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康熙的賞賜也到了英誠公府
雙重生,四爺福晉不好惹 作者:用戶1037762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暉撓撓頭,“我一開始以為隻是隨手救了親戚,後來才覺得事情不對,正常人誰能幹出五個大人圍攻兩個孩子的事?”
“而且,我路過的時候二公子清楚地喊出英誠公府,之前肯定也喊過,那麽,那五個人必然是衝著英誠公府去的。”
“聽說今天很多人彈劾英誠公,我更覺得事情不對了,我是預備今天跟阿瑪和額娘說的,沒想到十姑母先來報信了。”
胤禛見弘暉做事有條有理,心裏滿意,嘴上依舊說:“下迴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許瞞著家裏,否則打你手板子,聽到沒有。”
弘暉點點頭,“兒子知道了,京城裏諸事複雜、多變,一不小心就會著了別人的道,兒子以後再也不會了。”
胤禛拍拍他的肩,笑說:“聽說你踹出去那一腳很厲害?把人都踹趴下了。”
弘暉一下樂了,手舞足蹈的說起昨天的事情來。
這時,外頭有事情來尋玉琦,書房裏就剩下父子倆了。
弘暉一臉好奇地問:“前兩天,阿瑪和額娘吵架了嗎?”
胤禛老臉一紅,佯怒地嗬斥道:“大人的事情別瞎打聽!”
弘暉嘻嘻一笑,“阿瑪,其實額娘很好哄的,隻要你事事都想著她,她就高興了。”
胤禛也是一笑,心裏卻說:傻兒子,那是你額娘,她打心底裏疼你,自然好哄!我可沒這待遇!
弘暉又說:“以前,阿瑪離開正院的時候,額娘總是看著阿瑪的背影出神,她雖然沒哭,可是我總覺得她不高興。”
胤禛心裏一陣愧疚,摟著弘暉問:“你怎麽知道的?那時候你才幾歲呀?”
弘暉搖搖頭,“不記得時間了,不過,額娘不高興的樣子我一直記得,”
“阿瑪,我會努力讀書,我會努力讓皇瑪法喜歡我!也會讓祖母喜歡我的!”
“阿瑪以後別讓額娘傷心了好不好?等我長大了,我能安慰她了,你再去寵幸別人好不好?”
胤禛聽得心酸不已,以為他小不記事,原來那些事情已經在弘暉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努力的擠出一個笑,誠懇地說:“傻小子,不會有那一天的,以後都是咱們一家子過,阿瑪最喜歡的就是你額娘。”
弘暉燦然一笑,伸出小手指,“拉鉤!”
胤禛一笑,認真的跟他拉鉤,嘴裏卻說:“男人之間不是應該三擊掌嗎?怎麽跟柔惠似的拉鉤呀?”
弘暉笑起來,“對哈!我都是大人了!應該三擊掌的。”
胤禛一笑,又跟他三擊掌;
臨睡前,胤禛又把這事告訴了玉琦,還說:“以後咱們好好的,別讓兒子擔心了!”
玉琦心酸的直掉眼淚,哭了好一會才止住,翻身朝裏不肯看他。
胤禛從身後摟著她,“以前是我不好,以後不會了,那你要是不解氣再掐我兩下,心裏憋著氣容易生病的。”
玉琦拿起他的胳膊就咬了一口。
胤禛沒想到她會用牙咬,隻能忍著痛,等她鬆開嘴胳膊上顯現一個深深的牙印,隱隱滲出血絲來。
他吸著涼氣問她:“可消氣了?”
玉琦心裏痛快了,翻身迴來,用手指戳戳他的心口,“誰讓你讓我受那麽多委屈?也就消了一半吧!”
胤禛被他戳的口幹舌燥的,再顧不上胳膊疼不疼了,撲上去逮住人一頓猛親,嘴裏嘀咕著:“小妖精!”
再幾日
聖駕迴程的消息傳來,康熙的賞賜也到了英誠公府。
英誠公要出來接旨,被宣旨太監攔住了,“皇上說英誠公養病要緊,讓世子接賞即可。”
英誠公自然不肯?皇上有賞就是給他撐腰的,他本就沒有病,再躲懶不出來接賞謝恩就不合適了。
他穿好朝褂,佩戴整齊,帶領全家跪聽聖旨,十公主也要跟著跪下。
宣旨太監趕緊攔著,“公主有孕,皇上十分高興,千叮萬囑不許公主跪拜;公主的賞賜是另外的,奴才稍後再宣。”
十公主不敢抗旨,雖然沒跪拜,依舊行了福禮。
宣旨太監高聲道:“英誠公一脈公忠體國、曆來勤勉,今歲偶感風寒,特賜藥材若幹、珍珠一斛、寶馬三匹、寶劍三柄。”
宣旨完畢,宣旨太監親自扶起英誠公,“地上涼,英誠公趕緊起來,再凍著了,皇上要心疼的。”
英誠公此刻紅光滿麵,“皇上抬愛,我感覺自己的病已經全好了!”
