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阿骨打建立大金後,踏上了義無反顧的伐遼征程。公元1116年四月攻取大遼東京遼陽府(遼寧遼陽);公元1120年五月攻克上京臨潢府(內蒙巴林左旗);公元1121年十一月攻占中京大定府(內蒙赤峰),第二年正月占領中京;公元1122年四月西京大同府(山西大同)投降金國;最後十二月奪取南京析津府(北京)。
在六七年的時間裏,大金將大遼打了一個稀巴爛。從東北殺到了中原。北麵兩國打得天翻地覆,趙佶卻在南方優哉遊哉地過著舒心日子。公元1122年三月,金國見大宋沒有實際行動,又派人來大宋約盟夾攻契丹。此時南方方臘平定不久,趙佶對用兵有些遲疑。蔡京下台後,餘深也於公元1120年十一月罷免了宰相,此時朝中宰相唯有王黼一人,王黼進言道:“中國與遼國,雖然名為兄弟,可是一百多年來,契丹多次輕慢我國,況且兼弱攻昧,這是至理,現在不取,女真必然強大,中原故地將永遠不屬於我們所有了!”
王黼雖然奸詐,但這個觀點不能說他錯,當時形式,大宋作為契丹的鄰國,不可能永遠坐山觀虎鬥,置身事外,大宋要麽協助大遼抗擊大金,要麽聯手大金滅大遼,兩者必選其一,從國家利益來說,聯金滅遼應該說是最佳選擇。當然王黼之所以提出聯金滅遼,無非是想建立功業。並非純粹為國家利益考慮!他沒有高尚到這個層次。
趙佶被王黼說心動了,命童貫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勒兵十五萬,屯於北麵邊境,響應金國軍事行動,當時遼國皇帝耶律延禧雖被金國攆得四處逃竄,卻命親王耶律淳與部分大臣守燕京,自己還去遊獵,結果留守燕京的耶律淳在大臣擁護下自立為皇帝,號“天賜皇帝”。貶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為湘陰王,大遼內亂,出現兩位皇帝。
趙佶見大遼內亂,認為有機可乘,交代了童貫三條政策:“如果耶律淳投降,朝廷恢複疆土,這是上上之選;耶律淳不投降但納款稱臣,這是中策,遼人不服,雙方大戰,這是下策!”讓童貫見機行事。
王黼卻等不得,寫書信給童貫道:“太師若領軍北伐,我願盡死力保證後勤供應!”
隨後,王黼在三省設置“經撫房”,專門主管邊事,不和樞密院溝通,而且很快按人口收取了賦稅六千二百萬緡,準備戰爭,這些措施不能說不好,但是奸臣就是奸臣,後麵的操作就很辣眼睛了。
王黼見童貫那邊沒行動,竟然花大價錢,從大遼買了五六座空城,以此作為勝利戰果上奏趙佶,並率百官稱賀,趙佶不明真相,解身上玉帶賞賜王黼,進王黼太傅,封楚國公,允許他穿紫花袍,儀從飾物等幾乎和親王一樣。
蔡攸愚昧無知,也認為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向趙佶請命,要外出領兵和大遼幹仗,趙佶很感動啊!五月,趙佶任命蔡攸為河北、河東路宣撫副使,和童貫一起外出領兵。
出陣前,蔡攸向趙佶辭行,趙佶帶了兩位嬪妃在旁,蔡攸竟然指著兩位嬪妃道:“臣成功凱旋後,請陛下將她們賞給臣!”趙佶隻是笑,也不發怒,兩人的關係真不是一般的鐵啊!
童貫率軍至高陽關(河北高陽),以皇帝名義發布公告,陳述吊名伐罪的意思,並下重賞:“若有豪傑能獻燕京,即封節度使!”
童貫命都統製種師道進軍,種師道卻道:“今日之事,就如鄰居家進入盜賊,我們不救,反而乘機分他們的財產,這樣恐怕不好吧?”
種師道臨陣之前,說這種喪氣話,有辱名將風範。出兵是國家大事,有意見應該早提,有軍令應該堅決執行!怎能說出此等話打擊士氣?此時童貫當然不聽,分兵兩路:種師道率東路赴白溝,辛興宗率西路赴範村。
燕京天賜皇帝耶律淳聞大宋軍來,命耶律大石、蕭幹領兵防禦,遼軍在白溝擊敗前軍統製楊可世,軍卒混亂,好在種師道事先命人持巨木棒防守,才沒有大敗。幾天後辛興宗也在範村失敗。
六月,種師道退到雄州(河北雄縣),遼軍追到了雄州城下,並遣使來議和。趙佶聽聞前方兵敗,嚇了一跳,又下詔班師,童貫沒有立即執行。
種師道聽趙佶有班師的詔令,請童貫答應遼使者的和議,童貫暗中彈劾種師道通敵,王黼大怒,撤了種師道的職,讓劉延慶代替。
種師道臨敵之際,表現奇特,讓人費解!
