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平旦時分,楊妧終於退了熱,沉沉睡去。
清早張夫人得知,劈手把剛燉好的燕窩盅摔了。
當值的丫鬟嚇了一跳,忙跪在地上。
董嬤嬤嘆口氣,斥道:「怎麽當的差,毛手毛腳的?還不快收拾了,讓廚房另外燉一碗。」
丫鬟忙拿簸箕將碎瓷片和軟糯的燕窩撮了出去。
張夫人攥著帕子摁眼窩,「嬤嬤,我怎麽能不生氣?那個犄角旮旯來的丫頭片子都快爬到我頭上了?我病了這些年,老夫人隻打發人問一聲,楊家姑娘生次病,把體己人都調派過去伺候。滿府的下人都看在眼裏,他們會怎麽想?我堂堂一品誥命夫人,連鄉下丫頭都不如?」
董嬤嬤倒杯茶遞給她,「夫人這麽想可真是大錯特錯。楊姑娘遠來是客,要是在咱府上有個好歹,還怎麽跟人家長輩交代,老夫人這不是擔著責任嘛?再者說,楊姑娘歲數小,院子裏的丫鬟也沒有經過事的,不等老夫人那邊有動靜,夫人倒應該先指派個老成的下人去壓壓陣。」
張夫人想一想,確實是這個理兒。
霜醉居裏除了青菱和青荇原先是三等丫鬟外,其餘都沒近身伺候過。
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抓手抓腳。
董嬤嬤見她麵色緩和,無奈地再嘆一聲。
先前的祭酒夫人最是大度精明,怎麽生養出張氏,卻是這般……不著調。
按說,張氏這個身份,既是長輩又是當家主母,合該拿出國公夫人的氣勢來,不待老夫人吩咐,便將楊家太太和幾位姑娘身邊的事情打點好。
衣裳該做的做,器具該添的添,左不過是百八十兩銀子的事兒。
再做點麵子上的功夫,每日裏打發人噓寒問暖。
楊家人感激她,老夫人也會覺得她識大體。
張氏可好,老夫人前頭打點,她緊跟著在後頭使絆子。
裁衣裳是一樁,花會又是一樁。
這會兒又因為使喚丫鬟較勁。
楊家四姑娘可是個精明人,還能看不出來?
想到這裏,董嬤嬤喚了紫藤進來,「把昨兒老夫人給的那包燕窩送到霜醉居,問下四姑娘的病可好點了?就說夫人本打算親自過去看望,可精神不濟,怕兩下添麻煩,反而不美……順便看看,若是人手不夠,你在那兒支應一會兒。」
紫藤應聲離開。
張夫人期期艾艾的,終是開了口,「老夫人給的都是上等燕窩,市麵上不好買,打發人到外頭隨便買點不就行了?我大嫂最近身子不好,麵色枯黃,本來我想花會那天包些藥材讓她帶迴去……楊家姑娘又吃不出好壞,可惜了的。」
董嬤嬤無語。
她已經跟張夫人說過無數迴了,她現在是楚家的媳婦,應該以楚家為重,而不是天天惦記娘家,恨不得一根針一匝線都往娘家搜刮。
偏偏張夫人還以為別人都是傻子,看不出她安得什麽心思。
也難怪,老夫人一直把持著中饋不讓張氏沾手,否則國公府早就改姓張了。
張夫人完全不明白自己做法有不對之處,又開始抱怨,「嬤嬤,老夫人這裏是不是出了問題?」伸手指指腦袋,「還是沾惹了不幹淨的東西,就跟變了個人似的……我心裏直犯嘀咕,她會不會真打算跟楊家結親?」
董嬤嬤不太確定,原先她覺得家世相差太大,這幾天冷眼瞧著,秦老夫人對楊家姑娘確實好得出奇,經常留她們在跟前說話。
對張家幾位表姑娘可從沒這樣。
董嬤嬤斟酌片刻,給張夫人出主意,「您還是趕快養好身子,陪老夫人去趟護國寺,那些鬼魅魍魎的東西最怕佛門聖地……讓大姑娘也跟著去,這抄一百遍經書,要抄到猴年馬月去?過幾天各府的花會就會陸續辦起來,夫人多帶楊家姑娘走動,把話放出去,兩位楊姑娘相貌都不錯,肯定有願意求娶的。按說,大姑娘的親事也留心了,正好兩樁合成一樁辦。」
張夫人眸光一點點放亮。
如果楚映能放出來,她跟張珮最要好,讓她去求老夫人,說不定能勸服老夫人。
她的娘家,怎麽能撒手不管呢?
