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夫人微笑,笑容卻不達眼底,聲音依舊和藹,「你有你自己親生的爹娘, 我一個外人老婆子, 連自個孫女都沒管教好, 哪裏能管教別人?收拾東西隨你娘迴家去吧,以後再別來了……記著, 楚家不歡迎你, 不歡迎你們張家的人。」
這後一句用足了力氣, 使得她的臉竟然有些猙獰。
一語出,滿座皆驚。
張夫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尖聲道:「娘,您這麽做, 是把我們張家的臉麵置於何地?」
董嬤嬤皺緊眉頭,連忙扯扯張夫人衣袖,「您現在是楚家兒媳婦, 國公府的夫人。」
秦老夫人冷笑,「開口我們張家,閉口我們張家,你想自請出族?」
「不是,」張夫人被這句話噎著,支吾半天,又道:「娘,張家是我娘家,以後不許我娘家人上門,兒媳婦還怎麽有臉麵出門走動?」
秦老夫人道:「你若不願,可以跟著迴去,我寫信讓阿釗寄休書迴來。」
張夫人一張臉白得沒人色,再不敢出聲,隻默默垂淚。
張二太太卻扯著嗓子問:「老夫人這話講得沒有道理,她姑母有何過犯,休妻也得有個理由?我們張家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秦老夫人不理她,隻看向張夫人,「你在雙碾街的綢緞鋪子,衣錦坊,原先隻一間,後來又擴出去一間,你可知是怎麽來的?」
張夫人正抽泣著,愣了片刻,才哽噎著迴答:「旁邊店鋪經營不善連年虧本,二哥從中說合,那人便連鋪麵帶貨品都賣給我。」
秦老夫人聲音平靜然卻冷酷,充滿了譏諷,「雙碾街那個地方,就沒有不賺錢的鋪子。你二哥張承文是打著國公府的旗號從別人手裏強行搶了來。你也不動腦子想想,兩千兩銀子能買到店鋪?你承你二哥的情,每月給他多少銀子?」
張夫人有點慌,她確實每月都給二哥銀子,但都是私下給的,老夫人怎可能知道。
她瞥一眼張二太太,低聲迴答:「鋪子收益一直不錯,而且二哥時常去幫忙對帳,所以每月給他二百兩工錢。」
「嗯,」秦老夫人應一聲,「咱家裏主子隻四人,除去宮裏隔三差五的賞賜之外,每年在衣錦坊買布料差不多要三千兩銀子……就是穿金子也用不了三千兩吧?這還不算,你長兄張繼文酷愛古籍,這幾年得了好幾本吧?聽說四司八局的掌事公公都曾捧著古籍上門求見。你那個侄子,考了三次才考過童生試那個,聽說要外放當縣丞,如今當官門檻這麽低嗎?你還有個侄子,考了三次連童生試都沒考過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打算到宣府當兵混軍功……你動腦子想一想,這一件件一樁樁,都是拿貴妃娘娘和國公府的名聲給張家謀利!」
事實擺出來,秦老夫人恨得牙癢癢。
張家就是個抄家滅門的大禍害。
張夫人兩眼迷茫,傻愣愣地站著,這些事情她都知道,甚至有些還是她主動提出來的。
父親過世之後,娘家兩位兄長的日子就不好過。
當年出閣,因為嫁得是國公府,娘親拿出家裏幾乎所有現銀才置辦了體麵的嫁妝。
現今她日子過得好,不應該報答兄嫂拉扯侄子嗎?
那些古籍是太監主動送上門的,長兄難得喜歡,還能給退迴去?大侄子當縣丞也是真定府的知府舉薦的,他學識一般,再考也未必考得中,能做官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傻子才會推辭吧?
二侄子已經年滿二十一,從眼下來看,顯然不是讀書的材料,楚釗在宣府當總兵,每年都打仗,讓他跟著去待上兩三年,混個軍功,再迴京謀個一官半職多好啊!
她是張家姑娘,不拉扯娘家人還能拉扯誰,難道去拉扯那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楊家?
娘家的幾個侄子混好了,對楚昕也是個助力。
於情於理的事情,老夫人為什麽生氣?
難道要跟老夫人似的,娘家門裏的親戚都不走動,楚昕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這就好了?
