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征兵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而州牧李昭此時正在遼東郡巡視。


    “主公,我們來遼東幹嘛呀?”周倉難得沒有扛槍的任務,跟在李昭身邊有些不習慣。


    “就你話多,問那麽多幹嘛!”典韋作為老前輩,開始教育周倉不該問的別問。


    李昭這次是微服出訪,沒有帶親衛,隻有典韋、周倉兩人隨行。武器也沒有帶,隻是腰間佩了一把湛盧,裝作一個富家公子的模樣。


    “我等此行的目的乃是訪賢。”李昭笑道。


    幽州西部經過烏桓之亂,官員係統整個癱瘓,李昭這才發現自己手下內政方麵人才的缺少。


    不得已,李昭當場麵試了一些寒門子弟,確保他們政治能力達到60,任命為縣令。而空缺的太守還是沒補上,李昭沒辦法,就讓這些縣令直接向州牧府匯報。這樣一來行政效率反倒提高了些,隻是苦了田豐、戲誌才。


    為了不累死手下,李昭便想來這遼東找些人才。


    “這遝氏縣縣令治理得倒是不錯。”李昭來的是遼東郡的遝氏縣。


    遝氏縣在遼東郡的南部,因為遠離治所襄平,所以受烏桓破壞不怎麽嚴重。


    遝氏縣人來人往,比襄平縣要熱鬧得多。城內行人多是青州口音,都是來避難的青州百姓。


    遝氏縣有個天然良港,常常有船隻從青州而來。


    如今黃巾之亂雖然結束,可各地仍有黃巾餘孽,青州是重災區。為了躲避兵禍,有很多青州百姓現在坐船來到遼東避難。而這之中就有許多青州名士。


    李昭稍一打聽,就聽說了名士邴原正要開始講學。


    邴原可是與華歆、管寧並稱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


    這李昭可得去看看,於是打聽了地址,就帶著典韋、周倉前去。


    邴原正設席於一棵大樹之下,周圍坐滿了人,令李昭意外的是這些人裏多數都是平民百姓,販夫走卒,士子很少見。


    【姓名】:邴原,字根矩


    【統率】:56


    【武力】:23


    【智力】:81


    【政治】:79


    值得招攬一番,李昭想著便與典韋、周倉試圖混入人群之中,想聽聽邴原會講些什麽。


    隻是這一混入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眾人紛紛看向李昭三人。


    怎麽都看著我?我有這麽帥嗎?李昭心裏暗暗道。


    卻是李昭自作多情了,眾人是在看典韋、周倉。


    典韋兇神惡煞,一臉殺氣,怎麽看都不像是會來聽儒者教誨的良善之人,而周倉也好不到哪去。


    “看什麽看!”周倉被盯得心裏發毛,忍不住喊道。


    典韋還是經驗豐富,趕緊捂住周倉的嘴。


    “你這一喊,咱們就更像是來砸場子的了!”典韋對周倉悄聲道。


    “既是來聽的,就入座吧。”邴原倒是有教無類。


    眾人這才不再盯著李昭三人,李昭趕緊乖乖在地上坐好。


    見來的人已經非常多了,邴原也打算開始了。


    這時,走來三名士子。


    “根矩,你要講學怎麽不請我等來旁聽呢。”一人大笑著走來。


    邴原與這三人關係密切,開玩笑道:“幼安,子尼,彥方,要是請你們來了,大家聽你們就是,何必聽我嘮叨呢?”


    李昭一眼掃過三人。


    【姓名】:管寧,字幼安


    【統率】:47


    【武力】:48


    【智力】:82


    【政治】:61


    ……


    【姓名】:國淵,字子尼


    【統率】:51


    【武力】:45


    【智力】:71


    【政治】:89


    ……


    【姓名】:王烈,子彥方


    【統率】:61


    【武力】:60


    【智力】:73


    【政治】:76


    原來是這三人,李昭心中道。


    這三人與邴原一樣都是青州人,來遼東避禍的。


    管寧就是一龍中的龍尾,與華歆有過割席斷交的典故。


    國淵曆史上是替曹操效力,幫助曹操大力推行屯田製,取得了很大功績。


    王烈則是陳寔弟子,曆史上在遼東深受百姓敬重。


    三人沒有與邴原玩笑一番,隨後也入座,邴原的講學就開始了。


    與李昭想象不同,邴原沒有讀什麽四書五經,典籍經義,而是讓來聽的百姓們一個個地提問,然後一一解答。


    百姓們的問題都是生活中的瑣事,例如婆媳關係,鄰裏矛盾,邴原都能用最粗淺的語言幫大家解惑,教大夥儒家的道理,使人向善。


    “典校尉,這人說話真好懂啊!是不是我周倉變聰明了?”周倉發現自己竟然也能聽懂名士的講學,驚奇地對典韋說道。


    “應該不是,因為我也能聽懂。”典韋無情打擊道。


    李昭則對邴原刮目相看,所謂大繁至簡,邴原能用通俗的話語教誨百姓儒家思想,比那些五經博士強多了。


    百姓們一個接一個地提問,輪到了一名身高七尺七寸的青年人。


    這名青年人站起問道:“先生,我有一友,受太守恩情在郡府裏任職。有次郡府和州府起了爭論,皆上書至洛陽請求公斷,郡府慢了一步。我那名友人為了報答太守的恩情而去毀壞了州府的奏書,使郡府得以早州府一步。此舉雖然報了太守恩情,卻犯了朝廷法度,敢問先生,我這朋友是否算得上是忠義呢?”


    這名青年說話也帶著青州味,猿臂蜂腰,看上去十分剛健。


    邴原還未迴答,典韋倒是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的經曆,忍不住喝彩道:“你這朋友報了太守恩情,當然是忠義!管他什麽朝廷法度,就是殺了州牧……”


    周倉連忙捂住典韋的嘴,主公還在身邊,這話可不能亂說。


    典韋自覺失言,馬上向李昭請罪,李昭知道典韋心直口快,當然不會怪罪。相反,典韋能說這話,說明他是將李昭放在了朝廷之上的。


    邴原沒有理會這一小插曲,問這青年人解惑道:“太守是你朋友恩主,為了報恩而不顧朝廷追究,足以說明你朋友是忠義之人。治國在仁而不在法,當道義與法律相悖之時,應當追求道義!”


    邴原給出他的解釋,那名青年聽後釋懷地唿了口氣,行禮謝道:“多謝先生解惑。”


    而李昭用慧眼一看這名青年,嘴角上揚。


    “你說的這個朋友是不是你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島伯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島伯爵並收藏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