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快穿之養老攻略(上) 作者:快穿狂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一出。
劉徹嘴角微揚。
陳阿嬌身子不由一抖,但轉瞬就被喬木握住手,安撫了下來:
「怎麽,你還要殺了哀家的外孫女不成,過得下去就過,過不下去就和離,這有什麽大不了的,民間能有和離之事,皇家為何不能有?
難不成你們要哀家眼睜睜的看著哀家的外孫女,被磋磨致死嗎?
和離之事,就此說定。
除了和離,還有一件事。
從今往後,皇族宗室內,三代以內血親不得聯姻,過去的事就不追究了,從今往後,但凡再有聯姻者,全部廢除爵位,貶為平民。」
三代以內血親不允許聯姻,這件事不好全麵推廣,但是在皇室內推廣還是沒有問題的,至少說,絕大多數宗親和大臣勛貴是絕對不會反對的,畢竟當年呂氏早就已經是前車之鑑,這種事對他們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自然不會拒絕或者反對,反對的無非就是外戚。
可喬木現在就是這大漢皇朝最大的外戚,她都支持,其他外戚又能有什麽話說,自然隻能憋著。
因此,這話一出,在場大臣勛貴全部都紛紛同意,當然,僅僅隻是同意三代以內血親不得聯姻這件事,對於和離的事依舊還是反對。
堅決以及十分的反對。
伴隨著反對聲越來越大,跪坐在喬木邊上的陳阿嬌的身體也越來越抖,喬木明白,她的心已經開始動搖了,不過,喬木顯然也不可能任由事情就這麽繼續發展下去。
當即一拍案桌,怒道:
「此事不容有異議。
哀家說和離就和離,來人,給哀家擬懿旨,敕令皇上與皇後兩者和離,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幹。
再令,封阿嬌為曦康郡主,封邑三千戶,賜郡主府和皇宮行走。
若是再有人敢說帝後之間絕對不允許和離,那哀家就換個皇帝。
廢帝自然就可以和離了。
嗬,阿嬌,跟我走。」
漢朝皇室可不像後來的宋明後期,大臣堅決反對,皇帝甚至還無能為力,漢朝前期,皇室的威嚴絕對是很重的,就算大臣反對,隻要皇帝實權在握,兵權在握,那麽命令一樣能夠下達,絕不容拒絕。
如今喬木雖然不是皇帝,可是別忘了,兵符在她手裏,實權也在她手裏,真惹急了,她就是直接廢除劉徹的皇位,也沒人敢說什麽。
因此,她的懿旨自然有用。
不遜色於聖旨般的有用。
下麵大臣宗親雖然還想繼續反對,可此時他們都已經被喬木所謂的換個皇帝給嚇住了,所以自然無力阻止,而劉徹此時也是臉色蒼白無比,不敢說任何反對阻止的話。
三日後,喬木的懿旨就正式越過朝中所有大臣,傳達大漢疆域。
頓時,舉國譁然。
當然,僅僅隻是震驚,並沒有說出什麽動亂,畢竟隻是帝後之間和離,又不是廢帝,大家最多私底下討論八卦一番,當個話題聊聊。
不過,除此之外,這件事對新登基沒幾年的劉徹的名望打擊也是極大的,很多原本想投效他做一番事業的,現在都知道他根本不是太皇太後的對手,所以紛紛壓下各自想法,準備等太皇太後死了再說。
可惜,這一等就不知哪年哪月了,甚至不知道等的到等不到了。
……
長安城
喬木侄子,魏其侯府內
章武侯竇定,潁陰侯灌強,武陽侯蕭勝,堂邑侯陳須,隆慮侯陳蟜五人,分別跪坐在魏其侯竇嬰左右,一個個頗有些愁眉苦臉。
「長兄,姑母如此行事,恐怕已經惡了那劉徹,如今姑母在時自然無憂,可是若哪日姑母去了,劉徹他不敢對姑母動手,可對我們……
這可該如何是好。」
在座這些列侯就沒傻子,很清楚劉家皇帝的性子,更何況,他們竇家過去也是靠著竇太後,順帶著踩著薄太後家那些親戚才能夠順利上位,如今那劉徹親母還在,而且已經開始扶持王家外戚,如今他們姑母又這般得罪了劉徹,日後姑母一去,他們又哪能有什麽好下場。
這不,聽到消息,相熟的就趕緊過來想討論一下接下來怎麽辦?
「我又能有什麽辦法,我那丞相的位置都被姑母讓人給撤了,如今姑母對我甚是不喜,好幾次求見都不見我,說除非我摒棄儒學,學習黃老之道,否則就不想再見到我。」
魏其侯也是眉頭緊皺。
無可奈何。
第318章 實權在握竇太後(4)
「竇兄,你就非得抱著那孔丘的學問不放手嗎?黃老之學難道就比不上你那孔丘之學?當年那孔丘不也曾拜老子為師,而且,如今這朝堂在黃老之學的治理之下不蠻好的?
百姓安居,生民樂業。
稍微富裕些的,家裏就能養上些牲畜,牛馬成群,這些靠的可都是黃老垂拱而治的學問,而不是你學的那所謂的什麽儒家王道之術。」
蕭勝很是無奈的說著。
他雖然對百家之爭了解的不是很多,可是暫時他是真沒看出儒家到底有什麽好的,當年先秦之所以能夠強盛起來,那靠的是法家,如今大漢之所以能強盛起來,那靠的是繼承先秦的製度稍加改善,並且以黃老垂拱之治,養育萬民生息。
從古至今,未曾聽聞儒家有什麽強大國家的方法,隻講什麽禮義仁善,可敵人卻不會跟你講這些。
劉徹嘴角微揚。
陳阿嬌身子不由一抖,但轉瞬就被喬木握住手,安撫了下來:
「怎麽,你還要殺了哀家的外孫女不成,過得下去就過,過不下去就和離,這有什麽大不了的,民間能有和離之事,皇家為何不能有?
