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造船廠。


    最大的一個作塘旁。


    張千帆正滔滔不絕的向劉升解說著。


    “陛下請看,這就是我們龍江造船廠建造的第一艘鐵甲艦。”


    “因為在解決加裝蒸汽動力的問題前,鐵甲艦注定要比尋常戰列艦笨重一些,所以在設計上偏向厚甲重炮方向。”


    “眼前這艘鐵甲艦,大小是按照二級戰列艦設計的,長63米、寬28.5米、船舷高達7.2米。”


    為了方便更好地學習、吸收劉升所傳下的各種技術,目前大崋各工廠都已經革新計量工具,全麵采用後世的計量單位。


    故而此時張千帆為劉升介紹鐵甲艦的參數也都用後世計量單位。


    “其底層甲板兩麵側弦共有36門火炮,口徑都是150毫米,相當於西夷的26磅艦炮。”


    “中層甲板兩麵側弦共有24門火炮,口徑都是130毫米,相當於西夷的18磅艦炮。”


    “上層甲板則共有18門火炮,口徑亦是130毫米。”


    “此外,船首、船尾各有一門主艦炮,口徑180毫米,威力比西夷的42磅艦炮還要強一些!”


    劉升看著那些炮門,聽得微微點頭。


    他雖不懂得戰列艦的建造,卻也了解一些。


    之所以將150毫米口徑的大炮安排在底層甲板,主要是為了降低炮擊時反作用力對艦船的影響。


    這艘鐵甲艦有三層甲板、80門大炮,確實是達到十年後英國所製定的二級戰列艦標準了。


    眼下,西洋各國二級戰列艦多半還沒這麽多火炮,更別說這戰艦還裝了鋼板。


    說起來,給戰船披甲倒並非大崋首創。


    事實上,早在萬曆年間壬辰倭亂時,李氏朝鮮便建造有披甲戰船,名曰“龜船”。


    隻不過,這種戰船本身噸位很小,隻是在船身上加了穹頂式的厚鐵皮,以抵擋弓箭、鉛彈和小鐵炮為主。


    在這個戰列艦和大炮橫行海洋的時代,所謂的“龜船”跟普通東方戰船相比並沒有多大區別,被大炮命中一次都可能沉沒。


    甚至還因此損失了小船的靈活性。


    另外,據劉升了解,日本在壬辰倭亂後,也仿造了“龜船”。


    實際就是在其他戰船外麵粗糙地覆蓋鐵片而已,同樣難以抵禦大炮轟擊。


    可大崋建造的第一艘鐵甲艦卻不一樣。


    說是鐵甲艦,實際裝的都是足夠厚的鋼板。


    雖然鋼板並沒有覆蓋整艘艦船——那樣技術難度更大,也更廢鋼鐵。


    但在艦船露出水麵的部份,幾乎都被鋼板覆蓋。


    艦首、艦尾的兩門巨炮後半部分更是在鋼鐵鑄造的炮房內,炮身還能進行一定角度轉動,可以說已經有了幾分後世鋼鐵巨艦時代主艦炮的影子。


    張千帆則繼續道:


    “經過測試,這艘鐵甲艦可以承受27斤30磅以下的鐵彈近百次轟擊,而各方麵性能不受影響。”


    “27斤以上的鐵彈雖可以讓艦船裝甲產生明顯形變,但一般也要命中同一小塊區域十次以上,方可令戰艦受損到影響性能的地步···”


    隨著張千帆的介紹,劉升對這艘鐵甲艦也有了全麵的了解。


    之後,他帶著隨行官員、侍衛等登艦看了看,發現這艘戰艦內部布局也比龍江造船廠此前建造的那些三級戰列艦更好些。


    待看完,劉升不禁讚道,“這艘鐵甲艦看著確實不錯——多久能建造一艘?”


    張千帆道,“物料充足的話,至多三個月便可建造一艘。”


    劉升點點頭,便


    道,“迴頭我會讓這艘鐵甲艦先到海龍衛服役,繼續測試其性能。”


    “三個月後若沒什麽大問題,你們便開始建造第二艘、第三艘。”


    這艘鐵甲艦肯定是下水試航過的——沒試航確定其基本性能,龍江造船廠也不敢上報說造好了。


    但下水試航跟送到水師部隊服役長時間測試性能,是有區別的。


    這一艘鐵甲艦,耗資要比尋常的二級戰列艦都多不少,得三十幾萬銀元。


    朝廷要建造更多,自然得慎重一些。


    但也不會建造太多。


    目前而言,劉升預備讓海龍衛、東海水師、南海水師各擁有一艘。


    等再過幾年,蒸汽動力的鐵甲艦研製成功,這種鐵甲艦即便不被淘汰,也會被改裝,沒必要建造太多。


    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歐洲航海強國,縱然建造有一二級戰列艦,數目也屈指可數。


    且基本都在大西洋東部海域活動,不太可能派到東方來。


    這種情況下,各擁有一艘二級鐵甲戰列艦的大崋水師,足以在東方幾大海域橫行了!


