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寧親王胤禟 4
雙重生,四爺福晉不好惹 作者:用戶1037762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福晉年氏在年府大鬧一番,出了惡氣,轉頭,她又去了寧親王府求人。
年遐齡從二品致仕,有一個恩蔭名額,年希堯用這個恩蔭名額入仕,
後來,年希堯死在任上,年家又得了一個恩蔭名額,這些年誰都沒給。
年氏到寧親王跟前再求一個名額,好把年希堯的兩個兒子送進國子監;
她直接跟寧親王說:“我二哥年羹堯性子野,從小就不守規矩。”
“母親過世,他還有兩年的孝,我實在不放心兩個侄兒跟他廝混;”
寧親王對九福晉挑挑眉,點頭應了。
等送走八福晉年氏,九福晉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歎一口氣,“八嫂真不容易。”
寧親王扯扯嘴角,“她今天也把年羹堯折騰的不輕,聽說都衣衫襤褸了。”
九福晉抿嘴一笑,“那個傻姑娘海棠我也見過,說是年夫人調教的。”
“聽說海棠七八歲就在年夫人跟前伺候了,年夫人在彌留之際把海棠給了八嫂。”
“以前我隻當年夫人是可憐海棠,如今才知道海棠實在是個妙人。”
“對了,我聽說年羹堯也是學過武的,沒想到他居然打不過一個傻丫頭。”
寧親王一笑,又說:“八嫂到我這來求,其實就是跟皇上表態。”
九福晉愣了一下,立刻說:“你是說不管皇上如何處置年羹堯,她都不會管?”
“要我說:皇上真要處置年羹堯,就算八嫂和弘旺一起去求也沒用。”
寧親王點點頭,“話是不錯,真讓他們母子去宮裏求,也很煩人的!”
九福晉點點頭,“孤兒寡母來求,皇上還真不好對年羹堯下狠手。”
她又好奇地問:“何焯那案子真有冤屈嗎?年羹堯會怎麽樣?”
寧親王冷笑一聲,“真冤假冤的也這麽多年了,要伸冤早幹嘛去了?”
“伸冤也沒什麽,他們偏找上八哥的兒子、皇上封爵不久的弘旺?這不行!”
“不管是年羹堯、何家還是別的什麽人,都得不了好的!等著看吧!”
一個月後,周淳的折子遞進了養心殿,何焯案自然沒翻過來。
皇上讓周淳在早朝上細說何焯案,把一 眾江南籍文官臊得抬不起頭。
當年,何焯案發時,京城和江南同時掀起軒然大波,一直到何焯身死才漸漸消停;
過了這些年又來鬧騰,真是一點臉麵不要了!
有年輕氣盛的文官當場上奏:要奪了何家滿門的功名。
皇上自然沒應。
散朝後,一眾江南文官聚在一起罵娘,又紛紛給族家裏寫信細說此事,不許族人沾何家一星半點。
消息傳到江南,何家族人四散而去,改名換姓,遠走他鄉,以圖將來。
又幾日,有禦史把年羹堯任上幹得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都翻了出來,狠狠地參了一本;
之後,又有禦史參年羹堯孝期使小妾有孕等等。
禮部尚書上折子要奪了年羹堯的功名,永不許入仕;
皇上滿意,當時就允了。
年羹堯徹底心灰意冷了,收拾東西準備扶年夫人靈柩迴鄉過活。
年羹堯還沒走,就有人參貝子弘旺:說他是非不分等等;
還有人提到年羹堯,上折子參弘旺對外家約束不力等等;
甚至有人提起胤禩當年滅了幾個滿門的事,請求奪弘旺貝子爵;
弘旺嚇得不輕,他怎麽都沒想到小小的何焯案會給自己惹這麽大麻煩!
他去求見嫡母,嫡母沒見他,
這兩天,他愁得吃不下睡不著,臉不洗,胡子不刮,黑眼圈又大又重。
這時,八福晉年氏見了他,讓人找來荊條,帶他進宮負荊請罪。
八福晉被接進永壽宮說話,她對著皇後就跪了下認錯,態度十分恭敬、謙卑。
皇後賜了座,安撫道:“皇上是看著弘旺長大的,從來都是盼著他好的,八弟妹放心吧!”
