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龍體有恙?崋星1號
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 作者:靈靈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月後,蘇州沈氏紡織廠遭百姓打雜案件被聯合調查組查清。
沈氏及其商業對手陸氏涉案人員皆被嚴判——陸氏策劃此事之人被判流放黑山行省,終生為苦役,其餘相關涉案人員亦遭流放。
沈氏賄賂審判員之人同樣被流放黑山行省。
至於被賄賂的官員,不僅被免職,還被流放往北山行省。
至於組織、帶頭打砸沈氏紡織廠的幾個前沈氏雇工,則被流放東藩島。
除此外,沈氏、陸氏皆被罰款十數萬銀元。
在劉瑞的囑咐下,這筆錢中將有一部分用於補貼此案中被傷及的無辜百姓,以及被沈氏、陸氏解雇後未妥善安排的紡織工人。
隨後,官方及民間報刊都針對此案進行了一係列追蹤報導。
於是天下皆知,此案中,不論是沈氏、陸氏這兩個蘇州大戶,還是受賄官員,以及組織打砸工廠的幾個前沈氏雇工,都被依法嚴判,可以說沒一個落著好的。
如今大崋不少地方的紡織廠都引進了蒸汽機器,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東家和下崗工人有矛盾的不在少數。
原本不少工人都想著鬧一鬧的,那些開工廠的大戶也在想著,是否用些旁門左道的方法,讓下崗工人們閉嘴。
在報刊上了解到此事後,不論是開工廠的大戶還是下崗工人,都被嚇到,息了用不法手段爭取維護利益的念頭。
與此同時。
各報刊也由此案展開了“是否該允許民間引用蒸汽機器”的討論。
並且這種議論很快蔓延到各大城市的茶樓酒肆、街頭巷尾。
杭州,天香樓。
在此擔任錢塘知縣的王夫之穿著一身便衣,坐在二樓臨床的一個隔間聽著周圍人的議論。
“要我說,朝廷就不該允許民間使用蒸汽機器——那些紡織工坊若非引入了蒸汽機器,節省了大批工人,怎麽會讓那麽多工人下崗?”
“高兄這話在下不敢苟同。”一人出言反對,“報刊上都說了,蒸汽機器是科技發展的結晶,民間工坊能用上,生產力便會大大提升。”
“至於工人下崗——朝廷都下發文件,要求那些工廠主妥善安置下崗工人了。可有些人就是舍不得一點錢財,釀造出了禍端,怎能將責任歸結於蒸汽機器?”
這時,有一個較為年輕的男子道:“其實在我看來,民間工廠引入水利、蒸汽機器,雖然造成一批工人下崗,卻隻是一時的。”
“待這些工廠主緩過來,用蒸汽機器賺到更多錢,稍有見識之輩,都會擴大生產。”
“如此,隻要那些工人願意學習用蒸汽機器生產的技能,找工作並不難。”
“也許要不了幾年,民間工廠變得更多,規模更大,對工人需求也會更多。”
“到那時,不僅如今下崗的這些工人都能找到工作,甚至還要從鄉下招募農民入城做工。”
聽完這番話,那一桌人都靜下來,顯然都在思考。
王夫之則不禁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須,目露異彩。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見識相當不俗,即便是放到幾年前的南京大學,也算是個人才了。
他當即起身,走出隔間,來到那一桌旁邊。
他道:“在下薑齋,方才不知是哪位的一番高論,著實讓人耳目一新。”
薑齋是王夫之自己取的號。
他如今在杭州任錢塘知縣,雖說真正見過他的人不多,但他的名字必然有不少人知曉。因此便用號做化名,遮掩身份。
這桌四人中的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站了起來,拱手道:“在下唐大陶,方才所言不過
是對未來變化的粗淺估測,當不得薑兄那般誇讚。”
王夫之見另外三人沒有說話的意思,便對唐大陶道:“唐老弟若方便的話,便到我那一桌坐下,暢談一番,如何?”
