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宋神宗趙頊主動攻西夏未獲成功,甚至損兵折將,可畢竟占據了西夏的一些領土,並不能算是完全的失敗。
其實宋神宗趙頊是一位被曆史嚴重低估的皇帝。趙頊二十歲登頂,做了將近十八年皇帝。在他短短一十八年的皇帝生涯中,趙頊做了幾件震古爍今的大事,完全可以比肩大宋太祖太宗。
在政治上,他即位之初,可謂乳臭未幹,但他以超出一般人的成熟眼光,大膽啟用王安石,強力推行了變法;王安石下台後,他又義無反顧地進行了官製改革,加強了皇帝的權威,後世很多皇帝在官製方麵的改進,實際都是沿著宋神宗的老路走下去的。
在文治方麵,趙頊起用司馬光主持修撰了《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的修撰雖然是英宗啟動的,卻是神宗趙頊強力推動的,而且《資治通鑒》這個書名也是趙頊親自擬定的,很有水準!
尤為難得的是在軍事方麵,神宗取得的成就,用“輝煌”兩字形容,可以說是恰如其分。我們來細細理一理。
公元1069年,種諤收複綏州(陝西綏德);公元1070年,韓絳收複銀州(陝西橫山),這兩州是西夏的老地盤,大宋從虎口裏奪過來,費了不少力氣,前一章我們敘述過。
公元1072年五月至公元1074年四月,趙頊起用王韶攻取熙河地區,獲得全功,開疆拓地近兩千裏,前麵也敘述過。
公元1072年十一月,章惇收複梅山(湖南安化、新化)。
公元1073年十一月,章惇又立新功,收複懿、洽州(懿州、洽州實為一州,湖南芷江)、鼎州(湖南武陵)
公元1074年元月,熊本平定瀘夷(四川瀘州),後改為長寧軍。
公元1075年十一月,熊本收複南平(重慶南川)。
公元1076年十二月,郭逵收廣源州(越南高平廣淵縣)。
公元1081年,李憲收蘭州,前章已敘述過。
可以說,正是宋神宗趙頊的雄心壯誌和縱橫捭闔,才使北宋的疆土陸續開始擴大,其後的哲宗、徽宗持續擴張,到徽宗年間達到最大值,隻不過,徽宗朝的疆域僅是曇花一現罷了。
按時間順序,我們先來看看梅山是如何被章惇收複的。
梅山之地,屬於如今的湖南,東接潭州(湖南長沙),南臨邵州(湖南邵陽),西靠辰州(湖南沅陵),北抵鼎州(湖南常德)。當地少數民族被稱為“梅山蠻”。梅山基本實行自給自足,自我治理,不和中原往來。大宋立國後,多次遣使招安,梅山部族不聽,前期派軍征討,也沒有成功,可謂“國中之國”。
仁宗末年,大宋宜陽縣和梅山東邊交界,知縣張頡入梅山搜捕了巨匪符三等人,開始觸動了梅山的利益。隨後,轉運使吳中複上疏朝廷,建議進取梅山。沒有引起重視。趙頊即位後,湖南轉運副使範子奇建言:“梅山蠻恃險成為邊關大患,應該收複並在那設置郡縣治理!”
此時趙頊剛即位,頭緒甚多,來不及理會。
到公元1072年,趙頊終於盯上了梅山,年初,趙頊下詔,讓“知潭州”潘夙、“湖南轉運副使”蔡燁、“轉運判官”喬執中同荊“湖南、北路察訪使”章惇招撫梅山。
章惇派喬執中“知全州”(廣西全州,以前屬湖南管轄),出發前,梅山境內的大田、離子、飛山三寨派軍卒犯境,因飛山在全州之西,章惇讓喬執中仍然趕赴全州,平複飛山蠻。
梅山境內道路險絕,章惇又下了死命令給喬執中,讓他限期平定。喬執中無法,試著先派軍校入境招安,未料碰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招安順利異常,飛山、大田、離子等地的酋長都相繼答應歸附朝廷。接著梅山各地均表示願意歸附大宋。不過,招撫過程肯定極端艱難,隻不過史書沒有詳細記載而已,否則,梅山境內各族為何等到現在才想到歸附大宋?
