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斡離不退兵後,熙河路姚古、府州帥“折家軍”等各地的勤王之師聚集汴州城下,共計有十餘萬人,李綱請求趙桓下詔讓姚古等追擊,宰相們卻堅持要護送金軍出境,不要輕易啟動兵端。
北宋開封這邊,君臣爭論幾天。金軍那邊,斡離不揮一揮衣袖,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帶走了人質和財寶!
二月十七日,詔令罷免種師道的同知樞密院事,這是典型的卸磨殺驢!禦史中丞許翰道:“種師道名將,沉毅有謀略,不應該解除他的兵權。”但是宰相以武將不應入樞密院拒絕。
再說斡離不攻開封時,另一路金軍粘沒喝卻一直止步在太原,雖然粘沒喝攻占了太原周邊的各州縣,可唯獨太原城,在張孝純的指揮下,巋然不動,粘沒喝沒法,隻得在城外弓矢炮石夠不著的地方,修築外城,截斷太原和外麵的全部聯係。
粘沒喝聽聞斡離不殺到開封城下,收獲滿滿,心中酸楚不已,也想撈一票,派人到開封伸手要錢。此時朝廷見城外援軍大集,腰杆子頓時硬氣萬分,不但不答應,還扣押了粘沒喝的使者。
粘沒喝大怒,於是將圍困太原的兵力分一部出來南下進攻,折可求、劉光世抵抗失敗,平陽府(山西臨汾)叛軍引導金兵進入南、北關(山西靈石縣)。過關時,粘沒喝歎道:“如此險關,我們順利越過,南朝真是無人!”金軍越過南、北關後,殺到威勝軍城下,知威勝軍李植嚇得一哆嗦,不戰而降。
十九日,粘沒喝攻隆德府(山西長治),知府事張確、通判趙伯臻力戰而死。接著粘沒喝逼近澤州(山西晉城),這已經是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地了。好在知澤州高世由嚴防死守,粘沒喝一時難以得手,加上宋朝使者路允迪到來,告訴粘沒喝,太原已經割讓給金國了,粘沒喝一聽,便迴軍太原,要交割太原,熟料太原人不鳥他,也不接受朝廷詔書。因此前期大宋說同意割讓三鎮,其實是一紙空文而已。
粘沒喝怒氣衝天,卻又無可奈何,攻取太原周邊的文水和盂縣,但始終不能奪得太原,便留大將銀術可圍攻太原,自己返迴大同。
三月十四日,趙桓進行了部分人事調整,張邦昌被罷免宰相,李棁被罷免尚書右丞。徐處仁任首相,吳敏仍然任次相,李綱仍然任知樞密院事,耿南仲仍然為尚書左丞,這三人的職位是二月十四日任命的。另補唐恪為中書侍郎,何?為尚書右丞,許翰同知樞密院事。
換了新人,總要點新氣象。三月十六日,針對粘沒喝的進攻,朝廷下詔:“金人背叛盟約,深入國境,原主和派李邦彥、李棁、李鄴、鄭望之,全部罷黜。”接著又下詔:“金人的盟約,始終難以保證。如今粘沒喝入侵,先破壞合約,朕日夜追悔,已罷黜主和大臣。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是保障邊塞、先帝陵寢所在地,應當誓死固守!”
也就是說趙桓突然霸氣了!不想給地了。隨後仍任命種師道為河北、河東宣撫使。姚古為河北製置使,種師中為副使。姚古率軍援助太原,種師中援助中山、河間。
因此,斡離不大軍走到中山、河間,要交割兩鎮時,兩鎮也固守不同意,加上種師中領兵在後逼近,斡離不隻得暫且退出大宋國境。
四月二十四日,姚古領軍收複了隆德府,二十五日,收複了威勝軍。形勢比較喜人。
五月十二日,朝廷見太原的包圍仍未解除,下詔讓種師中和姚古進軍救援,兩軍互為犄角,依次而進。種師中進逼平定軍(山西平定),乘勝收複可壽陽、榆次等縣。
當時粘沒喝在大同,讓騎兵避暑,馬匹牧養在野。宋軍偵查人員以為粘沒喝有撤軍的打算,密告朝廷,坐廟堂的同知樞密院事許翰信以為真,以為建功立業機會來臨,一再傳令種師中出兵。
種師中在前線,知道虛實,幾次辯解推辭,許翰發火,譴責種師中怯敵逃避,種師中歎息道:“逃避怯敵,這是多嚴重的罪名啊!我束發從軍,如今老了,卻受這樣的指責,能忍受這份屈辱麽?”
