的主方,聲稱這個翡翠玉鐲,原本是一對兒,家中還有同樣的一個,待其拿到現場,經行內人士鑒定,果然是所說無誤。
鐵證如山,典當鋪的老板,不得不承認,是他們做了假,給先前典當的,那件翡翠玉鐲掉了包。
這樣的欺詐案件,根據我大明朝律例,‘永豐旺’典當鋪一方,不僅要賠償玉鐲主人,千兩白銀,還要懲罰典當鋪老板,坐牢一年。
真相既然大白,隻能按照法律程序執行,原以為此事就這樣了結,卻不曾想到,在我處理完案件的當天晚上,就有一位陌生人,來到我的府上,想要拜訪我,卻被我拒之門外。
誰知道,這個人堅持己見,在第二天傍晚,繼續拜訪本府,依然被我拒絕。
於是,在第三天,我吩咐下屬,暗中調查這個人的底細,方才知道,這個人正是家財萬貫,神通廣大,名震沿海各大城市的商界巨賈,來自蒙古的哈丹巴特爾。
當我知道了此人的真是身份,如獲至寶,驚喜萬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此人罪惡累累,聲名狼藉,早已上了我的黑名單!”
玄雲道長笑道:“如此最好!”
霹靂神槍南宮宏,作為南京都指揮使,深受太宗皇帝的信任,密令他利用他,這個特殊的身份,盡可能的接近敵人,取得他們的信任,以便獲得他們,更多的作惡證據,在機會成熟的時候,將他們一網打盡。
本來構想的事情,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卻不曾想到,今天,在“澹煙樓”,與敵人斡旋的時候,被秦淮三傑意外撞見。
這三人,也真是浩然正氣,疾惡如仇,對自己的行為,深惡痛絕,並不顧及以往的情誼,刀兵相向,全力以赴,準備將自己繩之以法。
不過,他深知秦淮三傑,肝膽相照,並無惡意,不得已佯裝敗落,息寧戰事,迴到會客廳中,一邊飲酒,一邊將在“澹煙樓”,他接觸的,那幾個神秘人的底細,給三人和盤托出。
南宮宏看著,麵前的秦淮三傑,道:“在“澹煙樓”,你們看到跟在我身後的,那個衣著闊綽,手拿折扇的人,便是大明朝東部沿海,叱吒風雲的巨賈,哈丹巴特爾。
他是一個蒙古族人,他的父親,就是當年蒙古族三衛之一的,兀良哈衛的都督,脫魯忽察爾。
因為脫魯忽察爾都督,在‘靖難之役’之中,幫助太宗皇帝,在爭取皇權的的鬥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太宗皇帝,為了酬謝他‘從戰有功’,給了他諸多特別的封賞,並被太宗皇帝,奉為上座嘉賓。
這個老謀深算的,脫魯忽察爾,見得到了太宗皇帝的青睞,也不失時機的,利用這一特權,派他的兒子,哈丹巴特爾,進入大明朝東部沿海城市,大顯身手,經營各種生意,曆經幾年時間,便血賺萬貫家財。
後來,因為太宗皇帝,對兀良哈衛部的大多承諾,沒有如實兌現,惹惱了脫魯忽察爾,迫使他反目成仇,於是,他串通泰寧衛,福餘衛,聯合強大的韃靼部太師阿魯台。
狗聚三萬之眾,大舉進攻大明朝的邊疆,致使大明朝邊關百姓生靈塗地,血流成河。
太宗皇帝獲悉消息之後,龍顏震怒,在永樂二十年,親自率兵征討這夥叛賊,最後,終於在屈裂兒河流域,重創了蒙古聯軍,殺死了兀良哈衛的都督,脫魯忽察爾。
當時,正在東南沿海一帶,經商的哈丹巴特爾,知悉父親,被太宗皇帝殺害以後,悲痛萬分,為報殺父之仇,立下豪言,定與大明朝勢不兩立。
自此,他絞盡腦汁,利用龐大的經濟實力,不遺餘力的資助,與大明朝廷不共戴天的一切勢力。
其中,他捐獻三十萬兩白銀,資助經常襲擾大明朝邊關的,外蒙韃靼部,捐獻五十萬兩白銀,扶植聲名狼藉的剃刀門,等等。
當下,又與正在東南沿海一帶,日漸猖獗的倭寇組織,眉來眼去。勾勾搭搭,總的來說,隻要是與大明朝,水火不容的敵人,他都在竭盡全力的支持。
這個人,也的確是神通廣大,他所經營的生意,已經涉及大明朝的各個領域,商鋪,典當鋪,藥鋪,印染廠,賭場等,無所不為。
他利用這些店鋪做掩護,除了賺取不法錢財之外,還籠絡賭徒,罪犯,為剃刀門,倭寇等這些組織,輸送人員,培植力量。
更有甚者,他還經常出入,沿海各大城市的官場,行賄腐蝕高官顯宦,刺探各大城市的海防布局,等等,他的所作所為,和險惡用心,無疑對大明朝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聽到此處,玄雲道長突然想起,如家客棧的事情,禁不住問道:“南京被盜三十萬兩白銀中的五萬兩,由揚州虎威鏢局總鏢頭皇甫瑞,親自押鏢。
護送的目的地,就是外蒙韃靼部,這件事情真正指使者,莫非就是此人?”
