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楊妧認識,正是被楚昕戳瞎左眼的忠勤伯幼子——顧常寶。
第13章 逆鱗
顧常寶眼瞎之後,脾氣大變,尋花問柳的本性卻不改,不但天天流連於秦樓楚館,就連良家婦人也不放過。
彈劾忠勤伯教子無方的奏摺雪片般飛向禦書房。元煦帝自覺愧對忠勤伯,一概留中不發。
顧常寶行事愈發乖張毫無顧忌。
京都稍有姿色的姑娘婦人都躲著他走。
二皇子周景平繼位後,因顧常寶民怨太過,先判其宮刑,後將之絞殺。
而現在,顯然還沒有發生杏花樓的事情。
可楊妧想到以前顧常寶的種種惡行,仍是心存懼意,不覺後退兩步。
孩童有了倚仗,指著楊妧嚷:「是她欺負我,她推我,還罵我黑炭。」
楊妧昂著下巴輕蔑道:「我因何推你,因何罵你,你敢從頭說給大家聽聽?身為男兒,當有鴻鵠之誌保家衛國,你卻隻會欺壓弱小,敘事也是斷章取義,隻說對自己有利的一麵,你還算個男人嗎?空長一身膘,打不過就哇哇哭,丟死人了。」
孩童黑臉漲得紫紅,想哭又拉不下臉麵,氣唿唿地嚷道:「我讓伯祖父誅你全家。」
「嗬嗬嗬,」楊妧譏笑,「真有本事,動輒把爹娘祖父掛在嘴邊,趕緊迴家躲你娘懷裏哭去吧。在外麵哭除了讓你丟人現眼,還有什麽用,能當刀使,把別人哭下一層皮?」
「喲嗬,好一副伶牙俐齒,」顧常寶看向楊妧,唇角噙一抹玩味的笑,「你是哪家的姑娘?」
楊妧板起臉,「我是誰家姑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分個是非曲直。這位小爺是不是該跟我妹妹和……弟弟賠個不是?」
「我不,我去找二舅舅。」那孩童嚷一聲,撒腿往樓上跑。
顧常寶抽出摺扇,「唰」地甩開,故作瀟灑地扇兩下,「小姑娘,你攤上事了,你可知道適才那位小爺是誰?」
楊妧方要開口,含光不知何時走過來,低聲道:「這裏交給我,四姑娘有事自去忙。」
適才的小男孩已把柳條籃子和羽毛毽子撿了起來,正笨拙地安慰楊嬋,「妹妹拿著吧,我把泥土擦掉了……我的彈弓不髒,你想不想玩?」
奶娘不安地站在旁邊,好幾次想拉小男孩,都被他甩開了。
楊妧抿嘴笑笑,把柳條遞給春笑,一手牽著楊嬋一手牽著小男孩,「走,姐給你們編更好的。」
客棧一樓的暢廳有供客人歇腳的桌椅。
楊妧讓兩個小孩坐下,自己坐在他們對麵,把柳條上的殘葉去掉,十指如飛,迅速地編起來。
柔嫩的柳條像是有了生命,在她纖細的指間穿梭舞動。
沒多大會兒一隻精巧的籃子編成了。
楊妧遞給小男孩,「送給你。」
「謝謝姐姐,」小男孩拱手作揖,「姐姐真厲害!」
楊妧微笑,話裏有話地說:「咱們不惹事,可也不怕事,隻要站得直行得正,走到哪裏都不用怕,天下總是講道理的。」
小男孩重重點頭,「我娘也這麽說。」
「少爺,」奶娘終於找機會開了口,「出來太久,奶奶該惦記著了。」
小男孩猶猶豫豫地捨不得走。
楊妧輕聲道:「迴去吧,別讓你娘擔心。」
小男孩看兩眼楊嬋,把手裏一直攥著的彈弓放到桌子上,「送給妹妹玩兒。」
一步一迴頭地跟著奶娘上了樓。
