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快穿之養老攻略(中) 作者:快穿狂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是,錢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朕祖母的遺願便是與英宗皇帝合陵,您這是想幹甚?
這是祖母之遺願,朕……」
弘治帝十七年前是曾經見過喬木的,對此印象還算深刻,所以自然不會不認識她,但他還是有些詫異於喬木的話,並且表示這是他祖母遺願,為了孝他也不能不遵守。
不過喬木迅速打斷了他的話:
「所以,你就要因為你祖母的遺願,枉顧你祖父的遺旨了,是嗎?
是先先帝遺旨重要。
還是太皇太後遺願重要?
陛下莫要忘了,哀家才是英宗陛下的正妻,不論是祖宗家法還是儒家禮法,那都該是哀家與英宗陛下合葬,英宗去世四十年,哀家在英宗皇陵邊上守了三十六年,而你的祖母又在英宗皇陵邊守了幾年?
一個月都沒有。
就連守孝都不足一年?
她又憑什麽與英宗合葬?
憑她臉大嗎?還是憑她有你就可以把我這個正妻給扔到一邊去?
今天就讓百官評評理,實在不行就讓天下百姓評評理,是哀家有資格與英宗合葬,還是她有資格?
這是英宗陛下的遺旨。
諸位不信的可以看看,具體情況,皇家宗室那邊應該也有記載。
再不信的,也可以把皇家宗室年長的請過來,請過來確定真假。」
喬木的理由不要太多。
雖然她沒有兒子,沒有孫子。
但是就憑她這些年的行為,憑祖宗之法,憑儒家禮法,不論朝哪邊說,都是她這邊占理,就算是跟天下百姓宣傳一下,也絕對是支持她這個守陵三十六年的正妻占據絕大多數,即便沒有其他的任何證據存在,就憑她守陵三十六年這點。
她便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沒有人能用這點攻譏她。
「老夫可以證明,當年英宗陛下的確留過這樣的遺旨,周太皇太後倒是想阻止,不過被內閣大臣駁迴了,不論是英宗陛下的意願,還是錢太皇太後本身願意為英宗陛下守陵三十六年的恩愛之舉,都是遠非周太皇太後她所能相提並論的事。
先前合葬之事。
還望陛下深思。」
出於感動,宗室那邊首先站了出來,表達了對喬木的讚許支持。
「陛下,英宗陛下臨死之前依舊惦記著錢太皇太後,生怕錢太皇太後受委屈,特地廢了殉葬惡習,為的就是能讓錢太皇太後安享晚年。
錢太皇太後也深感英宗陛下之情,不敢以身殉葬,隻願枯守皇陵與英宗陛下為伴,這是何等深情。
還望陛下莫要辜負英宗遺願。
理當收迴成名。」
繼宗室之後,宗室邊上的那些後宮太妃太上妃等,也都紛紛感動出聲,既是真的因為喬木表現出來的與英宗情深而感動,也是為了報恩,畢竟她們之所以能活下來,那全都是因為英宗廢除了殉葬之製。
否則她們這些無子妃嬪,都得按例,給先帝,先先帝等人殉葬。
如此活命之恩怎能不報?
怎能讓英宗不能如願以償呢。
有宗室和眾太妃出言,朝中大臣也紛紛理清了情況,除了與周家有關係的那些大臣沒有說話之外。
其餘大臣,特別是禮部大臣。
全都紛紛發言支持。
幫喬木說話。
也是幫禮法說話。
弘治帝一時間心亂如麻,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反對,但是卻也不想讓撫養他長大的祖母最後的遺願都不能達成,所以最後隻能匆匆撂下兩句話,表示事情延後再談,然後便落荒而逃,暫時離開了宮殿這。
而喬木也隨後離開。
在就是她的地盤,慈懿宮暫時住了下來,並且迅速派遣人手將先前發生的事情傳了出去,希望能夠藉此讓百官和百姓中的大部分支持她,徹底杜絕了周太皇太後合陵。
第1223章 孝莊錢太後的不甘(19)
太皇太後應該停靈的時間是遠沒有皇上應該停靈的時間長的,因此四天之後,弘治帝就算再不願意。
那他也必須正式表態。
畢竟,總不能把周太皇太後的棺槨一直放在慈安宮那邊停靈吧。
就算有做過一定防腐措施。
如今天氣也不熱。
那時間久了也是會有味道的。
而且喪禮是有規矩的。
不能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錯過了時辰是很不吉利的事。
但是喬木咬死了不鬆口,百官宗室也表示應該按規矩來,再加上民間輿論的推波助瀾,弘治帝終究還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妥協了,同意讓周太皇太後葬入陪墓,主墓中屬於皇後的位置依舊還歸喬木所有。
至此,喬木才算是順利功成。
這次成功後,喬木就不像上次那樣,很快重新迴裕陵那邊去了。
因為弘治帝最遲明年就得死。
她這邊來迴一趟還挺費事的。
為了能省點事,喬木特地找了個藉口,說自己常年沒有迴皇宮這邊住頗為想念,而且也很喜歡厚照這個重孫子,表示要在皇宮當中暫住一年,一年之後再迴到裕陵那。
太皇太後不走,弘治帝也不能攆人,再加上太皇太後都快八十歲了,說不定哪天就去了,就算把她留在皇宮當中養老也是應該的事。
所以喬木自然是很順理成章。
太皇太後,朕祖母的遺願便是與英宗皇帝合陵,您這是想幹甚?