宣旨太監笑說:“哎呦!這敢情好,皇上聽了定然高興,”
“對了,珍珠給夫人打首飾的,寶馬、寶劍是給世子和兩位公子的,皇上盼著英誠公府再出將才呢。”
英誠公躬身一禮,“多謝皇上厚愛!”
之後宣旨太監又拿出一份禮單,傳了康熙的口諭:“十丫頭要好好養胎,為英誠公府誕下麟兒便是孝順朕了!”
十公主福了一福,恭敬地雙手接過禮單。
英誠公又帶著一家人跪地謝恩,誠心三唿萬歲!
管家立刻上前給宣旨太監塞了個大紅包,英誠公和豐盛額親自留茶留飯,
宣旨太監一一婉拒,等出了英誠公府,再看紅包裏麵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他笑著說:“這可比留茶留飯實在呀!也難怪皇上喜歡英誠公,真是會辦事呀!”
英誠公府得了皇上賞賜的事情一傳開,那些還想接著寫折子彈劾英誠公的人都蔫了,
之後,有裏正到順天府報案:發現五具男屍,身邊還有悔過書,疑似畏罪自殺!
順天府尹自從安郡王嶽樂孫子們的滅門案後,鮮少接到這樣大的案子,趕緊帶人趕到現場,
師爺拆開悔過書,讀了一遍,低聲跟順天府尹說:“這五個人就是毆打英誠公府兩位公子的人。”
順天府尹擰起眉,“先找到屍源,畫像、貼認屍告示吧!”
師爺才要應,一個衙役開了口:“這幾個人都是東城的閑漢,平日靠著坑蒙拐騙、扛零活為生,他們絕對不認字的。”
順天府尹問:“你怎麽知道他們不認識字?萬一小時候學過呢?”
那衙役說:“那更不可能了,這五個人都是孤兒,小時候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哪有人肯教他們讀書?”
“聽說,他們從小抱團,長大後就拉幫結派,一直以來也就能混飽肚子,都沒娶上媳婦。”
順天府尹扯扯嘴角,心說:看來必有幕後之人。
師爺嘀咕道:“殺了人埋了得了,還非得造出一個悔罪自殺的假現場,糊弄誰呢?”
就在此案沒有任何頭緒的時候,一個代寫書信的進了順天府,他說那份悔過書是他代筆的,還把悔過書的內容背了出來。
順天府尹都懵了,“雖然悔過書的來曆能解釋了,可是,他既然有時間讓人代寫悔過書,為什麽不跑呢?”
“他們五個都沒有親人,天大地大的,哪裏黃土不埋人,為什麽非要在京城玩什麽悔罪自殺?”
“而且,我路過的時候二公子清楚地喊出英誠公府,之前肯定也喊過,那麽,那五個人必然是衝著英誠公府去的。”
“聽說今天很多人彈劾英誠公,我更覺得事情不對了,我是預備今天跟阿瑪和額娘說的,沒想到十姑母先來報信了。”
胤禛見弘暉做事有條有理,心裏滿意,嘴上依舊說:“下迴遇到這樣的事情不許瞞著家裏,否則打你手板子,聽到沒有。”
弘暉點點頭,“兒子知道了,京城裏諸事複雜、多變,一不小心就會著了別人的道,兒子以後再也不會了。”
胤禛拍拍他的肩,笑說:“聽說你踹出去那一腳很厲害?把人都踹趴下了。”
弘暉一下樂了,手舞足蹈的說起昨天的事情來。
這時,外頭有事情來尋玉琦,書房裏就剩下父子倆了。
弘暉一臉好奇地問:“前兩天,阿瑪和額娘吵架了嗎?”
胤禛老臉一紅,佯怒地嗬斥道:“大人的事情別瞎打聽!”
弘暉嘻嘻一笑,“阿瑪,其實額娘很好哄的,隻要你事事都想著她,她就高興了。”
胤禛也是一笑,心裏卻說:傻兒子,那是你額娘,她打心底裏疼你,自然好哄!我可沒這待遇!
弘暉又說:“以前,阿瑪離開正院的時候,額娘總是看著阿瑪的背影出神,她雖然沒哭,可是我總覺得她不高興。”
胤禛心裏一陣愧疚,摟著弘暉問:“你怎麽知道的?那時候你才幾歲呀?”
弘暉搖搖頭,“不記得時間了,不過,額娘不高興的樣子我一直記得,”
“阿瑪,我會努力讀書,我會努力讓皇瑪法喜歡我!也會讓祖母喜歡我的!”
“阿瑪以後別讓額娘傷心了好不好?等我長大了,我能安慰她了,你再去寵幸別人好不好?”
胤禛聽得心酸不已,以為他小不記事,原來那些事情已經在弘暉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努力的擠出一個笑,誠懇地說:“傻小子,不會有那一天的,以後都是咱們一家子過,阿瑪最喜歡的就是你額娘。”
弘暉燦然一笑,伸出小手指,“拉鉤!”