八福晉心裏一鬆,哽咽道:“皇上一向寬仁,弘旺本就蠢笨,如今犯了錯,皇上是打是罰,臣妾絕無怨言!”
皇後拍拍她的手,安撫兩句,招唿她喝茶。
養心殿
弘旺跪在禦案前,痛哭流涕地連連認錯,頭磕得砰砰響。
皇上歎一口氣,讓小太監伺候他更衣,又讓寧親王把胤禩當年做的事情說給他聽。
最後,皇上下旨:貝子弘旺罰俸一年。
從此,弘旺算是徹底老實了,之後的日子都十分謹慎。
又過了兩年,弘旺統管皇陵諸事,因辦差得力獲皇上褒獎。
三年後,弘旺入工部理事,行事更加穩健,皇上下旨晉封多羅貝勒。
寧親王引著貝勒弘旺進宮謝恩,看著他越長越像胤禩,覺得十分安慰。
有一迴,皇上對寧親王說:“弘旺日漸成熟穩重,咱們兄弟也算對得起老八了!”
寧親王立刻躬身道:“皇上何止對得起八哥,皇上待臣和一眾兄弟們更是寬容、周到,沒有再好的了!”
這些是寧親王的心裏話,要不是覺得肉麻,他都想說:皇上,咱們下輩子還做兄弟。
若幹年後,雍正帝駕崩那夜,寧親王也做了個光怪陸離的夢。
他還沒來得及細想那個夢就聽見喪鍾,穿上孝服哭著進宮了。
等到新帝登基,國喪結束,寧親王瘦了一大圈,連朝服都有些撐起來了。
弘暉心裏過意不去,讓他休息幾天再來當值。
寧親王不肯應,新舊交替之際,朝中各方勢力麵臨洗牌,還有海外諸王,可謂暗潮洶湧。
此時,幾位顧命大臣就定海神針,誰也不敢休息,熬幹了也得挺著。
一年後,天下歸心,朝廷徹底穩定下來了。
寧親王心氣一鬆,立刻就病倒了。
瑞親王胤禵、怡親王胤祥、敦親王胤?來看他,幾個老兄弟說著說著就說到以前喝酒的事了。
寧親王還在咳嗽,依舊搶著說:“我這兒還有先帝賞的好酒,等一會……”
這時,囡囡挑簾子進來,
“阿瑪都病了還想著喝酒,這病要什麽時候才能好呀?”
她對著三位叔叔行了一禮,“十叔、十三叔、十四叔也是,好歹勸一勸呀?”
怡親王三人不以為忤,指著寧親王幸災樂禍地笑起來。
寧親王虎著臉揮揮手,“有什麽好笑的,都散了吧!”
見阿瑪不高興了,囡囡趕緊哄著:“等阿瑪病好了,女兒親自下廚,把叔伯們都請來吃酒,可好?”
寧親王立刻眉開眼笑。
敦親王哈哈一笑,“九哥,你可得趕緊好,可別耽誤我們吃酒。”
夜裏,寧親王又想起那個光怪陸離的夢,覺得那個夢太真了,
很多年了,他依然記得夢裏他被圈禁時,那個唯一的小窗和深深的絕望。
夢裏最讓他痛心的是囡囡,這孩子二十二歲就沒了,沒留下一兒半女;
而眼前,他的囡囡有兒有女,夫妻和睦,美滿幸福。
他忽的咧嘴一笑,“管他前世今生,管他光怪陸離,老子這一生沒有遺憾!”
