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一分為二
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 作者:萌島伯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使君,敵軍遠道而來,必定是筋疲力盡,何不趁他們立足未穩,出城迎戰?”立馬有將領跳出來勸道。
士燮一瞥,而後問道:“你有十足的把握擊敗城下這支軍隊?”
“這……”這將領被問的說不出話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李昭的軍隊是何等精良,以交州的軍隊根本不是李昭的對手。
“唉!”士燮歎了口氣。
然後士燮也不多做無謂的掙紮,立馬命令手下開門迎接李昭的軍隊。
“主公,士燮打開城門了!”城下的典韋指給李昭看。
李昭一看,士燮果然開城門了。
“士燮倒是識趣。”李昭笑道。
這並沒有出乎李昭的意料,曆史上士燮也是乖乖地歸降了孫權,沒有多做抵抗。
“走,隨我進城!”李昭打馬直行。
他沒有懷疑士燮有詐,就算有詐,以士燮的實力根本奈何不了李昭。
士燮也確實沒有耍什麽心眼,而是戰戰兢兢地恭迎李昭。
“不聞晉王遠道而來,交州刺史士燮有失遠迎,還請晉王恕罪!”士燮見到李昭,立馬伏地跪道。
士燮一句話就將自己的位置擺在了李昭這裏。
這讓李昭對士燮很滿意,這樣識大體的人就要好好對待。
“欸,是我沒有事前告知,做了這不速之客,士刺史何罪之有啊!”李昭下馬扶起士燮道。
士燮起身之後趁機觀察起李昭的表情,見李昭麵如春風,沒有怒意,也鬆了口氣。
“晉王風塵仆仆,快隨我入城,我好為晉王接風!”士燮諂笑道。
士燮怕李昭懷疑自己有詐,又趕緊補上一句道:“諸將士們也快快入城,好做休整。”
李昭見士燮如此坦誠,便欣然入了城。
將士們入城接管了防務,而李昭與手下將領則是參加了士燮擺的接風宴。
一入席間,李昭自然而然地就坐了上位。
李昭剛一坐下便對士燮說道:“如今還是打仗,酒就莫要上了!”
“諾!”士燮馬上答應,說完還不忘誇讚李昭真是治軍有方。
說起打仗,士燮立馬就對劉備戰爭表示了交州的決心。
“晉王出征,自是替天子巡狩!劉備叛逆,不順天時,盤踞荊南,有礙天下一統,就該好好地征剿他才是!我交州上下,必定唯晉王馬首是瞻,晉王有用的到的,隻管吩咐才是。”士燮表忠心道。
李昭一笑,既然士燮這麽說,那他李昭就不客氣了!
“此次出征,還需仰仗士刺史才是,我軍渡海至這交州來,可謂是補給困難啊!”李昭故意道。
士燮很快就會了李昭的意,表示道:“晉王隻管放心,軍隊糧草由我交州供應,我交州休養生息多年,如今府庫充足,足夠大軍的支出了!”
李昭點點頭,但這還不夠。
於是李昭又道:“除了這之外,你得我將珠江內的水道都清理一番,不得有阻礙。”
士燮一聽,立馬呆住了。
士燮怯生生地問了句:“晉王莫不是要將那些船開到長江之中?”
“正是!”李昭肯定道。
多虧了秦始皇政哥,修建了靈渠,溝通了珠江與長江水係,這才使得李昭這會可以直接坐船直上。
士燮心中感歎李昭的大膽,暗想不愧是敢渡海而來的,晉王總能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
“晉王放心,在下一定辦到。”士燮保證道。
士燮答應下來了李昭所有的要求,李昭以為接下來士燮會向他索要一些獎賞。
但沒想到的是,士燮竟然突然拿出自己的印璽。
隻見士燮對李昭跪請道:“晉王,在下替朝廷牧守交州多年,已經年老體衰,還請晉王為我向朝廷請辭。”
士燮說著,眼中不時冒出淚花來,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孤守邊疆的大忠臣。
李昭卻在心中一笑,這個老士燮是在以退為進啊!
