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頁
快穿之養老攻略(上) 作者:快穿狂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後才滿意的把係統收好。
準備等過兩天有空去見兒子的時候,順帶著幫自己兒子綁定上。
至於為啥把古今美食庫抹掉。
表現母愛,總不能就噓寒問暖和嘮叨吧,那不是在表現母愛,那是在惹人厭煩,沒有哪個晚輩喜歡長輩嘮叨,特別是叛逆期的時候。
子受現在年紀正好不大。
即使沒到叛逆期,那估計過兩年也該到了,所以喬木當然不可能選擇用嘮叨和噓寒問暖去表現自己的母愛,而美食恰恰是不二之選。
隻要找對了口味。
沒有人不喜歡美食。
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格外如此。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餓。
一個嘮叨的母親和一個從來不嘮叨,隔三差五就送美食的母親。
孩子更喜歡哪個還用說嗎。
至於教育?
有係統和太宰太師在。
根本就用不著喬木操心。
……
第二天,喬木特地親自去了一趟膳食間,指使裏麵的宮人折騰了兩個多時辰,這才好不容易把膳食間裏麵為數不多的小麥全部都磨成了細麵粉,並且包了頓鹿肉餃子。
這真不能怪喬木浪費時間。
也不能怪她為啥包鹿肉餃子。
因為,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啊。
商人的主食根本就不是小麥和水稻,他們這時候正常吃的是黍米和粟米,小麥和水稻都要排在這兩種米後麵,而且小麥也不是磨成麵吃,而是直接帶著殼吃,叫麥飯。
當然,也有講究的會去殼吃。
不過這麽做的人比較少。
因為有精力的貴族一般都是吃黍米和粟,而沒精力的平民平常忙得很,哪有空做這種勞神的事情。
所以膳食間小麥都是帶殼的。
喬木想吃麵食得先去殼磨麵。
幸好這時候已經有磨盤的原始形態,磑這種近似磨盤的東西了。
雖然用起來遠沒磨盤方便。
但好歹不用手工去磨。
磨完麵之後想包餃子,喬木才發現初冬時節根本沒什麽素菜,菘菜就那麽幾顆,還得給帝乙吃,其他幾種野菜味道都不咋樣,豬肉牛肉啥的也都沒有,最後,喬木隻能將就用膳食間裏剩下最多的鹿肉剁餡,加了點配菜,包了鹿肉餃子。
雖然各方麵都不怎麽滿意。
但好在喬木手藝不錯。
所以最終包出來的鹿肉餃子雖然沒到驚艷的程度,但的確還蠻好吃的,反正肯定比昨天肉羹好吃。
嚐了兩個,喬木發現味道還可以之後,立刻就讓人把剩下的餃子都放到早就準備好的銅鼎裏,並且還用原本用作溫酒的斝,裝了不少餃子湯一起帶著,有餃子湯配餃子一起吃,也能更多的保留餃子味。
免得來迴時間太長。
讓餃子的味道變得太差。
東西都裝好後,喬木就趕緊讓自己身邊伺候的女官帶著那些青銅器跟著,一起匆匆往恵隆宮而去。
準備去看望下她的三兒子。
順帶著把係統給他。
幫他綁定千古帝君係統。
到了宮殿外麵,領頭的女官進去表示帝後到來,恵隆宮的大門才在幾位內監的努力下,轟然敞開。
直到這時,喬木才發現宮殿裏不僅隻有她兒子一個人,還有一個身穿黑色皮草,一個穿青靛色錦緞的中老年人,坐在她兒子的對麵。
再思及昨天帝乙的話。
喬木立刻就明了了那兩個人的身份:「原來太宰和太師正在授課。
我真是冒昧了,還望莫怪。
天色已然不早,我特地給我兒帶了點新鮮食物填填肚子,兩位一起用點吧,腹內飢餓可學不進去。」
說著的同時喬木就已經信步走了進去,並且抬手吩咐女官分餐。
其實在過去,準確來講,是在後來正常使用的桌子板凳沒有流行開來的時候,古人貫徹的一直都是分餐製,大型宴會上麵更是如此。
推杯問盞啥的是不存在的。
那是很多年之後的事了。
「帝後,這些東西是何物?
我們怎麽從未見過?」
到底是帝後親至,太宰他們也不敢不給麵子,隻是當每人幾個餃子放到他們麵前的時候,他們還是疑惑的抬頭望向喬木,詢問出聲。
「這是我用麥子去殼磨成粉,和水揉捏成團,包了些鹿肉製作的餃子,兩位可以嚐嚐,味道不錯的。
子受,你也嚐嚐吧。
最近學習怕是辛苦了。
得多吃點補補。」
喬木一邊解釋,一邊也沒忘了關切地對自己兒子說著,同時千古帝君係統更是同步打入子受識海。
第899章 殷商子受帝太後(6)
「帝後,此舉太過勞民費神。
將麥子去殼磨粉,再和水成團得多費多少勞力,當為不可取也。
還望帝後日後莫要如此。
否則,臣恐得參奏帝君了!」
太師比幹一口都沒吃,就先認為喬木所作所為太過於浪費民力。
不是仁君仁後之舉。
當即就開始勸誡起來。
說實話,喬木在一開始,對這個太師比幹的感官還是不錯的,畢竟他歷史上的名聲的確也還可以。
可是,聽他說出這些話之後。
原始印象轟然倒塌。
準備等過兩天有空去見兒子的時候,順帶著幫自己兒子綁定上。
至於為啥把古今美食庫抹掉。
表現母愛,總不能就噓寒問暖和嘮叨吧,那不是在表現母愛,那是在惹人厭煩,沒有哪個晚輩喜歡長輩嘮叨,特別是叛逆期的時候。
子受現在年紀正好不大。
即使沒到叛逆期,那估計過兩年也該到了,所以喬木當然不可能選擇用嘮叨和噓寒問暖去表現自己的母愛,而美食恰恰是不二之選。
隻要找對了口味。
沒有人不喜歡美食。
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格外如此。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餓。
一個嘮叨的母親和一個從來不嘮叨,隔三差五就送美食的母親。
孩子更喜歡哪個還用說嗎。
至於教育?
