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事情差不多都忘了,隻記得黃河決堤,整個村子都淹了,村裏大人孩子提攜著出去討飯。
有個老太監看中了他。
他清楚地記得,他跟另外七八個差不多年紀的孩子擠在一輛大車走了好幾天,來到大山深處的一座莊園。
從各地來的大車共有十幾輛。
他在山裏待了足足十年,眼看著身邊的夥伴一天天減少,出山那天,站在莊園門口等待的馬車來接的隻有五人。
含光被選進宮裏當暗衛。
當了三年暗衛,他沒有名字,隻有編號,以及能證明他身份的一塊小小的銅牌。
後來頭兒找到了他,說貴妃娘娘給國公府世子爺挑侍衛。
他年紀最小,跟世子爺應該合得來,所以被挑中了。
而承影是因為破了相,臉上留了傷疤,容易被人記住,不適合再當暗衛。
頭兒心軟,給了他一條生路。
他們倆被帶到楚昕麵前認主,十四歲的楚昕驕傲得像隻孔雀,昂著下巴道:「英雄隻能佩寶劍,我也是。」
給他們賜名含光、承影。
承影老成圓滑,多留在觀星樓守家,含光跟著楚昕四處走動。
原先他以為楚昕很不好伺候,熟悉之後才知道,楚昕本性純真善良,隻是被寵得太過而有些驕縱。
含光護衛他的安全,也管束他的行為,雖是仆,更像是友。
倏忽之間,兩年過去了。
*
去忠勤伯府赴宴,秦老夫人沒帶別人,隻帶了楊妧一人。
兩人同坐一輛翠蓋朱纓八寶車,莊嬤嬤跟車伺候。青菱、綠荷並荔枝跟紅棗都在後麵的黑漆平頭車上。
楚昕意外地沒有在前麵縱馬狂奔,而是慢悠悠地隨在車旁。
透過搖晃的窗簾,楊妧看到他筆挺的身姿,仿若原野上直立的白楊樹,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忠勤伯是在高宗皇帝在位時候得爵,彼時積水潭周遭已經沒有空地,他退而求次之,在澄清坊的椿樹胡同圍地蓋了一座精美的府邸。
楊妧她們動身還算早,可椿樹胡同已經停了一長溜馬車,鎮國公府的馬車可以馳到忠勤伯府門口,隻是進去容易卻沒法掉頭出來。
含光察看過,在車旁迴稟了這個情況。
秦老夫人毫不猶豫地說:「那就走過去,沒多遠的路。」
楚昕親自撩起車簾,攙扶秦老夫人下了馬車,輪到楊妧時,不好伸手,低聲囑咐句,「你當心腳下。」
莊嬤嬤看在眼裏,高興地對秦老夫人道:「大爺領了差事真是穩重不少,知道照顧人了。」
秦老夫人與有榮焉,越發端正了肩膀,腰杆挺得筆直。
好巧不巧,她們剛下車,餘閣老府邸的車駕也到了。
餘新梅自然而然地走到楊妧身邊,隔著帷帽,低聲跟她解釋,「那邊綴銀色螭龍繡帶的馬車是榮郡王府上,旁邊白馬,車身綴著銀色獅頭繡帶是平原侯府的車,再往前是安郡王府的車駕。」
而緊挨著安郡王府車駕旁邊的黑漆平頭車是張家的車。
張瑤嫁到了安郡王府,她肯定是接著張大太太一道過來的,甚至還可能有張二太太跟張珮。
楊妧恍然明白,秦老夫人為什麽不讓張夫人來赴宴。
是不想張夫人跟娘家嫂子瞎摻和。
二爺顧常豐與三爺顧常寶站在門口待客,還有四位穿金戴銀、打扮非常體麵的管事嬤嬤。