種師中顧不得許多了,約姚古、張灝共同進軍。為了快速出戰,連淄重、犒賞等物資也沒有攜帶。大軍直抵壽陽的石坑,被金將完顏活女襲擊,五戰三勝。種師中撤迴榆次,離太原一百多裏。
此時姚古領軍至威勝軍,統製官焦安節鬼迷心竅,突然說粘沒喝大軍殺來了,軍中人心動蕩,焦安節又勸姚古撤軍,結果姚古和張灝沒有按約定時間接應種師中。
種師中軍中饑渴難耐,獨木難支,從早戰到晚,士卒發神臂弩射退金軍,本來戰局有所好轉,可因為賞金發放不夠及時,士卒怨言四起,一哄而散,僅留百餘親兵。
如此看來,宋朝打仗,相當現實,真是一手交錢,一手拚命,沒錢,誰拚命?種師中身中四槍,猶死戰不退,力盡而死!
金軍乘勝進軍,又和姚古軍遭遇,姚古軍因焦安節這個搞屎棍子的原因,也喪失了戰鬥力,退守隆德府。
戰後,李綱召焦安節,斬首示眾,朝廷貶姚古為節度副使,安置廣州。贈種師中少師,諡號“莊湣”。
佐料:吳敏字元中,真州(江蘇儀征)人,公元1108年進士。蔡京見他文章出彩,人又俊美,想將女兒嫁給他,但吳敏推辭不接受,應該說很有骨氣。前文蔡京想收傅察為女婿,沒成,又來收吳敏!好人才,蔡京都想納入囊中!
《宋稗類鈔》卷八記載,徐處仁做首相,吳敏為次相,兩人的關係卻不協調,每次朝會後,在政事堂議事便相互吵鬧。
有次,吳敏到宰相府見徐處仁,老徐正拿筆伏案寫東西。吳敏坐下,稟報了一些事後,雙方越說越激動,氣得老徐最後將手中的毛筆朝吳敏甩過去,正中吳敏麵門,吳敏鼻子、嘴唇、臉上全是墨水,一同來的部屬急忙將吳敏拉走。
第二天,吳敏向趙桓告狀,而禦史也相繼彈劾兩人,不到一個月,兩人都被罷免。
吳敏忠心固然具備,但因年輕,不太熟悉政事,下屬官吏有所匯報,吳敏不能裁決,都說:“按以前的慣例就行!”
當時軍情急如星火,吳敏不太留意,卻專管些太學生、增加《春秋》講義、王安石不應該從祀太廟等雞毛蒜鼻事。
世人編了“十不管”歌道:“不管太原、卻管太學;不管防秋、卻管《春秋》;不管炮石、卻管安石;不管燕山、卻管聶山;不管東京、卻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卻管舉人免解;不管河東、卻管陳東;不管二太子、卻管立太子!”
高宗時代,吳敏最後死在廣西、湖南宣撫使任上,享年不詳。
北宋開封這邊,君臣爭論幾天。金軍那邊,斡離不揮一揮衣袖,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帶走了人質和財寶!
二月十七日,詔令罷免種師道的同知樞密院事,這是典型的卸磨殺驢!禦史中丞許翰道:“種師道名將,沉毅有謀略,不應該解除他的兵權。”但是宰相以武將不應入樞密院拒絕。
再說斡離不攻開封時,另一路金軍粘沒喝卻一直止步在太原,雖然粘沒喝攻占了太原周邊的各州縣,可唯獨太原城,在張孝純的指揮下,巋然不動,粘沒喝沒法,隻得在城外弓矢炮石夠不著的地方,修築外城,截斷太原和外麵的全部聯係。
粘沒喝聽聞斡離不殺到開封城下,收獲滿滿,心中酸楚不已,也想撈一票,派人到開封伸手要錢。此時朝廷見城外援軍大集,腰杆子頓時硬氣萬分,不但不答應,還扣押了粘沒喝的使者。
粘沒喝大怒,於是將圍困太原的兵力分一部出來南下進攻,折可求、劉光世抵抗失敗,平陽府(山西臨汾)叛軍引導金兵進入南、北關(山西靈石縣)。過關時,粘沒喝歎道:“如此險關,我們順利越過,南朝真是無人!”金軍越過南、北關後,殺到威勝軍城下,知威勝軍李植嚇得一哆嗦,不戰而降。
十九日,粘沒喝攻隆德府(山西長治),知府事張確、通判趙伯臻力戰而死。接著粘沒喝逼近澤州(山西晉城),這已經是山西和河南的交界地了。好在知澤州高世由嚴防死守,粘沒喝一時難以得手,加上宋朝使者路允迪到來,告訴粘沒喝,太原已經割讓給金國了,粘沒喝一聽,便迴軍太原,要交割太原,熟料太原人不鳥他,也不接受朝廷詔書。因此前期大宋說同意割讓三鎮,其實是一紙空文而已。
粘沒喝怒氣衝天,卻又無可奈何,攻取太原周邊的文水和盂縣,但始終不能奪得太原,便留大將銀術可圍攻太原,自己返迴大同。
三月十四日,趙桓進行了部分人事調整,張邦昌被罷免宰相,李棁被罷免尚書右丞。徐處仁任首相,吳敏仍然任次相,李綱仍然任知樞密院事,耿南仲仍然為尚書左丞,這三人的職位是二月十四日任命的。另補唐恪為中書侍郎,何?為尚書右丞,許翰同知樞密院事。
換了新人,總要點新氣象。三月十六日,針對粘沒喝的進攻,朝廷下詔:“金人背叛盟約,深入國境,原主和派李邦彥、李棁、李鄴、鄭望之,全部罷黜。”接著又下詔:“金人的盟約,始終難以保證。如今粘沒喝入侵,先破壞合約,朕日夜追悔,已罷黜主和大臣。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是保障邊塞、先帝陵寢所在地,應當誓死固守!”