章惇大喜,在梅山傳檄朝廷招撫詔令,梅山境內各蠻族爭相開辟道路,等待朝廷官員來對土地登記造冊。
十一月,梅山東起寧鄉縣司徒嶺,西抵邵陽白沙寨,北界益陽四裏河,南止湘鄉佛子嶺的梅山疆土,正式納入大宋版圖,章惇派員編籍居民,得一萬四千八百零九戶,壯丁一萬九千八十九人,田二十六萬四百三十六畝。並按土地的肥沃、貧瘠程度核定了稅收,每年交納一次。
章惇又在當地修築武陽、關峽兩城,朝廷下詔,在梅山南設置新化縣,隸屬邵陽;在梅山北設置安化縣,隸屬潭州。此後,從澧州(湖南澧縣)往南可以直達邵陽。
佐料:章惇開梅山,總麵積有近萬平方千米,應該說是件大事,為何會如此順利,以前的地方官做什麽去了?實在讓人很費解!而且更讓人費解的是,《宋史》對此事記載得也很不詳細。
《宋史.神宗本紀二》九個字:“章惇開梅山,置安化縣。”
《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章惇傳》十三個字:“以蠻方據潭之梅山,遂乘勢而南。”
唯在《列傳第二百五十三.梅山峒蠻》有一小段,記載了安撫過程,後麵卻記載“詔以山地置新化縣”,意思又是設置了“新化縣”並非“安化縣”,似乎和上文的《神宗本紀二》記載相矛盾了。
《宋史全文》、《宋史紀事本末》根本沒有記載,畢沅的《續資治通鑒》簡單抄錄了《梅山峒蠻》的記錄。
當然,《宋史.地理誌》、《喬執中傳》、《潘夙傳》、《範子奇傳》、《吳中複傳》等都有零星記錄,把它綜合起來,確實很費腦筋!
其實宋神宗趙頊是一位被曆史嚴重低估的皇帝。趙頊二十歲登頂,做了將近十八年皇帝。在他短短一十八年的皇帝生涯中,趙頊做了幾件震古爍今的大事,完全可以比肩大宋太祖太宗。
在政治上,他即位之初,可謂乳臭未幹,但他以超出一般人的成熟眼光,大膽啟用王安石,強力推行了變法;王安石下台後,他又義無反顧地進行了官製改革,加強了皇帝的權威,後世很多皇帝在官製方麵的改進,實際都是沿著宋神宗的老路走下去的。
在文治方麵,趙頊起用司馬光主持修撰了《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的修撰雖然是英宗啟動的,卻是神宗趙頊強力推動的,而且《資治通鑒》這個書名也是趙頊親自擬定的,很有水準!