    當然,有鐵甲艦也不意味著大崋水師就一定能戰勝西洋強國海軍。


    畢竟跟幾大西洋航海強國相比,大崋水師的海戰技術還不成熟,對戰列艦及大炮的運用還處在學習、熟練的階段。


    在劉升想著這些時,一旁的張千帆眼見他要走,便拱手道,“懇請陛下為我大崋第一艘鐵甲艦賜名!”


    劉升稍想了想,便道:“便叫做鎮海號吧。”


    ···


    時間進入五月。


    天氣炎熱起來。


    這一日,蘇州海關上報,朝鮮使團船隊再至吳淞口。


    劉升得知此事,當即招來李長文等幾位軍機大臣商議。


    “沒想到這李氏朝鮮動作還挺快,去歲十二月左右才走,如今不過半年,便又來了。”


    聽此言,李長文道,“去歲清虜直接占據了平安道、鹹鏡道,如今又欲占據黃海道。”


    “如此下去,朝鮮亡國在即,也難怪李倧等人著急。”


    劉升笑道,“著急之下便想出如此不靠譜的主意嗎?又或者,在那李倧眼中,朕乃好色之徒?”


    李長文、李邦華、朱大典、馬世敏、聞言都不禁莞爾。


    難怪劉升會如此說。


    此番朝鮮使團竟然送來了四名“郡主”,及十二名朝鮮美少女。


    那五名郡主或為李倧之女,或為其侄女,皆出自朝鮮李氏宗室。


    也不敢說什麽請為劉升後宮嬪妃,隻望能入宮為侍女,侍奉劉升,以贖李氏此前附屬清虜的罪過。


    “都說說吧,此番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長文道,“臣以為,陛下不妨收了李倧的謝罪禮。”


    “哦?為何這麽說?”


    李長文道,“我朝雖對清虜、朝鮮行‘驅狼逐鹿之計,但如今清虜這匹餓狼占據朝鮮領土未免太快、太輕鬆。”


    “如此下去,恐怕清虜會在接下來幾年中靠著吞並朝鮮迅速壯大。”


    “我大崋縱不懼清虜,但若其太過壯大,日後出兵滅起來怕是會有不少損失。”


    “如此,倒不如先略幫李氏一把,讓他們多消耗些清虜的力量。”


    劉升微微點頭。


    李長文說得確有一定道理。


    根據訊風衛傳迴的消息,清虜占據平安道、鹹鏡道時,幾乎沒遭到朝鮮官方力量的抵抗,隻是後麵平定叛亂費了些手腳和功夫。


    如果清虜再這般輕鬆的吞並了黃海道、江原


    道等朝鮮領地,確實會迅速增強實力。


    這時,朱大典也出聲道,“今年我軍裁撤部分警備軍,常備軍又有一部分換裝燧發槍。”


    “有些汰換下來的老舊火繩槍無法處理,堆積日久,缺乏保養,便隻能熔煉掉。”


    “如此,倒不如賣一些給朝鮮,既能賺取一些銀錢,又能增強李氏朝鮮軍隊實力,好多消耗清虜元氣。”


    馬世敏聽此,提出另一個建議。


    “臣以為,為將來我大崋據有朝鮮半島計,如今便該進行更多布局。”


    “朝鮮反抗清虜、李氏朝鮮之隊伍四起,若我大崋能派人潛入其中,建立起以歸附我大崋為宗旨的隊伍,即可方便探聽情報,也可先鍛煉出一批治理朝鮮半島的幫手···”