這是祖母之遺願,朕……」
弘治帝十七年前是曾經見過喬木的,對此印象還算深刻,所以自然不會不認識她,但他還是有些詫異於喬木的話,並且表示這是他祖母遺願,為了孝他也不能不遵守。
不過喬木迅速打斷了他的話:
「所以,你就要因為你祖母的遺願,枉顧你祖父的遺旨了,是嗎?
是先先帝遺旨重要。
還是太皇太後遺願重要?
陛下莫要忘了,哀家才是英宗陛下的正妻,不論是祖宗家法還是儒家禮法,那都該是哀家與英宗陛下合葬,英宗去世四十年,哀家在英宗皇陵邊上守了三十六年,而你的祖母又在英宗皇陵邊守了幾年?
一個月都沒有。
就連守孝都不足一年?
她又憑什麽與英宗合葬?
憑她臉大嗎?還是憑她有你就可以把我這個正妻給扔到一邊去?
今天就讓百官評評理,實在不行就讓天下百姓評評理,是哀家有資格與英宗合葬,還是她有資格?
這是英宗陛下的遺旨。
諸位不信的可以看看,具體情況,皇家宗室那邊應該也有記載。
再不信的,也可以把皇家宗室年長的請過來,請過來確定真假。」
喬木的理由不要太多。
雖然她沒有兒子,沒有孫子。
但是就憑她這些年的行為,憑祖宗之法,憑儒家禮法,不論朝哪邊說,都是她這邊占理,就算是跟天下百姓宣傳一下,也絕對是支持她這個守陵三十六年的正妻占據絕大多數,即便沒有其他的任何證據存在,就憑她守陵三十六年這點。
她便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沒有人能用這點攻譏她。
「老夫可以證明,當年英宗陛下的確留過這樣的遺旨,周太皇太後倒是想阻止,不過被內閣大臣駁迴了,不論是英宗陛下的意願,還是錢太皇太後本身願意為英宗陛下守陵三十六年的恩愛之舉,都是遠非周太皇太後她所能相提並論的事。
先前合葬之事。
還望陛下深思。」
出於感動,宗室那邊首先站了出來,表達了對喬木的讚許支持。
「陛下,英宗陛下臨死之前依舊惦記著錢太皇太後,生怕錢太皇太後受委屈,特地廢了殉葬惡習,為的就是能讓錢太皇太後安享晚年。
錢太皇太後也深感英宗陛下之情,不敢以身殉葬,隻願枯守皇陵與英宗陛下為伴,這是何等深情。
還望陛下莫要辜負英宗遺願。
理當收迴成名。」
繼宗室之後,宗室邊上的那些後宮太妃太上妃等,也都紛紛感動出聲,既是真的因為喬木表現出來的與英宗情深而感動,也是為了報恩,畢竟她們之所以能活下來,那全都是因為英宗廢除了殉葬之製。
否則她們這些無子妃嬪,都得按例,給先帝,先先帝等人殉葬。
如此活命之恩怎能不報?
怎能讓英宗不能如願以償呢。
有宗室和眾太妃出言,朝中大臣也紛紛理清了情況,除了與周家有關係的那些大臣沒有說話之外。
其餘大臣,特別是禮部大臣。
全都紛紛發言支持。
幫喬木說話。
也是幫禮法說話。
弘治帝一時間心亂如麻,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反對,但是卻也不想讓撫養他長大的祖母最後的遺願都不能達成,所以最後隻能匆匆撂下兩句話,表示事情延後再談,然後便落荒而逃,暫時離開了宮殿這。
而喬木也隨後離開。
在就是她的地盤,慈懿宮暫時住了下來,並且迅速派遣人手將先前發生的事情傳了出去,希望能夠藉此讓百官和百姓中的大部分支持她,徹底杜絕了周太皇太後合陵。
第1223章 孝莊錢太後的不甘(19)
太皇太後應該停靈的時間是遠沒有皇上應該停靈的時間長的,因此四天之後,弘治帝就算再不願意。
那他也必須正式表態。
畢竟,總不能把周太皇太後的棺槨一直放在慈安宮那邊停靈吧。
就算有做過一定防腐措施。
如今天氣也不熱。
那時間久了也是會有味道的。
而且喪禮是有規矩的。
不能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錯過了時辰是很不吉利的事。
但是喬木咬死了不鬆口,百官宗室也表示應該按規矩來,再加上民間輿論的推波助瀾,弘治帝終究還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妥協了,同意讓周太皇太後葬入陪墓,主墓中屬於皇後的位置依舊還歸喬木所有。
至此,喬木才算是順利功成。
這次成功後,喬木就不像上次那樣,很快重新迴裕陵那邊去了。
因為弘治帝最遲明年就得死。
她這邊來迴一趟還挺費事的。
為了能省點事,喬木特地找了個藉口,說自己常年沒有迴皇宮這邊住頗為想念,而且也很喜歡厚照這個重孫子,表示要在皇宮當中暫住一年,一年之後再迴到裕陵那。
太皇太後不走,弘治帝也不能攆人,再加上太皇太後都快八十歲了,說不定哪天就去了,就算把她留在皇宮當中養老也是應該的事。
所以喬木自然是很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