“幸甚。”
唐大陶應了聲,又與同伴交代兩句,便來到王夫之所在的隔間。
王夫之叫店小二給唐大陶添了副碗筷,又叫了幾個小菜,便與之交談起來。
了解之後,他才知道,唐大陶乃四川達州人,父親在前明時曾在南直隸為知縣。
大崋建立後,他父親掛印迴鄉,他亦跟著迴鄉學習。
後來四川也被大崋統治,他父親觀望一陣子後,便又出仕大崋。
他原本是準備走科舉之路的,後來見學校教育盛行,大學學子也比舉人、進士更吃得開,便改了主意,進入學校學習。
三年前,他考上杭州大學,如今正在杭州大學上大四。
“鑄萬唐大陶字在杭州大學學的什麽專業?”
唐大陶與王夫之一番交談,發現王夫之見識、談吐比他更加不凡,還是南京大學畢業,心中已然將其當做了前輩。
聞言當即應道:“學的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好專業啊。”王夫之笑著道,又問:“畢業後鑄萬有何打算?”
唐大陶道:“自是準備走仕途——先選一地方官府,通過考試,應募為吏員。”
王夫之笑眯眯地道:“既如此,鑄萬不妨考慮下錢塘縣衙。如今杭州工商業十分興盛,錢塘、仁和兩縣都在響應府衙,積極改革進取,正需要鑄萬這樣的青年俊傑襄助。”
聽此話,唐大陶立馬明白,這位薑兄多半是在錢塘縣衙做事,且職位不低。
不然的話,不會流露出如此明顯的招攬之意。
他也覺得跟王夫之很聊得來,想到大四下半年要實習,便問:“不知錢塘縣衙明年開春有沒有招實習生的打算?”
王夫之道:“自是有的,以鑄萬的才識,看到相關公告後,盡管去報名,定能選上。”
唐大陶道:“我一定去。”
他心裏則道:看來薑兄在縣衙職位很不簡單,難不成是局級官員?
接著,兩人邊吃飯邊閑聊,上至國事,下至江湖,都有聊到。
當談到幾個月前,乾元大帝下旨讓太子協理國政之事時,王夫之不無憂慮地道:“太子今年方十六七歲,才高中畢業,聖上便讓其協理國政,著實早了些。”
唐大陶道:“也不算早吧,在前朝時,太子這個年紀接觸國政很正常。”
王夫之搖頭,“前朝怎能與我大崋相提並論?按理講,當今聖上才四十多歲,正當壯年。”
“即便再給太子四年時間,今上也沒到五十歲,那時讓太子協理國政才是最合適的。”
唐大陶稍稍思考,道:“或許這其中有什麽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
王夫之道:“我所擔心的也正是這個——但願不是龍體有恙。”
龍體有恙?
想到這種情況,唐大陶也擔心起來。
如今大崋帝國擁有二***行省,地域遼闊已遠邁漢唐。軍威之強盛,同樣超過漢唐。
但大崋開國到底隻有十五年,若是當今聖上真有個三長兩短,太子未及弱冠,怕是未必能鎮得住四邊悍將以及某些蜷縮在暗中的反崋勢力。
如今大崋已有盛世之象,雖然偌大帝國各種大小問題層出不窮,百姓日子比前明時不知好過了多少,整體而言,國勢蒸蒸日上。
若在此時,大崋因聖上故去而江山崩塌,那就太可惜了。
唐大陶很
不願出現這種情況。
他道:“聽聞陛下乃謫仙下凡,龍體應該不會這麽早就出現問題吧?”
“況且,如今我大崋上有國務院、軍務院、督察院等總覽各方麵大事,下有省府縣三級官府,便是鄉野也有鄉鎮、社、村組織百姓。”
“即便真有萬一,山陵崩,相信大崋也能上下一心,共度難關,保住大崋江山不倒。”
聽此,王夫之心中也輕鬆了些,露出微笑:“鑄萬說的也是。”
接著,兩人又聊起民生方麵的事。
···
南京,紫禁城。
禦花園中,劉升正與紅娘子攜手散步。
如今兩人在一起已有十七年多,紅娘子也三十六七歲了。
不過她自為大崋皇後,便能一直挺注重保養的,再加上沒遭什麽罪,如今看起來才三十出頭的樣子。
劉升模樣同樣不老,四十三四歲的人,看著像是四十不到的樣子。
兩人這般攜手散步,雖不像年輕男女那般好似神仙眷侶,卻也給人以幸福的感覺。
紅娘子道:“確定後年走?不能再等兩年嗎?”