顧常寶穿緋色長衫,頭戴白玉冠,腰係白玉帶,上麵雜七雜八掛著香囊、荷包和扇套等物,看上去人模狗樣的。
眼神卻極其不善,即便隔著帷帽,楊妧也能感受到眼裏的仇恨。
就好像她刨過顧家祖墳似的。
進門後,男客在小廝引領下往外院去,女客則由一位管事嬤嬤和兩位丫鬟陪同,沿著抄手遊廊往內院去。
餘新梅摘下帷帽遞給身後丫鬟,俯在楊妧耳邊悄聲道:「你注意到沒有,剛才顧三爺那眼神,恨不能要把人活吞了?」
楊妧點點頭,「他是看你還是看我,我好像沒得罪他?」
「我也沒有,隻除了小時候跟他打過兩次架……忠勤伯夫人娘家也在廣平府,跟我祖母走得挺近。後來我不是跟我爹外放嗎,好幾年沒見到顧三爺了,現在都長大了,見倒是見過,但也不可能得罪他。難不成七八年前的事情,他一直記恨到這會兒?」
說話間,一行人進了二門來到花廳。
花廳已經坐了不少客人,衣香鬢影花團錦繡,其中就有張家兩位太太。
楊妧跟在秦老夫人身後不斷地跟夫人太太們行禮、點頭、微笑,轉了一圈,笑得腮幫子僵硬得不行。
丫鬟將她引到花廳旁邊的偏廳,年輕一輩的奶奶、姑娘都在這裏說話。
有些認識,有些卻是看著臉生。
楊妧繼續微笑著跟大家寒暄,剛坐下,張珮指著一位穿桃紅色西番蓮紋褙子,頭戴金鑲玉嵌寶蝶趕花頭麵的少婦道:「我大姐,安郡王世子夫人。」
楊妧忙起身朝她福了福,「見過夫人。」
張瑤頷首算是迴禮,「早聽我兩個妹妹提過,四姑娘極伶俐聰明,今兒見了果然如此,快坐吧。」
楊妧抻著裙子坐下,張瑤忽而笑盈盈地指著身邊穿海棠紅繡芙蓉花杭綢褙子,頭戴珍珠攢成的茉莉花箍的少女,「楊姑娘,這是靜雅縣主。」
有個老太監看中了他。
他清楚地記得,他跟另外七八個差不多年紀的孩子擠在一輛大車走了好幾天,來到大山深處的一座莊園。
從各地來的大車共有十幾輛。
他在山裏待了足足十年,眼看著身邊的夥伴一天天減少,出山那天,站在莊園門口等待的馬車來接的隻有五人。
含光被選進宮裏當暗衛。
當了三年暗衛,他沒有名字,隻有編號,以及能證明他身份的一塊小小的銅牌。
後來頭兒找到了他,說貴妃娘娘給國公府世子爺挑侍衛。
他年紀最小,跟世子爺應該合得來,所以被挑中了。
而承影是因為破了相,臉上留了傷疤,容易被人記住,不適合再當暗衛。
頭兒心軟,給了他一條生路。
他們倆被帶到楚昕麵前認主,十四歲的楚昕驕傲得像隻孔雀,昂著下巴道:「英雄隻能佩寶劍,我也是。」
給他們賜名含光、承影。
承影老成圓滑,多留在觀星樓守家,含光跟著楚昕四處走動。
原先他以為楚昕很不好伺候,熟悉之後才知道,楚昕本性純真善良,隻是被寵得太過而有些驕縱。
含光護衛他的安全,也管束他的行為,雖是仆,更像是友。
倏忽之間,兩年過去了。
*
去忠勤伯府赴宴,秦老夫人沒帶別人,隻帶了楊妧一人。
兩人同坐一輛翠蓋朱纓八寶車,莊嬤嬤跟車伺候。青菱、綠荷並荔枝跟紅棗都在後麵的黑漆平頭車上。
楚昕意外地沒有在前麵縱馬狂奔,而是慢悠悠地隨在車旁。