士燮看上去孤高,來個辭官,但卻絕口不提他的那些兄弟子侄們,這些人如今可都是在交州的要害位置之上啊。
想用自己一人的官位來換全族在交州的利益?
要是別人,李昭肯定不會答應。
但看在士燮聽話,而且交州又是偏遠之地的份上,李昭可以鬆一次口。
“士刺史經營交趾多年,使得百越臣服,實在是勞苦功高啊!”李昭先是稱讚士燮道。
“不敢當。”士燮不知道李昭為什麽突然誇他,但他敏銳地注意到了李昭說的是交趾,而不是交州。
莫不是……士燮感覺到一絲不妙。
李昭雖然可以給士家讓利,但不能全讓。
“我念你士家對百越有教化之功,要讓你弟士壹接任交州刺史之位。”李昭許諾道。
還好還好……士燮聽李昭這樣說,大鬆一口氣。
但他沒想到李昭又說道:“不過交州在你治理下繁榮非常,隻設一州有些忙不過來了了。這樣,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分出置廣州吧,治所就在番禺了,廣州刺史朝廷自會派人來的。”
士燮一聽,差點吐血。
李昭輕飄飄一句話,就把交州七郡中的四郡分出去了,這是徹底把他士家趕到了百越之地去了。
雖然士燮的家底主要在交趾,但與久慕漢化的番禺相比,他更想離這中原更近一些。
“晉王,這……交州若是隻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怕是難以鎮得住當地的百越啊!”士燮哭訴道。
李昭則是怒道:“昔日馬伏波平定交趾,立銅柱為證,言銅柱折,交趾滅。你士家若是守不住交趾,我就!”
李昭說罷,握拳警告士燮。
士燮嚇得立馬跪地道:“晉王放心,我士家一定會為朝廷守土!”
李昭這才將臉上的怒氣消去。
“你弟弟士壹之後,由你一個兒子繼續接任交州刺史吧。”李昭再給了士燮一個甜棗。
許諾讓士家三代人牧守一方,已經可以說是跟土皇帝一般了。
但隻要士家能守住交州,讓交州的百越人接受漢化,那李昭並不建議這些。
士燮有了李昭的許諾,這才好受了一些。
於是,士家就成了為李昭統治交州的力量。
士燮一瞥,而後問道:“你有十足的把握擊敗城下這支軍隊?”
“這……”這將領被問的說不出話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李昭的軍隊是何等精良,以交州的軍隊根本不是李昭的對手。
“唉!”士燮歎了口氣。
然後士燮也不多做無謂的掙紮,立馬命令手下開門迎接李昭的軍隊。
“主公,士燮打開城門了!”城下的典韋指給李昭看。
李昭一看,士燮果然開城門了。
“士燮倒是識趣。”李昭笑道。
這並沒有出乎李昭的意料,曆史上士燮也是乖乖地歸降了孫權,沒有多做抵抗。
“走,隨我進城!”李昭打馬直行。
他沒有懷疑士燮有詐,就算有詐,以士燮的實力根本奈何不了李昭。
士燮也確實沒有耍什麽心眼,而是戰戰兢兢地恭迎李昭。
“不聞晉王遠道而來,交州刺史士燮有失遠迎,還請晉王恕罪!”士燮見到李昭,立馬伏地跪道。
士燮一句話就將自己的位置擺在了李昭這裏。
這讓李昭對士燮很滿意,這樣識大體的人就要好好對待。
“欸,是我沒有事前告知,做了這不速之客,士刺史何罪之有啊!”李昭下馬扶起士燮道。
士燮起身之後趁機觀察起李昭的表情,見李昭麵如春風,沒有怒意,也鬆了口氣。
“晉王風塵仆仆,快隨我入城,我好為晉王接風!”士燮諂笑道。
士燮怕李昭懷疑自己有詐,又趕緊補上一句道:“諸將士們也快快入城,好做休整。”
李昭見士燮如此坦誠,便欣然入了城。
將士們入城接管了防務,而李昭與手下將領則是參加了士燮擺的接風宴。
一入席間,李昭自然而然地就坐了上位。
李昭剛一坐下便對士燮說道:“如今還是打仗,酒就莫要上了!”