劉升笑道,“你知道的,我原計劃是明年就走,是你拉著後宮那幾位左勸右勸,我才延遲一年。”
“等到後年,瑞兒都十八歲了,放到我們那時候便是真正的成年人。”
“況且,這些年來,大崋邊疆及政局都已穩固,又有你坐鎮。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劉升說到這裏頓了頓。
“何況我又不是一去不迴,更不是跟這邊斷了聯係。等到我出海後,咱們可以用電報聯係。”
“至於大楚那邊的事,若是順利的話,也許兩三年就能有結果,到時候說不定我就迴來了。”
紅娘子柳眉依舊微蹙,明顯沒被劉升這番話安慰到。
她道:“你該知道的,我並非憂心大崋江山不穩,而是擔心你的安全。”
“你在這邊打了一次江山不夠,如今都一把年紀了,卻還要去那大楚再打一次江山,這叫什麽事?”
“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們這些人如何是好?”
“娘子。”劉升停下腳步,側過身麵對紅娘子,將她兩隻柔荑都握住了,“我知道你擔心,但有些事我必須去做,不然會一直橫在心裏。”
“至於誰安全問題,確實有一定危險,但相較於在前明時打江山要安全多了。”
“前明時,咱們幾乎是白手起家。而此番去大楚,我有四五個旅的親衛軍相隨,不比那時強多了?”
“再說了,我隻是想要去那邊的天目山看看,也不說一定要滅了大楚。”
“罷了。”紅娘子歎氣,“你既鐵了心,我多勸也無用。”
其實紅娘子很想跟劉升一起去大楚。
但她知道,劉升既走,那她肯定要留在皇宮坐鎮——不然她放心不下兒女。
倒是後宮其他幾個嬪妃中,會有幾人隨行,服侍劉升。
目前確定的有白太微、李香雲、鄭海珠,以及李月等三位少數民族的妃子。
除此外,劉升還會帶兩三個年齡較大的皇子跟隨,以防萬一。
至於將來,最理想的情況,便是劉升用兩三年就攻下大楚的河南天目山,弄清楚那邊的情況,然後再迴來當太上皇。
···
時間來到乾元十五年十二月。
劉升帶著劉瑞一起到南京槍械廠視察。
因為廠裏幾日前上了一條新的火槍生產線——準確說應該是步槍生產線。
這種已經明顯超越時代的槍支,被劉
升命名為“崋星1號”。
該槍支屬於後裝步槍,有三條膛線,使用的是鉛頭紙殼定裝彈。
依舊是單發步槍。
但不論是射程,還是準確定、穩定性,都比之前的燧發槍、線膛燧發槍強多了。
最重要的是,射速也有顯著提升。
當然,這種大崋初代後裝步槍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瑕不掩瑜,用來裝備部隊、提升部隊戰鬥力是絕對可以的。
南京槍械廠安裝的這條生產線,便是要優先為隨劉升遠征大楚的親衛軍換裝備。
可以說,有了“崋星1號”,即便大楚那邊火器達到了明末清初的標準,大崋軍隊依舊可以橫掃,打穿。
對劉升及親衛軍來講,攻打大楚,正麵戰爭從來都不是問題。
麻煩的是後勤。
所以,他去了大楚那邊,若想搞穩一點,最好是先弄個安全的後勤基地···
南京槍械廠劉升每年都來好幾次,劉瑞也來了不少次。
所以兩人對廠中其他各坊隻是粗略地視察了一番,然後便來到了崋星1號的生產車間。
瞧見形象已經十分類似二十世紀初步槍的崋星1號步槍,從生產線上一支支的完成,劉升問:“這條生產線一個月能產多少支槍?”
“迴陛下,待工人們完全熟悉流程後,一個月至少能生產一千五百支崋星1號步槍。”
一千五百支?
這個數字就當下而言,其實不算小了。
但卻無法滿足劉升的需求。
畢竟四五個旅的輕微軍足有五六萬人呢。
崋星1號步槍即便在遠征軍中裝備一半,那也要兩三萬支。
他當即道:“迴頭我會通知秘造局、機器局,讓他們過來再安裝一條生產線,你們這邊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廠長聽了神色一喜,應道:“微臣遵旨!”
