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沒錢了
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 作者:萌島伯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陰館郊外,田家塢堡。
田家作為雁門第一世家,塢堡的牆快比上陰館的城牆了,更是擁有良田千畝,奴仆無數。
此刻田家家主田融正坐於家中,等待迴信。
“父親,張家來話了!”田容的長子田修急跑來匯報。
“如何?”田榮問道。
“張家說李昭與民休息,保境安民,是個難得的好太守,不願生事。”田修說道。
田榮聽後重重將手中的拐杖敲擊地板,怒聲大罵道:“豎子!李昭豈是如此好相與的!曲家、童家也是,一群目光短淺之輩!”
田修好生寬撫著田榮,待到他氣消了,問道:“父親,田貴不過一個分家,本就是無能之輩,被斬了就被斬了,何必要與新太守作對呢?”
田貴就是田都尉,被李昭拿來立威了。
田榮一聽自己兒子也這樣說,又氣得咳嗽起來,田修連忙幫他拍背。
“田貴死是小,這李昭擺的態度才是重中之重啊,以前曆代太守,哪個不是對我田家恭恭敬敬的,自古強龍不壓地頭蛇,如今李昭斬田貴,是鐵了心要拿我田家開刀啊!今日不動我田家,未來哪天也要對我田家動手的!”田榮苦口婆心道。
“可如今雁門的世家都不肯響應,我們該如何是好?”田修聽田榮這樣說,也開始擔心道。
田榮舒了口氣,道:“靜觀其變,若是李昭真要拿我們開刀,遭殃的一定不止我一家,雁門世家盤根錯節,哪家不是沾親帶故的,那時我們再出手!”
另一邊,李昭正在太守府後宅處悠閑地嗦麵。
自打視察完農業之後,李昭迴去就向部下們推廣麵食。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李昭如今一天三頓麵,各種麵食,什麽羊肉麵、油潑麵、刀削麵、貓耳朵、餅絲,凡是能做出來的都做出來了。
眾人吃後也都紛紛叫好,慢慢的,陰館人人皆知太守喜好吃麵,也都紛紛開始效仿。李昭也不藏著掖著,做法都公布於眾,還在市坊處專門開了間麵食店,以供行人就餐。這種餐館對雁門百姓來說十分新奇,生意一度火爆。
“主公,今日這是什麽麵啊?”典韋此刻正在李昭府上嗦著麵。
這是作為親衛隊長才有的待遇,張遼、徐晃等人想來蹭飯都沒機會,隻能待在軍營之中,而黃忠有家眷可以送飯,趙雲則是沒這臉皮。
“典司馬,今日這是豆角燜麵。”小蘿莉任紅昌也端著碗麵答道。
李昭的府上人很少,身邊隻有任紅昌和一個老蒼頭,其他的都是典韋手下的親兵,因為李昭不喜歡別人伺候自己,就沒怎麽買奴婢。
李昭給任紅昌的飲食那叫一個好,一日三頓,頓頓有肉,還專門讓人每日送牛奶過來,任紅昌的身體長得那叫一個快。
“主公,田郡丞有事稟告。”一名親兵來報。
一聽是田豐來了,典韋趕忙吃完麵,將碗筷一藏,提起雙戟,迴到崗位上站好。
田豐當這郡丞以來可是沒少逮著他們罵,典韋不止一次被罵瀆職了。不止典韋,其他人也一樣,戲誌才是第二慘的,最少挨罵的是趙雲和高順,連李昭有時也要避著田豐。
李昭也是趕緊收拾好,說道:“快快有請。”
李昭上任後,直接將政務拋給了田豐和戲誌才,自己每日輕鬆逍遙,倒不是他不會處理,治理一郡對於一百政治的他來說是小菜一碟,隻不過李昭很懶,懶得管這些事。
戲誌才也很懶,但戲誌才是打工的,李昭才是老板,可不會讓戲誌才偷懶,再加上有田豐在旁,戲誌才隻能偷偷摸魚。
“主公。”田豐一見李昭就對其行了一禮。
“元皓有何事嗎?”李昭心虛道,想著莫不是要來罵我不務正事?