南宮宏道:“道長所言極是!”
鍾成坤聞言,對南宮宏道:“這些事情,若不是你打入敵人內部,我們又怎麽會知道這樣詳盡,你一個人隻身犯險,打入敵人內部,所獲的情報,即使是千軍萬馬,也難以抵換啊!”
本善大師接著道:“那麽,你作為一個堂堂的,南京都指揮使,又是如何接近,這個陰險的人物呢?”
南宮宏道:“這件事,說來也巧,在三年前的一天,我閑來無事,帶著隨從,在南京屬地巡視,當來到南京成賢街時,突遇一幫人,正聚集在一個,名為‘永豐旺’,典當鋪的門前吵鬧。
出於職責所在,我勒住馬韁,命令下屬上前打探情況,不一會兒,下屬迴來報告,說是一個百姓,在三個月之前,到這家‘永豐旺’典當鋪,典當了一件祖傳的翡翠手鐲,當時,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典當翡翠手鐲的典當金,是一百兩銀子,當費是三十兩銀子,當期是三個月。
今日,正好期限已到,主家便攜帶銀子來到‘永豐旺’典當鋪,準備贖迴那件翡翠手鐲。可是,不曾想到,這家典當鋪的老板,卻拿出一件一模一樣的玉鐲,聲稱在收當驗貨時,由於疏忽大意,沒有細致查驗,後來發現這件當品,原來竟是贗品。
不僅要拒絕退迴玉鐲,還要求玉鐲主人,退迴典當押金,否則就要報官,物主不服,於是,二人便爭執不休。
本來這件事,是屬於民間糾紛,歸提刑按察使衙門受理,我作為都指揮使,處理此事,實屬是越俎代庖。
但是,我出於伸張正義,對這種欺詐行為,豈能放任不管。於是,便命令屬下,將他們帶到南京都指揮使府衙,親自審理。
這個案子,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處理起來,還真的比較棘手,他們雙方各據一辭,中間又沒有證言。
正在我左右為難之際,典當翡翠玉鐲的主方,聲稱這個翡翠玉鐲,原本是一對兒,家中還有同樣的一個,待其拿到現場,經行內人士鑒定,果然是所說無誤。
鐵證如山,典當鋪的老板,不得不承認,是他們做了假,給先前典當的,那件翡翠玉鐲掉了包。
這樣的欺詐案件,根據我大明朝律例,‘永豐旺’典當鋪一方,不僅要賠償玉鐲主人,千兩白銀,還要懲罰典當鋪老板,坐牢一年。
真相既然大白,隻能按照法律程序執行,原以為此事就這樣了結,卻不曾想到,在我處理完案件的當天晚上,就有一位陌生人,來到我的府上,想要拜訪我,卻被我拒之門外。
誰知道,這個人堅持己見,在第二天傍晚,繼續拜訪本府,依然被我拒絕。
於是,在第三天,我吩咐下屬,暗中調查這個人的底細,方才知道,這個人正是家財萬貫,神通廣大,名震沿海各大城市的商界巨賈,來自蒙古的哈丹巴特爾。
當我知道了此人的真是身份,如獲至寶,驚喜萬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此人罪惡累累,聲名狼藉,早已上了我的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