沈氏及其商業對手陸氏涉案人員皆被嚴判——陸氏策劃此事之人被判流放黑山行省,終生為苦役,其餘相關涉案人員亦遭流放。
沈氏賄賂審判員之人同樣被流放黑山行省。
至於被賄賂的官員,不僅被免職,還被流放往北山行省。
至於組織、帶頭打砸沈氏紡織廠的幾個前沈氏雇工,則被流放東藩島。
除此外,沈氏、陸氏皆被罰款十數萬銀元。
在劉瑞的囑咐下,這筆錢中將有一部分用於補貼此案中被傷及的無辜百姓,以及被沈氏、陸氏解雇後未妥善安排的紡織工人。
隨後,官方及民間報刊都針對此案進行了一係列追蹤報導。
於是天下皆知,此案中,不論是沈氏、陸氏這兩個蘇州大戶,還是受賄官員,以及組織打砸工廠的幾個前沈氏雇工,都被依法嚴判,可以說沒一個落著好的。
如今大崋不少地方的紡織廠都引進了蒸汽機器,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東家和下崗工人有矛盾的不在少數。
原本不少工人都想著鬧一鬧的,那些開工廠的大戶也在想著,是否用些旁門左道的方法,讓下崗工人們閉嘴。
在報刊上了解到此事後,不論是開工廠的大戶還是下崗工人,都被嚇到,息了用不法手段爭取維護利益的念頭。
與此同時。
各報刊也由此案展開了“是否該允許民間引用蒸汽機器”的討論。
並且這種議論很快蔓延到各大城市的茶樓酒肆、街頭巷尾。
杭州,天香樓。
在此擔任錢塘知縣的王夫之穿著一身便衣,坐在二樓臨床的一個隔間聽著周圍人的議論。
“要我說,朝廷就不該允許民間使用蒸汽機器——那些紡織工坊若非引入了蒸汽機器,節省了大批工人,怎麽會讓那麽多工人下崗?”
“高兄這話在下不敢苟同。”一人出言反對,“報刊上都說了,蒸汽機器是科技發展的結晶,民間工坊能用上,生產力便會大大提升。”
“至於工人下崗——朝廷都下發文件,要求那些工廠主妥善安置下崗工人了。可有些人就是舍不得一點錢財,釀造出了禍端,怎能將責任歸結於蒸汽機器?”
這時,有一個較為年輕的男子道:“其實在我看來,民間工廠引入水利、蒸汽機器,雖然造成一批工人下崗,卻隻是一時的。”
“待這些工廠主緩過來,用蒸汽機器賺到更多錢,稍有見識之輩,都會擴大生產。”
“如此,隻要那些工人願意學習用蒸汽機器生產的技能,找工作並不難。”
“也許要不了幾年,民間工廠變得更多,規模更大,對工人需求也會更多。”
“到那時,不僅如今下崗的這些工人都能找到工作,甚至還要從鄉下招募農民入城做工。”
聽完這番話,那一桌人都靜下來,顯然都在思考。
王夫之則不禁捋了捋下巴上的短須,目露異彩。
他覺得這個年輕人見識相當不俗,即便是放到幾年前的南京大學,也算是個人才了。
他當即起身,走出隔間,來到那一桌旁邊。
他道:“在下薑齋,方才不知是哪位的一番高論,著實讓人耳目一新。”
薑齋是王夫之自己取的號。
他如今在杭州任錢塘知縣,雖說真正見過他的人不多,但他的名字必然有不少人知曉。因此便用號做化名,遮掩身份。
這桌四人中的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站了起來,拱手道:“在下唐大陶,方才所言不過
是對未來變化的粗淺估測,當不得薑兄那般誇讚。”
王夫之見另外三人沒有說話的意思,便對唐大陶道:“唐老弟若方便的話,便到我那一桌坐下,暢談一番,如何?”
