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張夫人有意在瑞萱堂磨蹭了會兒, 待旁人都離開, 賠笑走到秦老夫人跟前, 「娘,後天去護國寺, 讓阿映也一道去吧?」
秦老夫人淡淡地問:「讓她抄的書都抄完了?」
「一百遍呢, 哪能這麽快……阿映知道自己錯了, 這次跟著聽大師講經,也好化去心中鬱憤, 免得鑽了牛角尖。」
秦老夫人抬眸,極快地掃了張夫人兩眼, 「大姑娘知錯,那她錯在哪裏?」
張夫人道:「阿映被我縱壞了,以前家裏好吃好穿的都盡著她, 楊家姑娘來了之後,阿映覺得自己受了冷落,所以排斥厭憎幾位楊姑娘。她說以後知道恭敬姐姐友善妹妹,互相照顧。」
「這就是她的錯?」秦老夫人抬手抓起炕桌上半盞殘茶朝張夫人臉上潑去,「就連貓兒狗兒都知道護食,大姑娘心有排斥也是人之常情。我是恨她識人不清,被人當槍使還不自知。張家二姑娘是個什麽東西,難道你心裏不清楚?」
張夫人麵皮漲成了茄子色,心裏既是羞愧又是怨恨。
這個老不死的東西,阿珮要人才有人才,要相貌有相貌,到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讓老東西如此記恨?
秦老夫人續道:「治家如治軍,令必行禁必止,如果這次輕而易舉就饒過大姑娘,下次她還不長記性。你迴去吧,大姑娘沒抄夠一百遍,我不可能放她出來……把臉擦一擦,沒得喝點茶弄得滿身都是。」
張夫人緊咬著下唇,掏帕子擦了擦臉,借著夜色迴到正房院,劈手摔了兩隻粉彩茶盅。
這次倒是沒傳出生病來。
再過一天,就是去護國寺的日子。
楊妧依著秦老夫人的吩咐換上靛藍色的湘裙,搭配著新作的石榴紅折枝花暗紋襖子,早早到了瑞萱堂。
秦老夫人看到她,眼底不由就沁出笑,「好看,有點像大姑娘了。」
襖子腰身收得緊,楊妧身體的曲線便顯露出來,雖非凹凸有致,卻是略見山巒。
莊嬤嬤笑著接話,「四姑娘快滿十三歲了,是幾時的生辰?」
「五月二十六,過了生日就十三了。」
秦老夫人吩咐荔枝,「你記性好,趕緊幫我記著,到時候敲四丫頭一筆,讓她擺席吃酒。」
莊嬤嬤笑道:「用不著荔枝,吃酒的事兒我能記住,一準兒忘不了。」
秦老夫人佯斥一聲,「才剛吃過沒幾天,又惦記吃酒?你得備了禮才能坐席。」
眾人嘻嘻哈哈陪笑時,趙氏跟楊姮走進來,問道:「有什麽喜事,姨母這般高興?」
秦老夫人朝莊嬤嬤努努嘴,「越老越饞,惦記著四丫頭的生日討酒吃……二丫頭幾時生日?」
楊姮忙迴答:「九月十二。」
莊嬤嬤高興地說:「到時也請二姑娘賞杯水酒喝。」
趙氏連聲替楊姮答應,「那是一定的。」側眸瞧見楊妧身上襖子,問道:「阿妧幾時添了這件衣裳,盤扣很別致。」
秦老夫人指著炕邊藍布包裹裏的經書,「四丫頭費心費力替我抄經,我也沒別的好東西,替她裁了幾件新衣裳。」
趙氏笑道:「勞姨母破費,阿妧寫字好,抄幾本經書是順手的事兒,哪裏還得要賞賜了?」
「話可不是這麽說,」秦老夫人拿起一本翻給趙氏看,「字體就不必說了,你看著筆觸起合流暢,墨跡均勻平整,就知道四丫頭是用了心的,若是心浮氣躁,墨跡必然有淺有深。」
趙氏承認這點,惱怒地瞪了楊姮兩眼。
前幾天,楊妧勸過她,她沒聽,如果用上心也抄兩卷,豈不是也能得好幾身衣裳?