*
楊妧病了足足五天。
秦老夫人自不必說,一日三次打發人去問候,張夫人也是天天派人噓寒問暖。
錢老夫人遣人來過兩次,頭一次送了套七巧板、木頭玩偶,得知楊妧生病,又送了些銀耳燕窩等補品。
第六天早上,楊妧用完早飯見陽光正好,對青菱道:「幫我找件出門衣裳,病這幾天讓老夫人和夫人跟著擔憂,這會兒大好了,過去問個安,順便讓她們安心。」
青菱看著空蕩的衣櫃發愁。
楊妧的衣裳本就不多,有幾件還是緞麵的,現在穿太熱了。
能穿的便隻有四件襖子。
青菱挑了嫩粉色襖子和湖藍色羅裙,伺候楊妧換上。
幾天不出門,花園裏已經是奼紫嫣紅。
嬌艷的月季花、粉嫩的海棠花,還有明媚的石榴花,一路走過去,綠樹紅花交相輝映漂亮極了。
秦老夫人看到楊妧非常高興,上下打量了好一會兒,慈愛地說:「瘦了,下巴都尖了。這幾天先吃清淡點兒,等完全康復,讓廚房給你補一補。四丫頭愛吃什麽?」
楊妧毫不猶豫地說:「我愛吃魚、清蒸紅燒還有燉湯都愛吃。」
清早張夫人得知,劈手把剛燉好的燕窩盅摔了。
當值的丫鬟嚇了一跳,忙跪在地上。
董嬤嬤嘆口氣,斥道:「怎麽當的差,毛手毛腳的?還不快收拾了,讓廚房另外燉一碗。」
丫鬟忙拿簸箕將碎瓷片和軟糯的燕窩撮了出去。
張夫人攥著帕子摁眼窩,「嬤嬤,我怎麽能不生氣?那個犄角旮旯來的丫頭片子都快爬到我頭上了?我病了這些年,老夫人隻打發人問一聲,楊家姑娘生次病,把體己人都調派過去伺候。滿府的下人都看在眼裏,他們會怎麽想?我堂堂一品誥命夫人,連鄉下丫頭都不如?」
董嬤嬤倒杯茶遞給她,「夫人這麽想可真是大錯特錯。楊姑娘遠來是客,要是在咱府上有個好歹,還怎麽跟人家長輩交代,老夫人這不是擔著責任嘛?再者說,楊姑娘歲數小,院子裏的丫鬟也沒有經過事的,不等老夫人那邊有動靜,夫人倒應該先指派個老成的下人去壓壓陣。」
張夫人想一想,確實是這個理兒。
霜醉居裏除了青菱和青荇原先是三等丫鬟外,其餘都沒近身伺候過。
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抓手抓腳。
董嬤嬤見她麵色緩和,無奈地再嘆一聲。
先前的祭酒夫人最是大度精明,怎麽生養出張氏,卻是這般……不著調。
按說,張氏這個身份,既是長輩又是當家主母,合該拿出國公夫人的氣勢來,不待老夫人吩咐,便將楊家太太和幾位姑娘身邊的事情打點好。
衣裳該做的做,器具該添的添,左不過是百八十兩銀子的事兒。
再做點麵子上的功夫,每日裏打發人噓寒問暖。
楊家人感激她,老夫人也會覺得她識大體。
張氏可好,老夫人前頭打點,她緊跟著在後頭使絆子。
裁衣裳是一樁,花會又是一樁。
這會兒又因為使喚丫鬟較勁。
楊家四姑娘可是個精明人,還能看不出來?