透過搖晃的窗簾,楊妧看到他筆挺的身姿,仿若原野上直立的白楊樹,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忠勤伯是在高宗皇帝在位時候得爵,彼時積水潭周遭已經沒有空地,他退而求次之,在澄清坊的椿樹胡同圍地蓋了一座精美的府邸。
楊妧她們動身還算早,可椿樹胡同已經停了一長溜馬車,鎮國公府的馬車可以馳到忠勤伯府門口,隻是進去容易卻沒法掉頭出來。
含光察看過,在車旁迴稟了這個情況。
秦老夫人毫不猶豫地說:「那就走過去,沒多遠的路。」
楚昕親自撩起車簾,攙扶秦老夫人下了馬車,輪到楊妧時,不好伸手,低聲囑咐句,「你當心腳下。」
莊嬤嬤看在眼裏,高興地對秦老夫人道:「大爺領了差事真是穩重不少,知道照顧人了。」
秦老夫人與有榮焉,越發端正了肩膀,腰杆挺得筆直。
好巧不巧,她們剛下車,餘閣老府邸的車駕也到了。
餘新梅自然而然地走到楊妧身邊,隔著帷帽,低聲跟她解釋,「那邊綴銀色螭龍繡帶的馬車是榮郡王府上,旁邊白馬,車身綴著銀色獅頭繡帶是平原侯府的車,再往前是安郡王府的車駕。」
而緊挨著安郡王府車駕旁邊的黑漆平頭車是張家的車。
張瑤嫁到了安郡王府,她肯定是接著張大太太一道過來的,甚至還可能有張二太太跟張珮。
楊妧恍然明白,秦老夫人為什麽不讓張夫人來赴宴。
是不想張夫人跟娘家嫂子瞎摻和。
二爺顧常豐與三爺顧常寶站在門口待客,還有四位穿金戴銀、打扮非常體麵的管事嬤嬤。
顧常寶穿緋色長衫,頭戴白玉冠,腰係白玉帶,上麵雜七雜八掛著香囊、荷包和扇套等物,看上去人模狗樣的。
眼神卻極其不善,即便隔著帷帽,楊妧也能感受到眼裏的仇恨。
就好像她刨過顧家祖墳似的。
進門後,男客在小廝引領下往外院去,女客則由一位管事嬤嬤和兩位丫鬟陪同,沿著抄手遊廊往內院去。
餘新梅摘下帷帽遞給身後丫鬟,俯在楊妧耳邊悄聲道:「你注意到沒有,剛才顧三爺那眼神,恨不能要把人活吞了?」
楊妧點點頭,「他是看你還是看我,我好像沒得罪他?」
「我也沒有,隻除了小時候跟他打過兩次架……忠勤伯夫人娘家也在廣平府,跟我祖母走得挺近。後來我不是跟我爹外放嗎,好幾年沒見到顧三爺了,現在都長大了,見倒是見過,但也不可能得罪他。難不成七八年前的事情,他一直記恨到這會兒?」
說話間,一行人進了二門來到花廳。
花廳已經坐了不少客人,衣香鬢影花團錦繡,其中就有張家兩位太太。
楊妧跟在秦老夫人身後不斷地跟夫人太太們行禮、點頭、微笑,轉了一圈,笑得腮幫子僵硬得不行。
丫鬟將她引到花廳旁邊的偏廳,年輕一輩的奶奶、姑娘都在這裏說話。
有些認識,有些卻是看著臉生。
楊妧繼續微笑著跟大家寒暄,剛坐下,張珮指著一位穿桃紅色西番蓮紋褙子,頭戴金鑲玉嵌寶蝶趕花頭麵的少婦道:「我大姐,安郡王世子夫人。」
楊妧忙起身朝她福了福,「見過夫人。」
張瑤頷首算是迴禮,「早聽我兩個妹妹提過,四姑娘極伶俐聰明,今兒見了果然如此,快坐吧。」
楊妧抻著裙子坐下,張瑤忽而笑盈盈地指著身邊穿海棠紅繡芙蓉花杭綢褙子,頭戴珍珠攢成的茉莉花箍的少女,「楊姑娘,這是靜雅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