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安穩度日才要緊
雙重生,四爺福晉不好惹 作者:用戶1037762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管事嬤嬤一見到耿氏和宋氏就福了一禮,笑盈盈地說:“恭喜兩位側福晉,賀喜兩位側福晉。”
跟著管事嬤嬤來的丫頭、婆子也紛紛行禮恭賀。
這樣的時候是要放賞的,可惜耿氏和宋氏準備不足,雖然手裏有散碎銀子,可是這麽多人都給銀子也給不起呀!
宋氏笑說:“同喜同喜,快快給嬤嬤和姑娘們上茶,趕緊去賬房換銅錢來,今天人人有賞。”
耿氏趕緊打起精神,一邊給管事嬤嬤塞紅包,一邊大家進屋坐。
她們是親王側福晉又如何,已經注定無寵了,對底下人更要客客氣氣的,以後的日子才好過。
管事嬤嬤捏著紅包,臉上的笑意就更真誠了,“兩位姨娘晉封了側福晉,奴才是按規矩來給更換床幔、窗紗、擺設的,”
“隻是,擺件上不好選那些世俗之物,有一些有佛緣的器物,兩位姨娘可要過過目?”
耿氏一聽“佛緣”二字就更佩服宋氏了,顯然蘇公公的話已經傳開,府裏的人都看得明白,也就是自己傻乎乎地以為時來運轉了,
她壓下苦澀,笑著說:“這些還是宋姐姐決定吧!我對這些不大懂的。”
宋氏笑說:“這裏是咱們倆住,當然要一起選了。”
宋氏和耿氏一起選了擺設,看著屋裏換了幔帳、窗紗、坐墊、拜佛的蒲團等等,雖然依舊是樸素的顏色,料子卻是極好的。
耿氏摸著新換的坐墊喃喃道:“這樣軟,做側福晉可真好。”
隔日
宋氏就見到了好多年沒見的親娘,兩個人狠狠地哭了一場,知道家裏得了厚賞宋氏十分高興。
宋太太以為女兒得了王爺的心才請封側福晉的,沒想到女兒已經一身戴發修行的尼姑打扮了,到嘴邊的話全咽了下去。
宋氏先開了口:“娘,別的事情不要多想,安穩度日才要緊,”
“弟弟們要是好好當差,王爺總會照顧一二,要是仗著我行不法之事王爺不會管的。”
宋太太立刻說:“娘知道,你要是得寵不會穿一身僧衣來見我的,王爺能為你請封已經是恩典了,”
“家裏你就放心吧!你弟弟們知道你不容易,知道你封了側福晉就有人來求,他們一件也沒應,知道你這樣更不會亂來了。”
宋氏心裏大定,把攢的銀子都塞給親娘了。
眼看到了午飯的時辰,管事嬤嬤帶著人送了一桌素席來。
宋氏心裏一喜,又怕是底下人巴結她的,再惹了福晉不喜,“這……不合規矩。”
管事嬤嬤笑說:“這是福晉昨天吩咐好的,側福晉隻管享用。”
宋氏這才放心,和親娘好好吃了頓飯,心裏更堅定了以後要老實本分的想法;
之後,耿氏又通過宋氏,再由宋氏通過管事嬤嬤向玉琦陳情,耿氏這才見到家人。
隻是,耿氏的父母都已過世,來的是耿氏的親大嫂。
耿大嫂昨天得的通知,激動的一夜沒睡好,以為耿家終於要發達了,她就是來抱大腿的,
誰能想到小姑子是穿著僧袍來見她的,儼然已經成了戴發修行的尼姑了。
耿大嫂想了想,壓低了聲音說:“姑奶奶還年輕,萬事都能重來,天天青燈古佛有什麽趣味?”
“你大哥說二阿哥弘昀記在你的名下了,既然有了兒子,為了孩子也該振作起來。”
耿氏見親嫂子既不問自己過得好不好,也不問為什麽晉封側福晉,一開口就是讓她去爭去搶,她那樣盼著見麵就顯得特別可笑。
她冷笑一聲,“大嫂真是好算計,讓我去爭去搶,你們好跟著得利是吧?”
“要是贏了,你們自然有好處,要是輸了呢?你們定然把王八脖子一縮,再不管我的死活了吧。”
“耿家不過是包衣奴才,便是爹娘在的時候也是叮囑我要守規矩,如今怎麽就這麽了不得了?”
“莫非大嫂娘家得勢了?能幫到我還是能幫到王爺了?呸!你怎麽有臉讓我去拚命的?”
