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戰神餘威惹人忌
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清瘦的中年男子,也怔怔的看著上方的趙文正,說道:“趙家雖為如今的王族,是皇親國戚,可是我的兒子既然是因為蒙國棟府才活了下來,那麽他要做什麽,阿爹也不會埋怨他。”
本地人多數認識此人,是當今大天興國國君趙善政的堂弟趙文旭。白家人取名用父子連名製,所以趙文正出生時就被取名為文正,意為文能扶正,處事公正,正義。
趙文正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向麵前的趙文旭,眼眶也微微紅了。他是七八歲時走丟的,對父母兄弟還有印象,隻是礙於自己在珈藍殿的身份和怨懟家人的不用心,所以一直不肯迴去與家人相認。可是,血濃於水,他成年後還是偷偷迴去看過幾次,對眼前這個父親還是有好感的。
圍觀的人中有些人算是看明白了,原來,趙家和尹家的孩子都在蒙國棟府當差,無論是什麽原因讓他們脫離了家族,但是家人還記得他們,還願意為他們撐腰。
躲在街角的軍將和身後的幾個親衛嚇得不行,別人有反骨還可以理解,可是趙家是王族,就算真的有什麽他們也不敢亂說亂動,以免惹禍上身。
緊接著,就見一個個器宇軒昂的年輕人和中年男子上前到護衛那裏登記。
“龍尾關周家迴歸。”
“鳥吊山段家迴歸。”
“白崖賧楊家迴歸。”
“東洱趙家迴歸。”
“東洱張家迴歸。”
“石橋高家迴歸。”
蒙國棟府門前的風波很快傳到了王宮,趙善政和楊家家主、李家家主、王家家主、董家家主以及新任的趙家家主等人就坐不住了,眾人在大殿上議論紛紛。
“非官非民,蒙國棟府集結那麽多人究竟想幹什麽?”
“蒙國棟府一向不與朝中之人結交,不入朝堂,他們這是要造反嗎?”
“聽說尹家以前被害的長子就在蒙國棟府,尹家當場就同意加入他們了。”
“尹家的二公子尹文修在宮裏死了,新朝剛立,陛下還沒為這些人的死給出說法和解釋,想必尹家是因此而離心了。”
“聽說趙侯爺也莫名其妙地說了幾句話,沒有指名道姓,可是有人說蒙國棟府的一個護衛與趙侯爺長得十分相似,貌似就是他十多年前丟失的兒子。”
“高家父子退出朝堂,還以為是心寒了,沒想到竟然也去湊熱鬧,除了那瘸子,高家子侄都去了好幾個呢!聽說那個與尹崢交好的高天昊還被重用了呢!”
“反了反了,這些人簡直無法無天,是在向咱們大天興國挑釁啊!”
趙善政坐在王座上輕輕捋著胡須,一邊聽著下方大臣的話語,一邊思考著問題。他覺得奇怪,蒙國棟府一向與各大世家並無來往,算不上交好,可是也不交惡,從未有過越矩的行動。這次突然拿出戰神令來,本就不尋常,居然還打著召集舊部的幌子,也不怕引起朝廷的注意,這是要與趙家反目嗎?究竟為什麽?
楊錦是個老狐狸,一下子就猜到了重點:“或許,是因為太子殿下做了什麽!”
“太子殿下做了什麽?”有位大臣問:“自新朝創建以來,太子因受傷並未參與朝政,也鮮少外出,按理與尹崢公子也無交集啊!”
“太子一向與人親和,不會隨意得罪人,難道與尹公子之間有什麽誤會?”
“別亂猜了,等太子迴來不就知道了。”楊錦不悅的神色一閃而過,他想說的是大婚之夜,太子居然丟下他的孫女跑了,還連夜召集了人馬出宮,天亮後蒼山上就出了事,不是太子做的誰會相信。可是,這關乎到孫女的名聲,他再有怨言也不敢亂說,以免孫女在宮中的威信難立,日後難以服眾。
趙善政一直默默不做聲,就想聽聽各位大臣的意見,於是突然出聲問下首的一位中年男子道:“李家主,你可有什麽看法?”
“李家人微言輕,不敢胡亂議政。”新任的李家家主道:“陛下,當初鄭隆亶登基,我李家因為勢單力薄沒有出力,雖然我們是他母親的娘家,但是他也沒有給我們太大的權利,以至於後來出了那麽多意外,我叔伯幾人相繼離世。如今,是您不計前嫌施以恩澤,建國後才讓李家受到重用,光耀門楣。李家不才,願為新朝鞠躬盡瘁,陛下心中自有定奪,還請陛下示下。”
趙善政對於李家家主的示好和順從很是滿意,便下令道:“既如此,李家家主不妨以探望外甥女為由,借故去一趟蒙國棟府,而孤王也會派軍將楊軍去雙鶴大街與你裏應外合,看看蒙國棟府究竟想要幹什麽。”
“遵命,陛下!”
等李家家主走後,趙善政立刻寫下一道招安的聖旨,下令讓楊軍於一個時辰後帶著聖旨前往蒙國棟府傳旨。
等該走的人離去,眾人不解地看向王座上的趙善政,楊家家主楊錦率先開口道:“陛下是想試探蒙國棟府?”
“他們尹家從不入朝堂為官,想必也看不上孤王給出的職位,但蒙國棟府若敢明著拒絕,不正好做實了在招兵買馬想要做些什麽嗎?”