    隨著幾位軍機大臣一個個提出建議。


    大崋吞並朝鮮半島的“驅狼逐鹿”計劃越發完善,成熟。


    於是。


    待這次軍紀會議後,劉升又招來鴻臚寺的人開了個小會。


    隨後便命鴻臚寺派遣官員前去蘇州吳淞口海關,將朝鮮使團領到南京來。


    ···


    嘉定縣,吳淞口。


    時隔半年,金堉再次來到了這裏。


    除了上次的隨行人員,他不僅帶了一些朝鮮特有的珍寶,更帶來了四位年輕貌美的郡主,以及十二位朝鮮美少女。


    隻求能見大崋乾元皇帝一麵,請大崋出兵,消滅清虜,救朝鮮於危亡。


    嗚!——


    怪異響亮的長鳴聲又一次響起,讓金堉迴過神來,不禁朝聲音來源的方向望去。


    可惜離得太遠,又隔著許多建築,他完全看不到那長鳴聲來源處的景象。


    不過,根據昨日上岸采購的仆從所聽到的零星消息,發出此怪聲的應該是一種名為“火車”的事物。


    金堉雖然對這什麽火車有些好奇,但也僅止於此罷了。


    他眼下更在意地還是能不能見到大崋皇帝。


    等到下午。


    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卻是鴻臚寺官員來到了吳淞口海關。


    來的鴻臚寺主官是個青年官員,相貌英俊、氣質儒雅,隻是細看的話會感覺其人略有點陰鷙。


    “朝鮮國冬至使、禮曹參議金堉見過上使。”


    青年微微點頭,道:“我乃鴻臚寺司賓署署丞侯方域,接下來,朝鮮使團入京路程便由本官安排。”


    “事不宜遲,我們大概兩個時辰後就要啟程,你速去安排使團登岸,休要延誤了時辰。”


    金堉聽了一愣。


    心想,兩個時辰後啟程?


    那時豈不是離天黑不遠了?


    難不成他們竟要連夜趕路?


    雖說從蘇州到南京若乘船,所走長江水麵比較平緩,沒什麽湍流,可夜行船到底有些危險。


    若是普通人,急著做什麽,冒點險倒也沒什麽。


    問題是,他們可是朝鮮使團,又攜帶了不少珍寶,更有四位郡主。


    萬一遇到大風浪,或者別的危險,沉了船,該怎麽辦?


    念及此處,金堉便硬著頭皮提醒,“上使,我們畢竟攜帶了諸多貢品,連夜行船會不會太冒險?”


    侯方域聞言不悅,“你要教本官做事?”


    金堉忙道,“不敢。”


    侯方域雖然擺出一副宗主國上使的樣子,但涉及職司內的事,到底不敢弄出紕漏。


    於是哼了聲,解釋道:“爾等放心,我們不乘船,而是坐火車前去京城,路上安全得很。”


    坐火車?


    金堉再次愣了下。


    當他想多問時,侯方域已經下船了。


    朝鮮使團登岸,還有其他一係列手續,但那基本是吏員們的事,侯方域這位臨時主官倒是清閑下來。


    若是在前明,他說不得會趁這中間的兩個時辰,找幾個嘉定的朋友去品茶品美人。


    如今卻不敢出去亂搞,而是老老實實呆在海關內等待著。


    當朝鮮使團的人在海關內經過一係列登岸手續,尤其是檢查是否身患疫病後,終於得以走出吳淞口海關。


    金堉發現。


    海關外竟有好幾輛寬大的四輪馬車在等著。


    待他們在鴻臚寺吏員的指揮下登上馬車,金堉便不禁想:難不成這便是大崋人所言的火車?


    可不就是比尋常馬車多出兩個輪子麽,怎會稱之為火車?


    當這些馬車行駛起來後,金堉又發現,四輪馬車不僅更加寬敞,而且十分平穩,速度也頗快。


    不過金堉覺得,這些四輪馬車之所以如此平穩,跟他們所走的這條奇怪板石路也有關。


    這條路金堉出海關後就注意到了。


    竟仿佛由一整塊石板鋪就的,看不到絲毫縫隙。


    然而在金堉看來,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這麽大的石頭。


    即便有,崋人也不可能搬得來。


    當馬車在這條路上行駛得越久,金堉便越覺得這條路的存在不可思議。


    想不通,他所行不再想。


    大崋在他看來,古怪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當四輪馬車停下,金堉透過車窗看到,他們已經進入了另一處占地頗大的建築中。


    這裏除了一些略顯寬大的房屋外,最吸引金堉矚目的是不遠處一條奇怪的道路。


    那條路上底層鋪著細石子,上麵卻有四條長長的鐵棍,延伸向看不見的遠方。


    在這條鐵路上,還停著一輛有十幾節車廂的巨大怪車。


    莫非這才是火車?


    金堉心中冒出這個念頭。


    恰好侯方域過來,淡淡道:“讓幾位郡主略作休息,待你們攜帶的貢品都被送上火車後,我們便上車。”


    “記住,上車前後爾等一切行動都要聽我等安排,若是出了差錯,後果自負!”


    從侯方域口中確認了眼前巨大怪車就是傳聞中的火車,金堉不禁對大崋更感敬畏。


    當即乖乖地應道:“我等一定謹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靈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靈吼並收藏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