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紅薯大豆,巡視河邊


    何貴友不止是懷疑紅薯是否能畝產上千斤,更擔心紅薯絕收。真要發生這種事,至少會有上百畝地被浪費掉,那也太可惜了。


    劉升並沒有因何貴友的懷疑生氣,耐心解釋道:“何叔,我不是說過了嗎,紅薯就是本地人的主糧之一。


    我給你們的又是精心挑選的優良種薯,隻要按我教的用心侍弄,三四個月後畝產上千斤絕不是問題。”


    據劉升看到的相關資料,紅薯可在春夏兩個季節播種,春季收獲要多一些,後世畝產一般在四千斤以上,甚至可能高產到七八千斤。


    夏季播種的收貨要少些,卻也多在兩千斤以上。


    不過後世有化肥,而眼下用來種植的又是才開墾的田地,所以劉升才預估了個畝產千斤的數字。


    就這,仍讓何貴友等老農覺得天方夜譚。


    劉升叮囑了一遍,便沒多解釋了——等今年紅薯收獲了,這些人自然知道他的話沒水分。


    視察完紅薯育苗田,劉升對何貴友道:“何叔,我看這些紅薯苗至少能移栽個上百畝田地,不論如何,你們一定要用心侍弄。


    另外,從土人那裏交換所得的紅薯,也可以挑選百畝旱地直接種下去,好跟育苗移栽的紅薯做一下對比。”


    何貴友點頭,“俺記著了。”


    接著,劉升又去視察其他田地。


    劉升是四月二十六,在毛家集第二次招人迴來後,帶眾人進入北美這邊開始墾荒的。


    今天是六月十四,雖然前後過去了四五十天,卻是從邢集招攬的那一百多人遷過來後,墾荒速度才快起來。


    當然,最快的還是過去五日。


    根據柳大川匯報,華初營這邊開墾的田地總數今日便將超過一千畝。


    其中最早的三百畝中,有幾十畝被拿來種菜,另外兩百多畝則計劃種紅薯。


    剩餘的六七百畝,在劉升和何貴友等老農溝通之後,卻是選擇種大豆。


    主要原因自然是這裏的旱季隻剩下三四個月,適合當下種植的農作物本就不多,生長周期為三四個月的大豆正好合適。


    另外,大豆還有固氮的作用,種植完相當於給這些田地施了一遍氮肥,等到了雨季(冬季)正好種植麥子。


    最後,大豆對於此時的百姓來講,雖不是主糧,卻也是重要雜糧,還可以當菜。


    同時又是喂養馬騾牛驢這些大牲口的重要營養飼料。


    可以說一舉多得。


    所以,不僅華初營這邊至少要種植七百畝的大豆,河邊營那邊新開墾的田地,在六月結束前,也都將追種大豆。


    視察完華初營後,劉升便帶著騎兵什前往河邊。


    親軍組建完成後,劉升便將其均分在華初營與劉家寨。


    如此,劉升不論在哪一邊,都有幾十人跟著,也有騎兵可調用。


    當然,目前這些騎兵幾乎都還是馬兵,既騎馬步兵。需苦練騎術、騎射、騎砍,才能成為真正的騎兵。


    這片森林樹木本就不是特別茂密,過去幾十天,移民們往來華初營與河邊,已經開辟出一條能供一輛馬車行駛的土路。


    因為是穀地平原地帶,又處在少雨的旱季,不論是走車還是跑馬,都很便利。


    人正常步行,五十分鍾左右就能趕到河邊。


    劉升等人騎馬,速度就更快,無需快馬加鞭,正常跑七八分鍾也就到了。


    到了河邊,劉升駐馬一看,便瞧見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很顯然,即便是熱辣的太陽,也擋不住移民們建造家園的熱情。


    “參見首領。”


    郭三海、楊名赫帶著幾名管事匆匆忙忙過來向劉升行禮。


    劉升下了馬,道:“讓管事都去忙吧,你們兩個留下就行了。”


    “是。”