胤禛一笑,認真的跟他拉鉤,嘴裏卻說:“男人之間不是應該三擊掌嗎?怎麽跟柔惠似的拉鉤呀?”
弘暉笑起來,“對哈!我都是大人了!應該三擊掌的。”
胤禛一笑,又跟他三擊掌;
臨睡前,胤禛又把這事告訴了玉琦,還說:“以後咱們好好的,別讓兒子擔心了!”
玉琦心酸的直掉眼淚,哭了好一會才止住,翻身朝裏不肯看他。
胤禛從身後摟著她,“以前是我不好,以後不會了,那你要是不解氣再掐我兩下,心裏憋著氣容易生病的。”
玉琦拿起他的胳膊就咬了一口。
胤禛沒想到她會用牙咬,隻能忍著痛,等她鬆開嘴胳膊上顯現一個深深的牙印,隱隱滲出血絲來。
他吸著涼氣問她:“可消氣了?”
玉琦心裏痛快了,翻身迴來,用手指戳戳他的心口,“誰讓你讓我受那麽多委屈?也就消了一半吧!”
胤禛被他戳的口幹舌燥的,再顧不上胳膊疼不疼了,撲上去逮住人一頓猛親,嘴裏嘀咕著:“小妖精!”
再幾日
聖駕迴程的消息傳來,康熙的賞賜也到了英誠公府。
英誠公要出來接旨,被宣旨太監攔住了,“皇上說英誠公養病要緊,讓世子接賞即可。”
英誠公自然不肯?皇上有賞就是給他撐腰的,他本就沒有病,再躲懶不出來接賞謝恩就不合適了。
他穿好朝褂,佩戴整齊,帶領全家跪聽聖旨,十公主也要跟著跪下。
宣旨太監趕緊攔著,“公主有孕,皇上十分高興,千叮萬囑不許公主跪拜;公主的賞賜是另外的,奴才稍後再宣。”
十公主不敢抗旨,雖然沒跪拜,依舊行了福禮。
宣旨太監高聲道:“英誠公一脈公忠體國、曆來勤勉,今歲偶感風寒,特賜藥材若幹、珍珠一斛、寶馬三匹、寶劍三柄。”
宣旨完畢,宣旨太監親自扶起英誠公,“地上涼,英誠公趕緊起來,再凍著了,皇上要心疼的。”
英誠公此刻紅光滿麵,“皇上抬愛,我感覺自己的病已經全好了!”
宣旨太監笑說:“哎呦!這敢情好,皇上聽了定然高興,”
“對了,珍珠給夫人打首飾的,寶馬、寶劍是給世子和兩位公子的,皇上盼著英誠公府再出將才呢。”
英誠公躬身一禮,“多謝皇上厚愛!”
之後宣旨太監又拿出一份禮單,傳了康熙的口諭:“十丫頭要好好養胎,為英誠公府誕下麟兒便是孝順朕了!”
十公主福了一福,恭敬地雙手接過禮單。
英誠公又帶著一家人跪地謝恩,誠心三唿萬歲!
管家立刻上前給宣旨太監塞了個大紅包,英誠公和豐盛額親自留茶留飯,
宣旨太監一一婉拒,等出了英誠公府,再看紅包裏麵是一張一百兩的銀票,
他笑著說:“這可比留茶留飯實在呀!也難怪皇上喜歡英誠公,真是會辦事呀!”
英誠公府得了皇上賞賜的事情一傳開,那些還想接著寫折子彈劾英誠公的人都蔫了,
之後,有裏正到順天府報案:發現五具男屍,身邊還有悔過書,疑似畏罪自殺!
順天府尹自從安郡王嶽樂孫子們的滅門案後,鮮少接到這樣大的案子,趕緊帶人趕到現場,
師爺拆開悔過書,讀了一遍,低聲跟順天府尹說:“這五個人就是毆打英誠公府兩位公子的人。”
順天府尹擰起眉,“先找到屍源,畫像、貼認屍告示吧!”
師爺才要應,一個衙役開了口:“這幾個人都是東城的閑漢,平日靠著坑蒙拐騙、扛零活為生,他們絕對不認字的。”
順天府尹問:“你怎麽知道他們不認識字?萬一小時候學過呢?”
那衙役說:“那更不可能了,這五個人都是孤兒,小時候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哪有人肯教他們讀書?”
“聽說,他們從小抱團,長大後就拉幫結派,一直以來也就能混飽肚子,都沒娶上媳婦。”
順天府尹扯扯嘴角,心說:看來必有幕後之人。
師爺嘀咕道:“殺了人埋了得了,還非得造出一個悔罪自殺的假現場,糊弄誰呢?”
就在此案沒有任何頭緒的時候,一個代寫書信的進了順天府,他說那份悔過書是他代筆的,還把悔過書的內容背了出來。
順天府尹都懵了,“雖然悔過書的來曆能解釋了,可是,他既然有時間讓人代寫悔過書,為什麽不跑呢?”
“他們五個都沒有親人,天大地大的,哪裏黃土不埋人,為什麽非要在京城玩什麽悔罪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