七月,燕京天賜皇帝耶律淳病死,趙佶又命童貫、蔡攸出兵。趙佶視出兵為兒戲,如此反反複複,能不敗事?
九月,金國聽大宋舉兵攻遼,怕宋軍自己攻取燕京,那麽每年的歲幣成為一場空!遣使來送商議進攻期限,趙佶派趙良嗣到金國迴複,並再次許諾,將不負以前的約定!
佐料:幾件事可以窺探王黼的小人本性。王黼剛中進士時,任相州司理參軍,有幸被宰相何執中看中,逐漸提拔為司諫。後來蔡京又推薦他為諫議大夫!王黼看蔡京比何執中更有權勢,立即背叛何執中,投靠蔡京,搜腸刮肚寫了二十條何執中的罪狀,拿給蔡京,何執中尚蒙在鼓裏,每次還對王黼讚不絕口。
一次,蔡京終於忍不住,從座後拿出一卷書給何執中,何執中讀完大駭,臉色大變道:“畜牲竟敢如此!”此後何執中再沒有理會他。
後來王黼又得罪了蔡京,轉而巴結宦官梁師成,稱梁師成為“恩府先生”,待梁師成像父親一樣。憑借梁師成的權勢,作為翰林學士的王黼,竟然搶奪了副宰相許將的房子,公元1119年,王黼升為宰相,時年僅四十一歲。
當時蔡京下台,王黼一反蔡京所為,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並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竟贏得“賢相”的虛名。
實際上,王黼在相位,借位高權重,搜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府邸和皇宮差不多。他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製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朝廷錢財他隨便使用,官吏推測趙佶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源源不斷進貢到王黼那裏,再由王黼轉送趙佶,但他進奉給趙佶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自己所有。貪財方麵,王黼實是和珅的前輩!
在六七年的時間裏,大金將大遼打了一個稀巴爛。從東北殺到了中原。北麵兩國打得天翻地覆,趙佶卻在南方優哉遊哉地過著舒心日子。公元1122年三月,金國見大宋沒有實際行動,又派人來大宋約盟夾攻契丹。此時南方方臘平定不久,趙佶對用兵有些遲疑。蔡京下台後,餘深也於公元1120年十一月罷免了宰相,此時朝中宰相唯有王黼一人,王黼進言道:“中國與遼國,雖然名為兄弟,可是一百多年來,契丹多次輕慢我國,況且兼弱攻昧,這是至理,現在不取,女真必然強大,中原故地將永遠不屬於我們所有了!”
王黼雖然奸詐,但這個觀點不能說他錯,當時形式,大宋作為契丹的鄰國,不可能永遠坐山觀虎鬥,置身事外,大宋要麽協助大遼抗擊大金,要麽聯手大金滅大遼,兩者必選其一,從國家利益來說,聯金滅遼應該說是最佳選擇。當然王黼之所以提出聯金滅遼,無非是想建立功業。並非純粹為國家利益考慮!他沒有高尚到這個層次。
趙佶被王黼說心動了,命童貫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勒兵十五萬,屯於北麵邊境,響應金國軍事行動,當時遼國皇帝耶律延禧雖被金國攆得四處逃竄,卻命親王耶律淳與部分大臣守燕京,自己還去遊獵,結果留守燕京的耶律淳在大臣擁護下自立為皇帝,號“天賜皇帝”。貶遼國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為湘陰王,大遼內亂,出現兩位皇帝。
趙佶見大遼內亂,認為有機可乘,交代了童貫三條政策:“如果耶律淳投降,朝廷恢複疆土,這是上上之選;耶律淳不投降但納款稱臣,這是中策,遼人不服,雙方大戰,這是下策!”讓童貫見機行事。
王黼卻等不得,寫書信給童貫道:“太師若領軍北伐,我願盡死力保證後勤供應!”