難不成你們要哀家眼睜睜的看著哀家的外孫女,被磋磨致死嗎?
和離之事,就此說定。
除了和離,還有一件事。
從今往後,皇族宗室內,三代以內血親不得聯姻,過去的事就不追究了,從今往後,但凡再有聯姻者,全部廢除爵位,貶為平民。」
三代以內血親不允許聯姻,這件事不好全麵推廣,但是在皇室內推廣還是沒有問題的,至少說,絕大多數宗親和大臣勛貴是絕對不會反對的,畢竟當年呂氏早就已經是前車之鑑,這種事對他們而言隻有好處,沒有壞處,自然不會拒絕或者反對,反對的無非就是外戚。
可喬木現在就是這大漢皇朝最大的外戚,她都支持,其他外戚又能有什麽話說,自然隻能憋著。
因此,這話一出,在場大臣勛貴全部都紛紛同意,當然,僅僅隻是同意三代以內血親不得聯姻這件事,對於和離的事依舊還是反對。
堅決以及十分的反對。
伴隨著反對聲越來越大,跪坐在喬木邊上的陳阿嬌的身體也越來越抖,喬木明白,她的心已經開始動搖了,不過,喬木顯然也不可能任由事情就這麽繼續發展下去。
當即一拍案桌,怒道:
「此事不容有異議。
哀家說和離就和離,來人,給哀家擬懿旨,敕令皇上與皇後兩者和離,從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幹。
再令,封阿嬌為曦康郡主,封邑三千戶,賜郡主府和皇宮行走。
若是再有人敢說帝後之間絕對不允許和離,那哀家就換個皇帝。
廢帝自然就可以和離了。
嗬,阿嬌,跟我走。」
漢朝皇室可不像後來的宋明後期,大臣堅決反對,皇帝甚至還無能為力,漢朝前期,皇室的威嚴絕對是很重的,就算大臣反對,隻要皇帝實權在握,兵權在握,那麽命令一樣能夠下達,絕不容拒絕。
如今喬木雖然不是皇帝,可是別忘了,兵符在她手裏,實權也在她手裏,真惹急了,她就是直接廢除劉徹的皇位,也沒人敢說什麽。
因此,她的懿旨自然有用。
不遜色於聖旨般的有用。
下麵大臣宗親雖然還想繼續反對,可此時他們都已經被喬木所謂的換個皇帝給嚇住了,所以自然無力阻止,而劉徹此時也是臉色蒼白無比,不敢說任何反對阻止的話。
三日後,喬木的懿旨就正式越過朝中所有大臣,傳達大漢疆域。
頓時,舉國譁然。
當然,僅僅隻是震驚,並沒有說出什麽動亂,畢竟隻是帝後之間和離,又不是廢帝,大家最多私底下討論八卦一番,當個話題聊聊。
不過,除此之外,這件事對新登基沒幾年的劉徹的名望打擊也是極大的,很多原本想投效他做一番事業的,現在都知道他根本不是太皇太後的對手,所以紛紛壓下各自想法,準備等太皇太後死了再說。
可惜,這一等就不知哪年哪月了,甚至不知道等的到等不到了。
……
長安城
喬木侄子,魏其侯府內
章武侯竇定,潁陰侯灌強,武陽侯蕭勝,堂邑侯陳須,隆慮侯陳蟜五人,分別跪坐在魏其侯竇嬰左右,一個個頗有些愁眉苦臉。
「長兄,姑母如此行事,恐怕已經惡了那劉徹,如今姑母在時自然無憂,可是若哪日姑母去了,劉徹他不敢對姑母動手,可對我們……
這可該如何是好。」
在座這些列侯就沒傻子,很清楚劉家皇帝的性子,更何況,他們竇家過去也是靠著竇太後,順帶著踩著薄太後家那些親戚才能夠順利上位,如今那劉徹親母還在,而且已經開始扶持王家外戚,如今他們姑母又這般得罪了劉徹,日後姑母一去,他們又哪能有什麽好下場。
這不,聽到消息,相熟的就趕緊過來想討論一下接下來怎麽辦?
「我又能有什麽辦法,我那丞相的位置都被姑母讓人給撤了,如今姑母對我甚是不喜,好幾次求見都不見我,說除非我摒棄儒學,學習黃老之道,否則就不想再見到我。」
魏其侯也是眉頭緊皺。
無可奈何。
第318章 實權在握竇太後(4)
「竇兄,你就非得抱著那孔丘的學問不放手嗎?黃老之學難道就比不上你那孔丘之學?當年那孔丘不也曾拜老子為師,而且,如今這朝堂在黃老之學的治理之下不蠻好的?
百姓安居,生民樂業。
稍微富裕些的,家裏就能養上些牲畜,牛馬成群,這些靠的可都是黃老垂拱而治的學問,而不是你學的那所謂的什麽儒家王道之術。」
蕭勝很是無奈的說著。
他雖然對百家之爭了解的不是很多,可是暫時他是真沒看出儒家到底有什麽好的,當年先秦之所以能夠強盛起來,那靠的是法家,如今大漢之所以能強盛起來,那靠的是繼承先秦的製度稍加改善,並且以黃老垂拱之治,養育萬民生息。
從古至今,未曾聽聞儒家有什麽強大國家的方法,隻講什麽禮義仁善,可敵人卻不會跟你講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