“幸甚。”
唐大陶應了聲,又與同伴交代兩句,便來到王夫之所在的隔間。
王夫之叫店小二給唐大陶添了副碗筷,又叫了幾個小菜,便與之交談起來。
了解之後,他才知道,唐大陶乃四川達州人,父親在前明時曾在南直隸為知縣。
大崋建立後,他父親掛印迴鄉,他亦跟著迴鄉學習。
後來四川也被大崋統治,他父親觀望一陣子後,便又出仕大崋。
他原本是準備走科舉之路的,後來見學校教育盛行,大學學子也比舉人、進士更吃得開,便改了主意,進入學校學習。
三年前,他考上杭州大學,如今正在杭州大學上大四。
“鑄萬唐大陶字在杭州大學學的什麽專業?”
唐大陶與王夫之一番交談,發現王夫之見識、談吐比他更加不凡,還是南京大學畢業,心中已然將其當做了前輩。
聞言當即應道:“學的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好專業啊。”王夫之笑著道,又問:“畢業後鑄萬有何打算?”
唐大陶道:“自是準備走仕途——先選一地方官府,通過考試,應募為吏員。”
王夫之笑眯眯地道:“既如此,鑄萬不妨考慮下錢塘縣衙。如今杭州工商業十分興盛,錢塘、仁和兩縣都在響應府衙,積極改革進取,正需要鑄萬這樣的青年俊傑襄助。”
聽此話,唐大陶立馬明白,這位薑兄多半是在錢塘縣衙做事,且職位不低。
不然的話,不會流露出如此明顯的招攬之意。
他也覺得跟王夫之很聊得來,想到大四下半年要實習,便問:“不知錢塘縣衙明年開春有沒有招實習生的打算?”
王夫之道:“自是有的,以鑄萬的才識,看到相關公告後,盡管去報名,定能選上。”
唐大陶道:“我一定去。”
他心裏則道:看來薑兄在縣衙職位很不簡單,難不成是局級官員?
接著,兩人邊吃飯邊閑聊,上至國事,下至江湖,都有聊到。
當談到幾個月前,乾元大帝下旨讓太子協理國政之事時,王夫之不無憂慮地道:“太子今年方十六七歲,才高中畢業,聖上便讓其協理國政,著實早了些。”
唐大陶道:“也不算早吧,在前朝時,太子這個年紀接觸國政很正常。”
王夫之搖頭,“前朝怎能與我大崋相提並論?按理講,當今聖上才四十多歲,正當壯年。”
“即便再給太子四年時間,今上也沒到五十歲,那時讓太子協理國政才是最合適的。”
唐大陶稍稍思考,道:“或許這其中有什麽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
王夫之道:“我所擔心的也正是這個——但願不是龍體有恙。”
龍體有恙?
想到這種情況,唐大陶也擔心起來。
如今大崋帝國擁有二***行省,地域遼闊已遠邁漢唐。軍威之強盛,同樣超過漢唐。
但大崋開國到底隻有十五年,若是當今聖上真有個三長兩短,太子未及弱冠,怕是未必能鎮得住四邊悍將以及某些蜷縮在暗中的反崋勢力。
如今大崋已有盛世之象,雖然偌大帝國各種大小問題層出不窮,百姓日子比前明時不知好過了多少,整體而言,國勢蒸蒸日上。
若在此時,大崋因聖上故去而江山崩塌,那就太可惜了。
唐大陶很
不願出現這種情況。
他道:“聽聞陛下乃謫仙下凡,龍體應該不會這麽早就出現問題吧?”
“況且,如今我大崋上有國務院、軍務院、督察院等總覽各方麵大事,下有省府縣三級官府,便是鄉野也有鄉鎮、社、村組織百姓。”
“即便真有萬一,山陵崩,相信大崋也能上下一心,共度難關,保住大崋江山不倒。”
聽此,王夫之心中也輕鬆了些,露出微笑:“鑄萬說的也是。”
接著,兩人又聊起民生方麵的事。
···
南京,紫禁城。
禦花園中,劉升正與紅娘子攜手散步。
如今兩人在一起已有十七年多,紅娘子也三十六七歲了。
不過她自為大崋皇後,便能一直挺注重保養的,再加上沒遭什麽罪,如今看起來才三十出頭的樣子。
劉升模樣同樣不老,四十三四歲的人,看著像是四十不到的樣子。
兩人這般攜手散步,雖不像年輕男女那般好似神仙眷侶,卻也給人以幸福的感覺。
紅娘子道:“確定後年走?不能再等兩年嗎?”