想到這裏,董嬤嬤喚了紫藤進來,「把昨兒老夫人給的那包燕窩送到霜醉居,問下四姑娘的病可好點了?就說夫人本打算親自過去看望,可精神不濟,怕兩下添麻煩,反而不美……順便看看,若是人手不夠,你在那兒支應一會兒。」
紫藤應聲離開。
張夫人期期艾艾的,終是開了口,「老夫人給的都是上等燕窩,市麵上不好買,打發人到外頭隨便買點不就行了?我大嫂最近身子不好,麵色枯黃,本來我想花會那天包些藥材讓她帶迴去……楊家姑娘又吃不出好壞,可惜了的。」
董嬤嬤無語。
她已經跟張夫人說過無數迴了,她現在是楚家的媳婦,應該以楚家為重,而不是天天惦記娘家,恨不得一根針一匝線都往娘家搜刮。
偏偏張夫人還以為別人都是傻子,看不出她安得什麽心思。
也難怪,老夫人一直把持著中饋不讓張氏沾手,否則國公府早就改姓張了。
張夫人完全不明白自己做法有不對之處,又開始抱怨,「嬤嬤,老夫人這裏是不是出了問題?」伸手指指腦袋,「還是沾惹了不幹淨的東西,就跟變了個人似的……我心裏直犯嘀咕,她會不會真打算跟楊家結親?」
董嬤嬤不太確定,原先她覺得家世相差太大,這幾天冷眼瞧著,秦老夫人對楊家姑娘確實好得出奇,經常留她們在跟前說話。
對張家幾位表姑娘可從沒這樣。
董嬤嬤斟酌片刻,給張夫人出主意,「您還是趕快養好身子,陪老夫人去趟護國寺,那些鬼魅魍魎的東西最怕佛門聖地……讓大姑娘也跟著去,這抄一百遍經書,要抄到猴年馬月去?過幾天各府的花會就會陸續辦起來,夫人多帶楊家姑娘走動,把話放出去,兩位楊姑娘相貌都不錯,肯定有願意求娶的。按說,大姑娘的親事也留心了,正好兩樁合成一樁辦。」
張夫人眸光一點點放亮。
如果楚映能放出來,她跟張珮最要好,讓她去求老夫人,說不定能勸服老夫人。
她的娘家,怎麽能撒手不管呢?
*
楊妧病了足足五天。
秦老夫人自不必說,一日三次打發人去問候,張夫人也是天天派人噓寒問暖。
錢老夫人遣人來過兩次,頭一次送了套七巧板、木頭玩偶,得知楊妧生病,又送了些銀耳燕窩等補品。
第六天早上,楊妧用完早飯見陽光正好,對青菱道:「幫我找件出門衣裳,病這幾天讓老夫人和夫人跟著擔憂,這會兒大好了,過去問個安,順便讓她們安心。」
青菱看著空蕩的衣櫃發愁。
楊妧的衣裳本就不多,有幾件還是緞麵的,現在穿太熱了。
能穿的便隻有四件襖子。
青菱挑了嫩粉色襖子和湖藍色羅裙,伺候楊妧換上。
幾天不出門,花園裏已經是奼紫嫣紅。
嬌艷的月季花、粉嫩的海棠花,還有明媚的石榴花,一路走過去,綠樹紅花交相輝映漂亮極了。
秦老夫人看到楊妧非常高興,上下打量了好一會兒,慈愛地說:「瘦了,下巴都尖了。這幾天先吃清淡點兒,等完全康復,讓廚房給你補一補。四丫頭愛吃什麽?」
楊妧毫不猶豫地說:「我愛吃魚、清蒸紅燒還有燉湯都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