“諾!”士燮馬上答應,說完還不忘誇讚李昭真是治軍有方。
說起打仗,士燮立馬就對劉備戰爭表示了交州的決心。
“晉王出征,自是替天子巡狩!劉備叛逆,不順天時,盤踞荊南,有礙天下一統,就該好好地征剿他才是!我交州上下,必定唯晉王馬首是瞻,晉王有用的到的,隻管吩咐才是。”士燮表忠心道。
李昭一笑,既然士燮這麽說,那他李昭就不客氣了!
“此次出征,還需仰仗士刺史才是,我軍渡海至這交州來,可謂是補給困難啊!”李昭故意道。
士燮很快就會了李昭的意,表示道:“晉王隻管放心,軍隊糧草由我交州供應,我交州休養生息多年,如今府庫充足,足夠大軍的支出了!”
李昭點點頭,但這還不夠。
於是李昭又道:“除了這之外,你得我將珠江內的水道都清理一番,不得有阻礙。”
士燮一聽,立馬呆住了。
士燮怯生生地問了句:“晉王莫不是要將那些船開到長江之中?”
“正是!”李昭肯定道。
多虧了秦始皇政哥,修建了靈渠,溝通了珠江與長江水係,這才使得李昭這會可以直接坐船直上。
士燮心中感歎李昭的大膽,暗想不愧是敢渡海而來的,晉王總能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
“晉王放心,在下一定辦到。”士燮保證道。
士燮答應下來了李昭所有的要求,李昭以為接下來士燮會向他索要一些獎賞。
但沒想到的是,士燮竟然突然拿出自己的印璽。
隻見士燮對李昭跪請道:“晉王,在下替朝廷牧守交州多年,已經年老體衰,還請晉王為我向朝廷請辭。”
士燮說著,眼中不時冒出淚花來,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孤守邊疆的大忠臣。
李昭卻在心中一笑,這個老士燮是在以退為進啊!
士燮看上去孤高,來個辭官,但卻絕口不提他的那些兄弟子侄們,這些人如今可都是在交州的要害位置之上啊。
想用自己一人的官位來換全族在交州的利益?
要是別人,李昭肯定不會答應。
但看在士燮聽話,而且交州又是偏遠之地的份上,李昭可以鬆一次口。
“士刺史經營交趾多年,使得百越臣服,實在是勞苦功高啊!”李昭先是稱讚士燮道。
“不敢當。”士燮不知道李昭為什麽突然誇他,但他敏銳地注意到了李昭說的是交趾,而不是交州。
莫不是……士燮感覺到一絲不妙。
李昭雖然可以給士家讓利,但不能全讓。
“我念你士家對百越有教化之功,要讓你弟士壹接任交州刺史之位。”李昭許諾道。
還好還好……士燮聽李昭這樣說,大鬆一口氣。
但他沒想到李昭又說道:“不過交州在你治理下繁榮非常,隻設一州有些忙不過來了了。這樣,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分出置廣州吧,治所就在番禺了,廣州刺史朝廷自會派人來的。”
士燮一聽,差點吐血。
李昭輕飄飄一句話,就把交州七郡中的四郡分出去了,這是徹底把他士家趕到了百越之地去了。
雖然士燮的家底主要在交趾,但與久慕漢化的番禺相比,他更想離這中原更近一些。
“晉王,這……交州若是隻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怕是難以鎮得住當地的百越啊!”士燮哭訴道。
李昭則是怒道:“昔日馬伏波平定交趾,立銅柱為證,言銅柱折,交趾滅。你士家若是守不住交趾,我就!”
李昭說罷,握拳警告士燮。
士燮嚇得立馬跪地道:“晉王放心,我士家一定會為朝廷守土!”
李昭這才將臉上的怒氣消去。
“你弟弟士壹之後,由你一個兒子繼續接任交州刺史吧。”李昭再給了士燮一個甜棗。
許諾讓士家三代人牧守一方,已經可以說是跟土皇帝一般了。
但隻要士家能守住交州,讓交州的百越人接受漢化,那李昭並不建議這些。
士燮有了李昭的許諾,這才好受了一些。
於是,士家就成了為李昭統治交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