“主公,我們財政赤字了!”田豐直截了當道。
“什麽?”李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們沒錢了,主公!”田豐再次重複道。
“錢去哪了?”李昭問道。
“主公,如今雁門的軍費一人一年需八千錢,算上戰馬,一年總共要花一億錢,而雁門一年稅收也不過是九千萬錢!”
“我的那些財寶和牛羊能算多少錢?”李昭想起還有很多從鮮卑搶來的積蓄。
“隻能撐兩年半。”田豐無情道出真相。
李昭倒吸一口涼氣,當時隻顧得擴軍,沒想到花費會這麽高,這還是東漢稅賦高,要收走普通人家一半的收入,若是不能想想辦法,怕是難以持久。
李昭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麽一郡的兵力配額是四千了,但靠一郡養起一支萬人軍隊的花費實在是太多了。
“和我一起去府衙。”
李昭決心親自上府衙去看看。
“主公!”見到李昭來了,一群太守屬官拜見道。
這些都是李昭新招的寒門士子,能力都不太突出,但政治能有六十多,足以擔任一些小吏。
“主公來了。”戲誌才見李昭來了,連忙迎接,順便摸個魚。
“元皓跟我說了情況,誌才你有什麽辦嗎?”李昭問計道。
“我正想到一個辦法,正要和主公去說呢。”
戲誌才說完,拿了份竹簡給李昭看,說道:“主公你看,這是順帝時記載的耕田數,而這是如今記載的耕田數。”
“竟然相差這麽多!”李昭一看這兩數字差距之大,十分生氣。
“你的意思是清查土地?”李昭明白了戲誌才的意思。
“不錯。”戲誌才道。
“元皓以為如何?”李昭問田豐的看法。
“是個方法,但怕是會得罪世家。”田豐說出擔憂。
“不怕,反正遲早要得罪的。”李昭不懼道,“傳令下去,要求各縣清查各家所有耕地!”
“諾!”太守府官吏們應了一聲,連忙準備通知公告去了。
田家。
田榮在雁門關係眾多,很快就得知了事情。
“來了,快去準備接客。”田榮吩咐兒子田修道。
“哪來的客?”田修不解。
但很快,就有田家下人來報:“報,張家、曲家、童家等各家遞來拜帖!”
田家作為雁門第一世家,塢堡的牆快比上陰館的城牆了,更是擁有良田千畝,奴仆無數。
此刻田家家主田融正坐於家中,等待迴信。
“父親,張家來話了!”田容的長子田修急跑來匯報。
“如何?”田榮問道。
“張家說李昭與民休息,保境安民,是個難得的好太守,不願生事。”田修說道。
田榮聽後重重將手中的拐杖敲擊地板,怒聲大罵道:“豎子!李昭豈是如此好相與的!曲家、童家也是,一群目光短淺之輩!”
田修好生寬撫著田榮,待到他氣消了,問道:“父親,田貴不過一個分家,本就是無能之輩,被斬了就被斬了,何必要與新太守作對呢?”
田貴就是田都尉,被李昭拿來立威了。
田榮一聽自己兒子也這樣說,又氣得咳嗽起來,田修連忙幫他拍背。
“田貴死是小,這李昭擺的態度才是重中之重啊,以前曆代太守,哪個不是對我田家恭恭敬敬的,自古強龍不壓地頭蛇,如今李昭斬田貴,是鐵了心要拿我田家開刀啊!今日不動我田家,未來哪天也要對我田家動手的!”田榮苦口婆心道。
“可如今雁門的世家都不肯響應,我們該如何是好?”田修聽田榮這樣說,也開始擔心道。
田榮舒了口氣,道:“靜觀其變,若是李昭真要拿我們開刀,遭殃的一定不止我一家,雁門世家盤根錯節,哪家不是沾親帶故的,那時我們再出手!”