有係統和太宰太師在。
根本就用不著喬木操心。
……
第二天,喬木特地親自去了一趟膳食間,指使裏麵的宮人折騰了兩個多時辰,這才好不容易把膳食間裏麵為數不多的小麥全部都磨成了細麵粉,並且包了頓鹿肉餃子。
這真不能怪喬木浪費時間。
也不能怪她為啥包鹿肉餃子。
因為,這都是沒辦法的事啊。
商人的主食根本就不是小麥和水稻,他們這時候正常吃的是黍米和粟米,小麥和水稻都要排在這兩種米後麵,而且小麥也不是磨成麵吃,而是直接帶著殼吃,叫麥飯。
當然,也有講究的會去殼吃。
不過這麽做的人比較少。
因為有精力的貴族一般都是吃黍米和粟,而沒精力的平民平常忙得很,哪有空做這種勞神的事情。
所以膳食間小麥都是帶殼的。
喬木想吃麵食得先去殼磨麵。
幸好這時候已經有磨盤的原始形態,磑這種近似磨盤的東西了。
雖然用起來遠沒磨盤方便。
但好歹不用手工去磨。
磨完麵之後想包餃子,喬木才發現初冬時節根本沒什麽素菜,菘菜就那麽幾顆,還得給帝乙吃,其他幾種野菜味道都不咋樣,豬肉牛肉啥的也都沒有,最後,喬木隻能將就用膳食間裏剩下最多的鹿肉剁餡,加了點配菜,包了鹿肉餃子。
雖然各方麵都不怎麽滿意。
但好在喬木手藝不錯。
所以最終包出來的鹿肉餃子雖然沒到驚艷的程度,但的確還蠻好吃的,反正肯定比昨天肉羹好吃。
嚐了兩個,喬木發現味道還可以之後,立刻就讓人把剩下的餃子都放到早就準備好的銅鼎裏,並且還用原本用作溫酒的斝,裝了不少餃子湯一起帶著,有餃子湯配餃子一起吃,也能更多的保留餃子味。
免得來迴時間太長。
讓餃子的味道變得太差。
東西都裝好後,喬木就趕緊讓自己身邊伺候的女官帶著那些青銅器跟著,一起匆匆往恵隆宮而去。
準備去看望下她的三兒子。
順帶著把係統給他。
幫他綁定千古帝君係統。
到了宮殿外麵,領頭的女官進去表示帝後到來,恵隆宮的大門才在幾位內監的努力下,轟然敞開。
直到這時,喬木才發現宮殿裏不僅隻有她兒子一個人,還有一個身穿黑色皮草,一個穿青靛色錦緞的中老年人,坐在她兒子的對麵。
再思及昨天帝乙的話。
喬木立刻就明了了那兩個人的身份:「原來太宰和太師正在授課。
我真是冒昧了,還望莫怪。
天色已然不早,我特地給我兒帶了點新鮮食物填填肚子,兩位一起用點吧,腹內飢餓可學不進去。」
說著的同時喬木就已經信步走了進去,並且抬手吩咐女官分餐。
其實在過去,準確來講,是在後來正常使用的桌子板凳沒有流行開來的時候,古人貫徹的一直都是分餐製,大型宴會上麵更是如此。
推杯問盞啥的是不存在的。
那是很多年之後的事了。
「帝後,這些東西是何物?
我們怎麽從未見過?」
到底是帝後親至,太宰他們也不敢不給麵子,隻是當每人幾個餃子放到他們麵前的時候,他們還是疑惑的抬頭望向喬木,詢問出聲。
「這是我用麥子去殼磨成粉,和水揉捏成團,包了些鹿肉製作的餃子,兩位可以嚐嚐,味道不錯的。
子受,你也嚐嚐吧。
最近學習怕是辛苦了。
得多吃點補補。」
喬木一邊解釋,一邊也沒忘了關切地對自己兒子說著,同時千古帝君係統更是同步打入子受識海。
第899章 殷商子受帝太後(6)
「帝後,此舉太過勞民費神。
將麥子去殼磨粉,再和水成團得多費多少勞力,當為不可取也。
還望帝後日後莫要如此。
否則,臣恐得參奏帝君了!」
太師比幹一口都沒吃,就先認為喬木所作所為太過於浪費民力。
不是仁君仁後之舉。
當即就開始勸誡起來。
說實話,喬木在一開始,對這個太師比幹的感官還是不錯的,畢竟他歷史上的名聲的確也還可以。
可是,聽他說出這些話之後。
原始印象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