劉升笑道,“你知道的,我原計劃是明年就走,是你拉著後宮那幾位左勸右勸,我才延遲一年。”
“等到後年,瑞兒都十八歲了,放到我們那時候便是真正的成年人。”
“況且,這些年來,大崋邊疆及政局都已穩固,又有你坐鎮。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劉升說到這裏頓了頓。
“何況我又不是一去不迴,更不是跟這邊斷了聯係。等到我出海後,咱們可以用電報聯係。”
“至於大楚那邊的事,若是順利的話,也許兩三年就能有結果,到時候說不定我就迴來了。”
紅娘子柳眉依舊微蹙,明顯沒被劉升這番話安慰到。
她道:“你該知道的,我並非憂心大崋江山不穩,而是擔心你的安全。”
“你在這邊打了一次江山不夠,如今都一把年紀了,卻還要去那大楚再打一次江山,這叫什麽事?”
“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我們這些人如何是好?”
“娘子。”劉升停下腳步,側過身麵對紅娘子,將她兩隻柔荑都握住了,“我知道你擔心,但有些事我必須去做,不然會一直橫在心裏。”
“至於誰安全問題,確實有一定危險,但相較於在前明時打江山要安全多了。”
“前明時,咱們幾乎是白手起家。而此番去大楚,我有四五個旅的親衛軍相隨,不比那時強多了?”
“再說了,我隻是想要去那邊的天目山看看,也不說一定要滅了大楚。”
“罷了。”紅娘子歎氣,“你既鐵了心,我多勸也無用。”
其實紅娘子很想跟劉升一起去大楚。
但她知道,劉升既走,那她肯定要留在皇宮坐鎮——不然她放心不下兒女。
倒是後宮其他幾個嬪妃中,會有幾人隨行,服侍劉升。
目前確定的有白太微、李香雲、鄭海珠,以及李月等三位少數民族的妃子。
除此外,劉升還會帶兩三個年齡較大的皇子跟隨,以防萬一。
至於將來,最理想的情況,便是劉升用兩三年就攻下大楚的河南天目山,弄清楚那邊的情況,然後再迴來當太上皇。
···
時間來到乾元十五年十二月。
劉升帶著劉瑞一起到南京槍械廠視察。
因為廠裏幾日前上了一條新的火槍生產線——準確說應該是步槍生產線。
這種已經明顯超越時代的槍支,被劉
升命名為“崋星1號”。
該槍支屬於後裝步槍,有三條膛線,使用的是鉛頭紙殼定裝彈。
依舊是單發步槍。
但不論是射程,還是準確定、穩定性,都比之前的燧發槍、線膛燧發槍強多了。
最重要的是,射速也有顯著提升。
當然,這種大崋初代後裝步槍也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瑕不掩瑜,用來裝備部隊、提升部隊戰鬥力是絕對可以的。
南京槍械廠安裝的這條生產線,便是要優先為隨劉升遠征大楚的親衛軍換裝備。
可以說,有了“崋星1號”,即便大楚那邊火器達到了明末清初的標準,大崋軍隊依舊可以橫掃,打穿。
對劉升及親衛軍來講,攻打大楚,正麵戰爭從來都不是問題。
麻煩的是後勤。
所以,他去了大楚那邊,若想搞穩一點,最好是先弄個安全的後勤基地···
南京槍械廠劉升每年都來好幾次,劉瑞也來了不少次。
所以兩人對廠中其他各坊隻是粗略地視察了一番,然後便來到了崋星1號的生產車間。
瞧見形象已經十分類似二十世紀初步槍的崋星1號步槍,從生產線上一支支的完成,劉升問:“這條生產線一個月能產多少支槍?”
“迴陛下,待工人們完全熟悉流程後,一個月至少能生產一千五百支崋星1號步槍。”
一千五百支?
這個數字就當下而言,其實不算小了。
但卻無法滿足劉升的需求。
畢竟四五個旅的輕微軍足有五六萬人呢。
崋星1號步槍即便在遠征軍中裝備一半,那也要兩三萬支。
他當即道:“迴頭我會通知秘造局、機器局,讓他們過來再安裝一條生產線,你們這邊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廠長聽了神色一喜,應道:“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