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趙郎中計險象生
等趙善銘離開,鄭仁旻再也忍不住,猛咳一陣後一口暗紅的鮮血噴湧而出,頓時嚇得增城公主白了俏臉。正在她慌亂地想要抱住鄭仁旻時,鄭仁旻隻覺得眼前一黑,頓時栽倒了下去······
趙善銘出了鄭仁旻的寢宮,幾名守護在周圍的暗衛立刻迎了上來。阿七想要問些什麽,趙善銘明白他的意思,便輕聲解釋道:“陛下被下了藥,計劃有變,迴去再說。”
“是。”阿七應下,對後麵幾人做了個手勢,一起護在趙善銘身邊,小心翼翼地準備退出去。
突然,四周響起整齊的腳步聲,從各個路口湧進來幾批手持長槍和刀劍的侍衛,一個個精神抖擻,神色凜然,仿佛早就知道了趙善銘的行動似的,立刻將他們主仆幾人圍在了中間。黑壓壓的一大片,約有百餘人左右,鎧甲在宮門處由遠及近的火把照亮下漸漸生輝,越來越鋥亮······
“糟了,咱們中計了。”阿七頭皮一麻,想到趙善銘被擒的下場,顧不得和他細說,連忙一把將他扯到身後,與其他幾人立刻將他緊緊包圍起來。
隨著圍過來的侍衛越來越多,阿七怕難以帶著趙善銘安全突圍,便示意其中一個護衛帶上他飛躍出包圍圈,他自己和其他人留下斷後。
誰知,暗中操控一切的人仿佛提前知道他的心思似的,隻見四麵八方的牆頭立刻撲上來許多弓箭手,一個個拉弓搭箭對準了他們主仆,想要突圍簡直比登天還難。
“別白費勁了,你們走不了的。”一個冷厲無情的聲音響起,緊接著一個身著鎧甲的中年男子便出現在了眾人眼前。那是一個將近四旬的瘦高個子,膚色略黑,留著一撮秀氣的八字胡,正是楊家家主的次子,那軍權在握的劍川節度使楊幹貞。
楊幹貞是楊家家主的嫡親次子,與長子不同,他是一個極其有野心且手段強勢剛硬的梟雄。楊幹貞自幼能力出眾,文武雙全,還是個聰慧狡黠的孩子,少年時便在軍中頗有威望,年紀輕輕就因為戰功赫赫成為了一方強權,做了劍川節度使。按理說他這樣的權臣隻要鎮守一方達到六年以上是應該迴到王城升任大將軍的,可他野心勃勃,京都又有眾多的家族子弟擔任要職,故而自願留守劍川繼續擔任節度使,護佑一方平安的同時也將大長和國的北方門戶緊緊牽製住,加上他父親及家族在西京的勢力,他們楊家在朝堂上幾乎是一唿百應,他楊幹貞在軍中更是擁護者眾多,門生無數。
楊幹貞一步步從暗處走出,腳步沉穩,神色肅然,不了解的人完全看不出他就是那個令鄭仁旻都忌憚的臣子。他來到幾人跟前,冷眼掃向趙善銘,譏諷道:“趙家小子,你不會以為就憑你們幾個就可以幫國主陛下做些什麽吧?他鄭家氣數將盡,你們趙家還是識時務些的好。”
“楊幹貞,你這是要造反嗎?”趙善銘見被認出,也不否認。他緊握拳頭,恨不得衝上去給楊幹貞一拳,但被冷靜的阿七等人緊緊護住不讓他亂來,以免反被誤傷。
“趙善銘,你今日插翅難飛,還是乖乖束手就擒吧!”
“你想怎樣?”
“請你去楊家做客。”
“你做夢。”
“那可由不得你。”
“休想用我威脅趙家,我阿爹不會妥協的。”
“你太天真了,你以為······”
楊幹貞上前一步,湊近趙善銘的耳邊低聲冷笑道:“你阿爹或許更在乎你呢?”
“不可能,我阿爹忠於國主陛下,不會接受你威脅的。”
“是嗎?試試?”楊幹貞似笑非笑地看著眼前已經有些頹廢的趙善銘,毫不客氣地扯下他的麵巾隨手扔在了地上,然後對身後的幾名親信吩咐道:“楊武,去趙府請清平官大人到咱們府上做客,就說趙公子已經先到了。”
“遵命。”
“楊軍,請趙公子一起迴府,好好招待。”
“遵命。”
趙善銘還想掙紮一番,可是麵對眾多侍衛的刀光劍影,他實在不敢冒險。如今的他羊落虎口,身邊還有一起出生入死的幾個兄弟,根本容不得他反抗,他不能因為自己的衝動害了其他人,隻得不情不願地被逼著和阿七等人被押了下去。
楊幹貞衝著剩餘的幾名親信使了個眼色,然後大步向宮門外走去。
自從宮變以來,羊苴咩城的防衛已經全部被楊家軍替換,原本守衛東西城門的高家兄弟和北城門的何文軒也處處受製於人,行動很是不便。好在高家以往勞苦功高,在西京還是有一定的勢力,故而除了進宮麵君,在宮外倒也比其他家族自由些。
此時天已經黑透,城內已經點亮了燭火,街上的商鋪簷下也掛起了燈籠,原本昏暗的街道頓時顯得明亮起來。一隊隊巡邏的將士來迴交替,街上的行人不多,較以往冷清了不少。或許,百姓們都已經預知有了危險,若非萬不得已,誰也不想在這非常時期出門。
南門街角的一個巷子口,一個裹著黑色鬥篷的高個子正匆匆從靠護城河邊的一個院落中走出,剛要離開,突然間就從周邊的商鋪中和暗處衝出來許多將士將他團團圍住。
