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紗花當天,她便給了張珮和張珺各一對,連同貴妃賞下來的紙筆、布料,一樣沒少都分出一大半送迴娘家。
而自己過生日,嫂子竟然沒打發人來送禮,連聲問候都沒有。
今年暫且不提,老夫人放話不許張家人上門。
以往張家似乎也沒送過生辰禮,不但生日沒送,年節禮也沒送。嫂子最常嘮叨的就是,哥哥衙門清貧,每月俸銀連買米都不夠,侄子們的束脩太貴,如何如何地花費筆墨。
張夫人突然就不淡定了。
楊家似乎隻有楊溥一人為官,養活著大房跟三房七八口人,家裏孩子也在書院讀書,每年的筆墨紙硯花費也不少。
楊家生活雖不富足,但日常花用並不缺。
可娘家兩位嫂子卻整天哭窮,尤其是二嫂,她從衣錦坊每年補給二哥二百兩銀子,二嫂仍嫌不足,每到年節就列出單子說缺這個少那個。
張夫人越想越心驚,再待不下去,藉口有事急匆匆迴到正房院。
不迭聲地喚董嬤嬤,「往年送迴娘家的年節禮單子可還有?」
董嬤嬤道:「都存著底,從您嫁過來那年到現在,正房院出入哪怕是一個銅板,我這都記著帳。」
張夫人咬咬下唇,揚聲喚紫藤,「拿兩把算盤過來對帳。」
正房院裏,算盤珠子劈裏啪啦地響,而霜醉居裏,楊妧把何文雋所作的《戰事偶得》包起來交給青菱,「送給世子爺,順便問一下世子爺幾時得閑,有事與他商議。」
青菱拿起包裹離開,不過一刻鍾便迴轉來。
身後跟著楚昕。
楚昕仍穿著早晨那件寶藍色直裰,繫著白玉帶,身姿頎長而挺拔,沐浴在陽光下,像是原野上筆直的白楊樹,朝氣蓬勃。
楊妧微笑著請他坐下,吩咐青菱沏了茶。
楚昕捧著茶盅,漂亮的大眼睛小心翼翼地望著她,像是犯了錯的孩子等待長輩的發落。
這是楚昕呀!
是鎮國公世子,是京都有名的小霸王,不管前世還是今生,都隨心所欲肆無忌憚的楚昕!
楊妧突然有點不敢正視他的目光,垂眸平靜一下心情,決定還是先說正事,「前些天就想給你說,一直耽擱到現在……各府各省的升大小不一,有的是三斤,有的是兩斤半,還有兩斤的。不少商戶大鬥進小鬥出趁機漁利。我尋思是不是可以要求朝廷統一定製量具,不管是衙門、商戶還是百姓都用這套量具。」
楚昕凝神聽著她的話,忽而眸光一亮,「那我可以開間專門給朝廷供應量具的鋪子。」
楊妧唇角微彎,他現在腦子倒是快,能夠想到下一步。
輕咳聲,繼續道:「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難。難就難在商戶背後牽扯的人身上,個個都是通天的人物,單靠表哥和顧三爺恐怕做不成。即便能做成,也把權貴們都得罪了……如果二皇子願意出頭,會名正言順得多。」
楚昕皺眉,「二皇子為人低調,雖然監理戶部,但從不插手侍郎和主事們的差事,怎麽能讓他出頭?」
「不想插手也得拉他下水,」楊妧往前傾了傾身子,壓低聲音,「街頭欺行霸市魚肉百姓的事兒可不少,單是茂昌行就不知惹出多少官司,禦史們不都整天閑著隻想彈劾別人,那就給他們找點事兒好了……表哥和顧三爺得了差事肯定經常往三大行跑,說不準就能遇上一迴兩迴。你們倆又是眼睛裏不容沙子的俠義之士,路見不平自然要拔刀相助……」