尤為難得的是在軍事方麵,神宗取得的成就,用“輝煌”兩字形容,可以說是恰如其分。我們來細細理一理。
公元1069年,種諤收複綏州(陝西綏德);公元1070年,韓絳收複銀州(陝西橫山),這兩州是西夏的老地盤,大宋從虎口裏奪過來,費了不少力氣,前一章我們敘述過。
公元1072年五月至公元1074年四月,趙頊起用王韶攻取熙河地區,獲得全功,開疆拓地近兩千裏,前麵也敘述過。
公元1072年十一月,章惇收複梅山(湖南安化、新化)。
公元1073年十一月,章惇又立新功,收複懿、洽州(懿州、洽州實為一州,湖南芷江)、鼎州(湖南武陵)
公元1074年元月,熊本平定瀘夷(四川瀘州),後改為長寧軍。
公元1075年十一月,熊本收複南平(重慶南川)。
公元1076年十二月,郭逵收廣源州(越南高平廣淵縣)。
公元1081年,李憲收蘭州,前章已敘述過。
可以說,正是宋神宗趙頊的雄心壯誌和縱橫捭闔,才使北宋的疆土陸續開始擴大,其後的哲宗、徽宗持續擴張,到徽宗年間達到最大值,隻不過,徽宗朝的疆域僅是曇花一現罷了。
按時間順序,我們先來看看梅山是如何被章惇收複的。
梅山之地,屬於如今的湖南,東接潭州(湖南長沙),南臨邵州(湖南邵陽),西靠辰州(湖南沅陵),北抵鼎州(湖南常德)。當地少數民族被稱為“梅山蠻”。梅山基本實行自給自足,自我治理,不和中原往來。大宋立國後,多次遣使招安,梅山部族不聽,前期派軍征討,也沒有成功,可謂“國中之國”。
仁宗末年,大宋宜陽縣和梅山東邊交界,知縣張頡入梅山搜捕了巨匪符三等人,開始觸動了梅山的利益。隨後,轉運使吳中複上疏朝廷,建議進取梅山。沒有引起重視。趙頊即位後,湖南轉運副使範子奇建言:“梅山蠻恃險成為邊關大患,應該收複並在那設置郡縣治理!”
此時趙頊剛即位,頭緒甚多,來不及理會。
到公元1072年,趙頊終於盯上了梅山,年初,趙頊下詔,讓“知潭州”潘夙、“湖南轉運副使”蔡燁、“轉運判官”喬執中同荊“湖南、北路察訪使”章惇招撫梅山。
章惇派喬執中“知全州”(廣西全州,以前屬湖南管轄),出發前,梅山境內的大田、離子、飛山三寨派軍卒犯境,因飛山在全州之西,章惇讓喬執中仍然趕赴全州,平複飛山蠻。
梅山境內道路險絕,章惇又下了死命令給喬執中,讓他限期平定。喬執中無法,試著先派軍校入境招安,未料碰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招安順利異常,飛山、大田、離子等地的酋長都相繼答應歸附朝廷。接著梅山各地均表示願意歸附大宋。不過,招撫過程肯定極端艱難,隻不過史書沒有詳細記載而已,否則,梅山境內各族為何等到現在才想到歸附大宋?
章惇大喜,在梅山傳檄朝廷招撫詔令,梅山境內各蠻族爭相開辟道路,等待朝廷官員來對土地登記造冊。
十一月,梅山東起寧鄉縣司徒嶺,西抵邵陽白沙寨,北界益陽四裏河,南止湘鄉佛子嶺的梅山疆土,正式納入大宋版圖,章惇派員編籍居民,得一萬四千八百零九戶,壯丁一萬九千八十九人,田二十六萬四百三十六畝。並按土地的肥沃、貧瘠程度核定了稅收,每年交納一次。
章惇又在當地修築武陽、關峽兩城,朝廷下詔,在梅山南設置新化縣,隸屬邵陽;在梅山北設置安化縣,隸屬潭州。此後,從澧州(湖南澧縣)往南可以直達邵陽。
佐料:章惇開梅山,總麵積有近萬平方千米,應該說是件大事,為何會如此順利,以前的地方官做什麽去了?實在讓人很費解!而且更讓人費解的是,《宋史》對此事記載得也很不詳細。
《宋史.神宗本紀二》九個字:“章惇開梅山,置安化縣。”
《宋史.列傳第二百三十.章惇傳》十三個字:“以蠻方據潭之梅山,遂乘勢而南。”
唯在《列傳第二百五十三.梅山峒蠻》有一小段,記載了安撫過程,後麵卻記載“詔以山地置新化縣”,意思又是設置了“新化縣”並非“安化縣”,似乎和上文的《神宗本紀二》記載相矛盾了。
《宋史全文》、《宋史紀事本末》根本沒有記載,畢沅的《續資治通鑒》簡單抄錄了《梅山峒蠻》的記錄。
當然,《宋史.地理誌》、《喬執中傳》、《潘夙傳》、《範子奇傳》、《吳中複傳》等都有零星記錄,把它綜合起來,確實很費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