彈弓的弓弦用牛筋製成,手柄的木頭被磨得光滑油亮,可以想見小男孩定然非常喜歡,時常擺弄。
他卻把心愛之物給了楊嬋。
小小年紀既懂事又知禮,不知是哪家孩子,如果以後能見麵就好了,楊嬋可以多個玩伴。
隻是楊家人暫居鎮國公府,不方便隨意走動,更不好擅自將別人請到家裏來。
相較之下,那個年紀大的孩童卻被嬌縱得近乎跋扈。
可他袍邊的玉佩是上好的岫山玉,頭上束髮的是羊脂玉簪,又是跟顧常寶在一起。
顯而易見,是勛貴家中的少爺。
原本孩子們之間的爭執,楊妧並不想幹涉,最多解勸幾句,這次卻有意摻和其中往大裏鬧。
楊嬋是她的逆鱗,不允許任何人碰觸。
不管哪家府邸,都少不了奉高踩低的人,楊嬋不會說話,被人輕視或者怠慢了也沒法訴苦。
正好有這個機會,內院的兩位嬤嬤和外院的管事小廝都在,楊妧要擺明自己的態度,若有人欺負楊嬋,不管對方是什麽人,她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再一方麵,也想試探楚家的底線。
日後到京裏各家走動,興許會與別人家的夫人小姐發生摩擦。
楚家能不能容忍,又能容忍到什麽程度?
楊妧默默思量著,手下動作不停,把另外一隻籃子也編成了。
而且比先前在房間編的那隻更精巧些。
楊妧塞到楊嬋手裏,柔聲道:「這個好看吧,小嬋記住了,要再有這種事情,小嬋要大聲說不,不給或者不叫看,好不好?」
楊嬋抬眸,眼裏一片茫然。
這時,含光走來,「四姑娘,忠勤伯府上二爺求見。」
楊妧順著他的目光望去,不遠處站了三四位男子。
正中的那位將近而立之年,麵相謙和溫厚。他便是忠勤伯的次子,名叫顧常豐,也是忠勤伯家中難得沒有被稻糠雜草塞滿腦子的人。
第13章 逆鱗
顧常寶眼瞎之後,脾氣大變,尋花問柳的本性卻不改,不但天天流連於秦樓楚館,就連良家婦人也不放過。
彈劾忠勤伯教子無方的奏摺雪片般飛向禦書房。元煦帝自覺愧對忠勤伯,一概留中不發。
顧常寶行事愈發乖張毫無顧忌。
京都稍有姿色的姑娘婦人都躲著他走。
二皇子周景平繼位後,因顧常寶民怨太過,先判其宮刑,後將之絞殺。
而現在,顯然還沒有發生杏花樓的事情。
可楊妧想到以前顧常寶的種種惡行,仍是心存懼意,不覺後退兩步。
孩童有了倚仗,指著楊妧嚷:「是她欺負我,她推我,還罵我黑炭。」
楊妧昂著下巴輕蔑道:「我因何推你,因何罵你,你敢從頭說給大家聽聽?身為男兒,當有鴻鵠之誌保家衛國,你卻隻會欺壓弱小,敘事也是斷章取義,隻說對自己有利的一麵,你還算個男人嗎?空長一身膘,打不過就哇哇哭,丟死人了。」
孩童黑臉漲得紫紅,想哭又拉不下臉麵,氣唿唿地嚷道:「我讓伯祖父誅你全家。」
「嗬嗬嗬,」楊妧譏笑,「真有本事,動輒把爹娘祖父掛在嘴邊,趕緊迴家躲你娘懷裏哭去吧。在外麵哭除了讓你丟人現眼,還有什麽用,能當刀使,把別人哭下一層皮?」
「喲嗬,好一副伶牙俐齒,」顧常寶看向楊妧,唇角噙一抹玩味的笑,「你是哪家的姑娘?」
楊妧板起臉,「我是誰家姑娘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分個是非曲直。這位小爺是不是該跟我妹妹和……弟弟賠個不是?」