耿氏的聲音一點沒壓低,連屋門口聽差的丫頭婆子都聽得清清楚楚。
耿大嫂臊得滿臉通紅,再不敢說振作的話了,她也惱了,既然無利可圖,也沒了笑臉,隨意的敷衍幾句就離開了。
耿氏反倒覺得痛快了,知道中午還有一頓素席,讓人直接擺到自己院子裏,跟宋氏一起享用了。
對於宋氏和耿氏的表現玉琦十分滿意,又讓人帶著弘昀和大格格去拜見她們。
大格格這才知道自己被記在宋氏名下了,嘴裏一陣發苦,她漸漸懂事,知道親娘被除了玉牒是很不光彩事情,也為以後發愁過。
後來又想:也許自己能被記在嫡母名下呢,這個念頭一起就再忘不掉了,
三福晉家的嫡女是如何過日子的,柔惠那樣小,年節宮裏賞的東西都比她的好,
她打心底盼著自己能做一迴嫡女,然後在所有人麵前昂起頭來。
弘昀還記著李氏,一聽自己成了耿氏的兒子了,一點也不樂意。
他特意跟大格格坐一車,車裏一個丫頭也不讓坐,等馬車出了圓明園他才問出來,
“姐姐,咱們非得這樣嗎?我能去求求阿瑪讓他改主意嗎?我有生母,我記得她。”
大格格歎息一聲,輕輕地搖搖頭,“她被除了玉牒,你我也沒了出處,自然也不被記在玉牒上,”
“你以後要領差事、要娶媳婦,我也要說親、嫁人,沒有身份怎麽能行?”
弘昀咬著牙,倔強地說:“沒身份就沒身份,咱們終究是阿瑪的兒女,阿瑪還能不認嗎?”
大格格深深一歎,“不記入玉牒就不是宗室,阿瑪認,外人不認,到時候連奴才都能欺到臉上來。”
“這世上人人都得有出身,你我怎能免俗,等你再大些就懂了;”
“阿瑪這樣做也是為我們好。至於她,咱們把她記在心裏就好,萬不可宣之於口。”
弘昀還是不高興,經過王府正門,他又按捺不住掀開車簾,見到蓋了一半的府門,他一下愣住了。
大格格也伸頭看了一眼,“比以前更高更漂亮吧?這就是親王規製。”
馬車從側門進了府,管事領著兩人一路到了宋氏和耿氏的住處,見禮是在各自房裏。
大格格規規矩矩地給宋氏磕頭,叫了聲姨娘。
宋氏一時感慨萬千,她跟李氏鬧騰了一輩子,最後李氏的女兒反倒成了她的女兒,真是世事無常呀!
她和顏悅色地給了個荷包,笑說:“裏麵是我年輕時戴的玉鐲子,和田玉的,給你玩吧!”
大格格沒想到她一身尼姑打扮,出手這樣大方,又細看了屋裏的陳設,每樣都價值不菲,衣裳也是上等布料,立刻收了輕視之心。
跟著管事嬤嬤來的丫頭、婆子也紛紛行禮恭賀。
這樣的時候是要放賞的,可惜耿氏和宋氏準備不足,雖然手裏有散碎銀子,可是這麽多人都給銀子也給不起呀!
宋氏笑說:“同喜同喜,快快給嬤嬤和姑娘們上茶,趕緊去賬房換銅錢來,今天人人有賞。”
耿氏趕緊打起精神,一邊給管事嬤嬤塞紅包,一邊大家進屋坐。
她們是親王側福晉又如何,已經注定無寵了,對底下人更要客客氣氣的,以後的日子才好過。
管事嬤嬤捏著紅包,臉上的笑意就更真誠了,“兩位姨娘晉封了側福晉,奴才是按規矩來給更換床幔、窗紗、擺設的,”
“隻是,擺件上不好選那些世俗之物,有一些有佛緣的器物,兩位姨娘可要過過目?”
耿氏一聽“佛緣”二字就更佩服宋氏了,顯然蘇公公的話已經傳開,府裏的人都看得明白,也就是自己傻乎乎地以為時來運轉了,
她壓下苦澀,笑著說:“這些還是宋姐姐決定吧!我對這些不大懂的。”
宋氏笑說:“這裏是咱們倆住,當然要一起選了。”
宋氏和耿氏一起選了擺設,看著屋裏換了幔帳、窗紗、坐墊、拜佛的蒲團等等,雖然依舊是樸素的顏色,料子卻是極好的。
耿氏摸著新換的坐墊喃喃道:“這樣軟,做側福晉可真好。”
隔日
宋氏就見到了好多年沒見的親娘,兩個人狠狠地哭了一場,知道家裏得了厚賞宋氏十分高興。
宋太太以為女兒得了王爺的心才請封側福晉的,沒想到女兒已經一身戴發修行的尼姑打扮了,到嘴邊的話全咽了下去。
宋氏先開了口:“娘,別的事情不要多想,安穩度日才要緊,”
“弟弟們要是好好當差,王爺總會照顧一二,要是仗著我行不法之事王爺不會管的。”
宋太太立刻說:“娘知道,你要是得寵不會穿一身僧衣來見我的,王爺能為你請封已經是恩典了,”
“家裏你就放心吧!你弟弟們知道你不容易,知道你封了側福晉就有人來求,他們一件也沒應,知道你這樣更不會亂來了。”
宋氏心裏大定,把攢的銀子都塞給親娘了。
眼看到了午飯的時辰,管事嬤嬤帶著人送了一桌素席來。
宋氏心裏一喜,又怕是底下人巴結她的,再惹了福晉不喜,“這……不合規矩。”
管事嬤嬤笑說:“這是福晉昨天吩咐好的,側福晉隻管享用。”
宋氏這才放心,和親娘好好吃了頓飯,心裏更堅定了以後要老實本分的想法;
之後,耿氏又通過宋氏,再由宋氏通過管事嬤嬤向玉琦陳情,耿氏這才見到家人。
隻是,耿氏的父母都已過世,來的是耿氏的親大嫂。
耿大嫂昨天得的通知,激動的一夜沒睡好,以為耿家終於要發達了,她就是來抱大腿的,
誰能想到小姑子是穿著僧袍來見她的,儼然已經成了戴發修行的尼姑了。
耿大嫂想了想,壓低了聲音說:“姑奶奶還年輕,萬事都能重來,天天青燈古佛有什麽趣味?”