若幹年後,寧親王九十高齡才薨逝。
此時,寧親王府人丁興旺,孫輩、曾孫、玄孫有三十多人,他們的名字寧親王都記得。
小輩最愛和他玩,哪怕是釣魚這種無聊的事,他身邊都能坐一溜孩子。
寧親王薨逝後,不用大人教,靈堂裏跪倒一片孩子,個個扯著嗓子哭。
寧親王的魂魄飄在空中,滿意地欣賞了一會,迎著光飛走了。
年遐齡從二品致仕,有一個恩蔭名額,年希堯用這個恩蔭名額入仕,
後來,年希堯死在任上,年家又得了一個恩蔭名額,這些年誰都沒給。
年氏到寧親王跟前再求一個名額,好把年希堯的兩個兒子送進國子監;
她直接跟寧親王說:“我二哥年羹堯性子野,從小就不守規矩。”
“母親過世,他還有兩年的孝,我實在不放心兩個侄兒跟他廝混;”
寧親王對九福晉挑挑眉,點頭應了。
等送走八福晉年氏,九福晉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歎一口氣,“八嫂真不容易。”
寧親王扯扯嘴角,“她今天也把年羹堯折騰的不輕,聽說都衣衫襤褸了。”
九福晉抿嘴一笑,“那個傻姑娘海棠我也見過,說是年夫人調教的。”
“聽說海棠七八歲就在年夫人跟前伺候了,年夫人在彌留之際把海棠給了八嫂。”
“以前我隻當年夫人是可憐海棠,如今才知道海棠實在是個妙人。”
“對了,我聽說年羹堯也是學過武的,沒想到他居然打不過一個傻丫頭。”
寧親王一笑,又說:“八嫂到我這來求,其實就是跟皇上表態。”
九福晉愣了一下,立刻說:“你是說不管皇上如何處置年羹堯,她都不會管?”
“要我說:皇上真要處置年羹堯,就算八嫂和弘旺一起去求也沒用。”
寧親王點點頭,“話是不錯,真讓他們母子去宮裏求,也很煩人的!”
九福晉點點頭,“孤兒寡母來求,皇上還真不好對年羹堯下狠手。”
她又好奇地問:“何焯那案子真有冤屈嗎?年羹堯會怎麽樣?”
寧親王冷笑一聲,“真冤假冤的也這麽多年了,要伸冤早幹嘛去了?”
“伸冤也沒什麽,他們偏找上八哥的兒子、皇上封爵不久的弘旺?這不行!”
“不管是年羹堯、何家還是別的什麽人,都得不了好的!等著看吧!”
一個月後,周淳的折子遞進了養心殿,何焯案自然沒翻過來。
皇上讓周淳在早朝上細說何焯案,把一 眾江南籍文官臊得抬不起頭。
當年,何焯案發時,京城和江南同時掀起軒然大波,一直到何焯身死才漸漸消停;
過了這些年又來鬧騰,真是一點臉麵不要了!
有年輕氣盛的文官當場上奏:要奪了何家滿門的功名。
皇上自然沒應。
散朝後,一眾江南文官聚在一起罵娘,又紛紛給族家裏寫信細說此事,不許族人沾何家一星半點。
消息傳到江南,何家族人四散而去,改名換姓,遠走他鄉,以圖將來。
又幾日,有禦史把年羹堯任上幹得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都翻了出來,狠狠地參了一本;
之後,又有禦史參年羹堯孝期使小妾有孕等等。
禮部尚書上折子要奪了年羹堯的功名,永不許入仕;
皇上滿意,當時就允了。
年羹堯徹底心灰意冷了,收拾東西準備扶年夫人靈柩迴鄉過活。
年羹堯還沒走,就有人參貝子弘旺:說他是非不分等等;
還有人提到年羹堯,上折子參弘旺對外家約束不力等等;
甚至有人提起胤禩當年滅了幾個滿門的事,請求奪弘旺貝子爵;
弘旺嚇得不輕,他怎麽都沒想到小小的何焯案會給自己惹這麽大麻煩!
他去求見嫡母,嫡母沒見他,
這兩天,他愁得吃不下睡不著,臉不洗,胡子不刮,黑眼圈又大又重。
這時,八福晉年氏見了他,讓人找來荊條,帶他進宮負荊請罪。
八福晉被接進永壽宮說話,她對著皇後就跪了下認錯,態度十分恭敬、謙卑。
皇後賜了座,安撫道:“皇上是看著弘旺長大的,從來都是盼著他好的,八弟妹放心吧!”