張夫人憤懣不已,秦老夫人已經開口吩咐紅棗,「去竹香苑幫張二姑娘把東西收拾好,別落下。」
撐著椅子把手顫巍巍地站起身。
楚昕忙上前攙住她。
秦老夫人拍拍他的手,「外院還有客人,你去好生照應著,別讓人說咱怠慢。」
「不妨事,」楚昕堅持,「我先送祖母迴去歇著。」
秦老夫人看著麵前活生生的、漂亮得不像話的大孫子,目中驟然溢滿了淚,掩飾般側過頭,慢悠悠地往瑞萱堂走。
到了瑞萱堂門口,秦老夫人嘆口氣,輕聲道:「昕哥兒,別怪祖母沒給你娘臉麵,你娘糊塗啊,不點醒她,她還得糊塗一輩子。」
「我明白,」楚昕低低應著,「含光跟我提過,這些年兩位舅舅實在不像話。」
以後還有更不像話的時候。
秦老夫人再嘆一聲,續道:「你已經十六歲,年紀也不小了,你娘相中了你表妹……」
「我不喜歡她,」楚昕紅漲著臉打斷她,「我誰都不喜歡,祖母,我去外院了。」
甩著袖子小跑著往外走。
看著他倉皇離開的身影,秦老夫人情不自禁地微笑。
莊嬤嬤打趣道:「大爺還是個孩子呢,聽到娶媳婦臉漲得通紅,再過兩年就要惦記別人家姑娘了。」
這後一句用足了力氣, 使得她的臉竟然有些猙獰。
一語出,滿座皆驚。
張夫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尖聲道:「娘,您這麽做, 是把我們張家的臉麵置於何地?」
董嬤嬤皺緊眉頭,連忙扯扯張夫人衣袖,「您現在是楚家兒媳婦, 國公府的夫人。」
秦老夫人冷笑,「開口我們張家,閉口我們張家,你想自請出族?」
「不是,」張夫人被這句話噎著,支吾半天,又道:「娘,張家是我娘家,以後不許我娘家人上門,兒媳婦還怎麽有臉麵出門走動?」
秦老夫人道:「你若不願,可以跟著迴去,我寫信讓阿釗寄休書迴來。」
張夫人一張臉白得沒人色,再不敢出聲,隻默默垂淚。
張二太太卻扯著嗓子問:「老夫人這話講得沒有道理,她姑母有何過犯,休妻也得有個理由?我們張家不是那麽好欺負的。」
秦老夫人不理她,隻看向張夫人,「你在雙碾街的綢緞鋪子,衣錦坊,原先隻一間,後來又擴出去一間,你可知是怎麽來的?」
張夫人正抽泣著,愣了片刻,才哽噎著迴答:「旁邊店鋪經營不善連年虧本,二哥從中說合,那人便連鋪麵帶貨品都賣給我。」
秦老夫人聲音平靜然卻冷酷,充滿了譏諷,「雙碾街那個地方,就沒有不賺錢的鋪子。你二哥張承文是打著國公府的旗號從別人手裏強行搶了來。你也不動腦子想想,兩千兩銀子能買到店鋪?你承你二哥的情,每月給他多少銀子?」
張夫人有點慌,她確實每月都給二哥銀子,但都是私下給的,老夫人怎可能知道。
她瞥一眼張二太太,低聲迴答:「鋪子收益一直不錯,而且二哥時常去幫忙對帳,所以每月給他二百兩工錢。」
「嗯,」秦老夫人應一聲,「咱家裏主子隻四人,除去宮裏隔三差五的賞賜之外,每年在衣錦坊買布料差不多要三千兩銀子……就是穿金子也用不了三千兩吧?這還不算,你長兄張繼文酷愛古籍,這幾年得了好幾本吧?聽說四司八局的掌事公公都曾捧著古籍上門求見。你那個侄子,考了三次才考過童生試那個,聽說要外放當縣丞,如今當官門檻這麽低嗎?你還有個侄子,考了三次連童生試都沒考過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打算到宣府當兵混軍功……你動腦子想一想,這一件件一樁樁,都是拿貴妃娘娘和國公府的名聲給張家謀利!」
事實擺出來,秦老夫人恨得牙癢癢。
張家就是個抄家滅門的大禍害。
張夫人兩眼迷茫,傻愣愣地站著,這些事情她都知道,甚至有些還是她主動提出來的。
父親過世之後,娘家兩位兄長的日子就不好過。
當年出閣,因為嫁得是國公府,娘親拿出家裏幾乎所有現銀才置辦了體麵的嫁妝。
現今她日子過得好,不應該報答兄嫂拉扯侄子嗎?
那些古籍是太監主動送上門的,長兄難得喜歡,還能給退迴去?大侄子當縣丞也是真定府的知府舉薦的,他學識一般,再考也未必考得中,能做官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傻子才會推辭吧?
二侄子已經年滿二十一,從眼下來看,顯然不是讀書的材料,楚釗在宣府當總兵,每年都打仗,讓他跟著去待上兩三年,混個軍功,再迴京謀個一官半職多好啊!
她是張家姑娘,不拉扯娘家人還能拉扯誰,難道去拉扯那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楊家?
娘家的幾個侄子混好了,對楚昕也是個助力。
於情於理的事情,老夫人為什麽生氣?
難道要跟老夫人似的,娘家門裏的親戚都不走動,楚昕連個幫襯的人都沒有,這就好了?
張夫人憤懣不已,秦老夫人已經開口吩咐紅棗,「去竹香苑幫張二姑娘把東西收拾好,別落下。」
撐著椅子把手顫巍巍地站起身。
楚昕忙上前攙住她。
秦老夫人拍拍他的手,「外院還有客人,你去好生照應著,別讓人說咱怠慢。」
「不妨事,」楚昕堅持,「我先送祖母迴去歇著。」
秦老夫人看著麵前活生生的、漂亮得不像話的大孫子,目中驟然溢滿了淚,掩飾般側過頭,慢悠悠地往瑞萱堂走。
到了瑞萱堂門口,秦老夫人嘆口氣,輕聲道:「昕哥兒,別怪祖母沒給你娘臉麵,你娘糊塗啊,不點醒她,她還得糊塗一輩子。」
「我明白,」楚昕低低應著,「含光跟我提過,這些年兩位舅舅實在不像話。」
以後還有更不像話的時候。
秦老夫人再嘆一聲,續道:「你已經十六歲,年紀也不小了,你娘相中了你表妹……」
「我不喜歡她,」楚昕紅漲著臉打斷她,「我誰都不喜歡,祖母,我去外院了。」
甩著袖子小跑著往外走。
看著他倉皇離開的身影,秦老夫人情不自禁地微笑。
莊嬤嬤打趣道:「大爺還是個孩子呢,聽到娶媳婦臉漲得通紅,再過兩年就要惦記別人家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