楚昕默默思量著,眸中先是迷惑而後變得清明,最終沁出濃濃的笑意,「你是想讓禦史彈劾我,還是彈劾戶部?」
「都行,」楊妧微笑,「趕上哪個彈劾哪個,最重要就是順理成章,要個巧字。或者再往上,到皇上那裏鬧一鬧也使得。」
楚昕意氣風發地說:「碰巧的事情我最拿手了,必然做得天衣無縫……那我要不要先備著木頭?」
「我覺得表哥應該先開間鋪子。」 楊妧「噗嗤」一笑,腮邊小小的梨渦立刻生動起來,像是頭頂嬌艷的石榴花,明媚動人。
楚昕心頭熱熱地盪了下,想要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呆愣了數息,扳起指頭數,「我有鋪子,方家胡同有間筆墨鋪子,太僕寺街有間茶葉鋪子,石槽胡同有家漆器鋪子,雜七雜八共八間,都是嚴管事管著。」
說到此,氣息終於流暢了,聲音也變得溫存,「我看漆器鋪子可以,店麵大離倉場也近,我讓掌櫃進一批木頭好不好?」
楊妧別開頭,沒迴答,少頃開口道:「你跟掌櫃商議吧,別太刻意落了別人的眼目……我還有件事情。」
「你說,我聽著,」楚昕坐正身體,捧起茶盅淺淺抿兩口。
茶水真甜,一直甜到心底。
就像每次跟楊妧麵對麵地談話,心裏總是泛著蜜。
眼前的她,盡管釵環未戴脂粉不施,可仍舊那麽好看,好看得完完全全貼合他的心。
楊妧兩手合在一處,無意識地搓了搓,快速地整理著語言,「之前跟表哥提過,表哥甩了袖子就走。」
楚昕立刻警惕起來,「這次不會了,可是你要再說什麽相看定親的事情,我還是不願意聽。」
「好吧,」楊妧幹脆直入正題,「表哥以後別說喜歡不喜歡的話了,其一,我無意嫁人,其二,我也不喜歡表哥。」
而自己過生日,嫂子竟然沒打發人來送禮,連聲問候都沒有。
今年暫且不提,老夫人放話不許張家人上門。
以往張家似乎也沒送過生辰禮,不但生日沒送,年節禮也沒送。嫂子最常嘮叨的就是,哥哥衙門清貧,每月俸銀連買米都不夠,侄子們的束脩太貴,如何如何地花費筆墨。
張夫人突然就不淡定了。
楊家似乎隻有楊溥一人為官,養活著大房跟三房七八口人,家裏孩子也在書院讀書,每年的筆墨紙硯花費也不少。
楊家生活雖不富足,但日常花用並不缺。
可娘家兩位嫂子卻整天哭窮,尤其是二嫂,她從衣錦坊每年補給二哥二百兩銀子,二嫂仍嫌不足,每到年節就列出單子說缺這個少那個。
張夫人越想越心驚,再待不下去,藉口有事急匆匆迴到正房院。
不迭聲地喚董嬤嬤,「往年送迴娘家的年節禮單子可還有?」
董嬤嬤道:「都存著底,從您嫁過來那年到現在,正房院出入哪怕是一個銅板,我這都記著帳。」
張夫人咬咬下唇,揚聲喚紫藤,「拿兩把算盤過來對帳。」
正房院裏,算盤珠子劈裏啪啦地響,而霜醉居裏,楊妧把何文雋所作的《戰事偶得》包起來交給青菱,「送給世子爺,順便問一下世子爺幾時得閑,有事與他商議。」
青菱拿起包裹離開,不過一刻鍾便迴轉來。
身後跟著楚昕。
楚昕仍穿著早晨那件寶藍色直裰,繫著白玉帶,身姿頎長而挺拔,沐浴在陽光下,像是原野上筆直的白楊樹,朝氣蓬勃。
楊妧微笑著請他坐下,吩咐青菱沏了茶。
楚昕捧著茶盅,漂亮的大眼睛小心翼翼地望著她,像是犯了錯的孩子等待長輩的發落。
這是楚昕呀!