秦老夫人將趙氏的神色看在眼裏,卻沒理會。
若是從前,給楊妧裁衣裳同時,她定然也會捎帶給楊姮裁兩身,一碗水端平才不傷和氣。
但重活一世,她想由著性子來,喜歡誰就抬舉誰。
不費點兒心思就想從她這裏討便宜,沒門兒!
再者,趙氏隻是愛沾便宜,絕對行不出大奸大惡之事,得罪了又如何?
這會兒張夫人匆匆趕來,「娘,表嫂,對不住。阿映早起有些不舒服,我實在放心不下,這才來晚了。」
秦老夫人問道:「怎麽了?請府醫瞧過沒有,若是嚴重,你留下來照顧她。」
「不嚴重,不嚴重,就是……聽說咱們去護國寺,她心裏別扭,鬧了點脾氣。」
秦老夫人道:「等她抄完書,咱們再去一趟,或者去白馬寺、潭拓寺都成,但是抄不完卻不許出來。」
「是,」張夫人恭聲應著。
人齊了,一行簇簇擁擁地走到角門。
門口停著六駕馬車,小廝婆子正有序地往車上搬箱籠。
秦老夫人跟張夫人分別坐在前麵兩輛翠蓋朱纓八寶車上,趙氏跟楊姮、楊妧與楊嬋分別乘兩輛朱輪華蓋車,其餘丫鬟婆子們擠在最後麵的黑漆平頭車。
楚昕穿寶藍色長袍,腰間束著白玉帶,坐在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上,下巴微揚,墨發高高束起,些許發梢被風揚起飄散在耳旁,手裏攥一柄牛筋長鞭,看上去驕矜不羈!
不等女眷上車,楚昕甩個鞭花當先沖了出去。
幾位小廝隨在其後,馬蹄得得,濺起塵土滾滾,氣勢十足。
在城裏這般縱馬,也不怕傷了人?
楊妧輕嘆聲,扶著青菱的手上了車。
秦老夫人淡淡地問:「讓她抄的書都抄完了?」
「一百遍呢, 哪能這麽快……阿映知道自己錯了, 這次跟著聽大師講經,也好化去心中鬱憤, 免得鑽了牛角尖。」
秦老夫人抬眸,極快地掃了張夫人兩眼, 「大姑娘知錯,那她錯在哪裏?」
張夫人道:「阿映被我縱壞了,以前家裏好吃好穿的都盡著她, 楊家姑娘來了之後,阿映覺得自己受了冷落,所以排斥厭憎幾位楊姑娘。她說以後知道恭敬姐姐友善妹妹,互相照顧。」
「這就是她的錯?」秦老夫人抬手抓起炕桌上半盞殘茶朝張夫人臉上潑去,「就連貓兒狗兒都知道護食,大姑娘心有排斥也是人之常情。我是恨她識人不清,被人當槍使還不自知。張家二姑娘是個什麽東西,難道你心裏不清楚?」
張夫人麵皮漲成了茄子色,心裏既是羞愧又是怨恨。
這個老不死的東西,阿珮要人才有人才,要相貌有相貌,到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讓老東西如此記恨?