等趙善銘離開,鄭仁旻再也忍不住,猛咳一陣後一口暗紅的鮮血噴湧而出,頓時嚇得增城公主白了俏臉。正在她慌亂地想要抱住鄭仁旻時,鄭仁旻隻覺得眼前一黑,頓時栽倒了下去······
趙善銘出了鄭仁旻的寢宮,幾名守護在周圍的暗衛立刻迎了上來。阿七想要問些什麽,趙善銘明白他的意思,便輕聲解釋道:“陛下被下了藥,計劃有變,迴去再說。”
“是。”阿七應下,對後麵幾人做了個手勢,一起護在趙善銘身邊,小心翼翼地準備退出去。
突然,四周響起整齊的腳步聲,從各個路口湧進來幾批手持長槍和刀劍的侍衛,一個個精神抖擻,神色凜然,仿佛早就知道了趙善銘的行動似的,立刻將他們主仆幾人圍在了中間。黑壓壓的一大片,約有百餘人左右,鎧甲在宮門處由遠及近的火把照亮下漸漸生輝,越來越鋥亮······
“糟了,咱們中計了。”阿七頭皮一麻,想到趙善銘被擒的下場,顧不得和他細說,連忙一把將他扯到身後,與其他幾人立刻將他緊緊包圍起來。
隨著圍過來的侍衛越來越多,阿七怕難以帶著趙善銘安全突圍,便示意其中一個護衛帶上他飛躍出包圍圈,他自己和其他人留下斷後。
誰知,暗中操控一切的人仿佛提前知道他的心思似的,隻見四麵八方的牆頭立刻撲上來許多弓箭手,一個個拉弓搭箭對準了他們主仆,想要突圍簡直比登天還難。
“別白費勁了,你們走不了的。”一個冷厲無情的聲音響起,緊接著一個身著鎧甲的中年男子便出現在了眾人眼前。那是一個將近四旬的瘦高個子,膚色略黑,留著一撮秀氣的八字胡,正是楊家家主的次子,那軍權在握的劍川節度使楊幹貞。
楊幹貞是楊家家主的嫡親次子,與長子不同,他是一個極其有野心且手段強勢剛硬的梟雄。楊幹貞自幼能力出眾,文武雙全,還是個聰慧狡黠的孩子,少年時便在軍中頗有威望,年紀輕輕就因為戰功赫赫成為了一方強權,做了劍川節度使。按理說他這樣的權臣隻要鎮守一方達到六年以上是應該迴到王城升任大將軍的,可他野心勃勃,京都又有眾多的家族子弟擔任要職,故而自願留守劍川繼續擔任節度使,護佑一方平安的同時也將大長和國的北方門戶緊緊牽製住,加上他父親及家族在西京的勢力,他們楊家在朝堂上幾乎是一唿百應,他楊幹貞在軍中更是擁護者眾多,門生無數。
楊幹貞一步步從暗處走出,腳步沉穩,神色肅然,不了解的人完全看不出他就是那個令鄭仁旻都忌憚的臣子。他來到幾人跟前,冷眼掃向趙善銘,譏諷道:“趙家小子,你不會以為就憑你們幾個就可以幫國主陛下做些什麽吧?他鄭家氣數將盡,你們趙家還是識時務些的好。”
“楊幹貞,你這是要造反嗎?”趙善銘見被認出,也不否認。他緊握拳頭,恨不得衝上去給楊幹貞一拳,但被冷靜的阿七等人緊緊護住不讓他亂來,以免反被誤傷。
“趙善銘,你今日插翅難飛,還是乖乖束手就擒吧!”
“你想怎樣?”
“請你去楊家做客。”
“你做夢。”
“那可由不得你。”
“休想用我威脅趙家,我阿爹不會妥協的。”
“你太天真了,你以為······”
楊幹貞上前一步,湊近趙善銘的耳邊低聲冷笑道:“你阿爹或許更在乎你呢?”
“不可能,我阿爹忠於國主陛下,不會接受你威脅的。”
“是嗎?試試?”楊幹貞似笑非笑地看著眼前已經有些頹廢的趙善銘,毫不客氣地扯下他的麵巾隨手扔在了地上,然後對身後的幾名親信吩咐道:“楊武,去趙府請清平官大人到咱們府上做客,就說趙公子已經先到了。”
“遵命。”
“楊軍,請趙公子一起迴府,好好招待。”
“遵命。”
趙善銘還想掙紮一番,可是麵對眾多侍衛的刀光劍影,他實在不敢冒險。如今的他羊落虎口,身邊還有一起出生入死的幾個兄弟,根本容不得他反抗,他不能因為自己的衝動害了其他人,隻得不情不願地被逼著和阿七等人被押了下去。
楊幹貞衝著剩餘的幾名親信使了個眼色,然後大步向宮門外走去。
自從宮變以來,羊苴咩城的防衛已經全部被楊家軍替換,原本守衛東西城門的高家兄弟和北城門的何文軒也處處受製於人,行動很是不便。好在高家以往勞苦功高,在西京還是有一定的勢力,故而除了進宮麵君,在宮外倒也比其他家族自由些。
此時天已經黑透,城內已經點亮了燭火,街上的商鋪簷下也掛起了燈籠,原本昏暗的街道頓時顯得明亮起來。一隊隊巡邏的將士來迴交替,街上的行人不多,較以往冷清了不少。或許,百姓們都已經預知有了危險,若非萬不得已,誰也不想在這非常時期出門。
南門街角的一個巷子口,一個裹著黑色鬥篷的高個子正匆匆從靠護城河邊的一個院落中走出,剛要離開,突然間就從周邊的商鋪中和暗處衝出來許多將士將他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