也就是說趙桓突然霸氣了!不想給地了。隨後仍任命種師道為河北、河東宣撫使。姚古為河北製置使,種師中為副使。姚古率軍援助太原,種師中援助中山、河間。
因此,斡離不大軍走到中山、河間,要交割兩鎮時,兩鎮也固守不同意,加上種師中領兵在後逼近,斡離不隻得暫且退出大宋國境。
四月二十四日,姚古領軍收複了隆德府,二十五日,收複了威勝軍。形勢比較喜人。
五月十二日,朝廷見太原的包圍仍未解除,下詔讓種師中和姚古進軍救援,兩軍互為犄角,依次而進。種師中進逼平定軍(山西平定),乘勝收複可壽陽、榆次等縣。
當時粘沒喝在大同,讓騎兵避暑,馬匹牧養在野。宋軍偵查人員以為粘沒喝有撤軍的打算,密告朝廷,坐廟堂的同知樞密院事許翰信以為真,以為建功立業機會來臨,一再傳令種師中出兵。
種師中在前線,知道虛實,幾次辯解推辭,許翰發火,譴責種師中怯敵逃避,種師中歎息道:“逃避怯敵,這是多嚴重的罪名啊!我束發從軍,如今老了,卻受這樣的指責,能忍受這份屈辱麽?”
種師中顧不得許多了,約姚古、張灝共同進軍。為了快速出戰,連淄重、犒賞等物資也沒有攜帶。大軍直抵壽陽的石坑,被金將完顏活女襲擊,五戰三勝。種師中撤迴榆次,離太原一百多裏。
此時姚古領軍至威勝軍,統製官焦安節鬼迷心竅,突然說粘沒喝大軍殺來了,軍中人心動蕩,焦安節又勸姚古撤軍,結果姚古和張灝沒有按約定時間接應種師中。
種師中軍中饑渴難耐,獨木難支,從早戰到晚,士卒發神臂弩射退金軍,本來戰局有所好轉,可因為賞金發放不夠及時,士卒怨言四起,一哄而散,僅留百餘親兵。
如此看來,宋朝打仗,相當現實,真是一手交錢,一手拚命,沒錢,誰拚命?種師中身中四槍,猶死戰不退,力盡而死!
金軍乘勝進軍,又和姚古軍遭遇,姚古軍因焦安節這個搞屎棍子的原因,也喪失了戰鬥力,退守隆德府。
戰後,李綱召焦安節,斬首示眾,朝廷貶姚古為節度副使,安置廣州。贈種師中少師,諡號“莊湣”。
佐料:吳敏字元中,真州(江蘇儀征)人,公元1108年進士。蔡京見他文章出彩,人又俊美,想將女兒嫁給他,但吳敏推辭不接受,應該說很有骨氣。前文蔡京想收傅察為女婿,沒成,又來收吳敏!好人才,蔡京都想納入囊中!
《宋稗類鈔》卷八記載,徐處仁做首相,吳敏為次相,兩人的關係卻不協調,每次朝會後,在政事堂議事便相互吵鬧。
有次,吳敏到宰相府見徐處仁,老徐正拿筆伏案寫東西。吳敏坐下,稟報了一些事後,雙方越說越激動,氣得老徐最後將手中的毛筆朝吳敏甩過去,正中吳敏麵門,吳敏鼻子、嘴唇、臉上全是墨水,一同來的部屬急忙將吳敏拉走。
第二天,吳敏向趙桓告狀,而禦史也相繼彈劾兩人,不到一個月,兩人都被罷免。
吳敏忠心固然具備,但因年輕,不太熟悉政事,下屬官吏有所匯報,吳敏不能裁決,都說:“按以前的慣例就行!”
當時軍情急如星火,吳敏不太留意,卻專管些太學生、增加《春秋》講義、王安石不應該從祀太廟等雞毛蒜鼻事。
世人編了“十不管”歌道:“不管太原、卻管太學;不管防秋、卻管《春秋》;不管炮石、卻管安石;不管燕山、卻管聶山;不管東京、卻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卻管舉人免解;不管河東、卻管陳東;不管二太子、卻管立太子!”
高宗時代,吳敏最後死在廣西、湖南宣撫使任上,享年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