“你大哥說二阿哥弘昀記在你的名下了,既然有了兒子,為了孩子也該振作起來。”
耿氏見親嫂子既不問自己過得好不好,也不問為什麽晉封側福晉,一開口就是讓她去爭去搶,她那樣盼著見麵就顯得特別可笑。
她冷笑一聲,“大嫂真是好算計,讓我去爭去搶,你們好跟著得利是吧?”
“要是贏了,你們自然有好處,要是輸了呢?你們定然把王八脖子一縮,再不管我的死活了吧。”
“耿家不過是包衣奴才,便是爹娘在的時候也是叮囑我要守規矩,如今怎麽就這麽了不得了?”
“莫非大嫂娘家得勢了?能幫到我還是能幫到王爺了?呸!你怎麽有臉讓我去拚命的?”
耿氏的聲音一點沒壓低,連屋門口聽差的丫頭婆子都聽得清清楚楚。
耿大嫂臊得滿臉通紅,再不敢說振作的話了,她也惱了,既然無利可圖,也沒了笑臉,隨意的敷衍幾句就離開了。
耿氏反倒覺得痛快了,知道中午還有一頓素席,讓人直接擺到自己院子裏,跟宋氏一起享用了。
對於宋氏和耿氏的表現玉琦十分滿意,又讓人帶著弘昀和大格格去拜見她們。
大格格這才知道自己被記在宋氏名下了,嘴裏一陣發苦,她漸漸懂事,知道親娘被除了玉牒是很不光彩事情,也為以後發愁過。
後來又想:也許自己能被記在嫡母名下呢,這個念頭一起就再忘不掉了,
三福晉家的嫡女是如何過日子的,柔惠那樣小,年節宮裏賞的東西都比她的好,
她打心底盼著自己能做一迴嫡女,然後在所有人麵前昂起頭來。
弘昀還記著李氏,一聽自己成了耿氏的兒子了,一點也不樂意。
他特意跟大格格坐一車,車裏一個丫頭也不讓坐,等馬車出了圓明園他才問出來,
“姐姐,咱們非得這樣嗎?我能去求求阿瑪讓他改主意嗎?我有生母,我記得她。”
大格格歎息一聲,輕輕地搖搖頭,“她被除了玉牒,你我也沒了出處,自然也不被記在玉牒上,”
“你以後要領差事、要娶媳婦,我也要說親、嫁人,沒有身份怎麽能行?”
弘昀咬著牙,倔強地說:“沒身份就沒身份,咱們終究是阿瑪的兒女,阿瑪還能不認嗎?”
大格格深深一歎,“不記入玉牒就不是宗室,阿瑪認,外人不認,到時候連奴才都能欺到臉上來。”
“這世上人人都得有出身,你我怎能免俗,等你再大些就懂了;”
“阿瑪這樣做也是為我們好。至於她,咱們把她記在心裏就好,萬不可宣之於口。”
弘昀還是不高興,經過王府正門,他又按捺不住掀開車簾,見到蓋了一半的府門,他一下愣住了。
大格格也伸頭看了一眼,“比以前更高更漂亮吧?這就是親王規製。”
馬車從側門進了府,管事領著兩人一路到了宋氏和耿氏的住處,見禮是在各自房裏。
大格格規規矩矩地給宋氏磕頭,叫了聲姨娘。
宋氏一時感慨萬千,她跟李氏鬧騰了一輩子,最後李氏的女兒反倒成了她的女兒,真是世事無常呀!
她和顏悅色地給了個荷包,笑說:“裏麵是我年輕時戴的玉鐲子,和田玉的,給你玩吧!”
大格格沒想到她一身尼姑打扮,出手這樣大方,又細看了屋裏的陳設,每樣都價值不菲,衣裳也是上等布料,立刻收了輕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