「我不,我去找二舅舅。」那孩童嚷一聲,撒腿往樓上跑。
顧常寶抽出摺扇,「唰」地甩開,故作瀟灑地扇兩下,「小姑娘,你攤上事了,你可知道適才那位小爺是誰?」
楊妧方要開口,含光不知何時走過來,低聲道:「這裏交給我,四姑娘有事自去忙。」
適才的小男孩已把柳條籃子和羽毛毽子撿了起來,正笨拙地安慰楊嬋,「妹妹拿著吧,我把泥土擦掉了……我的彈弓不髒,你想不想玩?」
奶娘不安地站在旁邊,好幾次想拉小男孩,都被他甩開了。
楊妧抿嘴笑笑,把柳條遞給春笑,一手牽著楊嬋一手牽著小男孩,「走,姐給你們編更好的。」
客棧一樓的暢廳有供客人歇腳的桌椅。
楊妧讓兩個小孩坐下,自己坐在他們對麵,把柳條上的殘葉去掉,十指如飛,迅速地編起來。
柔嫩的柳條像是有了生命,在她纖細的指間穿梭舞動。
沒多大會兒一隻精巧的籃子編成了。
楊妧遞給小男孩,「送給你。」
「謝謝姐姐,」小男孩拱手作揖,「姐姐真厲害!」
楊妧微笑,話裏有話地說:「咱們不惹事,可也不怕事,隻要站得直行得正,走到哪裏都不用怕,天下總是講道理的。」
小男孩重重點頭,「我娘也這麽說。」
「少爺,」奶娘終於找機會開了口,「出來太久,奶奶該惦記著了。」
小男孩猶猶豫豫地捨不得走。
楊妧輕聲道:「迴去吧,別讓你娘擔心。」
小男孩看兩眼楊嬋,把手裏一直攥著的彈弓放到桌子上,「送給妹妹玩兒。」
一步一迴頭地跟著奶娘上了樓。
彈弓的弓弦用牛筋製成,手柄的木頭被磨得光滑油亮,可以想見小男孩定然非常喜歡,時常擺弄。
他卻把心愛之物給了楊嬋。
小小年紀既懂事又知禮,不知是哪家孩子,如果以後能見麵就好了,楊嬋可以多個玩伴。
隻是楊家人暫居鎮國公府,不方便隨意走動,更不好擅自將別人請到家裏來。
相較之下,那個年紀大的孩童卻被嬌縱得近乎跋扈。
可他袍邊的玉佩是上好的岫山玉,頭上束髮的是羊脂玉簪,又是跟顧常寶在一起。
顯而易見,是勛貴家中的少爺。
原本孩子們之間的爭執,楊妧並不想幹涉,最多解勸幾句,這次卻有意摻和其中往大裏鬧。
楊嬋是她的逆鱗,不允許任何人碰觸。
不管哪家府邸,都少不了奉高踩低的人,楊嬋不會說話,被人輕視或者怠慢了也沒法訴苦。
正好有這個機會,內院的兩位嬤嬤和外院的管事小廝都在,楊妧要擺明自己的態度,若有人欺負楊嬋,不管對方是什麽人,她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再一方麵,也想試探楚家的底線。
日後到京裏各家走動,興許會與別人家的夫人小姐發生摩擦。
楚家能不能容忍,又能容忍到什麽程度?
楊妧默默思量著,手下動作不停,把另外一隻籃子也編成了。
而且比先前在房間編的那隻更精巧些。
楊妧塞到楊嬋手裏,柔聲道:「這個好看吧,小嬋記住了,要再有這種事情,小嬋要大聲說不,不給或者不叫看,好不好?」
楊嬋抬眸,眼裏一片茫然。
這時,含光走來,「四姑娘,忠勤伯府上二爺求見。」
楊妧順著他的目光望去,不遠處站了三四位男子。
正中的那位將近而立之年,麵相謙和溫厚。他便是忠勤伯的次子,名叫顧常豐,也是忠勤伯家中難得沒有被稻糠雜草塞滿腦子的人。