八福晉心裏一鬆,哽咽道:“皇上一向寬仁,弘旺本就蠢笨,如今犯了錯,皇上是打是罰,臣妾絕無怨言!”
皇後拍拍她的手,安撫兩句,招唿她喝茶。
養心殿
弘旺跪在禦案前,痛哭流涕地連連認錯,頭磕得砰砰響。
皇上歎一口氣,讓小太監伺候他更衣,又讓寧親王把胤禩當年做的事情說給他聽。
最後,皇上下旨:貝子弘旺罰俸一年。
從此,弘旺算是徹底老實了,之後的日子都十分謹慎。
又過了兩年,弘旺統管皇陵諸事,因辦差得力獲皇上褒獎。
三年後,弘旺入工部理事,行事更加穩健,皇上下旨晉封多羅貝勒。
寧親王引著貝勒弘旺進宮謝恩,看著他越長越像胤禩,覺得十分安慰。
有一迴,皇上對寧親王說:“弘旺日漸成熟穩重,咱們兄弟也算對得起老八了!”
寧親王立刻躬身道:“皇上何止對得起八哥,皇上待臣和一眾兄弟們更是寬容、周到,沒有再好的了!”
這些是寧親王的心裏話,要不是覺得肉麻,他都想說:皇上,咱們下輩子還做兄弟。
若幹年後,雍正帝駕崩那夜,寧親王也做了個光怪陸離的夢。
他還沒來得及細想那個夢就聽見喪鍾,穿上孝服哭著進宮了。
等到新帝登基,國喪結束,寧親王瘦了一大圈,連朝服都有些撐起來了。
弘暉心裏過意不去,讓他休息幾天再來當值。
寧親王不肯應,新舊交替之際,朝中各方勢力麵臨洗牌,還有海外諸王,可謂暗潮洶湧。
此時,幾位顧命大臣就定海神針,誰也不敢休息,熬幹了也得挺著。
一年後,天下歸心,朝廷徹底穩定下來了。
寧親王心氣一鬆,立刻就病倒了。
瑞親王胤禵、怡親王胤祥、敦親王胤?來看他,幾個老兄弟說著說著就說到以前喝酒的事了。
寧親王還在咳嗽,依舊搶著說:“我這兒還有先帝賞的好酒,等一會……”
這時,囡囡挑簾子進來,
“阿瑪都病了還想著喝酒,這病要什麽時候才能好呀?”
她對著三位叔叔行了一禮,“十叔、十三叔、十四叔也是,好歹勸一勸呀?”
怡親王三人不以為忤,指著寧親王幸災樂禍地笑起來。
寧親王虎著臉揮揮手,“有什麽好笑的,都散了吧!”
見阿瑪不高興了,囡囡趕緊哄著:“等阿瑪病好了,女兒親自下廚,把叔伯們都請來吃酒,可好?”
寧親王立刻眉開眼笑。
敦親王哈哈一笑,“九哥,你可得趕緊好,可別耽誤我們吃酒。”
夜裏,寧親王又想起那個光怪陸離的夢,覺得那個夢太真了,
很多年了,他依然記得夢裏他被圈禁時,那個唯一的小窗和深深的絕望。
夢裏最讓他痛心的是囡囡,這孩子二十二歲就沒了,沒留下一兒半女;
而眼前,他的囡囡有兒有女,夫妻和睦,美滿幸福。
他忽的咧嘴一笑,“管他前世今生,管他光怪陸離,老子這一生沒有遺憾!”
若幹年後,寧親王九十高齡才薨逝。
此時,寧親王府人丁興旺,孫輩、曾孫、玄孫有三十多人,他們的名字寧親王都記得。
小輩最愛和他玩,哪怕是釣魚這種無聊的事,他身邊都能坐一溜孩子。
寧親王薨逝後,不用大人教,靈堂裏跪倒一片孩子,個個扯著嗓子哭。
寧親王的魂魄飄在空中,滿意地欣賞了一會,迎著光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