隨後,王黼在三省設置“經撫房”,專門主管邊事,不和樞密院溝通,而且很快按人口收取了賦稅六千二百萬緡,準備戰爭,這些措施不能說不好,但是奸臣就是奸臣,後麵的操作就很辣眼睛了。
王黼見童貫那邊沒行動,竟然花大價錢,從大遼買了五六座空城,以此作為勝利戰果上奏趙佶,並率百官稱賀,趙佶不明真相,解身上玉帶賞賜王黼,進王黼太傅,封楚國公,允許他穿紫花袍,儀從飾物等幾乎和親王一樣。
蔡攸愚昧無知,也認為這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向趙佶請命,要外出領兵和大遼幹仗,趙佶很感動啊!五月,趙佶任命蔡攸為河北、河東路宣撫副使,和童貫一起外出領兵。
出陣前,蔡攸向趙佶辭行,趙佶帶了兩位嬪妃在旁,蔡攸竟然指著兩位嬪妃道:“臣成功凱旋後,請陛下將她們賞給臣!”趙佶隻是笑,也不發怒,兩人的關係真不是一般的鐵啊!
童貫率軍至高陽關(河北高陽),以皇帝名義發布公告,陳述吊名伐罪的意思,並下重賞:“若有豪傑能獻燕京,即封節度使!”
童貫命都統製種師道進軍,種師道卻道:“今日之事,就如鄰居家進入盜賊,我們不救,反而乘機分他們的財產,這樣恐怕不好吧?”
種師道臨陣之前,說這種喪氣話,有辱名將風範。出兵是國家大事,有意見應該早提,有軍令應該堅決執行!怎能說出此等話打擊士氣?此時童貫當然不聽,分兵兩路:種師道率東路赴白溝,辛興宗率西路赴範村。
燕京天賜皇帝耶律淳聞大宋軍來,命耶律大石、蕭幹領兵防禦,遼軍在白溝擊敗前軍統製楊可世,軍卒混亂,好在種師道事先命人持巨木棒防守,才沒有大敗。幾天後辛興宗也在範村失敗。
六月,種師道退到雄州(河北雄縣),遼軍追到了雄州城下,並遣使來議和。趙佶聽聞前方兵敗,嚇了一跳,又下詔班師,童貫沒有立即執行。
種師道聽趙佶有班師的詔令,請童貫答應遼使者的和議,童貫暗中彈劾種師道通敵,王黼大怒,撤了種師道的職,讓劉延慶代替。
種師道臨敵之際,表現奇特,讓人費解!
七月,燕京天賜皇帝耶律淳病死,趙佶又命童貫、蔡攸出兵。趙佶視出兵為兒戲,如此反反複複,能不敗事?
九月,金國聽大宋舉兵攻遼,怕宋軍自己攻取燕京,那麽每年的歲幣成為一場空!遣使來送商議進攻期限,趙佶派趙良嗣到金國迴複,並再次許諾,將不負以前的約定!
佐料:幾件事可以窺探王黼的小人本性。王黼剛中進士時,任相州司理參軍,有幸被宰相何執中看中,逐漸提拔為司諫。後來蔡京又推薦他為諫議大夫!王黼看蔡京比何執中更有權勢,立即背叛何執中,投靠蔡京,搜腸刮肚寫了二十條何執中的罪狀,拿給蔡京,何執中尚蒙在鼓裏,每次還對王黼讚不絕口。
一次,蔡京終於忍不住,從座後拿出一卷書給何執中,何執中讀完大駭,臉色大變道:“畜牲竟敢如此!”此後何執中再沒有理會他。
後來王黼又得罪了蔡京,轉而巴結宦官梁師成,稱梁師成為“恩府先生”,待梁師成像父親一樣。憑借梁師成的權勢,作為翰林學士的王黼,竟然搶奪了副宰相許將的房子,公元1119年,王黼升為宰相,時年僅四十一歲。
當時蔡京下台,王黼一反蔡京所為,罷方田,毀辟雍、醫、算學,合並修會要、六典各機構,裁汰冗官,對遠郡使、橫班官的俸祿減半,茶鹽鈔法不再比較,對富戶的科抑一律蠲除,竟贏得“賢相”的虛名。
實際上,王黼在相位,借位高權重,搜羅很多子女玉帛享樂,府邸和皇宮差不多。他誘惑並搶奪徽猷閣待製鄧之綱的妾,反而給鄧之綱加罪流放到嶺南。朝廷錢財他隨便使用,官吏推測趙佶和王黼的意思,凡是四方水土所產的珍奇之物,源源不斷進貢到王黼那裏,再由王黼轉送趙佶,但他進奉給趙佶的珍品不到十分之一,其餘的全歸自己所有。貪財方麵,王黼實是和珅的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