秦老夫人續道:「治家如治軍,令必行禁必止,如果這次輕而易舉就饒過大姑娘,下次她還不長記性。你迴去吧,大姑娘沒抄夠一百遍,我不可能放她出來……把臉擦一擦,沒得喝點茶弄得滿身都是。」
張夫人緊咬著下唇,掏帕子擦了擦臉,借著夜色迴到正房院,劈手摔了兩隻粉彩茶盅。
這次倒是沒傳出生病來。
再過一天,就是去護國寺的日子。
楊妧依著秦老夫人的吩咐換上靛藍色的湘裙,搭配著新作的石榴紅折枝花暗紋襖子,早早到了瑞萱堂。
秦老夫人看到她,眼底不由就沁出笑,「好看,有點像大姑娘了。」
襖子腰身收得緊,楊妧身體的曲線便顯露出來,雖非凹凸有致,卻是略見山巒。
莊嬤嬤笑著接話,「四姑娘快滿十三歲了,是幾時的生辰?」
「五月二十六,過了生日就十三了。」
秦老夫人吩咐荔枝,「你記性好,趕緊幫我記著,到時候敲四丫頭一筆,讓她擺席吃酒。」
莊嬤嬤笑道:「用不著荔枝,吃酒的事兒我能記住,一準兒忘不了。」
秦老夫人佯斥一聲,「才剛吃過沒幾天,又惦記吃酒?你得備了禮才能坐席。」
眾人嘻嘻哈哈陪笑時,趙氏跟楊姮走進來,問道:「有什麽喜事,姨母這般高興?」
秦老夫人朝莊嬤嬤努努嘴,「越老越饞,惦記著四丫頭的生日討酒吃……二丫頭幾時生日?」
楊姮忙迴答:「九月十二。」
莊嬤嬤高興地說:「到時也請二姑娘賞杯水酒喝。」
趙氏連聲替楊姮答應,「那是一定的。」側眸瞧見楊妧身上襖子,問道:「阿妧幾時添了這件衣裳,盤扣很別致。」
秦老夫人指著炕邊藍布包裹裏的經書,「四丫頭費心費力替我抄經,我也沒別的好東西,替她裁了幾件新衣裳。」
趙氏笑道:「勞姨母破費,阿妧寫字好,抄幾本經書是順手的事兒,哪裏還得要賞賜了?」
「話可不是這麽說,」秦老夫人拿起一本翻給趙氏看,「字體就不必說了,你看著筆觸起合流暢,墨跡均勻平整,就知道四丫頭是用了心的,若是心浮氣躁,墨跡必然有淺有深。」
趙氏承認這點,惱怒地瞪了楊姮兩眼。
前幾天,楊妧勸過她,她沒聽,如果用上心也抄兩卷,豈不是也能得好幾身衣裳?
秦老夫人將趙氏的神色看在眼裏,卻沒理會。
若是從前,給楊妧裁衣裳同時,她定然也會捎帶給楊姮裁兩身,一碗水端平才不傷和氣。
但重活一世,她想由著性子來,喜歡誰就抬舉誰。
不費點兒心思就想從她這裏討便宜,沒門兒!
再者,趙氏隻是愛沾便宜,絕對行不出大奸大惡之事,得罪了又如何?
這會兒張夫人匆匆趕來,「娘,表嫂,對不住。阿映早起有些不舒服,我實在放心不下,這才來晚了。」
秦老夫人問道:「怎麽了?請府醫瞧過沒有,若是嚴重,你留下來照顧她。」
「不嚴重,不嚴重,就是……聽說咱們去護國寺,她心裏別扭,鬧了點脾氣。」
秦老夫人道:「等她抄完書,咱們再去一趟,或者去白馬寺、潭拓寺都成,但是抄不完卻不許出來。」
「是,」張夫人恭聲應著。
人齊了,一行簇簇擁擁地走到角門。
門口停著六駕馬車,小廝婆子正有序地往車上搬箱籠。
秦老夫人跟張夫人分別坐在前麵兩輛翠蓋朱纓八寶車上,趙氏跟楊姮、楊妧與楊嬋分別乘兩輛朱輪華蓋車,其餘丫鬟婆子們擠在最後麵的黑漆平頭車。
楚昕穿寶藍色長袍,腰間束著白玉帶,坐在一匹棗紅色高頭大馬上,下巴微揚,墨發高高束起,些許發梢被風揚起飄散在耳旁,手裏攥一柄牛筋長鞭,看上去驕矜不羈!
不等女眷上車,楚昕甩個鞭花當先沖了出去。
幾位小廝隨在其後,馬蹄得得,濺起塵土滾滾,氣勢十足。
在城裏這般縱馬,也不怕傷了人?
楊妧輕嘆聲,扶著青菱的手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