    幾名管事應聲離開,劉升便在郭三海、楊名赫陪同下巡視河邊。


    郭三海跟在劉升身側,解說道:“因為俺們才過來幾日,所以仍以伐木、建造臨時木屋為主。


    不過造田也在同步進行,前一日伐木開出了多少空地,第二日必將都改造成田地。”


    河邊墾荒場景確如郭三海所說,伐木和造田幾乎是同步進行。


    至於燒荒——河流兩岸都是大片的森林,又處在旱季,哪怕是夏天,並沒有多少幹枯植被,他們也是不敢放火的。


    森林大火真要燒起來,他們這些人都得逃迴大明那邊去。


    當然,等以後河邊樹木大多被伐掉,在河灘上小規模燒荒還是可以的。


    巡視完,劉升再次囑咐郭三海,“這裏氣候跟大明那邊不同,現在炎熱少雨,可等到三四個月後,就會雨水連綿,河水必然暴漲。


    所以,伱們建造房屋離河灘至少要有一裏地,後麵還得多挖些溝渠排澇。


    造田也要以河灘上麵的林地為主,不可貪圖河灘地的便宜。等後麵青壯家人都遷過來,讓他們把河灘地的灌木、雜草清除掉,大致地翻翻土,種些豆子就行。


    要造精耕細作的田地,隻能選河灘上邊的林地,明白嗎?”


    “俺明白了。”


    之後,劉升又去見了負責河邊營防衛工作的張穀英。


    張穀英這一哨過去幾日都采取的是輪訓製——除了頭一天,後麵每天張穀英都要帶兩隊人來河邊營巡查。


    負責防衛工作的同時,還要協助郭三海維持秩序。


    這幾日雖隻是青壯們來幹活兒,卻也有上千號人,彼此之間發生點摩擦,乃至打架,在所難免。


    郭三海、張穀英隻要及時控製住場麵,別演變成大規模械鬥就行。其他情況,郭三海等人就能處理。


    張穀英帶來的這兩隊常備軍,是分別駐守在河邊營南北兩頭的。


    因為南邊的上洛部離河邊營更近,張穀英便將他的臨時營地設在南頭。


    劉升過來時,他正在林蔭下帶著步卒們訓練。


    訓練內容以隊列及武器使用技巧為主,至於更複雜的配合、陣型,不論是張穀英還是士卒,現階段的素養都還達不到。


    張穀英在參加義軍前,隻是個農民兼小商販,手下士卒之前也多是農民,所以當下最緊要的是先練好各項基礎技能。


    像張穀英正在訓練的這一小隊士卒,其中一什刀牌手在用木牌、木刀捉對練習劈砍攻防。


    一什長槍兵則拿著綁了石頭的木槍對著木樁練習紮刺。


    弓兵倒是拿著真正的弓箭在訓練,卻也是大多時候張弓,很少把箭射出去。


    之所以這麽做,可不隻是為了防止真刀真槍的訓練傷害到士卒,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減少武器磨損。


    在華部具備開爐煉鐵的能力前,鐵器都得省著用。


    見劉升過來,張穀英示意士卒們休息,他則來向劉升抱拳行禮。


    “參見首領。”


    劉升微微點頭,便問:“上洛部的土人這幾日可曾來過?”


    張穀英道:“來了幾個人,遠遠看了會兒,見我們的人過去就走了。”


    劉升道:“我們現在沒必要跟土人發生衝突,而且當初我還跟他們做了約定。


    所以,隻要他們不幹擾河邊營的墾屯,你們就別主動招惹。


    倒是新洛河上遊還有個土人部落,我們未曾打過交道,你們須得小心點。”


    “俺明白。”


    劉升拍了拍張穀英的肩膀,這才帶著史進才等騎兵離去···


    下午。


    劉升帶著柳大川、閆遠山、王可升三人,來到了華初營西北角一個較為獨立的營區。


    營區外,還有漁獵團的一隊人在站崗和巡邏。


    因為被安排住在這個營區的,都是當初被劉升招攬及強擄來的工匠,還有他們的家屬。


    感謝【書友2017***0013】的100起點幣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靈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靈吼並收藏房穿明末,開局後門通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