另一邊,李昭正在太守府後宅處悠閑地嗦麵。
自打視察完農業之後,李昭迴去就向部下們推廣麵食。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李昭如今一天三頓麵,各種麵食,什麽羊肉麵、油潑麵、刀削麵、貓耳朵、餅絲,凡是能做出來的都做出來了。
眾人吃後也都紛紛叫好,慢慢的,陰館人人皆知太守喜好吃麵,也都紛紛開始效仿。李昭也不藏著掖著,做法都公布於眾,還在市坊處專門開了間麵食店,以供行人就餐。這種餐館對雁門百姓來說十分新奇,生意一度火爆。
“主公,今日這是什麽麵啊?”典韋此刻正在李昭府上嗦著麵。
這是作為親衛隊長才有的待遇,張遼、徐晃等人想來蹭飯都沒機會,隻能待在軍營之中,而黃忠有家眷可以送飯,趙雲則是沒這臉皮。
“典司馬,今日這是豆角燜麵。”小蘿莉任紅昌也端著碗麵答道。
李昭的府上人很少,身邊隻有任紅昌和一個老蒼頭,其他的都是典韋手下的親兵,因為李昭不喜歡別人伺候自己,就沒怎麽買奴婢。
李昭給任紅昌的飲食那叫一個好,一日三頓,頓頓有肉,還專門讓人每日送牛奶過來,任紅昌的身體長得那叫一個快。
“主公,田郡丞有事稟告。”一名親兵來報。
一聽是田豐來了,典韋趕忙吃完麵,將碗筷一藏,提起雙戟,迴到崗位上站好。
田豐當這郡丞以來可是沒少逮著他們罵,典韋不止一次被罵瀆職了。不止典韋,其他人也一樣,戲誌才是第二慘的,最少挨罵的是趙雲和高順,連李昭有時也要避著田豐。
李昭也是趕緊收拾好,說道:“快快有請。”
李昭上任後,直接將政務拋給了田豐和戲誌才,自己每日輕鬆逍遙,倒不是他不會處理,治理一郡對於一百政治的他來說是小菜一碟,隻不過李昭很懶,懶得管這些事。
戲誌才也很懶,但戲誌才是打工的,李昭才是老板,可不會讓戲誌才偷懶,再加上有田豐在旁,戲誌才隻能偷偷摸魚。
“主公。”田豐一見李昭就對其行了一禮。
“元皓有何事嗎?”李昭心虛道,想著莫不是要來罵我不務正事?
“主公,我們財政赤字了!”田豐直截了當道。
“什麽?”李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們沒錢了,主公!”田豐再次重複道。
“錢去哪了?”李昭問道。
“主公,如今雁門的軍費一人一年需八千錢,算上戰馬,一年總共要花一億錢,而雁門一年稅收也不過是九千萬錢!”
“我的那些財寶和牛羊能算多少錢?”李昭想起還有很多從鮮卑搶來的積蓄。
“隻能撐兩年半。”田豐無情道出真相。
李昭倒吸一口涼氣,當時隻顧得擴軍,沒想到花費會這麽高,這還是東漢稅賦高,要收走普通人家一半的收入,若是不能想想辦法,怕是難以持久。
李昭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麽一郡的兵力配額是四千了,但靠一郡養起一支萬人軍隊的花費實在是太多了。
“和我一起去府衙。”
李昭決心親自上府衙去看看。
“主公!”見到李昭來了,一群太守屬官拜見道。
這些都是李昭新招的寒門士子,能力都不太突出,但政治能有六十多,足以擔任一些小吏。
“主公來了。”戲誌才見李昭來了,連忙迎接,順便摸個魚。
“元皓跟我說了情況,誌才你有什麽辦嗎?”李昭問計道。
“我正想到一個辦法,正要和主公去說呢。”
戲誌才說完,拿了份竹簡給李昭看,說道:“主公你看,這是順帝時記載的耕田數,而這是如今記載的耕田數。”
“竟然相差這麽多!”李昭一看這兩數字差距之大,十分生氣。
“你的意思是清查土地?”李昭明白了戲誌才的意思。
“不錯。”戲誌才道。
“元皓以為如何?”李昭問田豐的看法。
“是個方法,但怕是會得罪世家。”田豐說出擔憂。
“不怕,反正遲早要得罪的。”李昭不懼道,“傳令下去,要求各縣清查各家所有耕地!”
“諾!”太守府官吏們應了一聲,連忙準備通知公告去了。
田家。
田榮在雁門關係眾多,很快就得知了事情。
“來了,快去準備接客。”田榮吩咐兒子田修道。
“哪來的客?”田修不解。
但很快,就有田家下人來報:“報,張家、曲家、童家等各家遞來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