是鎮國公世子,是京都有名的小霸王,不管前世還是今生,都隨心所欲肆無忌憚的楚昕!
楊妧突然有點不敢正視他的目光,垂眸平靜一下心情,決定還是先說正事,「前些天就想給你說,一直耽擱到現在……各府各省的升大小不一,有的是三斤,有的是兩斤半,還有兩斤的。不少商戶大鬥進小鬥出趁機漁利。我尋思是不是可以要求朝廷統一定製量具,不管是衙門、商戶還是百姓都用這套量具。」
楚昕凝神聽著她的話,忽而眸光一亮,「那我可以開間專門給朝廷供應量具的鋪子。」
楊妧唇角微彎,他現在腦子倒是快,能夠想到下一步。
輕咳聲,繼續道:「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難。難就難在商戶背後牽扯的人身上,個個都是通天的人物,單靠表哥和顧三爺恐怕做不成。即便能做成,也把權貴們都得罪了……如果二皇子願意出頭,會名正言順得多。」
楚昕皺眉,「二皇子為人低調,雖然監理戶部,但從不插手侍郎和主事們的差事,怎麽能讓他出頭?」
「不想插手也得拉他下水,」楊妧往前傾了傾身子,壓低聲音,「街頭欺行霸市魚肉百姓的事兒可不少,單是茂昌行就不知惹出多少官司,禦史們不都整天閑著隻想彈劾別人,那就給他們找點事兒好了……表哥和顧三爺得了差事肯定經常往三大行跑,說不準就能遇上一迴兩迴。你們倆又是眼睛裏不容沙子的俠義之士,路見不平自然要拔刀相助……」
楚昕默默思量著,眸中先是迷惑而後變得清明,最終沁出濃濃的笑意,「你是想讓禦史彈劾我,還是彈劾戶部?」
「都行,」楊妧微笑,「趕上哪個彈劾哪個,最重要就是順理成章,要個巧字。或者再往上,到皇上那裏鬧一鬧也使得。」
楚昕意氣風發地說:「碰巧的事情我最拿手了,必然做得天衣無縫……那我要不要先備著木頭?」
「我覺得表哥應該先開間鋪子。」 楊妧「噗嗤」一笑,腮邊小小的梨渦立刻生動起來,像是頭頂嬌艷的石榴花,明媚動人。
楚昕心頭熱熱地盪了下,想要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如何開口,呆愣了數息,扳起指頭數,「我有鋪子,方家胡同有間筆墨鋪子,太僕寺街有間茶葉鋪子,石槽胡同有家漆器鋪子,雜七雜八共八間,都是嚴管事管著。」
說到此,氣息終於流暢了,聲音也變得溫存,「我看漆器鋪子可以,店麵大離倉場也近,我讓掌櫃進一批木頭好不好?」
楊妧別開頭,沒迴答,少頃開口道:「你跟掌櫃商議吧,別太刻意落了別人的眼目……我還有件事情。」
「你說,我聽著,」楚昕坐正身體,捧起茶盅淺淺抿兩口。
茶水真甜,一直甜到心底。
就像每次跟楊妧麵對麵地談話,心裏總是泛著蜜。
眼前的她,盡管釵環未戴脂粉不施,可仍舊那麽好看,好看得完完全全貼合他的心。
楊妧兩手合在一處,無意識地搓了搓,快速地整理著語言,「之前跟表哥提過,表哥甩了袖子就走。」
楚昕立刻警惕起來,「這次不會了,可是你要再說什麽相看定親的事情,我還是不願意聽。」
「好吧,」楊妧幹脆直入正題,「表哥以後別說喜歡不喜歡的話了,其一,我無意嫁人,其二,我也不喜歡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