聽了趙善政的解說,眾人都深深吸了一口氣,隻有楊錦一臉陰鬱,悄悄掃了趙善政一眼,嘴角抿得更緊了。
這時,人群中走出一位清瘦的中年男子,也怔怔的看著上方的趙文正,說道:“趙家雖為如今的王族,是皇親國戚,可是我的兒子既然是因為蒙國棟府才活了下來,那麽他要做什麽,阿爹也不會埋怨他。”
本地人多數認識此人,是當今大天興國國君趙善政的堂弟趙文旭。白家人取名用父子連名製,所以趙文正出生時就被取名為文正,意為文能扶正,處事公正,正義。
趙文正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向麵前的趙文旭,眼眶也微微紅了。他是七八歲時走丟的,對父母兄弟還有印象,隻是礙於自己在珈藍殿的身份和怨懟家人的不用心,所以一直不肯迴去與家人相認。可是,血濃於水,他成年後還是偷偷迴去看過幾次,對眼前這個父親還是有好感的。
圍觀的人中有些人算是看明白了,原來,趙家和尹家的孩子都在蒙國棟府當差,無論是什麽原因讓他們脫離了家族,但是家人還記得他們,還願意為他們撐腰。
躲在街角的軍將和身後的幾個親衛嚇得不行,別人有反骨還可以理解,可是趙家是王族,就算真的有什麽他們也不敢亂說亂動,以免惹禍上身。
緊接著,就見一個個器宇軒昂的年輕人和中年男子上前到護衛那裏登記。
“龍尾關周家迴歸。”
“鳥吊山段家迴歸。”
“白崖賧楊家迴歸。”
“東洱趙家迴歸。”
“東洱張家迴歸。”
“石橋高家迴歸。”
蒙國棟府門前的風波很快傳到了王宮,趙善政和楊家家主、李家家主、王家家主、董家家主以及新任的趙家家主等人就坐不住了,眾人在大殿上議論紛紛。
“非官非民,蒙國棟府集結那麽多人究竟想幹什麽?”
“蒙國棟府一向不與朝中之人結交,不入朝堂,他們這是要造反嗎?”
“聽說尹家以前被害的長子就在蒙國棟府,尹家當場就同意加入他們了。”
“尹家的二公子尹文修在宮裏死了,新朝剛立,陛下還沒為這些人的死給出說法和解釋,想必尹家是因此而離心了。”
“聽說趙侯爺也莫名其妙地說了幾句話,沒有指名道姓,可是有人說蒙國棟府的一個護衛與趙侯爺長得十分相似,貌似就是他十多年前丟失的兒子。”
“高家父子退出朝堂,還以為是心寒了,沒想到竟然也去湊熱鬧,除了那瘸子,高家子侄都去了好幾個呢!聽說那個與尹崢交好的高天昊還被重用了呢!”
“反了反了,這些人簡直無法無天,是在向咱們大天興國挑釁啊!”
趙善政坐在王座上輕輕捋著胡須,一邊聽著下方大臣的話語,一邊思考著問題。他覺得奇怪,蒙國棟府一向與各大世家並無來往,算不上交好,可是也不交惡,從未有過越矩的行動。這次突然拿出戰神令來,本就不尋常,居然還打著召集舊部的幌子,也不怕引起朝廷的注意,這是要與趙家反目嗎?究竟為什麽?
楊錦是個老狐狸,一下子就猜到了重點:“或許,是因為太子殿下做了什麽!”
“太子殿下做了什麽?”有位大臣問:“自新朝創建以來,太子因受傷並未參與朝政,也鮮少外出,按理與尹崢公子也無交集啊!”
“太子一向與人親和,不會隨意得罪人,難道與尹公子之間有什麽誤會?”
“別亂猜了,等太子迴來不就知道了。”楊錦不悅的神色一閃而過,他想說的是大婚之夜,太子居然丟下他的孫女跑了,還連夜召集了人馬出宮,天亮後蒼山上就出了事,不是太子做的誰會相信。可是,這關乎到孫女的名聲,他再有怨言也不敢亂說,以免孫女在宮中的威信難立,日後難以服眾。
趙善政一直默默不做聲,就想聽聽各位大臣的意見,於是突然出聲問下首的一位中年男子道:“李家主,你可有什麽看法?”
“李家人微言輕,不敢胡亂議政。”新任的李家家主道:“陛下,當初鄭隆亶登基,我李家因為勢單力薄沒有出力,雖然我們是他母親的娘家,但是他也沒有給我們太大的權利,以至於後來出了那麽多意外,我叔伯幾人相繼離世。如今,是您不計前嫌施以恩澤,建國後才讓李家受到重用,光耀門楣。李家不才,願為新朝鞠躬盡瘁,陛下心中自有定奪,還請陛下示下。”
趙善政對於李家家主的示好和順從很是滿意,便下令道:“既如此,李家家主不妨以探望外甥女為由,借故去一趟蒙國棟府,而孤王也會派軍將楊軍去雙鶴大街與你裏應外合,看看蒙國棟府究竟想要幹什麽。”
“遵命,陛下!”
等李家家主走後,趙善政立刻寫下一道招安的聖旨,下令讓楊軍於一個時辰後帶著聖旨前往蒙國棟府傳旨。
等該走的人離去,眾人不解地看向王座上的趙善政,楊家家主楊錦率先開口道:“陛下是想試探蒙國棟府?”
“他們尹家從不入朝堂為官,想必也看不上孤王給出的職位,但蒙國棟府若敢明著拒絕,不正好做實了在招兵買馬想要做些什麽嗎?”
聽了趙善政的解說,眾人都深深吸了一口氣,隻有楊錦一臉陰鬱,悄悄掃了趙善政一眼,嘴角抿得更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